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1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2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3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4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煤矿 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 1 井田概况 通位置 八连城井田位于东经 13013075 至 13020375,北纬 424615至 425345,吉林省珲春市 郊区,距市区 5 珲春至图们铁路已建成,但尚未通车,因此本区对外交通当前主要以公路至图们市,图们市有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交通位置见图 1 北斯罗俄和龙市和龙县龙井市江们鲜朝图县春珲河春珲珲春矿区珲春市密江凉水图们市延吉市龙井县汪清汪 清 县图 1通位置图 然地理 形与地貌特征 八连城井田全部处于珲春河河图们江冲积平原地带,地面 标高一般在 +30 +40m。 - 2 - 文 井田西部有图们江流过,宽 50 100m 左右,河岸为二级阶地,高 10m 左右,局部有修筑了防洪堤,因此洪水时期对井田影响不大。井田南部有珲春河,由东向西注入图们江,河谷最宽达 4000m,因此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1962 年沿珲春河两岸修筑了防洪堤,堤高 防 20 年一遇的洪水。 象与地震 历年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34 ,历年平均气温 5;历年最大降雨量 小为 最高蒸发量 低为 结期为 11 月至翌年 5月,冻结深度 要风向为西风及北西风,一般 5。 本区地震活动强度较小,频率低的弱震区。 源情况 珲春矿区北部英安斜井附近有珲春发电厂,现发电能力 66 万 区供电系统按总体规划已基本形成,矿区主电源取自珲春电厂,备用电源取自石砚一次变,电压等级 60连城变电所主电源取自珲春电厂,备用电源取自城西变电所。 源情况 八连城供水由城西矿加压站引入管线。 田境界及煤炭储量 田境界 八连城煤矿井田位于东经 13013075 至 13020375,北纬 424615至 425345,吉林省珲春市境内;珲春煤田河北区的西部。西以 图们江为界,东邻城西立井井田;北及东北与英安矿井田相接,南止珲春河防洪堤。南北平均长 8西平均宽 积 36 炭储量 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珲春矿业(集团)八连城煤业有限公司八连城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地质储量为 t,矿井可采储量为 t。 井地质与煤层赋存 井地层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第三系珲春 组( , 基底为上侏罗统屯田营组( 上覆第四系。 - 3 - 现分述如下: 1、上侏罗纪屯田营组 屯田营组为一套火山碎屑岩系,构成了含煤地层的基底,井田内 95%以上钻孔均见到这套地层。主要有火山碎屑岩、灰绿色、暗紫色凝灰岩、安山岩、安山集块岩、凝灰集块岩等组成。 2、下第三系珲春组 珲春组为井田含煤地层,根据岩相、岩性及含煤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 19 煤层以上,以灰浅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夹有 45 层细腻质纯的褐色泥岩和凝灰岩标志层。本段含 有 9、 12、 13、 15、 18、 18 6 个局部可采煤层和 20 余个薄煤层。 13、 17 煤层之上含有动物化石。本段厚度 380800m ,一般厚度 450600m。 中段: 19 煤层至 28 下 煤层为中段,是主要含煤段。以灰、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中粗砂岩、泥岩次之。夹有薄层钙质中粗砂岩和凝灰岩示志层。水平波状、镐状及混浊层理较发育。含有 19、 191920、 23、 26 等 6 层主要可采煤层和 21、 232326 下 、28、 28 下 等 6 层局部可采煤层。含丰富植物化石, 20、 21、 28 煤层之下含动物化 石。本段厚度 0130m。 下段: 28 下 煤层至基底,以深灰色粉砂岩、中粗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局部见有砾岩,含煤层较多,但厚度及煤质变化大。含有 30 上 、 30、 30 下 、 32、 32 下 、 33、 34 等 7 层局部可采煤层。本段特点是由上而下颜色逐渐加深,凝灰物质成分逐渐增多。