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100水平三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100水平三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100水平三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100水平三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100水平三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 100 水平三采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节 矿井概况 松藻煤矿于 1958 年简易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 10 万 t,采用走向平峒暗斜井开拓,经改扩建,现年生产能力为 90万 t。 截至 2003 年末,矿井现有二个生产水平: 一水平 (+335 水平 )共分为 8个采区, 1 7 采区已经回采完毕, 8 采区现有 1 个采面在生产( 1387采区剩余有 面 1 个( 1188),( 1387 335 水平剩余储量为 22 万 t,回采结束 ,层预计将于 2004 年结束 ,层预计将于 2004年回采结束。 二水平 (+100 水平 )于 1989 年开始布置 ,采用暗斜井开拓,主斜井担负煤炭运输、 排水 ,位于 +100 水平南翼 ,距主平峒井口 275m 处 ;副斜井位于 +100 水平走向中央 ,主要担负提升运输 ,在 +100 水平设茅口集中运输大巷 ,采用皮带机运输。 二水平走向长度 6200 m,划分为 4 个采区,一采区走向长度 1800m,位于井田中部,二采区 1770m,位于一采区北翼,三采区 1400m,位于井田南翼边界,四采区 930m,位于井田北翼边界。 二水 平 (+100 水平 )首采区 ,分为 5 个区段( 327、 280、 235、 2 190、 145、 100),第一个采面于 1998 年 11 月投入生产 ,按照松藻煤电公司审定的开采原则,以 2003 年末,有 4个采面回采,预计 004 年进入回采。 二水平二采区分为 3 个区段( +300, +240, +175, +100),采用集中上山,茅口网条带布置。 至 2003 年末,二水平一采区剩余储量为 t。 为解决矿井排矸问题, 6#轨道上山于 1999 年改造为箕斗运输,矿井排矸 系统较为畅通。 首采区 100 大巷、主斜井皮带运输系统于 2001 年投入运行。 二水平二采区于 2001 年开始布置,预计首采面将于 2005 年投产。 第二节 设计依据 1、 136 队提供的松藻煤矿 +100水平地勘精查报告 2、松藻矿务局(松局生( 2003) 149 号)审批同意的,由松藻煤矿编制的松藻煤矿 +100水平三采区地质说明书 3、松藻煤矿延深工程初步设计 4、松藻煤矿延深工程首采区巷道布置方式以及首采区效益型开采设计 5、 松藻煤电公司关于松藻煤矿 +100 水平 层组开采方案的批复(松煤电 生 2003 87 号 2003 年 7 月 7 日) 6、松藻煤矿上报的松坎河隔离煤柱留设设计 7、松藻煤矿 2004 2008年采掘部署 3 第三节 设计原则 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效益优先的原则 技术可行 : 1、在利用现有装备、技术的前提下 ,根据实际情况 ,尽可能考虑先进技术、工艺、装备。 2、系统必须畅通 ,排矸、运煤、通风、抽放、排水、供电系统要尽可能的优化 ;压风、防尘供水、通讯、监测等要细致周到。 安全可靠 : 遵循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的原则。 效益优先 :以 中期为主 ,长期为辅 ,兼顾近期 ,既要保证采区接替不脱节 ,又要考虑采区服务年限,同时要适应弹性生产的要求。 第四节 设计的主要特点 1、采用集中上山茅口网条带布置,各阶段布置阶段茅口巷,在 327 2、开采三层煤 ,即 据三层煤的层间关系及各煤层突出危险程度 ,选择 层作保护层开采;开采顺序为:先采 层,再采后采 4 3、采用浅部钻场抽放瓦斯,不设专用瓦斯巷。 4、在抽放方式上 ,以卸压抽为主,可转变为以预抽为主 ,其他抽放为 辅的综合抽放方式。 5、推行采煤机械化, 6、采区接替方向 ,把二采区定为主接区 ,三采区定为配采区 , 为矿井稳产创造条件。 