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 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政策, xx 乡党委、政府前期拟定协调省、市、县有关部门投入资 金约 3000 万元,全面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补那村。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补那村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区位条件分析 补那村坐落在六盘水水城县 xx 乡境内,占地约 6.5 平 方公里,距县城 52 公里,水黄公路穿境而过,距牂牁江 1.5 公里,距黄果树风景区 87 公里,拟建补那至阿志河大 桥油路 4.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条 件良好。 从地理位置上看,补那村在水城县东部,水黄路穿境而 过,是省城进入水城的门户,被称之为“水城第一村”。 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水城县 xx 乡补那村位于 xx 乡东面,距乡政府所在地 8.5 公里,全村辖 9 个村民组 426 户 1768 人,以布依族居住为 主,约占全村总人口的 93%。XX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5200 元。居住在该村的布依族属喜鹊支系,该支系布依族 来源具有神话般的传奇色彩;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及丰富 的人文活动;具有独特的蜡染刺绣工艺及体现温带气候和 农耕经济文化特色的布依族服饰。布依族“五等装”和 “吹打锣”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在补那村还 保存有标志着补那支系布依族来源的有“孔明置造”标识 的铜鼓;有至今 600 余年的“同心树”;有保存完整的 “五等装”;有标志性建筑“王氏故居”;有独具特色布 依美食;有完整沿袭的各种礼节庆典活动;境内黄果在水 城境内早有名气,清朝水城厅通判陈昌言曾说“黄果 产于厅之补那,颇多售,亦颇广”;补那山清水秀,地杰 人灵,抗暴英雄赵贤德故居位于田坝寨。同时,该村是 xx 乡万亩红心猕猴桃基地项目核心区,是省牂牁湖旅游区 总体规划中的民族特色旅游三级景点开发风情村寨,也 是 XX 年省政府命名的 500 个民族特色村寨之一,是建设民 族文化与产业、民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理想村寨。 补那村背靠补那大山,面临平寨河,其建筑格局为典 型的乡土风水格局,350 余户布依族成片保存着 100 余栋古 民居,是县内居住密度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居住着 柏、王、罗等姓氏,以王氏居住为主,是中国传统布依文 化和乡土文化的高度浓缩。 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补那村是民俗、建筑、文物的活化石。它集中展现了 xx 独特的地域文化、宗族文化、风水文化、建筑文化、耕 读文化、美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是活着的 xx 传统文化集 大成者。 二、补那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自 XX 年实施补那村旅游项目开发以来,省、市、县各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其快速发展。目前,补那村 在短短的 2 年时间内已经建成“水城县陡坡农业示范园”、 万亩猕猴桃“核心基地”、“布依族文化陈列室”等。但 是,目前补那村旅游开发与其他地区景点之间仍存在比较 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补那村旅游开发项 目本身的产品改造升级和形象打造仍在起步,特别是市场 推广的时间不够长、推广的力度不够大、推广的持续性不 够深入等。二是补那村旅游开发项目的外部市场环境仍有 待进一步拓展。其直接原因是我乡旅游文化产品打造和品 牌形象宣传滞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乡在开发、打造旅 游文化产品时,在充分挖掘丰厚的传统文化上稍显不足。 三是民族文化广场及长廊、公共设施、居民住房等基础设 施落后,无法满足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 三、补那村休闲旅游精品村打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 1、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打造特色旅游村寨的必 然要求。通过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村寨,全面整合自然、布 依族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优势,全方位体现休 闲旅游精品村寨社会效应,凸显典型辐射作用。 2、有利于传承布依族文化。通过打造休闲旅游村寨, 开发布依族建筑艺术、民族文化、美食文化、民族刺绣、 蜡染等项目,确保了布依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有利于改善民居环境。通过实施补那村休闲旅游村 寨有关项目,村境内 350 户民居房得到改造,全村村民居 住环境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 4、有利于提高人民社会水平。休闲旅游精品村寨打造 成功后,当地群众的民族文化得到利用,布依族服饰等民 族特色转换成旅游商品,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 可行性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打造效果。 一是成立了补那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整个建设 工程的督查和指导;二是对补那村各项建设内容进行全面 规划,明确了完成时限;三是明确各项建设内容的包保领 导和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抓、有人管。 四、补那村休闲旅游精品打造方向 补那村背靠郁郁葱葱的补那大山,前濒碧水云天的平 寨河,明堂开远,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目前,补那村 保存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古树、古民居建筑、古 装走进补那村,就像走进一幅古朴宁静、神秘自然的 明清山水画卷里,具有巨大的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旅 游发展潜力,是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村寨的理想之地。 为此,乡党委、政府拟协调资金 3000 万元,用 3 年时 间将补那村打造成省内外知名的休闲旅游精品村。具体如 下。 特色文化旅游 1、利用补那村古民居建筑,开发 xx 乡历史建筑艺术 旅游项目。 2、利用补那村现有的古装,开发传统文化旅游项目。 3、利用补那村的建筑规制和格局,开发古代风水文化 旅游项目。 4、利用补那村丰富的民俗文化,并吸收改造和移植 xx 其他村的特色民俗文化,打造成“xx 民俗文化大观园”。 如开发地方特色文化酒吧、茶楼酒肆、蜡染坊、造纸坊、 豆腐坊、打铁铺、银器铺、闺秀铺等等。 5、充分挖掘 xx 各村特色美食文化,做好“芭蕉宴” 的包装改造,打造“xx 美食文化大观园”。 6、利用布依族“坡亭”,打造民族特色“KTV”。 7、利用各类民间祭示活动仪式,把“吹打锣”呈报为 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开发“吹打锣”俱乐部。 生态休闲旅游 1、利用补那村外的良田沃野资源和万亩猕猴桃核心基 地,开发农业观光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2、森林资源,开发度假酒店或秋千、吊床等休憩项目。 3、利用补那村前的平寨河资源,开发沙滩旅游和垂钓 项目。 远景目标 将补那村牂牁江峡谷风光格支喇叭族风情幸路 万亩草原火把森林氧吧作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使之成 为 xx 生态旅游航母。 五、打造补那村精品旅游村寨效益评估 完成补那村上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后,补那村将成为 我乡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的擎天柱,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社 会效益。 经济效益 经测算,将补那村打造成“xx 休闲旅游精品村寨”后, 预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年接待游客量最低 5 万人次,由此 产生的商品、酒吧等日常经营性收入约 800 万元每年,带 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行业约为 1000 万 元每年,总计可带来经济收入约 1800 万元每年。 社会效益 一是在打造过程中,全面整合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 资源,促进“xx 休闲旅游精品村”的开发。同时,极大限 度地传承民族文化,改善民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是补那村打造成为“xx 休闲旅游精品村”后,将成为我 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成为我乡乃至于市、 县乡村旅游文化产品的典范。同时,还可解决本乡上百个 家庭近千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 发挥积极作用。 六、将补那村打造成“休闲旅游精品村”所需支持 要将补那村打造成休闲旅游精品村,需要上级各级领 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相关配套政策、建设资金、宣传推 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关配套政策 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在用地审批、前期 用水、用电及税收方面给予一定年限的优惠减免政策,做 好制止当地农民违建工作等。 资金支持 在项目建设上,需上级各有关部门解决 3000 万元的旅 游发展扶持资金。必要时为休闲旅游精品村寨开发牵头搭 线寻找良好的融资渠道,并给予融资担保支持。 宣传推广支持 将补那村纳入政府重大的旅游宣传推广计划的重要位 置,在中央电视台、省、市各种电视频道的广告投放,在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的宣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