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龚尚福-习题解析和实验指导_第1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龚尚福-习题解析和实验指导_第2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龚尚福-习题解析和实验指导_第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龚尚福-习题解析和实验指导_第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龚尚福-习题解析和实验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部分答案 8086微处理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16355 【解】: 按功能可分为两部分:总线接口单元 和执行单元 。 总线接口单元 8086 存储器和 I/O 设备之间的接口部件,负责对全部引脚的操作,即 8086 对存储器和 I/O 设备的所有操作都是由 成的。所有对外部总线的操作都必须有正确的地址和适当的控制信号, 的各部件主要是围绕这个目标设计的。它提供了 16 位双向数 据总线、 20 位地址总线和若干条控制总线。 其具体任务是:负责从内存单元中预取指令,并将它们送到指令队列缓冲器暂存。 线接口单元要配合执行单元,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 I/O 端口中取出数据传送给执行单元,或者把执行单元的处理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 I/O 端口中。 执行单元 包含 1 个 16 位的运算器 8 个 16 位的寄存器、 1 个 16 位标志寄存器 1 个运算暂存器和执行单元的控制电路。这个单元进行所有指令的解释和执行,同时管理上述有关的寄存器。 指令的执行是从取指令操作码开始的,它从总 线接口单元的指令队列缓冲器中每次取一个字节。如果指令队列缓冲器中是空的,那么 要等待过外部总线从存储器中取得指令并送到 过译码电路分析,发出相应控制命令,控制 据总线中数据的流向 。 简述 8086 寄存器组织。 【解】:( 1)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又称数据寄存器,既可作为 16 位数据寄存器使用,也可作为两个 8 位数据寄存器使用。当用作 16 位时,称为 用作 8 位时, 放高字节, 放低字节,并且可独立寻址。这样 , 4 个 16 位寄存器就可当作 8 个 8 位寄存器来使用。 ( 2)段寄存器:段寄存器共有 4 个 码段寄存器 示当前使用的指令代码可以从该段寄存器指定的存储器段中取得,相应的偏移值则由 供;堆栈段寄存器 定当前堆栈的起始地址;数据段寄存器 示当前程序使用的数据所存放段的起始地址;附加段寄存器 指出当前程序使用附加段地址的起始位置,该段一般用来存放原始数据或运算结果。 ( 3)指针和变址寄存器:堆栈指针 以指出在堆栈段中当前栈顶的地址。入栈( 出栈( 令由 出栈顶的偏移地址。基址指针 出要处理的数据在堆栈段中的基地址,故称为基址指针寄存器。变址寄存器 来存放当前数据段中某个单元的偏移量。 ( 4)指令指针与标志寄存器:指令指针 功能跟 的程序计数器 功能类似。正常运行时, 存放的是 取的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它具有自动加 1功能,每当执行一次取指令操作时,它将自动加 1,使它指向要取的下一内存单元,每取一个字节后 容加 1,而取一个字后 容则加 2。某些指令可使 改变,某些指令还可使 压入堆栈或从堆栈中弹 出。标志寄存器 16 位的寄存器, 8086 共使用了9 个有效位,标志寄存器格式如图 示。其中的 6 位是状态标志位, 3 位为控制标志位。状态标志位是当一些指令执行后,表征所产生数据的一些特征。而控制标志位则可以由程序写入,以达到控制处理机状态或程序执行方式的表征。 试述 8086 志寄存器各位的含义与作用。 【解】: (1) 6 个状态标志位的功能分别叙述如下: 进位标志位。当执行一个加法 (或减法 )运算,使最高位产生进位 (或借位 )时, 1;否则 为 0。 奇偶标志位。该标志位反映运算结果中 1 的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当指令执行结果的低 8 位中含有偶数个 1 时, ;否则 。 辅助进位标志位。当执行一个加法 (或减法 )运算,使结果的低 4 位向高 4 位有进位 (或借位 )时, ;否则 。 零标志位。若当前的运算结果为零, ;否则 。 符号标志位。它和运算结果的最高位相同。 溢出标志位。当补码运算有溢出时, ;否则 。 (2) 3 个控制标志位用来控制 操作,由指令进行置位和复位。 方向标志位。它用以指定字符串处理时的方向,当该位置 “1”时,字符串以递减顺序处理,即地址以从高到低顺序递减。反之,则以递增顺序处理。 