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docx_第1页
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docx_第2页
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docx_第3页
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docx_第4页
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 上饶县农业局 领题人:李志玉 课题组成员:黄美珍 孔令华 执笔人:孔令华 养蜂业是上饶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养殖历史悠久。近年 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 我县养蜂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勤劳致富开辟了一条途径,而且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 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食品 安全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食品供求与消费的主调。 XX 年,我县被中国养蜂学会认定为“中华蜜蜂之乡”,为 我县蜜蜂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适应市场需要, 充分挖掘利用我县地理区位、自然生态和中蜂资源优势, 提高我县养蜂标准化水平,生产出绿色安全蜂产品,促进 我县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我县蜂业当前面临的一大 新课题。 一、 蜜蜂产业发展现状 1、 养蜂生产 我县养蜂业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初步统计,全县 现已有蜜蜂 6 万群,主要分布在怀玉山区和五府山区。养 蜂户 2476 户,主要集中在华坛山、五府山、花厅、湖村、 上泸、尊桥、望仙、清水、田墩、郑坊等几个山区乡镇, 其中养蜂 20-50 群的 140 户;50-100 群的 86 户;100 群以 上的 12 户。蜂产品以蜂蜜为主,年产蜜 1066 吨,群均年 产蜜 20.5 公斤,群均年产值 807 元,全县蜂产品年产值 4200 万元,蜂农人均纯收入 1.26 万元,与其它传统种养业 相比,养蜂具有显著的比较效益,发展潜力较大。 2、蜂产品加工企业 我县现有蜂业龙头企业仅上饶益精蜂业有限公司一家。 其产品主要以蜂具为主,生产的蜂箱和隔王栅已占领全国 40%以上的市场份额。加工蜜蜂产品以原料和半成品为主, 其中蜂蜜系列桶装原料浓缩蜜和各种小包装蜂蜜 20 多个品 种,蜂王浆有原料鲜王浆、原料冻干片和软胶囊等三种产 品,另外还有少量蜂花粉和蜂胶产品。开发出的“益精” 牌中蜂系列产品,以其高品质、纯天然性的原始独特风味, 深受消费者青昧,并在展会上屡获殊荣。公司下设蜜蜂研 究所、联合养蜂场、蜂蜜加工厂、专业隔王板厂、专业蜂 箱厂、专业巢础厂及蜂具配套厂 7 个分支机构,现有资产 5000 万元,从业人员 600 余人,专业技术人员 65 人,每年 可实现营业收入 8000 万元。蜂具、蜂产品销售全国各地, 并出口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出口创汇 200 万美元。 3、蜂产品销售渠道 我县蜂产品以蜂蜜为主,其中约 10%作为原料蜜被蜂业 企业收购, 其它 90%靠蜂农自产自销,销售对象主要是周边乡镇生 活水平较高的农民和上饶市区居民,销售量不稳定,没有 专门的蜂产品原料购销队伍。没有稳定的蜂产品流通渠道, 难免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土蜂蜜价格高时涨到 45 元/ 市斤,低时跌至 15 元/市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五府 山镇蜂农的蜂蜜较畅销,平均价格达到 45 元/市斤,这与当 地政府加大宣传,市场名誉度较高不无关系;华坛山、花 厅等产区蜂农家里还贮积有大量的蜂蜜,难以及时销售出 去,售价也较低。 4、其它 XX 年 10 月,经中国养蜂学会专家组考察认证,我县被 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之乡”和“中蜂种质资源保 护与利用基地”称号;五府山镇也被确定为“中华蜜蜂” 的模式产地,保存有大量的中华蜜蜂原生态饲养蜂群,主 要分布在灌木丛生的山区和半山区,现有中蜂 10935 群, 80%为原始立式蜂桶饲养,该镇的毛楼、船坑、高州等几个 自然村,约 15 公里的山谷里、房檐下、石岩下、草丛中, 处处可见原始立式蜂桶饲养的中蜂蜂群,尉为壮观,可谓 “家家户户有中蜂,男女老少皆养蜂”,被中国养蜂学会 专家考察组誉为“全国少见的原始中蜂资源保存库”。 二、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1、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蜂产业的发展,着力加大政 策引导力度。 XX 年,我县成立了创建“中华蜜蜂之乡”领导小组, 由县委副书记周琳任组长,副县长邱明任常务副组长,县 政府办副院长文任徐 东、县农业局李志玉、县林业局苏振 文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民政 局、县文化局、县科技局、县质监局和县工商等部门为成 员单位,并在农业局专设了办公室。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 题会议研究中蜂产业的发展问题,并先后下发了XX121 号、 XX68 号、XX16 号和XX12 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领 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全县中蜂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 工作措施。 