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 今年 6 月份,我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 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深入 XX 乡 XX 村,通过与农民同吃、 同住、同劳动和走访广大干部群众以及与基层党员干部开 展座谈的工作方式,加深了我对 XX 乡社情民意的了解,体 会到基层干部职工的艰辛,感受到农民群众生活的不容易 以及他们迫切盼望脱贫致富的殷切心情,深切领会到开展 “三进三同”活动的真正意义密切联系群众,急群众之 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体会到以后某部门的工作要真正发 挥到本部门根系农村的特点,肩负起服务三农的重大责任。 一、XX 乡 XX 村基本情况 XX 村幅员 23.60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 57.6%,退耕 还林 3596.4 亩,耕地 2630 亩,道路 18.6 公里,该村有 8 个社,农户 760 余户,2967 人,18 岁以上劳动力 1781 余 人,人均收入 4000 左右,现有低保户 54 户,170 人,特困 群众 3 户,留守儿童 80 个,党员 88 人,3 个党小组,其中 贫困党员 35 人。全村农业产业较少,以中药材、蔬菜、果 树、养殖业为主,全村主要靠劳动力输出增加收入。 我驻在河嘴村 4 社王世寿家,走访了 10 余户农户,与 部分村社干部、党员、贫困户、低保户、农村的种养大户 等进行了深切交流,了解到目前河嘴村的相关状况及制约 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 社现有 125 户,427 人,苦荞头、紫菀等中药材种植 基地 30 亩,一个 200 只兔养殖基地。XX 人今年 64 岁,家 中本有八口人,但由于两个儿子及其儿媳外出打工,家里 目前就只有老两口及两个孙子 4 口人,全家主要收入来源 就是靠儿子外出打工。主要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土地资源 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增收的骨干品种未形成、经济收入始 终得不到提高。 二、农村调查研究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根源 1、XX 村地势偏远,远离城市中心,污染小,环境优美, 但由于资源、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经济基础薄弱、产 业发展不能形成规模、农民靠种养增收致富难的状况,因 此主要收入来源就只能靠劳动力输出。人民群众迫切盼望 能有带动力强的、符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的相关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来带动大家把当地已具备一定基础的苦荞头、 紫苑及其他传统种养产业发展起来,解决农村主要劳动力 全部外出的尴尬场面,确保农民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 较高的收益,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2、学校、教育设施不完善,学龄、学前儿童就学难。 离该村较近的一个学校,自解放前就存在的XX 小学于 XX 年下半年停办,全村孩子被迫到鱼泉乡中心校就读。但中 心校较远,且无适宜的交通工具接送,学龄儿童上下学路 途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该村附近无正式幼儿园, 只有一个私人兴办的幼儿园,因办学设施设备不完善,达 不到办学要求,小朋友学前教育无处可去。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水利设施不完善。一是 水利设施基础脆弱,二是通村公路建设进度缓慢。该村需 要硬化的通村公路有近 10km,09 年硬化了 1.5km,除了政 府补助外,受益农户集资人平 200 元,多的近 500 多元, 如再修路,农民还需出钱,感到困难非常大。据统计,村 道路硬化每公里需 24 万元,加上政府资金补助,村民人均 还需集资 600 元,对村民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是个不 小的负担,在整个调研访谈过程中,这是村民反映最多的 问题。 4、经济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加工粗放,附加值低,产 销脱节。经济发展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靠天吃饭的 状态,组织化、产业化、设施化程度极低。缺乏对现代农 业经济的认识,缺少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意 识。 5、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 科技普及差,尤其是畜禽疫病防治薄弱。目前留在农村的 极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高中以上文化 程度的青年农民大都已进了城。很多农民想发展专业种养 殖,却苦于有土地、有人力、有场地,但缺乏实用的技术 知识。养殖知识的缺乏,更加重了脱贫致富的难度。农民 自身的低素质、无技能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 因。 6、信息闭塞,信息来源途径少,了解信息不准确、不 及时。由于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现代信息接收 “终端弱化”,加上农村家庭基本无书刊、报纸、电脑, 有电视但信号不好,导致农村信息闭塞,很多农民不能及 时了解市场需求,同时村务公开栏内容陈旧,群众听不到 党和政府的声音,不了解党和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不知致 富信息,成了新时代的“文盲”。 三、思考及建议 通过调研座谈发现,基层干部职工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公共设施建设不全、村民文化素质低、缺乏未来发展规划 是当今农村面临的共同问题,要使河嘴村发展起来,必须 结合本村特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只有经 济发展了,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议恢复三护庙小学,解决低年级学生上学难的问 题。政府可接手兴办一个幼儿园,解决小朋友学前教育问 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整合涉农 资金的投入,集中打捆使用财政补助资金,使之发挥效益, 切实改善水利、道路等方面的基础条件。通过上级补助、 社会筹集、农民投工投劳等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 进,逐年改变基础条件。 3、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加强 知识技能的培训,增强群众科学发展意识,引导农民科技 致富。加大市场供求信息的宣传,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 展本土经济。及时更新村务公开栏,开通村务广播,定期 播放相关惠农政策及科技知识。同时开展畜禽疫病防治知 识讲座,提高农民养殖技能。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和庄稼 医院的作用,让农民从“敢种”到“会种”再到“种好”, 以此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加大高山农民的脱贫帮困工作。对于高山地区、居 住分散的农户采取异地安置的办法,解决因地域原因造成 的贫困问题。 5、结合该村远离城市、污染小的地域特点,充分发挥 地理优势,种植绿色食品。针对市场需求,围绕本土畜禽、 笋竹、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力争 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根据当前本地高粱产业具有一定的 基础,可考虑以高粱为产业链端口,与企业联手,做大本 地红高粱产业。 6、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进示范作用。鼓励村社干 部带头,加大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民进行种植。 在专业合作社建设上,建立党员干部带头机制,积极探索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途径,探索公 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供产前技术服务帮助产后 销售,完善财政支撑,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提高保险保障 机制,解决农民发展缺资金、缺保障的问题,促进农村经 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7、鼓励外出务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