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治疗ppt课件_第1页
儿科常见病治疗ppt课件_第2页
儿科常见病治疗ppt课件_第3页
儿科常见病治疗ppt课件_第4页
儿科常见病治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发热的处理及诊疗常规 了解及掌握要点 发热的两种含义 中西医诊断及临床分类 常规处理 中医方案 西医方案 诊疗常规 什么叫发热? l 中医含义: l 1、外感发热:感受六淫之邪所出现以发热为主要症 状的病证。 l 2、内伤发热: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病证。 西医含义 l 1、广义上:腋温超过 37.2 或体温超过平时 最高体温。 l 狭义上:当机体在致热 原作用下或其他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 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 正常范围。 中医诊断 l 外感发热: 1、起病急、病程短,热势明显, 初起体温高,表现高热者多,恶寒。兼鼻塞、 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 2、一般有感受六 淫之邪的病因。 3、多以实证为主。 l 内伤发热: 1、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为低热 ,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高热者少。兼见 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 2、一般有气血 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反复 发热病史。 3、虚者多见之。 西医诊断 l 问诊:体温,最高体温多少,发病时间或长或 短,起病轻重缓急,伴随症状有哪些。 l 查体:精神、状态、口腔粘膜,扁桃体,四肢 等。 l 既往病史、相关检查、既往资料、用药情况。 临床分型之中医分型 外感发热 l 1、风寒证 l 2、风热证 l 3、暑热证 l 4、湿热证 l 5、外感时邪 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 2、血虚发热 3、气虚发热 4、阳虚发热 5、气瘀发热 6、痰湿郁热 7、血瘀发热 临床分型之西医分型 l 感染性发热 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 细菌、病毒、支原体、 寄生虫 l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 -抗体反应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规处理 1、首先要判决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体征:为每 位发热患儿测量和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心率 和毛细管再灌注时间,确定气道是否通畅、是 否有呼吸困难、末梢循环及灌注情况、是否存 在肢体无力或抽搐惊厥,如果存在任何异常, 应该提供紧急处理。 l 2、采用降低环境温度、酒精擦浴、温水浴、 冷盐水灌肠等较为简易实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3、供给足够的热量、水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 、负氮平衡和酸中毒。能进食者可给易消化的 食物;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者,可予鼻饲或静 脉补充,有些患儿持续高热而病因不明时,更 应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l 4、药物选择:原则上建议选择中成药和对儿 童影响较小的退热药。 中医方案 外感发热 l 1、风寒证 -荆防败毒散 l 2、风热证 -银翘散 l 3、暑热证 -香薷饮 l 4、湿热证 -藿香正气散 l 5、外感时邪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 清骨散 2、血虚发热 归脾汤 3、气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 肾气丸 5、气郁发热 丹栀逍遥散 6、痰湿郁热 黄连温胆汤 7、血瘀发热 血府逐瘀汤 本院名老中医经典方 l 风热流感方 苍耳子 15 牛蒡子 10 前胡 10 僵蚕 6 桔梗 8 甘草 6 一点红 12 薄荷 10 小儿低热方 白薇 15 丹皮 12 青蒿 18 草果 9 槟榔 10 银柴胡 10 白豆蔻 6 桑叶 10 炒苍术 6 西医方案之退热药 l 1.阿司匹林其为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但 3 岁以下婴幼儿应用不良反应比对乙酰氨基 酚大得多,故 WHO 不推荐 2 个月 3岁婴幼儿 呼吸道感染时应用。目前认为该药弊多于利, 不宜推荐作常规解热药用,应用仅限于儿童风 湿病、川崎病等。 l 2、对乙酰氨基酚其为非那昔丁的代谢产物, 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很安全,因此 WHO 推荐作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 的首选药。口服后 30 60 min 血中浓度达高 峰,剂量为每次 10 15 mg/kg, 4 6 h 可重 复应用,每日不超过 5 次,疗程小于 5 d,幼 儿最大剂量 1 次不超过 250 mg。本品对胃肠 道刺激小,对凝血机制无影响,正常剂量下对 肝脏无损害,是较安全有效的解热药。 l 3、萘普生 萘普生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炎、 镇痛及解热药物。解热作用为阿司匹林的 22 倍,口服后 2 4 h 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 为 13 14 h。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发热和疼痛均 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尤其适用于贫血、胃 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布洛芬 等的患儿。剂量每次 5 10 mg/kg,每日 2 次 。学龄儿童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 100 mg。 l 4、布洛芬 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在 7.510mg/kg剂量范围内有具有临床疗效, 在给药后 34小时体温降低最大。常用剂型: 片剂、混悬液。可 68小时重复用药, 24小时 内不超过 4次。 西医方案之抗生素及激素使用 细菌 青霉素、头孢类 病毒 利巴韦林、病毒唑 支原体 克林霉素、阿奇霉素 持续高热不退,可以考虑使用激素如:地米 谨记不可过量。 诊疗常规 l 按 “发热查因 “病常规护理。 l 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了解一般情况、查肺炎支原 体、 C反应蛋、抗 O、呼吸道病原、降钙素原找病因, 免疫球蛋白了解自身免疫功能情况,查痰细菌培养指 导临床用药。查胸正侧位片了解肺部感染情况。查 CT 了解颅内状况(伴呕吐时)。 l 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抗感染,炎琥宁、热毒宁、喜 炎平清热治疗,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联合雾化加强 抗炎,予布洛芬退热(自备)。蓝芩口服液、银黄连 口服液、银翘袋泡剂、小儿清肺冲剂、清热颗粒等对 症治疗。 l 中医以清热宣肺为法,方自拟。 讨论 l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原则上不宜采 用药物降温, 3 个月以内婴儿发热应慎用退热 药,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下,可选择外用的栓 剂,减少不良反应,或结合年龄及自身特点选 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单复方制剂。根据体 温情况,按需服用,用药间隔 4 h 以上,不必 按时服用,一般服用不超过 3 d,如果不见症状 缓解或消失,应重新考虑发热原因,不得长期 使用。 l 2、为了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应饭后服 用,不宜空腹给药,口服时应多饮水和及时补 充电解质,排汗降温,防止发生虚脱。在儿科 急诊经常遇到发热持续不退的患儿,患儿家长 高度恐慌和焦虑,甚至对儿科急诊医护不满或 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耐 心、沉稳,要用专业知识安慰、缓解家长的焦 虑情绪。 l 3、对于严重持续性高热的患儿可采取退热剂 交替使用。先用布洛芬 10 mg/kg, 4 h 后采用 对乙酰氨基酚 15 mg/kg,可使退热效果持续到 8 h 以上。用对乙酰氨基酚 12.5 mg/kg, 4 h 后使用布洛芬 5 mg/kg,以后每 4 小时交替使 用,疗程 3 d,持续退热效果好。 l 4、使用激素后,大部分患儿体温渐渐降下来,但 有一部分患儿体温还会再度上升,造成体温大幅 度反复升降。由于体温大幅度下降,引起大量出 汗,如不及时补充体液,很容易造成虚脱、水电 解质紊乱、脱水热。重要的是,如经常使用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