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 ,我打算从教 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 阐述。 一 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 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重点:养成诵 读涵泳的习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 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 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 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 重审美体验。通过这一单元学习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 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 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 绝唱” 。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 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 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 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 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 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 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 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 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 感情的表现手法。 2.情感目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 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 法。 (三)教学重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传授给学生 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 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 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 次的描写技巧。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 二 学情介绍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 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 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 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 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 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 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 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 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 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 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 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 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课前先说一段开场白:白乐天去世,唐宣宗写悼诗吊 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 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宪宗李忱敬仰白居易的 人品,又倾慕他的诗才,想拜他为相,后因他年事已高, 且又多病只好作罢。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中的“长恨曲”和“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名篇长恨 歌和琵琶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琵琶行 ,看看这 首诗有何魅力让“胡儿能吟”又让皇帝极力称赞?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 的思想和情感。 、听课文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 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 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 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下面我讲讲对内容的分析。 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 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 ,他认为这个 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 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 主要才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板书三奏: 独自弹应邀弹 感言和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第一节,第二 次演奏在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在这部分 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 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 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 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 悲凉萧瑟的琵琶声。 (悲凉哀怨) 第二次演奏,这是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 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 问题: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 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 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3.这一部分用“东船西 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4.这一 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 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 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 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 叠韵词。c,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 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 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板书:三感: 情相触情相通 情相融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 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可以让学生回答怎样的问题,a,你能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b,你从哪里 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c,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 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的第四节,是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 解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在这里我打算问这 样几个问题: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b,诗 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 感慨是什么?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 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 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 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板 书(主题) 第三次感悟在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 “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 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 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到这里全文的分析结束,下面我讲讲的小结。 全文结束后,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 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过渡到白居易的处 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我总结: A、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 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秋天, “醉不成欢惨将别” ,心情落寞。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 是琵琶女的“知音” ,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 琶行以赠之。 (三)总结本诗写作特色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 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 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 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 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衬虚实相 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 唱。 (四)拓展延伸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课题研究,继续培养学生阅 读和鉴赏这类的能力,选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韩愈的 听颖师弹琴等诗文,分小组讨论它们和琵琶行在 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第二段,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 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 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五 说板书设计 琵琶行 白居易 三奏 三感 独自弹 情相触 应邀弹 情相通 感言和 情相融 主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 2025年流行病学研究专业综合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学细胞遗传学知识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学中医经典名方辨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创伤处理技术实操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考试答案及解析
- 医护关系舞台剧本
- 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翻译
- 2025年心理咨询心理评估技术应用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科免疫治疗药物剂量计算试卷答案及解析
- 环保机构舆情处理机制流程
- 皮划艇旅游线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品质客诉培训
-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光保真度(Li-Fi)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全册知识点(素材)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资料汇编
- 心衰患者的麻醉处理1例课件
- 电竞酒店服务礼仪与职业素养培训
- 《公路运输网络规划》课件
- 物业客服管家工作内容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