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1页
放疗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2页
放疗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3页
放疗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4页
放疗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联合 免疫治疗进展 William Bradley Coley , M.D. 1890s First cancer Vaccine developed 1960s-1997 Adjuvants and immune regulatory agents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5 Steven Rosenberg , M.D. 1985 adoptive cell therapy ( eg,LAK、 TIL、 DC、 CAR-T)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2013 2014 2015 肿瘤免疫治疗火热发展 James Allison,Ph.D. 2015 荣膺 “ 拉斯克奖 ” 免疫疗法先驱 治疗手段 手术 非手术 放射治疗 内科治疗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内分泌治疗 局部控制 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多种手段综合治疗 放疗 +手术(化疗,靶向) immunoradiation,or immunoradiotherapy 免疫放疗 联合治疗的机制 临床研究进展 问题与研究方向 展望 主要内容 肿瘤发生发展是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的过程: “3E”理论 免疫编辑学说 肿瘤与免疫 Kim R1, Emi M, Tanabe K. Immunology. 2007 May;121(1):1-14. 肿瘤免疫编辑学说 Science 331.6024 (2011): 1565-1570. 抗 PD-1抗体联合立体放射治疗能延 长脑胶质瘤 小鼠存活 率 52天 J.Zeng et al.,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vol.86,no.2,pp.343349,2013. 脑胶质瘤 “ 治愈 ” 后 90天的小鼠与普通小鼠 在体侧注射脑胶质瘤成瘤细胞后观察成瘤率 In situ vaccination J.Zeng et al.,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vol.86,no.2,pp.343349,2013. 局部放射治疗联合免疫制剂 IL-2能增强小 鼠肾腺癌的治疗效应 0天 建立肾癌肺转 移小鼠模型 5天 左肺 照射 LLX ( 300rad) 6-10天 注射免疫制剂 重组 IL-2 25天 处死小鼠 E. Younes, et al.,”Cellular Immunology,vol.165,no.2,pp.243 251, 1995. 放射治疗与 IL-2联用 效果优于 两者的单一 治疗 增加放疗的 剂量 ,不 仅可以 提高肿瘤照射 部位的 局控 ,也可以 增加非照射部位的肿 瘤控制 300cGy后效应明显增 加 结论: E. Younes, et al.,”Cellular Immunology,vol.165,no.2,pp.243 251, 1995. 放疗后免疫异位效应 异位效应 abscopal effect M. Z. Dewan et al., ”Clin Can Res,vol.15,no.17,pp.5379 5388, 2009 临床中 “异位效应 ” 女性, 33岁,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Durante M, Reppingen N and Held KD. Trends Mol Med. 2013; 19: 565-582 临床异位效应( abscopal effect) Formenti SC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13; 105: 256-265. 胸腺癌患者 GM-CSF+放疗 3.5Gy/10F 免疫放射联合理论基础 小结 1. 放疗后机体肿瘤免疫活性变化复杂 ,其 机制是多方面的 2.“ 异位效应 ” 是 RT+IT协同作用的重要 体现 联合治疗的机制 临床研究进展 问题与研究方向 展望 主要内容 Lancet oncolRT+GM-CSF NatureRT+antiCTLA-4 Annals of OncologyRT+Z-100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peptide vaccine 临床研究进展 转移性实体瘤; 单药化疗或激素治疗 至少 3个不同位置的肿瘤 选取两个部位照射 35Gy/10F, d1-d14 125 g/m/d, d7-d21 RT+GM-CSF 主要终点: 异位效应发生 次要终点: 安全性和生存率 Encouse B Golden,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 795803 June 19, 2015 /10.1016/S1470-2045(15)00054-6 RT+GM-CSF 基线特征 Responder: 11 pts Non-responder: 30 pts Encouse B Golden,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 795803 June 19, 2015 /10.1016/S1470-2045(15)00054-6 NSCLC的远隔效应明显 Encouse B Golden,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 795803 June 19, 2015 /10.1016/S1470-2045(15)00054-6 RT+GM-CSF 8.33月 vs 20.98月 HR 2.06, 95% CI 1.044.11 Encouse B Golden,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 795803 June 19, 2015 /10.1016/S1470-2045(15)00054-6 RT+GM-CSF Encouse B Golden,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 795803 June 19, 2015 /10.1016/S1470-2045(15)00054-6 10.9 vs 6.74 p=0.010 9.71 vs 4.89 P=0.037 外周血细胞差异 GM-CSF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多肽类,可 介导并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等。