本段厚度 0280屯田营组呈不整合接触。 3、第四系 全井田被第四系覆盖,上部为腐植土、砂质粘土、亚粘土。中部为砂砾及中、细砂。底部为砂砾及含砂砾质粘土。厚度 728m。 质构造 本区构造比较复杂,与其东邻城西立井井田的构造 特征基本一致。可以看作城西立井井田主体构造向西的延续。以断裂为主,褶皱宽缓起伏,略向西平缓倾伏,地层走向总体为近 倾角小于 15。 1、褶皱 本区为一轴向近东西、向西倾伏的宽缓背斜。背斜轴位于城西立井区的 10 之间略 - 4 - 向南偏移至 21 断层之间。背斜两翼平缓,并有一次一级波状起伏,组成一个宽缓复式背斜。 2、断层 本区断层发育,以近东西走向断层为主,伴有北东、 北 西向两组断层,均为正断层。近东西向走向断层(主干断层)发生在复式背斜之上,由一系列倾向相反近似平行背斜轴的断层,如 断层,构成与背斜轴向近平行的地堑和地垒及伴有阶状断层,为本区主要构造形迹和特征。 区内探煤钻孔 172 个,共发现 126 个断点首采区地震勘探发现 115 个断点,经综合研究分析,组成 53 条落差大于 15m 以上的断层。其中落差大于 100m 的断层有 6 条,即:差大于 50m 的断层有 13 条,其余断层均小于 50m。 3、火成岩 本区火成岩仅在 7 线 74 22 号孔、 6 线 784 号孔和 5 线 504 号孔见到辉绿岩岩脉,大体呈东西向分布,并顺层侵入于 23 号 26 号煤层之间,侵吞部分煤层和使煤层受到强烈的烘烤现象,煤的变质程度显著增加。 层及煤质 煤层 煤层可采性 本井田可采煤层极不稳定, 5 个主要可采煤层可采性指数为 接近 煤层 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位于 第三系珲春 组( 。共有煤层 25 层,全区有 5 个主要可采煤层,为 19#、 19 20#、 23#、 26#煤层,属大部分可采煤层;有 20 个局部可采煤层或小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间距等见表 1 煤质特征 本区所有煤层均为长焰煤, 空气干燥基原煤水分平均为 原煤干燥基弹筒发热量平均 4774 卡 /克、主要可采层平均 4830 卡 /克。 井生产情况 井生产现状 八连城煤矿于 1992 年开工建设, 1994 年 5 月八连城立井建设停工, 2004 年 10 月恢 - 5 - 复建设, 2007 年 1 月正式投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a, 服务年限为 74a, 2013 年核定生产能力为 a, 2014 年年产量为 a, 2015 年年产量为 a, 2016 年计划年产量为 a。 表 1 矿井可采煤层厚度、结构、间距表 编号 厚 度( m) 间 距( m) 计量面积( 结 构 (分层) 可采程度 两极值 一般 两极值 一般 9 10420部可采 12 部可采 1153 部可采 2005 部可采 3808 局部可采 28 部可采 39 部可采 19 部可采 19 部可采 30 部可采 11 部可采 23 部可采 3 部可采 3 部可采 6 部可采 6 下 部可采 8 部可采 8 下 部可采 800 上 部可采 0 部可采 40 下 部可采 602 部可采 2 下 部可采 503 部可采 1254 部可采 - 6 - 表 1 西部区可采煤层厚度、结构、间距表 编号 厚 度( m) 间 距( m) 计量面积( 结 构 (分层) 可采程度 两极值 一般 两极值 一般 18 局部可 采 9 全区可采 90 大部可采 95 局部可采 0 大部可采 6 大部可采 8 局部可采 田开拓方式、采区划分及采煤方法 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立井单水平开采,现有一个主井、一个副井、两个专用回风井。新主井为提煤井兼入风井,副井为辅助提升井兼入风井,西风井为专用回风井,中央风井为专用回风井。单一水平标高为 采区划分、采区储量及开采顺序 把精查区 南北长分为北、中、南三个区, 层以北为北部区; 层以南为南部区; 层之间为中部区,其中 5 个主要的可采煤层公布在中部采区。全井共划分 18 个采区。采区开采顺序按自近向远;在采区内回采工作面实行“跳采”。 采煤方法 采用单一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采用综掘和炮掘,锚网支护。 井通风方式 及瓦斯情况 本矿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副井、新主井入风,主井、西风井排风。 在地质勘探阶段没有进行过煤层瓦斯含量测定, 1998 年 度瓦斯绝对涌出量(最 - 7 - 大)为 定为低瓦斯矿井。 2007 年 1 月投产以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呈增大的趋势, 2012 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对瓦斯涌出量为 t, 2013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m3/对瓦斯涌出量为 t。 