5 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采区概况 松藻煤矿 +100 水平三采区位于松藻井田南端 +335 至 +100 标高间。自 2000 年 6月提交第一稿采区地质说明书后,南北边界经过两次调整,目前为: 北界: X 坐标约 3175420)。 南界:松矿( 2004) 41号文上报的松坎河、铁路保护煤柱北边界线。原为地勘报告提供的 松坎河保安煤柱北边界线。 采区面积 ,总回风巷设在 +327 水平。采区走向长约 1320米。全区可采煤层只有 1煤层仅北端一小块段可采。 地表位置:采区对应地表由南向北为岩口,大湾,大坡,老顶一线与梅子林、棚棚岗、沟底下、木耳厂一线之间。地表最高点为大坡 低点松坎河标高为 321m,地势北高南低,一般标高 330 690m,煤层埋深 37 550m。 采区内有勘探线两条,分别为、号勘探线,地质勘探钻孔 4 个,孔号分别为 601、 602、 604 和 19号,井下生产勘探钻孔 3个。 6 第二节 相邻采区概况 采区上部为 +335 水平一采区三采区南部,北边为 +100 水平一采区。 一、实见地质情况: 该采区上部为 1959 1971 年间的采空区,由于历史原因现无台帐、资料和卡片可查。从仅存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的标注来看,该区域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 21 22, 稳定;稳定煤层。煤层走向 14 24 ,倾向 284294。 该采区北端一采区南界已揭露的煤系地层资料极少。 二、实见水文 情况: +335 水平主要运输大巷揭露岩溶点三个: 1、主井上部车场两处 ; 2、 +327皮带平巷一处 ; 3、井口翻笼 . 根据资料分析,此三处岩溶点系同一个岩溶通道,一般情况水量小而稳定,完全受地表降雨控制,其水源有待认真分析研究。 松坎河位于该采区南边界,其标高为 318 320m, 开拓进入该采区应对该水源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第三节 采区构造 一、煤岩层产状:系单斜层状构造,走向 13 38,一般为 15左右, 7 倾向 283 308,倾角 20 22,平均倾角 二、采区构造 影响该采区的地 质构造主要为断层,其次为断层边缘的牵引小褶曲。断层主要是 层带及其周围的小断裂。 层:暴露式高角度逆断层,其倾向为 271 286,倾角 6468,落差 17 55m,断层走向长度 3800m。 层由北向南影响整个采区,切割松坎河后在同华井田内延伸约 250m 消失。在三采区内断层倾角 67, 3 48m, 4 54m,落差南小北大,切割 86 +180 之间,切割茅口组地层的标高在 +130 以下。 层两侧派生小断层较多。 伏高角度逆断层,其倾向 274 280 ,倾角 62 65,落差 28m,断层走向长度 1600m。影响三采区北端约 50m 后消失,切割78 143之间,切割茅口石灰岩的标高在 +105 以下。 调整为一三采区边界,延深地质勘探时对上水平已揭露的地质资料重视程度不足,致使补勘时未对该断层带开展地质工作,给延深设计、工作面布置和回采带来较大困难。 1、上水平实见地质情况:由于历史原因,上水平该区域实见地质资料已无从查考,只有现存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有少量记载。从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可知,该断层带位于上水平五采区主石门以南 260m 左右,对应于 1159、 1259、 1359 等工作面。在 1157、 1159 工作面中,断层位置为五采区主石门以南 70m 左右,产状为 4o 60o(正断层),落差不详。在 1159 南巷( 338m 标高) 1962 年 4 月 13 日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伤亡 8 多人;在 1259 中间巷( +359 标高) 1963 年 12 月 20日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在 1150切割中(高程 374m), 1982年 1 月 13 日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从而致使 1157、 1159 全工作面及 1155采面主石门以南 80m 范围未采。在 层位于 1259 运巷五采区主石门以南 200 300m 间,实见 2 条断层,产状分别为 15o 60o, H 8m, 283o 58o,落差不详,对应范围也未回采(当时已作保护层开采),在 应的 1357、 1359采面由于未受保护而未回采。