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docx_第1页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docx_第2页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docx_第3页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docx_第4页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 余干县龙虾产业发展思考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克氏螯虾,在动物分 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 (Decapoda)喇蛄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 原产北美洲,1918 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 年由日本引进 我国,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99 年在鄱阳湖开 始小规模出现,现大量繁殖生长,我县一般年捕捞产量达 1.3 万吨以上,成为我县一大特色水产资源。近年来,小龙虾 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火爆,价格不断攀升,销售供不应 求,经济效益明显。作为我县新兴的特色水产品种之一, 小龙虾捕捞、贩运、加工已经成为我县广 XX 区渔民实现快 速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龙虾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龙虾作为一种外来生物在我国已经存在近 80 年,因其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老百姓喜爱,现已逐步从草根餐 饮发展成为饮食文化。由于龙虾人工养殖量少,主要靠天 然捕捞应市,从目前消费水平来看,小龙虾的自然资源满 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前景 广阔。 (一)市场潜力大。一是从国际市场看,欧美国家是小 龙虾的主要消费国,在美国该虾不仅是重要的食用虾类, 而且是垂钓的重要饵料,年消费量 68 万吨,自给能力不 足 1/3。欧盟和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小龙虾达 2 万吨。瑞典 更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瑞典举行为期 3 周的螯虾 节,每年进口小龙虾就达 510 万吨。西欧市场一年消费 小龙虾 68 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 20。 二是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国内小龙虾消费量猛增,已 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小龙虾烹饪风靡全国。 紧张的市场供求关系使得龙虾的价格不断攀升。在武汉、 南京、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 仅南京市场每年 69 月份,日消费小龙虾达 7080 吨。 国内外市场小龙虾缺口较大。 (二)加工前途广。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 质含量达 1620,干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 50以上, 高于一般鱼类,超过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虾肉中锌、碘、 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食品,且肌肉纤维细嫩, 易于人体消化吸收。不仅如此,小龙虾的出肉率达 20左 右,可加工虾仁、虾尾、虾黄等,且从甲壳中提取的甲壳 素、几丁质和甲壳糖胺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食 品、医药、烟草、造纸、印染、日化等领域。 (三)农民增收快。我县渔民一般每船每日捕捞龙虾 200-1000 斤,日获利 900-5000 元,捕捞龙虾年收入 1.5 万 -7 万元,高的达 10 万元以上。如果开展龙虾池塘精养,每 亩产量在 300 公斤左右,亩纯利润在 3000 元以上;如果是 稻田养殖小龙虾,根据调研,并综合潜江、荆州等地稻田 养殖龙虾的试验数据,每亩稻田投虾 30 斤,成本 400 元, 每亩平均收获小龙虾 300 斤,每亩稻田仅养龙虾的纯收入 就可达 1500 元。龙虾加工也为我县农民增收不少,我县大 大小小龙虾加工厂有将近 1500 农民工就业,每人工资收入 9000 多元,好的达 1XX 多元,发展龙虾产业是农民快速致 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我县龙虾资源情况和发展现状 我县鄱阳湖区域总体上水浅,草洲多,非常适宜小龙 虾繁殖生长,这也是我县鄱阳湖龙虾在全省鄱湖周边县市 产量最大的直接原因,年捕捞产量在 11.5 万吨之间,占 鄱阳湖天然龙虾产量的近 1/3,除了新建县,其他鄱湖周边 县产量都不到 5000 吨。如果实施鄱阳湖控水工程后,鄱阳 湖龙虾产量至少还有 10%的增长,年产量在 1.6 万吨以上, 直接产值 1.8 亿元。 在市场热销的带动下,我县龙虾产业发展加快,以瑞 洪、康山区域为主的集捕捞、贩运、加工和烹饪为一体的 产业链初具雏形,龙虾产业已成为湖区乡镇农民增收的一 大产业。 以龙虾烹饪为特色的餐饮业发展迅速 以我县鄱阳湖水域盛产的优质龙虾为基础原料,配以 本县调料烹制的龙虾短短数年间迅速走向全县及周边地区。 全县大小饭店近千家,其中龙虾烹饪店近百家。在夏季龙 虾也是我县城镇居民夜宵、渔家乐的主要消费品种。 龙虾水产品加工发展较快 我县现有龙虾分拣冷冻加工厂 12 家,其中全阜水产食 品公司、鄱阳湖水产公司、新生水产公司等有一定规模的 龙虾仁加工企业 3 家。年加工整虾 600 吨,虾仁 300 吨, 产值 4000 万元,80%以上经江苏上海等省市出口欧美。 