2014 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m3/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m3/t。 2015 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t,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 7 - 井瓦斯抽采情况 矿井 建立了地面固定式瓦斯抽放系统和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对矿井瓦斯进行抽放。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设 2 台 2水环真空泵, 1 台使用, 1 台备用; 额定 流量为560m3/力为 160放主管路为直径 600无缝钢管,沿西风井筒、西部总回风巷进行分 支 为 400路二趟 300趟。一趟 400路沿西二回风巷至 21902 上顺 回风联巷 , 变为一趟 300路 敷设到 21902 工作面对高位钻场钻孔进行抽采; 另一趟 4001903 回风门口 , 400 为一趟 300路 敷设至 31903 工作面对高位钻场和本煤层预抽钻孔进行抽采。 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设在 翼运输巷,抽放泵站处设 2 台 2水环真空泵, 1 台使用, 1 台备用; 额定 流量为 260 m3/率为 315从瓦斯抽放泵站分出两趟 300路沿回风上山敷设至 中央区专用 回风巷, 分别敷设到北 12001 回风联巷,通过控制蝶阀完成两趟管路并联系统,敷设一趟 12 寸抽采管路至北 12008 工作面高位钻场。 瓦斯排放口 至主井风硐内 ,在排瓦斯管路排放口 的上 风侧 5m,设置有栅栏 、悬挂警戒牌。 西 部 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站设在西部区 21901 上顺,抽放泵站处设 4 台 2水环真空泵 ,额定流量为 260 m3/功率为 315一台备用, 三 台使用。抽放管路为300。 第一趟 300从西三专用回风巷至西三回风下山 敷设至 31903 工作面 , 对 31903 工作面 浮抽 进行抽放;第二趟 300从 西二回风上山 至 21902 工作面 , 对 21902 工作面 浮抽 进行抽放;第三趟 300从 西三回风下山 至 31906 备用工作面 , 对 31906 工作面预抽进行抽放 。瓦斯排放 口在西部总回风巷,在排瓦斯管路排放口到 上 风侧 5m、 下 风侧 30m,设置有栅栏、悬挂警戒牌,回风侧设有甲烷传感器。 北部 区 12001 回风联巷处安设 移动瓦斯抽放泵站 ,泵站内安设 1 台 21 台21 台 水环真空泵 ,额定 流量 分别 为 160 m3/145m3/150 m3/率 分别 为 200220220敷设两趟 抽放管路为 300 ,从 12001 回风联巷处敷设 至 北 12008 工作面, 分别 抽放 北 12008 工作面浮抽 和北 12008工作面 预埋 。 瓦斯排放口在 北部区专用 回风巷,在排瓦斯管路排放口到 上 风侧 5m、 下 风侧 30m,设置有栅栏、悬挂警戒牌,回风侧设有甲烷传感器。 西三区 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站设在西 三 区 第三联巷 ,抽放泵站处设 2 台 2水环真空泵 ,额定流量为 160 m3/功率为 200 台备用。瓦斯排放口在西 三区专用 回 - 8 - 风巷,在排瓦斯管路排放口到 上 风侧 5m、 下 风侧 30m,设置有栅栏、悬挂警戒牌,回风侧设有甲烷传感器 。 地面泵的装机能力: 动瓦斯泵的装机能力: 北部区移动瓦斯泵的装机能力: 西部区 移动瓦斯泵的装机能力: 预抽瓦斯钻孔的孔口负压不得低于 13压瓦斯抽采钻孔的孔口负压不得低于5经过核算矿井瓦斯抽放泵站所有瓦斯抽放泵的装机能力均能满足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十五条之规定。 泵运行绝对压力抽采瓦斯浓度 标准大气压力抽采量 1002 / m )(泵运行绝对压力抽采瓦斯浓度 标准大气压力抽采量 1 0 02 / m 泵运行绝对压力抽采瓦斯浓度 标准大气压力抽采量 1002 / m 3 m i n/ 2503 3 2 021 0 02 3 泵运行绝对压力抽采瓦斯浓度 标准大气压力抽采量 - 9 - 矿井瓦斯抽采设备表 名称 序号 永久抽放泵 移动抽放泵 型号 额定流量 ( m3/功率 ( 数量 (台) 型号 额定流量 ( m3/功率 ( 数量 (台) 合计 - - 2 - - 11 1 260 630 2 245 200 1 2 260 220 3 3 260 315 6 4 50 200 1 抽放管路铺设至各生产采区,对各个 采掘 工作面进行采前预抽、边掘边抽 、 边采边抽 、上隅角 和采空区 进行瓦斯抽放,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八连城煤矿成立了瓦斯抽采区,在册 165 人,负责瓦斯抽放钻孔施工、瓦斯抽放 管道安装、回撤管理工作和煤体注水、探放水等工作,确保瓦斯抽采达标工作正常进行。 - 10 - 2 矿井煤层瓦斯 层瓦斯基础参数 煤层瓦斯赋存基础参数是矿井瓦斯防治和瓦斯抽放设计的依据,煤层瓦斯赋存基础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原始 瓦斯 含量、百米钻孔 自然 瓦斯涌出量 及衰减系数 、煤层透气性系数等。 煤科总院沈阳研究院承担的 “ 八连城 煤矿 抽放 瓦斯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 项目 开展期间,对本矿的瓦斯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层瓦斯压力 19#煤层的 相对 瓦斯压力在 间 ; 20#煤层 相对 瓦斯压力 23#煤层的 相对 瓦斯压力 最大为 层瓦斯含量 19# 煤层的瓦斯 含量 在 t 之间 ; 20# 煤层的瓦斯 含量 t; 23#煤层的瓦斯 含量最大 t。 米钻孔 自然 瓦斯涌出量 及衰减系数 19#煤层的百米钻孔初始 自然 瓦斯涌出量在 00间,钻孔自然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在 间; 煤层的百米钻孔初始 自然 瓦斯涌出量 0孔自然瓦斯流量衰减系数 为 层透气性系数 19#煤层的透气性系数在 间; 20#煤层的透气性系数 为 23#煤层的透气性系数 为 间。 井瓦斯储量及可抽量 矿井瓦斯储量应为矿井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及围岩瓦斯储量之和。瓦斯储量的大小标志着瓦斯资源多 - 11 - 少,同时亦是衡 量有无开发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可按下式计算: l 十 式中 : 井瓦斯储量, 采煤层的瓦斯储量, 1 =井可采煤层 i 的地质储量, 井可采煤层 i 的瓦斯含量, t; 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瓦斯的各不可采煤层的总瓦斯储量, 2 =( 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的地质储量, 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含量,t; 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围岩瓦斯储量, 下式计算: K( K围岩瓦斯储量系数,取 K 矿井可开发瓦斯量(或称可抽放量)是指在既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下,按照目前的抽放技术水平所能抽出的最大瓦斯量。它反映着矿井瓦斯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其抽放工艺技术和抽放能力密切相关 , 一般采用下式计算: kW k 式中 : 井可抽瓦斯量, k矿井瓦斯抽放率,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 矿井瓦斯储量 - 12 - 按上式 计算 得出 煤层的瓦斯储量及可 抽量 ,计算结果见表 2示。 从表 2以看出,本矿的瓦斯资源相当丰富,这就为矿井的瓦斯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同时也 对 矿井的 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 矿的瓦斯资源相当丰富, 其瓦斯储量和可抽量分别为 10944417610就为矿井的瓦斯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同时也 对 矿井的 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 13 - 表 2 八连城煤矿瓦斯储量及可抽量计算结果汇总表 煤层 工业 储量 (10可采储量 (10瓦斯含量 (m3/t) 瓦斯储量 (10可采煤炭瓦斯 储量 (10抽放率 ( %) 可开发瓦斯 量 (109 146 1491 30 447 12 042 724 30 217 13 687 1172 30 352 18 9 77 401 30 120 1822 155 30 46 19 9219 13357 30 4007 19764 5396 30 1619 19480 5894 30 1768 20 1686 8121 30 2436 21 900 1320 30 396 22 1406 7928 30 2378 23218 2237 30 671 23102 766 30 230 26 101 6326 30 1898 26 下 736 2597 30 779 28 541 2461 30 738 28 下 732 1203 30 361 30 上 44 297 901 30 270 30 242 515 1053 30 316 30 下 323 022 1405 30 422 32 577 1791 30 537 32 下 09 632 30 189 33 236 859 30 258 34 380 959 30 288 小计 99494 69149 20743 岩层 9949 6915 2074 合计 109444 76064 17610 - 14 - 3 矿井瓦斯抽采方案与工艺 放瓦斯方法选择的原则 抽放瓦斯方法主要有:开采层瓦斯抽放、邻近层瓦斯抽放、采空区瓦斯抽放。