从仅有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分析,该断层带的整体水平地层断距 (不考虑牵引 )为 38m(+382 标高 层 )、357 标高 和 9m(+424 标高 ,在 +424 标高以上构造带的整体产状 165o 80o,地层产状 281o 22o,按断层面两侧无牵引计算,前述三个水平地层断距所对应位置的整体落差分别为: 于实际存在牵引变化,对应位置的落差均小于前述数值,甚至个别地点的个别分支在剖面上表现为褶曲形态。 2、延伸水平实见地质情况:在延伸水平 层带在 +327、 +280阶段亦有表现, +327 阶段南瓦斯巷( 在 381m 处造成煤层断开,断层产状为 280o 70o, H 6m; +280 阶段瓦斯巷( 105o 80o(正断层),断层水 平断距 25m,在 2111巷 57 2003 年 3 月 3 日发生较大瓦斯突出事故,据分析是由于 +100 大巷相对应处发育有一岩溶,其产状为 170o 77o,从揭露至今岩溶涌水不断( 40t/h)。 +100 水平茅口巷中虽然揭露有几处该构造带,但由于:构造带的分支情况不一, 9 断层面起伏较大,茅口灰岩细分层对比困难,构造带牵引变化严重,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断层带分支对比困难,茅口灰岩中揭露点的落差不易确定,即使确定了个别点的落差也最多能代表该分支牵引变 化后的该点的局部落差,不能反映整个构造带的整体落差和规模,断层面 (各分支)在某处的具体出露位置难以确定。 280水平 0m,断层面两侧无牵引时,整体落差最大可达 12m。 终上所述: 坐标 3175400 3175500 间,浅部标高约 +430,深部影响到 +100 以下。断层带从 +430 +100 的整体走向为 64 106o,傾角 60 90o,断层面沿走向和傾斜的波动较大,傾向时南时北,但主断煤交线的走向较为稳定,一般为 267 272o。浅部表现为张性断裂 面,整体趋势为正断层,整体落差 11 15m(假如断层面两侧无牵引时 ),向下落差逐渐减小,但在 +100 水平时断层落差仍在 58m, S 盘相对下降, N 盘相对上升,断层面两侧牵引变化严重, N 盘的牵引变化更严重些,断层带影响宽度 60 80m,常发育为 2 3 个断层面分支,形成“地垒”组合,这些分支断层面的走向 70 107o,形态与断层带的整体趋势相同。 +335 水平 突出位置一般在断层面两侧 40 50m 左右。 影响煤量范围按走向长 100m,倾斜 +327 +100 计算,共影 响基础储量 t(其中 t, t),影响资源量 t( 10 第四节 采区煤层 综合勘探与矿井实测资料,采区煤系地层厚度 含煤 5 7层,从上至下分别为 层,其中 层为全区可采, 局部可采煤层, 一、 色似金属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 参差状断口,较坚硬,裂隙较发育,井田内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 煤层厚度为 均 厚变异系数 =煤厚不稳定,可采指数 层倾角20 22,平均 煤容重 二、 于煤系地层下部,层位稳定, 金属光泽,参差装断口, 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坚硬,煤层厚度 m,平均 容重 层倾角 20 22,平均 局部含炭质泥岩夹矸一层,厚 平均 采厚度,鉴于矿井保护层开采的需要,将对其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 三、 色、似金属光泽,煤体松散,裂隙发育,条带装结构,层状构造,煤容重 中厚煤层,厚度 均煤厚为 厚变异系数 =煤厚不稳定,可采指数 ,仍属全区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 20 22, 平均 四、 于煤系地层中上部,层位稳定,采区煤厚 均 层为黑色,似金属光泽,参差状断口,煤体较坚硬,条 11 带状构造,煤容重 层结构简单, 属不稳定煤层。 五、 于煤系地层上部,矿井井巷工程从未揭露,地勘 601#、602#、 604#3 个钻孔煤层的厚度结构分别为 用厚度分别为 超过了最低可采厚度,但地勘报告未提交储量。 属不可采煤层,在此不予叙述。 煤层层间距见表 200水平三采区煤层层间距表 表 2层名称 平均煤厚 层 间距 (m) 平均 最大 最小 4 3b 2b 2a 1 第五节 煤层顶底板 一、煤层顶板物理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1、 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厚 ,属 1 2 类易冒落的松软中等冒落顶板。