中断允许标志位。它用来控制 8086 是否允许接收外部中断请求。若 , 8086 能响应外部中断,反之则不响应外部中断。 注意 : 状态不影响非屏蔽中断请求 ( 部中断请求。 跟踪标志位。它是为调试程序而设定的陷阱控制位。当该位置 “1”时,8086 于单步状态,此时 执行完一条指令就自动产生一次内部中断。当该位复位后, 复正常工作。 8086中,存储器为什么采用分段管理? 【解】: 8086/8088 的地址总线宽度为 20 位,其最大寻址空间是 1 其他微处理器则在实模式下只能访问前 1 存储器地址。实际上,实模式就是为 8086/8088 而设计的工作方式,它要解决在 16 位字长的机器里怎么提供 20 位地址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存储器地址分段的方法。程序员在编制程序时要把存储器划分成段,在每个段内地址空间是线性增长的。每个段的大小可达 64 样段内地址可以用 16 位表示。存储器分段的方法虽然给程序设计带来一定的麻烦,但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存储空间,而且对于程序的再定位也是很方便的。 什么是逻辑地址?什么是物理地址?如何由逻辑地址计算物理地址? 【 解 】 : 物理地址:完成存储器单元或 I/O 端口寻址的实际地址成为物理地址, 号不同其物理地址也不同 。物理地址是指 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实际所使用的地址,而逻辑地址是程序使用的地址。物理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段基址 (段起始地址高 16 位 )和偏移地址。前者由段寄存器给出,后者是指存储单元所在的位置离段起始地址的偏移距离。当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的内容左移 4 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 16 位偏移地址而形成 20 位物理地址。在取指令时, 动选择代码段寄存器 移 4 位后,加上指令提供的 16 位偏移地址,计算出要取指令的物理地址。堆栈操作时, 动选择堆栈段寄存器 其内容左移 4 位后,加上 指令提供的 16 位偏移地址,计算出栈顶单元的物理地址。每当存取操作数时, 自动选择数据段寄存器 (或附加段寄存器 将段基值左移 4 位后加上 16 位偏移地址,得到操作数在内存的物理地址。 在 80机的输入 /输出指令中, I/O 端号通常是由 存器提供的,但有时也可以在指令中直接指定 00H 0端口号。试问可直接由指令指定的 I/O 端口数是多少? 【解】:由于在 80输入 /输出指令中,可以直接在 00H0定,所以直接由指令指定的 I/O 端口数是 256。 指令分 成几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 每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操作码字段和地址码字段。操作码字段:用来说明该指令 所要完成的操作。 地址码字段:用来描述该指令的操作对象。一般是直接给出操作数,或者给出操作数存放的寄存器编号,或者给出操作数存放的存储单元的地址或有关地址的信息 。 指出下列 令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234H ; 1234H 234H 【解】: X, 1234H 立即寻址 X, 寄存器寻址 X, 寄存器间接寻址 X, 直接寻址方式 X, 1234H 直接寻址方式 X, 234H 寄存器相对寻址 X, 基址变址寻址 X, I 1234H 相对地址变址寻址 设:( =2000H,( =0100H,( =1000H,( =0010H, 物理地址为 2000 =0002H。求下列每条指令源操作数的存储单元地址: 1234H X 【解】: 存储单元地址: ( 10H + 2000H 10H+1234H=21234H 存储单元地址: ( 10H +(2000H 10H+0100H=20100H 存储单元地址: ( 10H+000H 10H+0100H+000010储单元地址: ( 10H+000H 10H+0010H=10010H 储单元地址: ( 10H+000H 10H+0010H+0002H =10012H 设 字数组的首地址,写出将第 5 个字元素取出送 存器的指令,要求使用以下几种寻址方式: 直接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寄存器相对寻址 基址变址寻址 【解】: ( 1) 直接寻址 ( 2) 寄存器间接寻址 ( 3) 寄存器相对寻址 ( 4) 基址变址寻址 X, X, X, 8 X, X, X, X I, 8 X, I 设当前( =2000H,( =2000H,标号 义在当前代码段偏移地址是 0100 =1000H,( =1000H,( 11000H) =00H,( 11001H) =30H,数据段定义的字 变量000H,试写出下列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 X 解】: 此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为: 20100H X 此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为: 21000H 此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为: 23000H 设当前( =2000H,( =2000H,标号 义在 3000H: 1000H 处。