如:白细胞介素 -2,肿瘤坏 死因子, GM-CSF 等。 直接杀伤肿瘤靶细胞 激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效应细胞 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GM-CSF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 发现 作为关键免 疫调节的 DC细胞 l2011年 10月 03日,已故加拿大细胞 生物学家拉尔夫 斯坦曼( 1943- 2011.09.30)因发现 “ 作为关键免疫 应答调节物的 DC细胞 ” 而被授予本 届诺贝尔医学奖。 lDC是机体最主要、抗原提呈能力最 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最大的特点是能 够刺激初始型 T细胞( nave T)活化 和增殖。 l因此, DC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 者 。 u GM-CSF的受体包 括 和 两个亚单位 u GM-CSF与其受体 结合后,通过激活 JAK/STAT,MAPK,PI3K 信号通路及 IKK复合物 实现对 NF-kB信号通路 激活,调节 DC细胞 的 生成。 GM-CSF激活信号分子调节 DC生成 Lianne van de Laar . et al Blood.2012,119(15):83-93. GM-CSF激活转录因子的活性和其他细胞内的效应蛋白通路 , 促进造血干细胞和不同阶段的 DC细胞生成、分化、增殖 。 Lianne van de Laar . et al Blood.2012,119(15):83-93. GM-CSF激活分子信号调节 DC生成 0 5 10 15 20 P=0.0214 P=0.0198 Average Percentage of Cells Monos-pre Monos-post DC-Pre DC-Post 化疗后 24h给予 GM-CSF 500ug/d,连续 4天 ,73%的 结直肠癌 患者 体内 循环 DC细胞 提高近给药前 的 3倍 (5.8% vs.13.6%,p=0.0198), 其中化 疗有效患 者增长为原来的 5倍 (3.2%-14.5%,p0.001)。 化疗有效 者 DC 增加效应 中维持了多个周期 Martinez, Ono, Planutiene et al. 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2012, 12:2 0 400 600 2000 2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Percentage Change (pre-post) 100/pre First Cycle DCs Subseqent Cycle DCs GM-CSF可增加化疗患者 DC数量 G. Solinas. et al J Leukoc Biol. 2009 Nov;86(5):1065-73. M1型具有抗肿瘤作用, M2型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作用。 单核细胞在 GM-CSF作用下分化为 M1型巨噬细胞,从而抑制肿瘤。 GM-CSF诱导 M1型巨噬细胞 的生成 GM-CSF 促进 APC( DC、巨噬细胞 )生成,促进表面 MHC 类分 子表达上调,增强其活性; 通过 非特异的免疫增强 ,实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 特异性免疫激活 。 GM-CSF促进 APC 使得激活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 APC APC 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 CD4+ 辅助 T 细胞 1.CD4+辅助 T细胞与 APC表面 MHC II 类复合物结合, APC与 T细 胞释放细胞因子 活化的辅助 T 细胞 细胞因子 2. 细胞因子诱导 T细胞 克隆增殖 B细胞克隆增殖 CD8+T活化为 CTL 3.活化的 T细胞合成不同的细 胞因子,进一步活化 B细胞和 CD8+T细胞 CD4+T细胞 T细胞受体 GM-CSF:机体免疫能力的 “ 基石 ” PD1/PDL1 GM-CSF GM-CSF:放疗远隔效应的 “ 助燃剂 ” 放疗产生的凋亡 /坏死的肿瘤细胞作为抗原,引发 T细胞免疫应答, GM-CSF相当于 “ 助燃剂 ” 促进树突状细胞 /M1型巨噬细胞增殖和活 性,增强抗原提呈作用,放大机体特异性免疫效应 。 Ipilimumab+RT 22 例患者 转移性黑色素瘤 SBRT: 68 Gy/F, 2F或 3F 4 周期 ipilimumab 在最后一次 RT后 35天给予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Ipilimumab+RT 反应率为 18% PFS和 OS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Ipilimum ab+RT 病人编号为 PT-402出现了明 显的 “ 远处效应 ”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远隔效应发生率低 ? 