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浅谈学习.docx_第1页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浅谈学习.docx_第2页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浅谈学习.docx_第3页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浅谈学习.docx_第4页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浅谈学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浅谈学习 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学习 属于认识范畴,即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 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推移,不断发展。在知 识经济的时代,好的学习方法正如指挥棒,不仅有助于提 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一个 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改善产生影响。 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是感觉与印象的 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他们 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人们将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 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认识有待于进一步 深化,人们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制作,造成概念、理论 的系统,感性认识便发展为理性认识。我们常常会有这样 的经历:某书通过一番论证得出某个结论,我们认为解释得 有理,便记住了这一结论。不久,我们在另一本书上看到 另一番论证,得出与原结论截然相反的说法。我们陷入了 困惑,可能求助他人,可能翻阅书籍,以求解决这一矛盾。 不难发现,真理的获得是建立在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 上的,少量的材料极有可能导致谬误。因此,在学习过程 中,我们必须做好认识第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广泛阅读各 类书籍,一方面拓宽了知识面,提供尽量全面的方法论的 指导,另一方面,减少了错误产生的几率。因此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应当多利用图书馆的书籍,多查阅字典,浏览报 纸、杂志,它们都是阅读的材料。此外,如网络,电视、 会议、交谈等都属于信息源,将他们综合利用一定能受益 匪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获得理性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指导行动,接受实践的 检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实践哲学,在希腊哲学 中理解世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进行社会 政治活动,所以就哲学思考触及对人的行为进行认识并将此 作为人们行动的哲学理念来说,哲学遵循着一种从本质到现 象、从原则到生活的直观主义思维方式,表现为人际交往和 行为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但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科学 主义的盛行,理性、真理、经验、知识成了哲学的核心,使 得希腊实践哲学传统“沦为现代的科学概念压力之下的牺 牲品”。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则源自亚里士多德,是他首先 在理论哲学、技术哲学与实践哲学基础上,将实践哲学作为 一门学科独立了出来。“实践”一词原指一切有生命体的 活动,后来亚里士多德以此来专指人的实践行为,但又不是 专指人的具体的行事,而是将实践看作是关于人类实际活动 与生活的反思行为。由于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实践哲学日 渐没落。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近代科学取得了迅速的 发展。近代科学基本上是一种实验科学,这种科学新方法的 运用使得近代科学几乎在所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 破,使人们相信科学无所不能,科学能够为人类活动提供理 论依据,能够将人类实践活动和生活全部交付给科学理性 来做判断和决定。在科学发展下,人们逐渐以科技为准绳。 但科学极端发展的结果是忽视了人类科学理性与实践理性 的区分,而从根本上丢弃了理性反思的作用与力量,失落了 古已有之的“实践哲学”。伽达默尔指出:“依我看来在科 学方法论方面所产生混乱的最后根据是实践概念的衰亡。 ”将实践作为一种理论的技术性生产运用,依照科学理性来 支配和决定人类的社会生活,是近代社会的特征,也是实践 哲学传统日趋失落的黯淡时期。而后,康德力图通过对理 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建立起真正的道德实践哲学,也 力图以此来重新恢复与接续在近代哲学之中迅速失落的希 腊实践哲学传统。在康德看来,人的实践行为是无法用理论 理性来处理的。康德在上帝、世界与灵魂三大理念基础上, 通过意志的自由性,建立起对人类实践行为加以实践理性反 思的理论,即道德实践哲学,这从根本上就扭转了近代哲学 的偏颇与极端性,重新恢复了实践哲学传统,为人类的真正 生存与发展确立了根据与至善的目标。康德之后,德国哲学 家全面掀起了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费希特将自我的 设定与创造视为实践,“行动”成为其先验哲学设想的核心;黑 格尔把绝对精神的自身演化与回归历程看作具有实践精神 的意志的自我展开与实现,其绝对理念成为一种实践的理念、 行为。马克思则十分突出地强调了实践在人类存在中的地 位,他把人类的基本存在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归结为实践, 在马克思这里,实践成为了“物质的实践”、“革命的实践” 。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确地指 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 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 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 乃至破坏性的作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呆 在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会造成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才能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知行统一就是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 关系,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 成”,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学习, 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同时要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 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 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 程度。”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只会阻碍学习的进步。谦虚 严谨的态度,不断质疑的精神才是为学过程中应有的品质。 有些人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但往往忽略离开学校后工作、 生活中的学习。其实,人的一生中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只占 20%,而从事工作的时间、退休之后的晚年占近 80%。学校 教育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每个行业、领域的理论都在完善和发展中,仅有这些知识 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学校,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 培养了学习能力,而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不断优化、更新 知识结构,使知识不断向前推移,向前发展。“吾生也有 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活到老,学到 老”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能动 地指导实践,运用于工作、生活中,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 不断深化发展,学习对我们来说才会更加有意义。我们要 博览群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