当前( =1000H,( =1000H,( 11000H) =00H,( 11001H) =03H,( 11002H) =00H,( 11003H)=30H,数据段定义的字变量 300H,( ) =3000H,试写出下列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 解】: 此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为: 31000H 此转移指令的目标转移地址为: 30300H 下列每组指令有何区别? (1) 1234H 1234H (2) (3) (4) 【解】: (1) 1234H 将 立即数 1234H 送到寄存器 1234H 将存储区 1234H中的内容送到寄存器 (2) 将标号 将存储区 中的内容送到寄存器 (3) 将标号 将标号 (4) 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S, 【解】: S, 令 不 正确 。因为 系统自动改变,不能由指令进行更改。 写一指令序列,将 3456 【解】: X, 3456H S, 正在访问堆栈中 03600H 单元,则 值是多少? 【解】: 若正在访问堆栈中 03600H 单元,则 值会有好多组 合,其中可以有 300H, 0600H。 ( =2000H,( =000执行将字数据 1234H 和 5678H 压入堆栈的操作,再执行弹出一个字数据的操作,试画出堆栈区及 内容变化过程示意图(标出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 【解】:物理地址 ( 10H P 20006H 20007H 56H 78H 34H 12H 20000009H 20008H 20004H 12H 20000009H 20008H 释 令是怎样转换 存器中的内容的。并编写一段程序用 令将 0 9 转换成对应的 ,并将 存入数据 。 【解】: 令是将 内容替换成存储单元中的一个数,往往用于代码转换。使用此指令前,先在数据段建立一个表格,表格首地址存入 存器,欲取代码的表内位移量存入 存器中。 令将 (扩展成 16 位,与 (加形成一个段偏移地址,段地址取 (据此读出代码送入 存器。 程序如下: B 30H, 31H, , 39H B 1O ) 10 0 若 (0001H, (0行 后,标志位 F 各是什么? 【解】: ( 0001H = 0000 0000 0000 0001 B + (0 1111 1111 1111 1111 B ( 0001H = 1 0000 0000 0000 0000 B 则: 、 、 、 写一指令序列完成将 存器的最低 4 位置 1,最高 3 位清 0,第 7、 8、 9 位取反,其余位不变。 【解】: 000 (0000 0000 0000 1111 B) 1 (X, 0001 1111 1111 1111 B) 01 (X, 0000 0001 1100 0000 B) 试写出执行下列指令序列后 存器的内容。执行 前 (1234H。 7 解】: (= 1234H = 0001 0010 0011 0100 B 执行后: (= 0 0011 0100 0000 000 B = 0001 1010 0000 0000 B = 1假设下列指令中的所有标识符均为类型属性为字的变量,请指出下列指令中哪些是非法的 ?它们的错误是什么 ? X+4*3 X X 2 00 解】: 两个操作数不匹配 X+4*3 两个内存单元之间不能直接传送数据 X X 当基址为 ,选取 存器 2 00 假设 字变量, 标号,试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之处: I 解】: 个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单元, 个操作数不匹配 I 能相加 面应是标号,不应是变量 少 算符 画图说明下列语句所分配的存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值。 12, 3 , ?, 2 , 2), ?) 5 , 1, 2), ?, 256H 【解】: (1) (2) 2 02H 01H 02H 01H 00H 02H 01H 02H 01H 00H 5H 54H 59H 41H Y T E 12 12H 0 1 2 1 1 2 1 2 45H 00H 00H 54H 00H 59H 00H 41H 00H 02H 00H 01H 00H 00H 00H 02H 00H 01H 00H 00H 30个字节 1 2 0 1 2 2 B Y T E 5 假设程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 ? 