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 务调研思考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我 市在气象为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气 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三个一”工程建设等等,但 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 的新要求,气象服务的能力还有差距。 为进一步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 五次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好中国气 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 问题决定的指导意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客观分析农村改革发展 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新要求及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查 找不足,全面部署我市今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气象 为农服务工作。根据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 导小组部署,开展本次调研活动。 在调研中,我们注重调研的代表性,深入海安和如皋 两地,邀请当地作栽、植保、水产、蚕桑、渔政和部分乡 镇农技人员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气象为农服务的 意见和建议;实地考察了如皋市常青千亩连片高效农业园 区,在田间地头与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交流,了解气象服务 需求,听取气象服务意见,收集气象服务建议。另外,我 们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在*气象兴农网设立气象为农村 改革发展服务问卷调查专栏的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 此次调研使我们深感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大有可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东临黄海,地处长江下游,江河湖水网交织,素有黄 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之称。全市 9 个县、123 个乡镇,1646 个自然村。全市土地面积为 8001 平方公里,人口 769.79 万;其中农业耕地面积 700 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 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XX 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 7811 元,同比增长 13.1%。 *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季风特征明显,自 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但由于兼受西风带、副热带 和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 洪涝、干旱、暴雨、强对流、热带气旋、连阴雨、高温、 寒潮、冻害、大雪、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基本每年都有发生, 气象灾害已成为危害全市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 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农村对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是 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这两项需求均达到了 100%;其 次是气象科技指导,占 80%;再次是农业经济信息,占 78%。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电话、广播、 手机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电视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 主要手段。另外,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还有报刊、互联网 等。农民最渴望从互联网和气象兴农网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农业气象信息、农资价格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均占 92%。但目前农村电脑普及率比较低,60%农民对互联网以 及本地气象兴农网不了解,30%农民只对互联网有些肤浅了 解。对于农产品信息发布,只有 28%的农民认为在气象兴农 网上发布方便;36%的农民不知如何发布,农经信息进村入 户困难。对于*市气象部门给予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 时率,有 90%的好评;对于气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 “三个一”工程项目,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知晓率达到 80%;在气象知识宣传普及方面,比如防雷 知识、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种植新品种所需的 气候条件等,约 80%的被访者均了解相关知识。农民还希望 气象部门多提供农业气象科技和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服务。 有些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希望得到中短期气候预测甚至是 年景展望,以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农民希 望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希望在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选址和房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 气象因素的影响。农民普遍认为人工增雨对缓解当地旱情 作用很大,其中 90%认为作用很大。 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 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新经济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干旱、洪涝、 大风、冰雹等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都有不 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推进,不少乡 镇开始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时 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高效农 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都对天气预报服务、农 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农民迫切希望 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次数、延长播出时间,特别 是在农忙季节和重大灾害天气来临前,要增加电视天气预 报播出次数;还希望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比如增加建设 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让农村“大喇叭”再响起来等等, 使得每个农户、农民都能及时获取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 2.新村镇建设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在村镇建设规 划、新集镇建设等工作中,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暴雨、 洪涝、大风、雷电等灾害以及交通、水电等因素的影响, 并考虑通风和采光等条件,因此新村镇建设对气象灾害风 险评估、工程建设气候论证、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 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培育新农民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乡镇干部和农 民群众渴望获得气象科技知识,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 普宣传,增强农民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农业信息化等 实用技术和农经信息的应用能力。 4.追求新生活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在农村改革发 展中,各级农村干部和农民都在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劳 动环境,因此对健康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有利于 提高生活质量的气象服务有很大的需求。 三、气象服务不断加强,但离需求尚有差距 长期以来,气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一直是 *气象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农业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组 织科技开发和科研攻关,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质量和 时效,在农村气象观测系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农业 气候论证、防御雷电灾害、人工增雨作业、气象兴农信息 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 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完成“三个一”工程建设。“三个一”工程即: 在全市每个乡镇建设 1 个自动气象站、1 个气象兴农网服务 终端、1 个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三个一”工程是一项实 事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三年的建设和完善,目 前,全市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站达到 133 个,平均站距仅为 10 公里。并建立了数个农气、酸雨、雷电等观测站点,实 现了对干旱、洪涝、大风、大雾等气象数据的动态监测。 