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利用FDI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分析 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5 月 20 日 装 订 线 利用FDI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分析 摘 要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安徽省依靠其地缘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迅 速的涌入安徽。中部崛起战略促使安徽省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 势。但外商直接投资在安徽省三大产业间及各产业间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第二产 业。“十二五”皖江崛起新规划,在推动皖江崛起承接产业转移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 形势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结合安徽省目前利用外商直 接投资的现状、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状况及特点,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 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研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合理引 导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各产业内部之间以及地区间的流向,以实现利用外商直接 投资进一步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安徽省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对策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Anhui rely on the advantage of its ground superiority relationship actively undertake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East China opportunity quickly into Anhui. Anhui province attributes the fast growth trend of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the strategy of the central region rise. But the FDI distributes unbalanced in three big industrial and among the three big industrial. The FDI mainly focus on the second industrial. The new planning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can promote the rise of the part that Anhui Yangtze river area.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we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of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DI. In present, Anhui province should use the status of FDI and use the distribution circumstance of FDI in the three big industrial to analyze the cause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nreasonable of FDI .We have to research the strategy advice of further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us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asonable guiding the flow of FDI, so as to take advantage of FDI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nhui provinces purpose. Keywords: Anhui provinc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ategy analysis 目 录 引 言 .1 一、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2 (一)安徽省利用FDI的发展概括及趋势 2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 (三)安徽省利用FDI的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3 二、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7 (一)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的正面影响效应分析 7 (二)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负面影响效应分析 8 三、FDI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9 (一)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9 (二)安徽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9 (三)地方政府盲目引进FDI 9 (四)安徽省整体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 .9 四、新形势下安徽省合理利用FDI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10 (一)坚持科学发展,完善安徽省“十二五”规划 10 (二)利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10 (三)培养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优化产业结构的水平 11 (四)加强对FDI产业分布的引导 .11 (五)提高利用FDI的质量,发挥皖江经济“发展极”的辐射作用 .11 参考文献 13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活跃了中国的市场经济。随 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企改制的加深及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 规模也逐年增加。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和升级,外商投资领域也随之进行了 调整和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由20世纪90年代的初级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21世纪的服 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安徽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良好区位选择。一方面,在 国家追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成本持续上升, 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另一方面,安徽基础设施逐 步发展完善,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比较大 。“十二五”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举措,在推动皖江崛起承 接产业转移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安徽省如何能充分、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以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对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 一、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利用FDI的发展概括及趋势 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省在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发展缓慢 ,资金短缺、投资不足是制约当时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随着国企改制、中国 市场进一步开放直至加入WTO安徽省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少到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 扩大。 图1-1 2002-2011年安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 1单位:万美元 图1-1显示,2002- 2011年安徽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自2005年起利用外商 直接投资的数额较之前年份相比上升迅速。但由于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金融 危机的影响,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明显下降。从2009年起,全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 额又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安徽地处中 部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相对较低,2008年仅占全国的3.7%左右,与东部的 沿海省份相比甚至与同属中部的湖南、江西两省相比,安徽省都明显处于劣势 1 。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2001- 2010年间安徽省产业结构在逐渐趋于合理化。