强度指数(D)为 45;容重 隙率 比重 12 水率崩解 垮落步距 ( 3 5;然状态垂直抗拉强度 2、 顶为泥岩厚 0 均 接顶为泥晶粉晶灰岩 (志层 ),厚 均厚 3 类难冒落的坚硬顶板。比重 重 隙率 吸水率崩解 饱和率崩解 强度指数 (D)为 49;垮落步距 ( 10 15;自然垂直抗压强度 然垂直抗拉强度 3、 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 顶泥晶粉晶灰岩 (志层 ) 厚 均 1、 2 类易垮落中等冒落顶板。强度指数 (D)为 45;容重 重 隙率 自然垂直抗压强 然垂直抗压强度 4、 于煤系地层中上部,层位稳定,上距 层 均 板为泥岩及砂质泥岩;比重 隙率 吸水率全部崩解;饱和率全部崩解, 自然垂直抗压强度 然垂直抗拉强度 二、煤层底板物理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1、 层:伪底多为粘土岩,局部为炭质泥岩,直接底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泥粉晶 灰岩,距 5. 43m,(含 ,比重 重 隙 13 率 吸水率崩解 饱和率崩解 自然垂直抗压强度为 然垂直抗拉强度为 2、 层:伪底大多为粘土岩,直接底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容重 重 隙率 吸水率全部崩解 (%),饱和 率全部崩解 (%),自然垂直抗压强度 自然垂直抗拉强度 3、 接底为铝土泥岩 (, 局部为泥质粉砂质粉砂岩 。 均 重 重 隙率 吸水率 饱和率 然状态垂直抗拉强度 4、茅口组 (灰岩岩石物理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地勘钻孔 609号孔井深 表真厚 连续取样试验,岩石坚硬,在此层中设运输大巷,易 于维护。其测试结果见表 2六节 煤质 一、可采煤层的一般煤质特征:据勘探资料,井田各可采煤层的原煤灰分产率为 次为 中 1煤层小于 25%;精煤灰份产率 亦属 次为 煤全硫含量 次为 煤全硫含量 其次为 煤固定碳含量 14 其次为 煤固定碳含量 次为 煤发热量 茅口组 (灰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 表 2龙潭组底界真厚( m) 岩石名称 物理性指标 力学指标 备注 比重 容重g/隙率 % 吸水率 % 饱和率 % 抗压强度 拉强度 晶灰岩 件样 晶灰岩 件样 晶灰岩 件样 晶灰岩 件样 晶灰岩 件样 晶灰岩 9 件样 晶灰岩 件样 茅口组上段分层情况 13 分层:深灰色厚层块状生物 粒屑灰岩,夹较多钙质泥岩团块及条带,从下往上,分别于 见明显层面,面上发育岩溶,厚 水性次强。 12 分层:灰、深灰色中厚 厚层状灰岩,层 面发育,层面常有波状泥质物分布,岩溶不发育,厚 水性弱。 11 分层:浅灰、浅棕色块状生物灰岩,方解石多呈脉状顺层分布,岩溶发育,灰岩质纯,性脆是岩溶发育的层位,厚 水性强。 10 分层:浅棕灰色,厚层粒屑灰岩,层面发育,底部顺层分布,燧石结核,此层面易发育岩溶,厚 水性强。 其次为 中 5MJ/煤发热量 次为 外主采煤层精煤挥发份产率 均小于 10%,碳元素含量在 ,氢元素含量均小于 4%,原煤磷含量除 , 其他可 15 采煤层均小于 采区内 硫煤, 硫煤, 硫煤,硫煤。 二、采区内原煤灰分产率 1、 煤灰份产率 平均 为富灰煤。 2、 煤灰份产率 平均 采区范围内 全为中灰煤。 3、 煤灰份产率 平均 全区范围内属富灰煤。 4、 煤灰分产率 平均 以富灰煤为主。 三、采区内原煤全硫含量 1、 煤全硫含 量 平均 属高硫煤。 2、 煤全硫含量 平均 采区内以高硫煤为主,局部分布有低硫煤。 3、 煤全硫含量 平均 以中硫 煤为主,局部为低硫煤。 4、 煤全硫含量 平均 以中硫煤为主。 在可采煤层中的各形态硫中,主要以硫铁矿硫为主,占全硫含量的 76 95%,有机硫次之,占全硫量的 4 23%,硫酸盐硫量最少, 仅占全硫量的 1 2%。 四、其他有害组分 16 井田各可采煤层含砷量都较低,不超过 8外氟、钒、锰、氯的含量均较低,符合酿造和食品工业用煤要求。 五、煤灰性质 根据煤灰成分的分布范围 都属硅质灰分,煤在燃烧过程中的 结渣与结污性能,与煤中的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含量有密切关系,结渣指数除 均小于 2, 结污指数均小于 合动力煤的要求。 六、采区内原煤发热量 (d) 1、 均 2、 均 3、 均 4、 均 井田内煤类单一,属无烟煤三号 (煤质变化程度属中等。 各煤层均可直接用于发电。 