选择具体抽放瓦斯方法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抽放瓦斯方法应适合煤层赋存状况、开采巷道布置、地质和开采条件; 应根据瓦斯来源及构成进行,尽量采取综合抽放瓦斯方法,以提高抽放瓦斯效果; 有利于减少井巷工程量,实现抽放巷道与开采巷道相结合; 选择的抽放瓦斯方法应有利于抽放巷道布置与维修、提高瓦斯抽放效果和降低抽放成本; 所选择的抽放方法应有利于抽放工程施工、抽放管路敷设以及抽放时间增加。 工作面瓦斯来源构成 我矿属煤层群开采,根据八连城煤矿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报告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结果分析,工作面涌出的瓦斯主要来源于采空区(含邻近层和围岩)涌出的瓦斯。其中开采层涌出的瓦斯由开采层的煤壁和落煤解吸瓦斯构成;采空区涌出的瓦斯由邻近层、采空区残煤和围岩涌出的瓦斯构成。 一矿一策” 根据我矿 工作面 瓦斯涌出量统计数据和 工作面 的瓦斯涌出量 预测,其回采工作面涌出的瓦斯有 2834%来源于开采层,有 6672%来源于采空区(含邻近层瓦斯)。根据我矿开采层较薄、煤层透气性系数低、煤层钻孔自然瓦斯涌出衰减较快,综合制定一套符合八连城煤矿瓦斯治理的政策:回采 工作面 应采取以采空区、邻近层瓦斯抽放为主,辅助治理开采煤层预抽,提出如下抽放方法。 方案一:瓦斯巷抽放瓦斯 由于我矿是煤层群开采,由表 4知其开采层上下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涌出较大,因此治理八连城煤矿开采层煤瓦斯的关键在于治理起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根据以往在国内其它矿井治理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的 成功经验,结合开采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分析研究拟采用旁侧瓦斯巷治理 - 15 - 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该方法是在综采工作面回风巷旁侧 30m 处,沿 19#煤层或 19掘一条瓦斯巷,在瓦斯巷内施工钻孔进行抽放,通过开采层的采动影响所形成裂隙在抽放负压作用下截流邻近层涌出的瓦斯,同时将工作面采空区内瓦斯抽走,降低采空区和邻近层向工作面瓦斯涌出,有效地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和回风瓦斯超限问题。其抽放方法见图 4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瓦斯巷采空区专用回风巷 皮带巷轨道钻孔1#注水1#钻孔2#注水2#图 4错高位瓦斯巷引排采空区瓦斯 示意图 方案 二 :高位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 高位钻孔是增加钻孔在裂隙带的有效长度,利用穿层钻孔 抽放采空区 裂隙带 的高浓度瓦斯, 提高抽放效率,现将高位顺层钻孔施工方法叙述如下: 抽放方法: 沿煤层顶板向采空区裂隙带方向呈上下内错扇形布置 8 个钻孔,钻孔终孔距工作面顶板的距离在 825m(随采高而变化),封孔后抽放 裂隙带及邻近层瓦斯。 钻场施工:在工作面回风巷,沿回风巷走向每隔 24m 开掘规格为 4m4m,高为巷道高 的钻场,钻场采用锚网支护。 钻孔布置:每个钻场内布置 8 个钻孔,呈上下内错扇形布置,详见图 - 16 - 4层走向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各钻孔参数见表 4 图 4位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 表 4角钻孔技术参数表 封孔工艺:钻孔采用矿用树脂 孔剂封孔,封孔深度 4m,封孔段长度 孔管为 100 (或抗静 电塑料管),再用钢丝骨架胶管、气水分离器连接到 放管上,再连接到主管路上。 