16 ) ? $ 值为多少 ?它表示什么意义 ? 【解】: 值为 22,它表示数据的个数。 有符号定义语句如下: 1, 2, 3, 123 0 L L 的值是多少 ? 【解】: 值为 6。 设程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 30 ) 30 ) 15 ) 1, 7, 8, 3, 2 用一条 令将 偏移地址放入 用一条指令将 头两个字节的内容放入 写一条伪操作使 值等于 的实际长度。 【解】: 用一条 令将 偏移地址放入 用一条指令将 头两个字节的内容放入 写一条伪操作使 值等于 的实际长度。 写出一个完整的数据段 把整数 5 赋 予一个字节,并把整数 0, 2,5 和 4 放在 10 字数组 头 5 个单元中。然后,写出完整的代码段,其功能为:把 头 5 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存入 元中。 【解】:参考程序如下: 5 0, 2, 5, 4, 5 ) 5 ? 02H 02H 01H 02H 01H 00H 0 1 2 1 2 256H ? S: S X, 0 X X, S, X, X, L, H, X H, H, X H, H, L , L, 出等值语句如下: 100 25 2 下列表达式的值是多少 ? 00+ ()* () ()*( 7 3 【解】: 00+10010025 10025 00/(25 2) 19 ()*100+2)*25 2548 () (25/3) 3 ()*( (100+3)*(25 ) 103 00 0 7 25 1 3 2 3 于下面的数据定义,三条 令分别汇编成什么 ?(可用立即数方式表示 ) W 10 ) B 10 ) B 1234 解】: X, L, 0L, 于下面的数据定义,各条 令单独执行后,有关寄存器的内容是什么 ? ? W 20 ) B 解】: (1) ( 1 (2) ( 2 (3) ( 20 (4) ( 40 (5) ( 1 解释下列概念: 中断 断源,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不可屏蔽中断,通道 断嵌套,文件标记中断入口,可屏蔽中断 【解】: 答: 当进程要求设备输入数据时, 发出数据传输要求的进行进入等待状态。 此时正在执行的 令被暂时挂起。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其他进程占据 输入设备不断地窃取 作周期,将数据缓冲寄存器中的数据源源不断地写入内存,直到所要求的字节全部传送完毕。 过中断请求线发出中断信号。 入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中断处理结束后, 回到被中断的进程中,或切换到新的进程上下文环境中,继续执行。 中断源: 引起中断的事件称为中断源。 中断向量表:每种中断都给安排一个中断类型号。 8056种类型的中断,类型号为 0H 0图 统时钟的中断类型为 08,键盘为 09,软中断中的除法错误的中断类型为 0等。每种类型的中断都由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中断向量表就是各类型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表。 中断嵌套: 正在运行的中断处理程序,又被其他中断源中断,这种情况叫做中断嵌套。 中断就是 时停止的内外部事件的服务程序,该程序处理完后又返回继续执行被停止的程序;中断向量是 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地址范围是 00000 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 8教学实验系统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设备 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系统认识实验( 1) ( 1)程序的输入与修改 从 3500 16个数据。 实验步骤: a 使用串行通讯电缆将实验系统与 b 开启实验系统。 c 在系统软件所在目录(默认为 C:8688)下运行文件 入集成操作软件环境,打开 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即可开始输入源程序。 d 输入程序后,在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程序,注意文件名的格式,扩展文件名必须为 *: e 在编译菜单中选择汇编( 2)对源程序进行汇编,若源程序没有错误生成目标文 件 *源程序中有错误则返回错误信息,根据错误信息对源程序进行修改后再进行汇编。 