第七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条件:本采区位于松藻井田南端,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大致为南北向,倾向西偏北,倾角 20 22,属中山低山地形,中度切割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 . 1、二迭系下统阳新石灰岩,厚 363m 左右,茅口组与栖霞组间无隔水层相隔,为统一的含水层,上部茅口石灰岩为灰棕灰浅灰色层状粉 17 晶泥晶灰岩,含零星燧石团块,相应于地表倒崖洞汇水区, 地表岩溶裂隙十分发育,是大气降水补给 下水的通道,富水性强,泉井发育,倒崖洞暗河排泄于松坎河。 据深部 615#钻孔控制底板标高 m,揭露茅口组石灰岩厚 70m(真厚 )仅发现少量微小裂隙,多被方解石充填,简易抽水试验,单位流量 水性微弱。 2、二迭系上统龙谭组:厚 于茅口组石灰岩和长兴组石灰岩间,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富水性极其微弱,可视为隔水层。 3、二迭系上统长兴石灰岩,厚约 部为黑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粉晶灰岩,局部 含大量燧石结核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差, 深部地下水运动缓慢,富水微弱。 4、三迭系下统玉龙山组厚 地表呈长梁状单面山沿走向分布,为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与紫色,紫红色厚层状泥晶灰岩互层,底部为灰绿色薄层状灰质灰岩与长兴组石灰岩含水层间的相对隔水层。 5、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厚 上部为黄绿浅绿色灰质灰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下部为紫红色,棕灰灰质泥岩。 6、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厚 宽缓的溶蚀槽谷含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强。 二、地表水系:井田南北有藻 渡河、松坎河。常年性河流两条, 采区北部上方为窝沱汇水区和倒崖洞汇水区, 倒崖洞暗河是本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区,其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三、断层的导水性和富水性:本区共有断层 2 条,即暴露式断层 8 断层和 中 割茅口组灰岩的标高在 +130以下,断层地表出露带未发现泉井, 层富水弱, 4号勘探线 3号孔中断层破碎带胶结良好,无水蚀现象;在 615 号孔中破碎带为泥质方解石胶结,发育的破碎裂隙均被方解石充填,破碎带中简易抽水试验单位流量是 割茅口石灰岩的标高在 +105 以下。 四、水文地质综述:采区内上部岩溶裂隙发育,地表水径流条件好,排泄畅道,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流量变化具明显季节性,并有暗河串通,富水性强。深部据抽水试验单位流量 100水性弱,所以水文地质条较简单,以底板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三类二型。 五、采区充水因素分析 1、邻近采区充水因素分析:由于茅口网的布置, 已揭露岩溶点与穿水点 80 余处,给矿井生产带来多次水灾,仅 1983 年 水点涌水量 3256t/h, 1958年至 1980年间矿井涌量小而稳定,流量不超过 200t/h,1980 年后,矿井增大了开采程度,揭露茅口巷道长度增加, 大采区、长条状布置工作面,一次性回采的三维空间增大,对上覆含水层破坏也增大,在茅口大巷揭露了较多的构造裂隙,岩溶裂隙及溶洞,这些岩溶出水点的主要特征是:以岩溶出水点为主,涌水量在 3000t/h 之间,其次为断层出水点,这些出水量小于 h,对矿井生产威胁不大,这些出水点的主要规律是:浅部的出水点随着深部出水点的揭露而干枯。 矿井涌水量大小随大气降雨量的关系 极为密切,一般雨后 4 6 h 19 井下涌水量出现洪峰,最快时仅为 2h。 2、地表充水因素分析 :地面汇水区的存在, 成为矿井的良好补给来源,影响三采区的主要有倒崖洞汇水区和窝沱汇水区的底板充水源。