钻孔 编号 钻孔仰角 与顺槽夹角 孔长( m) 终孔与工作面顶板距离 ( m) 终孔与上顺槽距离 ( m) 钻孔 间距 开孔位置 钻孔直径 1 5 2 90 场里布置钻孔:钻孔间距(上下、左右)不能低于300500间;顺槽中时:钻孔间距按锚带间距布置 (锚带带间8001000开孔位置一般距顶板不超过500 (特殊情况特定) 113 7 9 92 8 21 98 10 31 107 6 4 76 9 14 77 11 25 84 12 36 95 - 17 - 抽放管路管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靠近切眼的抽放钻孔不断报废,当钻孔距工作面切眼一定距离时,该钻孔进入卸压区,进行卸压抽放。随着抽放管路不断变短,靠近切眼的管路要逐段卸下来,端头用法兰盘密封。为了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回采,需提前拆除距切眼 20m 以内管路,这给瓦斯管路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可以考虑在靠近工作面切眼 30m 内的钻孔用软胶管与抽放管未端相连,抽放管未端特制一段 2 3m 长的短管,短管上做几个变径三通,与靠近工 作面的钻孔用软管相连,钻孔报废后再向前移动短管,保持短管始终在抽放管路的未端,见图 4样一来,工作面钻孔可以抽取大量的卸压瓦斯,来弥补难以抽放这一缺陷。 抽放支管软管图 4放管路末端连接示意图 方案三:开采煤层进行预抽 抽放瓦斯 根据 河南煤层气公司与八连城煤业公司合作开展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在八连城煤矿的试验,确立了适合八连城煤矿瓦斯治理的水力压裂工艺。 通过高压注水泵驱动水流压入煤层中受钻进影响产生的裂隙和高压压裂后出现的裂缝内,扩宽并伸展这些裂缝 ,进而在煤中产生更多的次生裂缝与裂隙,以便更好地形成大面积裂隙,增加煤层的透气性,转变瓦斯物理性质,同时增加煤体湿度,起到降尘作用。 ( 1)钻孔布置:从首采工作面开切眼向回采方向前进 50m 处布置第一个开采煤层注水钻孔,再向同方向前进 20m 布置第一个开采煤层预抽钻孔,采用单排平行沿层钻孔,钻孔平行煤层倾向,注水钻孔与预抽钻孔之间间距为 20m,两个注水钻孔之间间距为 40m,此后依次叠加进行布置,至采面停采线。 ( 2)钻孔设计: - 18 - L= 注水钻孔、预抽钻孔长度 首采工作面长度; 钻孔 仰(俯)角与夹角:钻孔仰(俯)角与煤层倾角一致 ,;夹角与上顺成 90 注水钻孔、预抽钻孔参数设计表 * 注:开采煤层注水、预抽钻孔参数随实际煤层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 3)本煤层注水、预抽封孔工艺: 采用 “两堵一注,带压封孔 ”器对压裂孔进行封孔。注浆泵 用水泥和 封孔注浆用材料,注浆压裂 2 注浆泵起动注浆管液压力达到单向阀开启压力前后囊袋打开浆液压力达到爆破阀开启压力囊袋充满后,注浆管压力升高注浆充填囊袋爆破阀开启,浆液注入钻孔封孔段注浆液进入钻孔周围煤(岩)体裂隙成功封孔图 3压封孔流程图 钻孔囊袋 爆破阀 单向阀注浆管快速接头无缝钢管( 4)注水泵选择: 根据 河南煤层气公司对注水泵泵压和流量计算,八连城煤矿选择注水泵泵压在 18 27注液量为 高压注水泵。 ( 5) 抽放管路管理:同 方案二。 钻孔名称 钻孔仰(俯)角 ( ) 与顺槽夹角 ( ) 钻孔孔长 ( m ) 终孔高度 ( m ) 注水钻孔 顺煤层 90 L 抽钻孔 顺煤层 90 L - 19 - 4 抽采达标工程计划 016 年井巷工程布局 2016 年生产部署方案 2016 年生产部署情况:西部区 8 个工作面:西 31903 工作面、西 31906 工作面、西 31912 工作面、西 219作面、西 21907 工作面、西 219作面、西 21902 工作面、西 62301 工作面;北部区 2 个:北 12006 工作面、北 12010工作面。 采煤队组安排 3 个。即: 201 队、 202 队、 203 队。 巷道掘进队组安排 10 个。即: 211 队、 212 队、 213 队、 215 队、 216 队、217 队、 218 队、 219 队、 220 队、 221 队。 - 20 - 煤工作面接替表 2016 年 1份八连城煤矿采煤工作面接续图表 队组 工作地点 走向( m) 面长 (m) 采高(m) 储量(万T) 热值 出面时间 回采 合计 (万 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期末 剩余(万吨) 大卡/01队 31903 185 135 1906 590 90 000 5 7 7 4 1912 1000 200 900 4 8 8 8 计 202队 21980 150 200 1907 470 100 000 3 5 5 4 1940 155 400 2 6 6 6 6 5 2301 795 145 400 8 9 计 203队 21902 40 115 900 12010 630 170 400 8 8 3 12006 1385 130 500 1 6 6 6 6 6 6 6 计 备面 31910 910 110 900 11901 865 165 000 采合计 掘煤及其它 全矿合计 - 