全市各乡镇共布设了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152 块,完成了 *气象兴农网站的改版和升级工作,建立了乡镇气象兴农 网服务终端。此外,覆盖全市 9 个县、123 个乡镇、1646 个行政村的由 123 名联络员组成的乡镇气象联络员队伍和 1687 名信息员组成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也为气象信息的 传送与反馈提供了通畅的信息渠道,实现了气象监测预警 乡镇全覆盖。正如*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厚德在“三个一” 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三个一”工程建设的全 面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加强科技开发,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了提高产量预报的准确率,开展了水稻、麦类、棉花、 油菜等产量预报,对外发布长、中、短期预报,几年来, 准确率都在 95以上。为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 业部门的植保单位紧密合作,开展了麦类赤霉病、棉花炭 疽病、棉铃虫等预报工作,为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 了气象保障服务,几年来发生等级预报准确率 100。为了 提高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气象服务能力,研制了人工影响天 气作业指挥系统,为政府合理调度水资源决策提供了科学 依据。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 把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到广大农村和农民手中。一是及 时把重要天气报告、农气月报和农气旬报等 农业气象信息,通过传真、Email 等方式分发到各级党委政 府和有关部门;二是建立了*气象兴农网,不断登载“气 象与农事”、“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科动态” 、“农业百科”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利用报纸、电台、电 视等媒体,及时发布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信 息;四是利用“96121”、手机短信、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传播涉农方面的信息,深受农民的欢迎。 4.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目 前,全市共有火箭发射装置 4 台。尤其是在 XX 年和 XX 年 抗击特大干旱过程中,全市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工 作,为及时有效的缓解旱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加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 的应急响应能力。制定了气象应急响应预案,并已纳入当 地政府的应急响应体系,主动参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服 务。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气象部门虽然在 “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农村改革发展的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气象信息的传递渠道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及时性与规模化农业生 产需求有差距,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可用性还满足不了新 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是气象信息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 需求和农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 四是农村雷电防护安全措施和知识普及与确保农民生 命财产安全有差距。 五是目前农村信息化程度还很低,通过互联网交换农 经信息较为困难。 六是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对引进新品种存 在较大的盲目性,均未经过气候论证,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议 1.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气象工作与农村工 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 用。建议各级政府将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农 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一 要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积极 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二要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气象 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要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 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这部分人员要主动承担传播 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 与农经信息、气象灾害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三要 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 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 话、手机、报刊、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扩大 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到受 影响的农民手上。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 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 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气象各类信息。 2.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要加强与广电 部门合作,利用农村电视普及率提高以及根据农民生产生 活的特点,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间和次数,调整电视 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尤其是农忙季节要满足农民收工 后看天气预报的需要。要与电信部门合作,针对农民手机 普及率不断提高的特点,积极推进手机短信订制服务,及 时将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发送到乡村基层干 部、种养大户及本地人员,由他们迅速传播,指导农民防 灾减灾。要使农村“大喇叭”重新响起来,乡村大喇叭实 际上是一个高效低成本的农村信息发布渠道。除了气象信 息以外,还可以发布其它对农业农村有用的信息,要充分 发挥“大喇叭”在防灾减灾和气象信息发布上的作用。 3.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一要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 报,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及关键农事季节天气, 不仅要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还要延长预报时效, 逐步向公众特别是向农民提供三天以上的滚动天气预报。 主动与农林等部门合作,做准做细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 象条件预报,指导农民科学安排生产和有效防御自然灾害。 二要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市农业生产、粮食安 全的影响研究及应对工作,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 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指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 产品产量和质量。三要积极开展农村建设项目气象评估服 务,对农村生态工程建设、重大农业工程建设、农村建设 中村庄选址等,要主动提出气象评估报告,及时为当地政 府和农村提供服务。四要做好农村建设中新建、改建房屋 的防雷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测、工程等服务工作,努力减轻 雷电灾害的影响。五要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农业抗 旱、防雹消雹等提供优质服务。六要办好*气象兴农网, 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交流各地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将农业实用信息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熔析炉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织袜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反射炉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选剥混茧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炼铁操作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上料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漳州市重点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福建省南平市2025-2026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 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生青春期教学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 耳穴压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24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 内镜标本规范处理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2电流、电压和电位
- 2025年通力扶梯e1试题及答案
- 老年临床营养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