其中,第一产业占GDP总值的比重在十年间 降低了8.9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农业在安徽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 1 数据来源: 2003-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2 二产业占GDP总值的比重比较平稳,但在2009年之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安徽工 业发展仍不足,较全国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占GDP总值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 来安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表1-1 2001-2010年安徽、全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情况 2 安徽省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 全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 22.9 43.0 34.1 14.1 45.2 40.7 2002 21.7 43.5 34.8 13.5 44.8 41.7 2003 18.9 44.8 36.3 12.6 46.0 41.4 2004 19.4 45.1 35.5 13.1 46.2 40.7 2005 17.9 41.6 40.5 12.6 47.5 39.9 2006 16.7 43.3 40.0 11.7 48.9 39.4 2007 16.5 44.7 38.8 11.7 49.2 39.1 2008 16.02 44.93 39.05 10.7 47.5 41.8 2009 14.86 45.76 39.38 10.6 46.8 42.6 2010 14 52.1 33.9 10.17 46.87 42.96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1- 1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但是三大产业的比重较全国来看仍较不合理。这需 要进一步引导投资流向,稳定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在稳定发 展经济、扩大总体规模的同时降低第一产业比重,以实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 (三)安徽省利用FDI的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1安徽省利用FDI的产业分布现状 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近年来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外商直接投资总量除2009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少之外,其他年份均逐年增大,但是FDI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 比例严重失衡。 表1-2 2002-2011年安徽省FDI投资三大产业的比例分布 3(%) 安徽省FDI投资三大产业的比重(%)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2 1.15 72.40 26.45 2003 1.76 72.14 26.10 2004 2.06 54.60 43.34 2005 4.9 66.5 28.6 3 2006 1.55 78.6 19.85 2007 2.25 72.4 25.35 2008 1.10 67.4 31.26 2009 9.1 82.3 8.6 2010 0.5 72.8 26.7 2011 1.5 79.5 19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从三大产业分布来看(见表1- 2),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比较集中于第二产业,且2002- 2011年第二产业引进的FDI的比重走势比较平稳;第三产业的FDI集中度则相对次之,但 实际利用FDI的比重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数年份都维持在25%左右;第一产业FDI严重不足 ,实际利用FDI比重很低,多数年份都不足2%。 2安徽省利用FDI所呈现出的特点 (1)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领域 由图1-1显示,2002- 2011年,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总体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是各产业间实际利用外商 直投资的比重却很是不平衡,表1- 2以百分比的形式,直观的显示了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投资在第二产业领域。 表1-3 2003-2007年 4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情况(单位:万美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行业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农林牧渔业 25 687 10 1128 12 3389 19 2154 18 2317 采掘业 9 322 19 592 8 1064 11 4132 7 6311 制造业 275 24958 295 23306 272 29417 386 79344 349 185514 电力、煤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 7 2741 14 5160 14 14735 14 24053 13 25259 建筑业 9 150 3 793 9 536 11 2066 4 908 交通运输、仓储 及邮电通讯业 5 1226 7 6820 2 265 5 1147 6 7423 批发和零售贸易 、餐饮业 13 1665 24 832 22 2344 27 5134 38 4795 房地产业 43 4979 61 13139 54 15053 71 20745 40 45467 社会服务业 10 1045 13 117 18 193 12 904 科学研究及综合 4 17 2 631 2 50 6 18 6 1570 4 技术服务业 数据来源:2004-200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从表1-3显示,2003- 2007年以农林牧渔为主的第一产业FDI总体投资较低,以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为主的第 三产业投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和第二产业比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根据国家发改委地方改革动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公布,安徽省2009年利 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项目情况显示,2009年,新核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第一产业项目6 个,总投资22677.1万美元;第二产业项目134个,总投资204339.9万美元。其中,制造 业项目117个,总投资133792万美元,分别占74.1%和53.9%;第三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 21218.7万美元,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据明显的优势。结合表1- 2显示,明显能够看出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据绝对的优势,并且整体呈较快增长 态势,这充分说明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领域。 (2)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安徽省利用FDI资金的主要来源 从安徽引进利用FDI的地域来看,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都有涉及,但从亚洲 引进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额最多。 表1-4 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在皖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 国家和地区 金额(单位:万美元) 比重(%) 新加坡 19973 8.05 日本 1289 0.52 美国 6735.1 2.71 加拿大 2300 0.93 澳大利亚 1102.9 0.44 爱尔兰 3853.8 1.55 意大利 1931.8 0.78 中国香港 123637.1 49.81 中国台湾 16493.5 6.65 英属维京群岛 1514.3 0.61 总额 178830.5 72.05 数据来源:安徽省2009年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项目情况. 安徽发展改革委网站.2010-01-28. 由表1- 4显示,2009年中国香港在皖投资金额占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9.81%,加上新 加坡、中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安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资金的主要来源。 (3)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不平衡 5 据2009年数据显示,安徽省17个市均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金额在一亿美元以上的 有8个城市。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以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等为 主要城市的皖江城市带地区,而皖北的淮北、宿州、亳州、淮南等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则 很少。为了更直观的反应出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八个城市的投资金额,参 见图1-2所示。 图1-2 2009年安徽省部分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单位:万美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地方发展改革动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网 站公布安徽省2009年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项目情况显示,2009年皖江城市带10市59个县 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项目114个,投资总额176241.25万美元,其中外商投资138834.2万 美元,分别占全省的72.2%、71%、55.93%。从图1- 2显示,安徽省内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地区差异较大。这将不利于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6 二、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的正面影响效应分析 1、增加了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资本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直观体现为资本在各产业间的比重,因此,资本是产业结构优 化的基础。从安徽省的实际情况看,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短缺和投资不足是制约当时 经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因素。