21 - 道掘进接替表 2016 年 1 月 八连城煤矿掘进工作面接续图表 队组 施工地点 类别 煤岩 别 支护 断面 ( ) 坡度 工艺 设计( m) 本期( m)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211队 北 12006 开切 回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30 130 130 西六运输巷 开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550 550 90 90 90 90 90 100 62302 运输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430 680 80 150 150 150 150 合计 1360 212队 31906 回风顺槽改造巷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260 260 130 130 西六回风巷延伸 开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550 550 110 110 110 110 110 西六运输巷联巷 开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20 20 20 62302 回风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480 630 80 100 150 150 150 合计 1460 213队 51901 回风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530 1010 350 350 310 31910 运输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100 1100 100 120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40 31910 开切 回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00 100 100 合计 2210 215队 51901 运输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570 980 380 380 220 51901 开切 回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200 200 50 150 31910 回风顺槽联巷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100 70 70 31910 回风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100 1100 120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合计 2350 216队 西二轨道上山 开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210 110 110 219风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990 990 250 370 370 62301 运输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180 1180 300 370 370 140 62301 开切 回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50 150 60 90 - 22 - 219风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200 500 50 150 150 150 合计 2930 217队 219输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030 830 350 300 180 219切 回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75 175 175 62301 回风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综 1240 1240 120 150 320 330 320 62301 上、下顺联巷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240 150 150 219输顺槽 准 半煤 锚网索 煤 炮 1200 400 100 150 150 合计 2795 218队 西六轨道巷 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