雨季时矿井涌出量以茅口石灰岩溶水为主占 80%以上,而枯水季节则以长兴为主, 较大涌水量与较小涌水量近几年差值仅 5 6倍,说明几经排泄,地下岩溶, 裂隙水基本趋于平衡,井口最大涌水量 1999 年3500t/h。 3、地表河流充水分析 :松坎河位于井田南边界, (即本采区南部边界 ), 在布置巷道或采面时应充分考虑松坎 河的存在,该河流被 层横切,就断层本身而言,其导水性和富水性都不强,随煤层的开采深度的增加和茅口巷的掘进,加之采动裂隙的影响,易使断层破碎带在淋滤水作用的影响下,疏通断层破碎带、断层复活而导水。 还有在主井上部车场至井口翻笼的岩溶裂隙也很可能通至河床底,这也是威协矿井安全生产的又一因素,除此之外,在三采区范围内还可能存在其它裂隙或岩溶通道与松坎河连通 . 因此在本采区的开拓掘进及回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防水措施 . 综合以上分析:松坎河威协着采区的安全生产, 大气降水制 约着井下涌水量,矿井水由 和 组成,雨季以 为主, 枯水季节以 主,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 构造裂隙和冒落裂隙进入井下,岩溶裂隙在浅部发育,往深部岩溶裂隙逐渐减弱。 六、采区涌水量预算 1、利用稳定流理论计算一般涌水量 20 (1)、茅口巷道涌水量采用水平廊道非完整井公式 Q 茅 =B K + 式中: B 三采区 +100 茅口巷的长度,取 1400m K 茅口组渗透系数,取 水头高度,取 m 揭露的茅口组真厚,取 52m 巷道内的水头高度,取 0m R 影响半径 (R=2H =438m) 巷底以上的水头高度, =引用流量,取 q r =算 Q 茅 =d=h (2)、长兴组涌水量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公式 Q 长 =式中: K 长兴组渗透系数, 取 m 长兴组厚度,取 引用半径,取 602m R 影响半径( R=2H 626m) 引用影响半径, +228m H=m 计算得 Q 长 =d=h Q 总 =Q 茅 +Q 长 =d=h 21 2、采用 +335 水平五、六及七采区南冀 1982 1990 年间的实际涌水量 100水平三采区的涌水量 Q。 选用公式 : (1)111 ( 2)111 h,较小值为 h,一般为 h。 B : +100 水平三采区 +100茅口大巷的长度,取 1400m S : +100 水平茅口组的水位降深,取 1:对应三采区范围 +335茅口大巷的长度,取 2400m +335 水平茅口组的水位 降深,取 :预计 100 水平三采区 : +100 水平长兴组的水位降深,取 +335水平长兴组的水位降深,取 1: 对应三采区范围 +335水平 219万 (1)、按公式 (1)计算 11 较大 =h Q 较小 =h Q 一般 =h 2)、按公式 (2)计算 11 较大 =h Q 较小 =h 22 Q 一般 =h (3)推荐数据及灾害水源 较大、较小、一般三个数值均指 正常情况下的涌水量,属正常涌水范围。其中较大值是指三采区 整个采区涌水较大的数值,不包括突然穿水初期的极值和洪灾期间的瞬时高峰涌水量。 推荐采用较大涌水量 h,一般涌水量 h。 第八节 储量计算成果及回采率 一、储量计算范围 +100 水平三采区储量计算的范围北界由原 X 坐标 20085 扩大到 以松坎河北岸为界,上界为 +335 水平下边界线,深部至 +100范围内 层投影面积为 中预计可采范围投影面积仅为 二、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采用煤炭工业部令 (1998)第 5 号,煤层倾角小于 25低可采厚度为 外储量计算的最低厚度为 量计算范围内 层全区可采, 层仅北端一小块段可采, 4 煤层不可采。 层计算范围内井下实测控制点、井下钻探控制点和地勘控制点较多,煤厚和倾角均采用综合控制成果。 层煤厚、倾角和块段划分主要依据四川省松藻矿区松藻煤 23 矿一井勘探 (延深 )地质报告。 层的容重也采用该报告提供的数据,即 层 层 3、储量计算成果 储量计算范围内共有地质储量 t。其中:能利用储量 t,暂不能利用储量 t,水平隔离煤柱储量 t,断层维护带储量 t。分煤层、分储量类型和储量级别统计见表 2 100水平三采区储量汇总表 表 2位:万 t 采区 能利用储量 可采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 水平隔离煤柱储量 断层维护带(难采 ) 地质储量 外插点 601#钻孔保安煤柱 河流保安煤柱 断层维护带 A+B A+B+C B C B C A+B C 合计 盘 上盘 100以上部分(难采 合计 盘 145以上 下盘 145以下未受保护 盘 100以上难采且未受保护 合计 327 总回风与 +335 大巷间作为水平隔离煤柱。