f 汇编无误后,在编译菜单中选择链接( 3)对汇编生成的 *接信息显示于屏幕上,如没有错误,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 g 在窗口菜单中选择调试( ) 打开调试窗口,出现系统提示符“ ”后选择菜单中的装入程序,选择相应的 *入程序段地址与偏移量(默认段地址 0000,偏移量 2000,一般不用修改),确定后 始将程序从磁盘装入到教学实验系统内存,提示装载完毕后使用 查程序是否正确装入。 0000:2000。 h 当发现源程序输入错误或需要调整时,在调试窗口下可用 A 命令来修改,如修改 2000句为 I, 3500的操作如下: 显示信息 键入信息 0000: 2000 I, 3500 0000: 2003 ( 2)运行程序 系统提供了单步运行、断点运行、连续运行等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a. 单步运行:在“ ”提示符下输入 T或点击菜单中的单步运行执行,每运行一条指令后会显示下一条待执行指令并显示变化寄存器的内容,重复 T可一步一步运行直至程序结束。 b. 连续运行:在“ ”提示符下输入 G 0000: 2000(在系统默认段址 0000 情况下可直接输入 G 2000)可连续运行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可通过 c. 断点运行:在程序中可用 统规定最多定义 10个断点,例如: 显示信息 键入信息 B 0: 2009 1: 上例中定义了 2009地址为断点,输入 0000: 2000程序连续运行至断点时,程序中断并显示当前各寄存器内容。 G 命令的扩充,表示含断点连续运行程序,断点仅当系统复位时清除。 ( 3)内存单元的内容显示: 使用 3500可查看 3500 16个数。 ( 4)内存单元内容的修改: 若要修改某一单元内容,可进行如下操作, 其中,“空格”键用于向待编辑单元的高地址方向移动地址,而“ -”键则向反方向移动地址;用来确认输入,退出 显示信息 键入信息 0000: 3500 00_ 01 000: 3501 01_ 000: 3502 02_ - 0000: 3501 01_ 2. 系统操作练习( 2) 将内存 35006个数传递到 3600 实验步骤: ( 1)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2) 在 35000、 01、 02 。 ( 3) G 0000: 2000,运行程序,按 回监控。 ( 4) 显示结果: 3600 00 01 02 。 实验二 运算类编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运算类指令编程及调试方法。 2. 掌握运算类指令对各状态标志位的影响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8086/8088指令系统提供了实现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指令,可对二进制、 1. 二进制双精度加法运算 计算 X Y Z,将结果 本实验程序是双精度( 2个 16位,既 32位)运算,利用累加器 求低十六位和,并存入低址存储单元,后求高 16 位和,再存入高址存储单元。由于低位和可能向高位有进位,因而高位字相加语句需用 令,则低位相加有进位时, 1,高位字相加时,同时加上 。 实验步骤: ( 1)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设: 0000H, 2000H) ( 2)用 2000查看 X, 句,得到数据段段地址 0000给 0 65 15 00和 9E 1 00。 ( 3) G 0000: 2000,运行程序。 ( 4) 0008,显示计算结果: 3E 1D 37 00 。 ( 5)反复试几组数,考察程序的正确性。 2. 十进制数的 减法运算 计算 Z,其中, X、 Y、 实验步骤: ( 1)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设: 0000H, 2000H) ( 2)用 2000查看 X, 句,得到数据段段地址 0000给 X, 0和 12的 : 00 04 02 01。 ( 3) G 0000: 2000,运行程序。 ( 4) 0004,显示计算结果: 08 02 。 ( 5)反复试几组数,考察程序的正确性。 3. 乘法运算 本实验实现十进制数的乘法,被乘数和乘数均以 积在屏幕上显示。 实验步骤: ( 1)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 连接后装入系统。 ( 2)用 2000查看 X, 句,得到数据段段地址 0000给在对应数据段填入乘数与被乘数。 ( 3) G 0000: 2000,运行程序,屏幕显示结果。用 ( 4)反复试几组数,考察程序的正确性。 四思考题 1. 编写有符号数 2. 编写两个数值长度不等的 实验三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分支 程序的结构。 2.