龙虾市场交易量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全国鄱阳湖龙 虾集散供应中心 近年来,在鄱阳湖龙虾名气提升的推动下,江苏、浙 江、安微、湖北外地涌入余干收购、贩运、加工鄱湖龙虾 的客商数量逐步上升,瑞洪、康山日均发往全国各地龙虾 数量达 150 吨,占龙虾销售总量 90以上,目前,我县龙 虾产业发展虽有规模,但仍存在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科 技含量不高,粗放型经营等制约性因素,“十二五”内, 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宏观指导,政策扶持,以利产业快速发 展。 三、龙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龙虾是水产业中生产时间短、创造效益大的水产项 目之一。我县从 XX 年开始在鄱湖大量捕捞小龙虾以来,捕 捞产量逐年上升,产供销加工产业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不 足,需要认真对待,强力攻关,破解难题。 (一)龙虾在繁育生长季节滥捕严重。在 3 月 20 日 6 月 20 日 禁渔期间,大的成虾、亲虾和小规格的虾 苗虾种均被捕捞上来,龙虾大小不一,虾的质量、规格和 价格都无法得到保证,小的幼虾只有 1-2 元/斤,甚至扔掉, 再加上波阳、进贤等周边县渔民过来掠夺性捕捞,破坏了 我县龙虾繁育生长,导致我县龙虾开始有资源萎缩趋势, 严重制约了龙虾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二)龙虾重捕捞,轻增养殖。小龙虾养殖在湖北荆州 等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养殖势头好,但是我县由于 有大量天然龙虾资源等因素,农民养殖龙虾积极性不高, 也缺乏养殖技术,越来越妨碍龙虾养殖的大面积推进,同 时天然湖泊的龙虾增殖放流也没有开展,产量难以进一步 提高。 (三)龙虾等特色水产品市场建设落后。没有大型的龙 虾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散乱差,市场龙虾也没有大、小 规格之分,更没有鲜虾、原料虾、加工虾等分类商品市场, 本地价格与外地价差异大,价格变化大,市场信息不灵敏。 龙虾加工缺乏品牌、缺少深加工已成为龙虾产业发展 障碍。我县龙虾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全部为江苏山东大 厂家提供产品和半成品,属典型的贴标生产。加工水平也 停留在简单的冷冻和剥虾仁,缺乏深加工的技术能力,龙 虾综合加工利用率低,一些企业加工设施、设备简陋,生 产过程缺乏严格的标准监管,生产出来的龙虾质量很难得 到保证。 本地龙虾加工企业与江苏、湖北等外省龙虾加工企业 抢购鄱阳湖龙虾资源。本县龙虾资源大部分没有在本地消 化增值,由于资本、设备、加工技术和出口市场等因素不 如外地客商,本地企业在狭缝中生存。 四、我县发展龙虾产业的优势 资源优势明显,具备大发展基本条件。 1、龙虾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县鄱阳湖区域龙 虾的捕捞产量在 11.5 万吨,且品质优良,产品符合出口 欧美国家的质量标准要求。 2、水域资源丰富。我县天然水域丰富,总水面达 95 万亩,给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良好的环境,鄱阳湖水草丰 富、底栖动物众多,且是一个多子湖,许多湖叉、湖湾均 是龙虾的繁殖与生长场所,为龙虾天然产量稳定发展奠定 基础。就龙虾人工增养殖而言,我县适合增养殖水域面积 达 40 多万亩,低洼稻田 10 余万亩,适宜小龙虾养殖的草 洲滩涂 3 万余亩,全县适宜养殖克克氏原螯虾的水面和稻 田达 50 余万亩。 3、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良。我县气候湿润,雨量 充沛,年均降水量达 1586 毫米,干旱期短,特别是鄱阳湖 流域相当适宜龙虾的养殖。全县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良好, 绝大部分水域未受到污染,水位浅、水质清澈优良,水草 丰茂,使得虾产品符合出口的质量要求。 区位优势明显,龙虾产业承接能力强。 XX 年之前,我省龙虾产品出口几乎是空白,出口企业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 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 克氏原螯虾产业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而我省具有承接产 业转移的良好条件。我省紧邻沿海发达的粤、闽、浙、沪 等省市,是全国唯一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中南 三角区相毗邻的省份,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产业经济 区的大批出口企业转移的首选地区就是江西,目前全省龙 虾出口企业达 7 家。而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转移到我县更 有优势。为承接沿海省份的产业梯度转移,我省已建有多 条连接口岸的高速公路,现已贯通整个赣中、赣东、赣南、 赣西和赣北,到沿海口岸的行程不超过 8 小时,我县紧邻 南昌、鹰谭交通杻纽,水运、陆运便利,形成了快捷的物 流通道。 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对接良好,产品符合国际市场需 求。 目前,全县发展的小龙虾出口的产品正是国际市场上 所需求的,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特别是 XX 年江西水产集 团取得的三年有效期的零关税资格更是提高了我省鄱阳湖 龙虾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产品质量已连续四年未出 现安全问题,对我县龙虾加工出口有带动作用。 