但 层水平隔离煤柱中仅有表外储量 t; 层水平隔离煤柱储量 t,投影面积 601 号钻孔因封孔质量差,沿用地勘报告钻孔保安煤柱的留设方法 24 按 50m 半径留 设。 601 号钻孔处 层不可采, 层钻孔保安煤柱储量 t。 松坎河北岸,按照松矿 (2004)41 号文上报的河床、工业广场、铁路保安煤柱范围计算, 层保安煤柱储量为 t(松坎河、铁路层保安煤柱设计图中的压煤量包括 601 号钻孔保安煤柱的一部分和上部风氧化带),保安煤柱范围内 层不可采,未计算储量。 601 号钻孔保安煤柱储量和松坎河河床保安煤柱储量沿用地质报告的统计方法统计入暂不能利用储量中。 层带两侧地勘报告按 50m 平距留设有断层维护带,断层维护带储量中表内 C 级 t,表外 C 级 t。 层组多为压性逆断层,断层面两侧破碎裂面多,变形严重,即使达表内 C 级标准的 t 储量开采难度也特别大,并且受区段划分的限制,工作面布置难度大,故这部分储量单立,也未进入能利用储量中。 层组在三采区部分综合水平地层断距为 80160m,如果要开采重复的上盘煤层 ,+100、 +145 水平各石门都将多揭 12 次 层,石门长度增加 80160m; +100 以下的保护层未开采时,上盘重复到 +100以上的煤层又未受保护;上盘维护带以下标高在 134162m 间, +100 以上部分布置一个条带的工作面时,回风巷布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上盘 +100 以上的 t 达表内标准的储量开采难度也相当大。 层组下盘维护带以上标高约 135m, +145 水平以下部分无法正规布面开采,这部分储量 t 也将成为“边角煤”,且基本无法受到保护。 25 扣除前述开采难度大的区域后,三区容易正规布面开采的煤层仅剩下 层组下盘的 t 储量 (层 +145 以上, 层 +100 以上 )。 层南段不可采区域煤层厚度 均 角22o 左右,投影 面积 336040盘 +100 以上部分),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t。由于 护层全区不可采,这部分煤层和 层表外储量区势必将作为保护层开采?可以考虑将这两部分资源量 t 统计入能利用储量中。 层全区下盘 +100 以上投影面积 872920 均煤厚 均倾角 21o,容重 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t。 利用技术政策规定的采区回采率薄煤层 85%,中厚煤层 80%,薄煤层保护层回采率 97%(采区内不留设煤柱)计算, t,加上很可 能开采的 层不可采区域,可采储量也只有 t,扣除开采难度大的区域后,又只剩下可采储量也只有 t。 储量计算范围内高级储量的比例为 采区能利用储量中高级储量的比例为 符合要求。 四、采区的煤炭回收率 按技术政策规定的标准, +100 。 五、现行储量分类方案统计 根据 1999 固体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和渝国土房管发(2000)270 号文确认的套改结果,储量计算范围内共有基础储量 26 t(122b),预 可采储量 t(122),探明的 (预可研 ) t(2控制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t(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t。分煤层、分类型的资源量统计见表 2 100水平三采区资源量汇总表 表 2位:万 t 基础储量 预可采储量 探明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煤柱资源量 矿产资源量合计 601#钻孔保安煤柱 河流保安煤柱 断层维护带 水平隔离煤柱 分类代码 122b 122 233 222b 222b 合计 盘 盘 100以上部分(难采 下盘 100以上 (未达最低可采厚度) 3合计 盘 145以上 盘 145以下未受保护 盘 100以上难采且未受保护 合计 九节 瓦斯、煤尘、自燃 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的三层煤层都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 27 钻孔实测各煤层瓦斯含量为: 层: 层: 层: 斯梯度 19 20m/(m3/t),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t。 各煤层均有可能自燃发火(自燃发火倾向为三类)。 第 十 节 问题和建议 一、采区地层、构造、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