近30年来,安徽省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2- 2011年,安徽省利用FDI金额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有效地增加了安 徽省的产业资本,弥补了安徽省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了投资供给能力,为产业结构优化提 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2、加快了安徽省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 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过程中, 外商直接投资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从表1-1显示,2001年- 2010年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这与FDI 在安徽省相应产业投资规模和产业投向基本是正相关的。从产业分布看,安徽省外商直接 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这对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3、促进了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 FDI通过对外贸易影响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带动 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调整优化了安徽省出口贸易产品的结构。 表2-1 2011年安徽省出口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单位:万美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率(%) 出口额 1708000 37.6 其中:机电产品 743000 53.5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293000 41.6 其中:一般贸易 247000 33.4 加工贸易 424000 54.4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信息网公众服务版网站/news/open.2012-03-19. 7 从表2-1显示,2011年安徽省出口额170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7.6% 。虽然传统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仍占较高的比重,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绝对数已 达29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1.6%。这显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与投资的逐步合理化, 在不断扩大安徽省对外贸易规模, 提升出口商品需求结构, 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同时, 也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FDI通过带动技术进步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关键因素。FDI带来的技术进步,主 要体现在:一是技术转移 6。FDI带来了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成熟的管理制度,且 在加工业中相对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通过技术引进,再加以吸收、消 化和创新,可以加速安徽省科技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改造和优化。二是FDI技术溢出 效应 7。FDI不仅为安徽省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 和竞争能力,而且通过关联产业、技术扩散、市场竞争、人才流动等途径,产生了技术外 溢效应,促进了安徽省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 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负面影响效应分析 1、制约了安徽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安徽省大力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提高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 的促进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实施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往 往利用其技术优势、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严格控制其核心技术的市场化,让安徽本 土企业对其保持高依存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徽工业、企业开发创新的能力,不利于 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2、加剧了安徽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状况,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FDI进入安徽省,根本意图还是要实现其全球化战略,追求利益最大化仍是FDI企业 的宗旨。外商直接投资转移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是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环境污染较重的 工业、企业。它们在增加安徽GDP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污染了生态环境,然 而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的贡献却是微乎其微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3、不合理的产业投资方向,加剧了第二、三产业内的不平衡性 结合表2-2、表2- 3显示,FDI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严重不足;第二产业在集中了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同 时,在其产业内部又多集中投资在制造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第二产业中的加 工制造业,将不利于第二产业整体协调发展;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也不大,且主要集中于房 地产行业,对拉动就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明显。第三产业中较 多的投资于房地产,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行业和资金短缺行业,如科学研 究、综合技术服务的投资很少,加剧了第三产业的不平衡。 8 4、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皖北、皖西与皖江一带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引进FDI方面差异较大。由图1- 2显示,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以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等为主要 城市的皖江城市带地区,而皖北的淮北、宿州、亳州、淮南等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则很少 。外商直接投资在空间上呈现出高度的集聚性特征和不平衡性特征 8,这将进一步加剧 各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三、FDI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一)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安徽省整体经济实力不强, 不太符合目前资本流动的规律, 因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不大。表1-1显示,2001-2010 年间,第一产业GDP的比重降低了8.9 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GDP 所占比重基本持平,并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上升 了6.01个百分点,表明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从安徽省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表1 - 2来看,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安徽省外商投资的产业结 构也不够合理。 (二)安徽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以淮北、宿 州、亳州等城市为中心的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09年皖江城市带10市59个县区 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项目114个,投资总额176241.25万美元,其中外商投资138834.2万美 元,分别占全省的72.2%、71%、55.93%。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样也是造成安 徽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三)地方政府盲目引进FDI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或个人政绩,忽视本地区的长远利益,盲目引进 外商直接投资。比如,安徽省合肥市引进利用的联合利华,2009年来皖投资或增资的佳 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金光纸业(中国)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亚) 、香港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等不同程度的污染企业。这些已引进利用的外商直接 投资与我们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和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不协调的。因此, 要多引进利用资金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才能实现利用外商直 接投资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目的。 (四)安徽省整体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 9 安徽省农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 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安徽省的工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企 业多为低端原料加工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比重低。