放疗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PD-L1表达升高 肿瘤微环境中的 T细胞的耗竭 在黑色素瘤患者中,高表达 PD-L1者进展很快并且死亡 ,并且不响应于联合免疫治 疗和放射治疗 PD-L1黑色素瘤高表达是生存不良预后因子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Nature: antiCTLA-4+anti-PD-L1+RT 在黑色素瘤小鼠提高了反应率和总生存期 动物实验证明 RT+C4+P1可以有效的延 长生存期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Nature: antiCTLA-4+anti-PD-L1+RT 在黑色素瘤小鼠提高了反应率和总生存期 对于 RT+anti-CTLA-4抵抗可以确 定是由于 PD-L1的高表达,可以被 抗 PD-L1抑制剂逆转 转录组分析肿瘤 Res 499/177揭示 PD-L1 是前 0.2% 上调基因构成 radiation +anti-CTLA4抵抗的特征基因组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Nature: antiCTLA-4+anti-PD-L1+RT在黑 色素瘤小鼠提高了反应率和总生存期 对于 RT+anti-CTLA-4抵抗可以确定是由于 PD-L1的高表达, 并且可以被抗 PD-L1抑制剂逆转 Christina Twyman-Saint Victor1,2 et al doi:10.1038/nature14292 16 APRIL 2015 | VOL 520 | NATURE | 373 249 IIB-IVA期宫颈鳞癌患 者无淋巴结转移 III期临床试验 双盲 随机安 慰剂对照 Z-100人结核杆菌热水提取 物 1.82.0Gy/F 5F/W 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30-40mg/m2/W 如有需要 RT+Z-100 首要终点: os 次要终点:无复发生存和毒性 T. Sugiyama1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5: 10111017, 2014 25 February 2014 75.8% 65.7% RT+Z-100 Z-100 在单药和联合治疗组均改善了 OS,验证其存在生存获益 的潜能。 T. Sugiyama1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5: 10111017, 2014 25 February 2014 peptide vaccine +CRT 11例 HLA-A2402阳性 期 - 期食管癌 CRT 联合治疗: 5种多表位疫苗 未化疗时每周 1次至少 8次 2周期 CF CDDP( d1, 8) 5-FU( d1-5, 8-12) RT: 2.0Gy/F 共 60Gy X200 X400 HLA class1 URLC10 TTK KOC1 VEGFR1 VEGFR2 HE Hisae Iinuma1 et 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4, 12:84 peptide vaccine +CRT URLC10显示最高 CTL阳性率 URLC10抗原特异性 CD8+T 细胞占总数的 6.93% Hisae Iinuma1 et 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4, 12:84 6例达到 CR 治疗结束后继续多表位 疫苗维持治疗 5例显示 PD peptide vaccine +CRT 期临床研究证明了 多表位疫苗联合放化 疗的安全性,证明了 食管癌中放化疗后多 肽特异性 CTL的响应 Hisae Iinuma1 et 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4, 12:84 联合治疗的机制 临床研究进展 问题与研究方向 展望 主要内容 大量临床前的实验进行了放射联合免疫治疗 放疗的剂量和时机 目的 关键词 放疗时间窗 免疫系统 探索合适的放射治疗时间窗 在小鼠结肠癌,乳腺癌模型中 ,在 RT后给予 anti-CTLA-4 免疫抑制剂的效果次于同步和先给予免疫抑制剂 放疗时机 免疫调节剂 照射 同步 RT和 aPD-L1单抗显示了最佳的抗肿瘤免疫,而且 显示了长期的肿瘤控制 目的 关键词 放疗剂量 免疫系统 探索合适的放射治疗剂量 肿瘤治疗的肿瘤砥柱。放射治疗 对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包括细胞因 子、肿瘤浸润 T细胞( TIL)、细 胞表面 PD-L1表达水平的变化等 放疗剂量 肺癌中 高剂量 74 Gy VS 60Gy 未产生生存获益 J.D. Bradley et al, Lancet Oncol. 16 (2015) 187199. 高剂量放疗抑制免疫调 剂功能 Feifei Teng et Jinming Yu *Cancer Letters 365 (2015) 2329 /10.1016/j.canlet.2015.05.012 前列腺癌 乳腺癌 神经胶质 瘤 2Gy*5次 IFN相关基 因显著上调 单次 10Gy 未观察到变 化 M.H. Tsai, et al, Cancer Res. 67 (2007) 38453852. 目的 关键词 放疗方式 免疫系统 探索合适的放疗分割方式 放疗分割放射的选择 单次放疗 小鼠乳腺 癌和结肠 癌肿瘤模 型中 8Gy*3次 M.H. Tsai, J.A. Cook, et al Cancer Res. 67 (2007) 38453852. 远处效应 目的 关键词 放疗剂量 免疫系统 探索合适的放射治疗方式 放疗剂量 SBRT : 大分割 且次数 5次 脑肿瘤 肺肿瘤 肝肿瘤 骨肿瘤 更好的局部肿瘤控制率 大分割 RT是联合治疗更好的选择 Feifei Teng et Jinming Yu *Cancer Letters 365 (2015) 2329 /10.1016/j.canlet.2015.05.012 目的 关键词 放疗分割 免疫系统 探索合适的放射治疗分割方式 放疗分割方式 不同分割反射的肿瘤生长方式 照射 (下肢 )肿瘤生长曲线 未照射 (上肢 )肿瘤生长曲线 照射肿瘤生长未有明显差异 远位肿瘤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8Gy*3优于 20Gy照射组 (未发表数据 ) 放疗剂量 生物效应 肿瘤免疫原性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源性细胞死亡 ( ICD) 效应 T细胞 /调节 T细胞 细胞因子 放疗与肿瘤免疫 Suresh J. Haikerwal et al Cancer Letters 368 (2015) 198208 免疫调节剂的选择 ? 免疫调节剂 主动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肿瘤细胞疫苗、肿瘤 多肽(蛋白)疫苗、 DC疫苗、抗独特型抗 体疫苗、 DNA疫苗 被动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治疗 过继性细胞治疗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 细胞、肿瘤浸润性淋 巴细胞、细胞因子诱 导的杀伤细胞、 NK细 胞和 T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效应细胞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