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比较两个字符串 否相同,若相同则在屏幕上显示 同则显示 2. 设计一数据块间的搬移程序 设计思想:程序要求把内存中一数据区(称为源数据块)传送到另一存储区(称为目的数据块)。源数据块和目的数据块在存储中可能有三种情况,如图 3 图 3于两个数据块分离的情况,如图 3a),数据的传送从数据块的首址开始,或者从数据块的末址开始均 可。但对于有部分重叠的情况,则要加以分析,否则重叠部分会因“搬移”而遭破坏,可以得出以上结论: 当源数据块首址 目的块首址时,从数据块首地址开始传送数据。 当源数据块首址 目的块首址时,应从数据块首地址开始传送数据?而当源数据块首址 主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每显示一个“ 空一格。 实验步骤: ( 1)按图 6 ( 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3) G 0000: 2000,运行实验程序,则连续显示 后按动 动开关来模拟中断请求信号,记录请求顺序及显示结果。 3. 8259 级连实验 本实验是以系统中的 8259作为主片,外接另一片 8259 作为从片,构成 8259 级连方式的中断实验线路,如图 6示,其中规定主片的 连接一片从片,从片上的 R 并规定从片的中断矢量编号为 30命令寄存器组编址为 00和 01。 图 68259 级连实验接线图 实验步骤: ( 1)按图 6中 ( 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3) G 0000: 2000,运行实验程序,并通过按动 按动一次 示屏上显示一个“ 7”字符,表明 四思考题 在实验( 2)中 ,若先按动 按动 时尚未显示“ 7”),显示结果会是什么?为什么? 实验七 8255 并行接口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 8255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 2. 学习在系统接口实验单元上构造实验电路。 二实验设备 1. 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2. 排线、导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8255 接口应用实验( 1) 图 7实验线路图 按图 7示实验线路编写程序,使 8255 端口 A 工作在方式 0 并作为输出口,端口 并作为输入口。用一组开关信号接入端口 B,端口 后通过对 8255芯片编程来实现输入 /输出功能。 实验步骤: ( 1)按图接线。 ( 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3) G 0000: 2000,运行实验程序,拨动开关组,观察发光二极管应一一对应。 2. 8255 接口应用实验( 2) 按图 7写程序,使 8255端口 并作为输出口,端口 并作为输入口,则端口 过发 数据并送端口 图 7实验接线图( 1”) 实验步骤: ( 1)按图接线。 ( 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3) G 0000: 2000,运行实验程序,拨动开关组 备好后,按动微动开关 察发光二极管组,应与开关信号对应。 实验八 8253 定时 /计数器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 8253在系统中的典型接法。 2. 掌握 8253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 二实验设备 1. 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2. 排线、导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8253 计数器应用实验( 1) 设定 8253 的 2#通道工作方式为方式 0,用于事件计数,当计数值为 5 时,发出中断请求信号,显示“ M”。其实验线路如图 8 图 8实验( 1)线路 实验步骤: ( 1)按图接线。 ( 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3)用 000: 003 0000: 003C 12 20 00 00。 ( 4)运行实验程序,按动微动开关 察是否每按 6次,屏幕上显示一个“ M”字符。 2. 8253 定 时器应用实验( 2) 利用 8253 的 0#通道来定时中断( 循环显示“ 0” -“ 9”十个数,实验线路如图8 图 8实验( 2)线路 实验步骤: ( 1)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 ( 2)运行程序,显示屏上应连续逐行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