根据资 料显示,2011年安徽省主要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仅有:有机废弃物的厌氧生物定向转化 机制、露天转地下开采平衡过渡关键技术、多功能液压破拆装备及应用等。全年用于研 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14亿元,增长30.7%,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42%。但由于 安徽省GDP基数较低,科研与实验经费投入较全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较低。因此,技术 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工业、企业发展落后,产业机构失衡也是造成外商直接 投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四、新形势下安徽省合理利用FDI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完善安徽省“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安徽省利用皖江崛起区域规划、东部产业转移推进经济发展 的重要机遇期。在皖江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统筹皖北地区经济联动发展才是真正 地坚持科学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要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政策支持,皖北要结合地区实际 ,优化投资环境。比照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安徽省内也可以有步骤的引导 工业企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一来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较好的促进 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来也有利于皖江城市带更好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二)利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加强对地区投资环境建设是有效利用外资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安徽省要加强 对投资的环境建设,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的建设。 硬环境方面,主要是加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 运输方面,安徽省铁路、水路运输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铁路货物运输量,疏浚长江及省内内河航道,提高水路货 物运输量。 以合肥市为例,2011年,合肥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22.59亿元,新改扩建公路128 条。港口3个、整治航道22公里。2012年,合肥将强力推进骨干公路升级改造、水运基础 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输站场建设。在水运方面,2012年,合肥中派河码头将开 工建设,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完工。建成后,合肥不同区域的货物可通过不同的码 头发往外地,合肥由水路通江达海更便捷。 软环境方面,安徽省一直东部沿海地区较落后,因此,要加大软环境建设的力度。 第一,政治法律制度和廉洁高效政府建设。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要完善相关法 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强化政府部门的协 10 调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淡化官本位思想、加深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 第二,人才机制的合理建设。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高等院校众 多,能够为安徽经济的发展培养充足的人才。2011年 末 安 徽 省 共 有 研 究 生 培 养 单 位 18 个 , 在 学 研 究 生 41773人 。 普 通 高 校 104所 , 普 通 本 专 科 在 校 生 99.1万 人 , 高 等 教 育 毛 入 学 率 26.4%, 比 上 年 提 高 2.1个 百 分 点 。 各 类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 不 含 技 工 学 校 ) 在 校 生 94.8 万 人 。 在 丰 富 的 人 才 资 源 的 基 础 之 上 , 安 徽 省 要 把 引 进 利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结 构 和 人 才 的 培 养 目 标 相 结 合 , 使人才的培养战略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加强人才机制的建设 也有利于实现安徽省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因此,人才机制的建 设和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是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第三,要加强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一批专业能力强、国际化和资信程度高 的法律、会计、国际商务等中介机构,为外商投资者提供优良的服务 9。 (三)培养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优化产业结构的水平 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本土的民族企业,削弱民族企业的自主 创新能力。但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机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加快本土企业的改革步伐和技术研发速度,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优化产业结构的 水平。 (四)加强对FDI产业分布的引导 1、加强FDI向第一产业的引导 安徽农产品品种多、规模大,但是安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 较大,外资对农业的投资水平较低。安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拉大了其与第一、三产业的差距,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为了加快安徽农业吸引 外资步伐,引导更多FDI 流向农业。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外资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 目,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注意引导FDI 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领域内合理流动 安徽要利用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关联性强的项目, 重点向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同时鼓励外资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对于汽车 、机械制造等产业应该以促进其核心技术转移为目标。要不断创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 方式,广泛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方式如产权投资、投资兼并、控股投资公司等加快对 技术的引进和改造 10。另外,对于跨国公司转移较快的重化工业,应以资源节约和环保 为原则,对于生态资源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行业,应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加大税收征管 ,限制外资流入。 3、提高FDI在第三产业的比重 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比重应是第一、二、三产业的金字塔形的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提升地区经济 11 发展水平。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服务业实行对外开放,如商业零售批发、增值电信、金融保 险、旅游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力度, 使其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鼓励外商在第三产业进行投资。 (五)提高利用FDI的质量,发挥皖江经济“发展极”的辐射作用 在 “十 二 五 ”规 划 皖 江 崛 起 的 政 策 支 持 下 , 安 徽 省 政 府 及 各 地 区 政 府 部 门 要 在 承 接 东 部 地 区 产 业 结 构 的 同 时 加 大 对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审 核 力 度 , 严 格 限 制 有 违 科 学 发 展 观 、 不 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5770-2022《 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之4:“4组织环境-4.3确定合规管理体系的范围”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5D0)
- 2025年国企招聘图像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测试三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善意的谎言辩论会资料
-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孤岛野犬的题目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纺织业
- 市政桥梁施工方案
- 高职数学试卷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维护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 四年级心理健康上册全册教案
- 石油钻采设备与工具专业标准分类
- GB/T 39725-2020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 FZ/T 73044-2012针织配饰品
- 全套课件:机械基础
- 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
- 智慧矿山为未来煤矿发展赋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