我县充裕的劳动力为龙虾加工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 龙虾加工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 企业,比如龙虾加工厂每日生产加工 2 吨龙虾仁,需要招 收 100 个以上农民工,每人每日报酬 100 元以上,仅一家 年生产 XX 吨的中型的龙虾加工厂需要招工 500 人以上,能 大量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我县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为 龙虾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五、加快龙虾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龙虾虽小,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我县发展龙虾 增养殖,做大做强龙虾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也符合 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余干、美食余干的发展思路。加快龙 虾产业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加强余干县鄱阳湖区域龙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实现可 持续利用 渔业管理部门既要对鄱阳湖区龙虾资源的滥捕加强监 管,也要加强相应流域的湖泊、河沟的滥捕管理。一是严 格控制有害渔具进入捕捞场所,发现使用的要就地销毁; 二是严格控制捕涝量和上市规格,规定捕捞网具网目大小。 对鄱阳湖区的龙虾捕捞要实行限量捕捞,严格捕捞许可证 制度,对每只捕捞船只规定捕捞数量,低于 5 cm 规格的龙 虾要禁止捕获。三是确定繁殖保护期,由于小龙虾生长速 度快,其繁殖保护期可缩短一个月,即每年的 3 月 20 日 至 5 月 25 日两个月左右时间为龙虾繁殖保护期,此期间要 禁止一切捕捞船只捕捞龙虾。四要严格控制采砂船等进入 龙虾繁殖和生活场所,保护好龙虾的产卵与生活场所。五 是安排专项资金在龙虾产卵场所设置产卵巢,种植水草以 利于龙虾产卵繁殖。六是过了禁渔期限后捕捞的龙虾分级 处理:大的龙虾直接“发鲜”或加工成整虾,次的加工成 虾仁,5cm 以下的虾苗由龙虾养殖基地收购开展养殖。 加强技术引进、吸收和开发力度,发挥科技对龙虾产 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1、加强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全民创业培训和龙虾 养殖实用技 术推广培训活动,培育发展一批龙虾养殖科技示范户。 2、加强科技引进和技术研发力度,计划和组织实施龙 虾产业的科技项目,强化科技合作攻关,加快对龙虾品种 选育、无公害养殖、湖泊龙虾增养殖、系列产品标准化生 产、食品安全监控、甲壳素、氨基酸提炼及延伸产品开发 等相关技术的引进、开发,在龙虾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 上做文章,力争每年均有较大突破。重点实施推广繁育苗 技术、湖泊湿地增值保护、食品质量安全监控、深度加工 关键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开发等项目,解决龙虾产业 发展中的技术“瓶颈”。 3、积极鼓励企业利用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开发各 种克氏原螯虾新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龙虾产品的优 质化、多样化和方便化需求,促进龙虾消费更好地融入营 养、安全、绿色、休闲化的国际发展潮流,并将龙虾加工 中下脚料虾壳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虾粉、虾调味料,将 虾头等废弃物开发成小分子多肽产品等,延伸产业链,提 高龙虾附加值,满足市场要求。 创新机制,培育龙头,发展产业化经营 1、创新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民间资本、工 商资本、外来资本进入龙虾产业。 2、创新激励机制,扶持发展好一批龙虾加工企业,扩 大加工规模,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农民 增收;推动龙虾加工企业创建品牌,积极鼓励和引导现有 品牌企业做强做大,产业向上拓展和向下延伸,培育一批 省级、市级龙头企业。 3、创新资源整合工作思路,要按照“民间组织、政府 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网络经纪人、养殖大户、营销 大户成立龙头企业和龙虾专业协会、合作社,走“公司+基 地+养殖户”模式。积极鼓励扶持加工企业、专业协会、合 作社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联系,实现资 源共享,市场价格、质量、标准等方面统一规范,诚信共 勉。 4、建设鄱阳湖龙虾批发专业市场,内部规划建设好鲜 虾、原料虾、加工整肢虾、龙虾仁、虾壳素等系列商品市 场,建立健全龙虾市场硬件、软件建设。 5、积极筹建龙虾产业开发公司,统筹协调龙虾产业项 目、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服务于产业的发展,统一 检验检疫报关出口,引领全县龙虾标准化、品牌化、产业 化发展,打造龙虾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规范管理,分类指导,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1、政府和行业应高度重视龙虾产业的发展,出台扶持 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水产部门要 加强分类指导,规划设计,明确有关乡镇和部门的目标任 务。 2、县、乡水产技术部门要及时向养殖户、养殖企业、 养殖合作社提供从苗种、养殖、市场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和 技术服务,加大龙虾增养殖的推广力度,提高龙虾养殖产 量。 3、规范对龙虾收购、贩运户的管理,强化服务,及时 掌握收购贩运户和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反馈有 关信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工商、质监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