2、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我县中蜂产业发展的优商、惠农 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我县蜜蜂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2.1 县委办公室下发了XX13 号加快蜜蜂产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了上饶县蜜蜂产业发展的指导 思想和发展思路,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具体组织措 施和积极鼓励、扶持蜂农发展的惠农政策。 2.2 县财政安排了 16 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养蜂 大户发展,对养殖规模在 20-49 群的蜂农,给予每群 10 元 的资金补助;50 群以上的,给予每群 20 元的资金补助,并 给每个大户予以 200 元的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的实施 到位,极大地刺激了蜂农的养殖积极性。 2.3 对到我县投资的蜂业企业,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 还按照上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上饶县鼓励客商投资优惠办法等相关文件,在税收、 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 3、积极做好“中华蜜蜂之乡”的申报创建工作,并以 此为契机,掀起了一个发展蜜蜂养殖的高潮。 为做好“中华蜜蜂之乡”的创建申报工作,县委、县 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并及时协调和处 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保证 了申报工作合理、有序的高效开展。县委宣传部在县报、 县电视台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制作了“采得百花甜如蜜” 的宣传光盘;县林业局及时提供了全县林业资源分布情况, 对十大中蜂养殖基地的合理规划提供了前提条件;县委、 县政府两办及时编写和下发了相关政策和文件;县农业部 门进行了全县中蜂养殖情况调查、组织实施蜜蜂养殖基地 建设,并编写了相关技术资料,积极做好对蜂农的政策咨 询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文广 局、科技局、质监局、工商局也密切配合,各尽所能、各 负其责,确保了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4、积极做好蜜蜂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和技术 咨询、培训服务工作。 41 针对蜂农中蜂养殖技术还相对滞后的现状,我县 非常重视对蜂农的产前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蜂农的科学 饲养素质。县农业局先后组织举办了多期养蜂实用技术培 训班,培训蜂农 1670 余人次,并编写了“中华蜜蜂”饲 养实用技术小册子及配套录像光盘。XX 年 5 月 25 日,县 政府与中国养蜂学会联合举办了“中蜂标准化饲养技术培 训班”,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匡邦郁教授亲临授课,主 讲了包括中蜂过箱技术、中蜂的日常管理、常见蜂病的防 治和原生态蜂蜜生产技术等蜜蜂实用饲养技术,受训蜂农 达 220 余人次,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对养蜂具有很强的 实际指导作用,定当学以致用。 42 在农业局设立了“中华蜜蜂产业化办公室”,专 门负责“中华蜜蜂”相关项目建设的实施和协调、中蜂养 殖技术示范推广、蜜蜂养殖相关政策咨询和技术咨询培训、 服务等工作,以及时协调解决蜂农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遇到 的政策和技术难题。 43 成立了蜂农经济合作组织,以进一步完善“蜂农 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上饶益精蜂业有 限公司为龙头,对蜂农生产的蜂蜜进行“订单”收购,化 解了蜂农买产品难的问题,消除了蜂农的后顾之忧,极大 地促进了蜂农的养殖积极性。 5、加大蜂业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中蜂资源的开 发力度,以市场化的手段,使我县中蜂业步入商品化、产 业化的发展轨道。 XX 年,我县将“蜂产品加工”作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并组织编写了“上饶县中华蜜蜂蜂产品加工项目建议 书”,通过引进深谙蜂产品市场的蜂业企业深入挖掘和开 发中蜂产品的潜在市场价值,对我县中蜂产品进行开发、 包装,推广、销售。通过对中蜂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资源 转化成效益,以效益促生产。并通过以开发中蜂资源反哺 中蜂原种保护的“以蜂养蜂”模式,促进我县“中华蜜蜂” 的模式产地保护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蜂产品结构单一。虽然我县养蜂生产正在改变过去 以单纯生产蜂蜜为主的格局,开始生产蜂王浆、蜂胶等产 品,养蜂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 过去那种以生产蜂蜜为主的特色,蜂蜜收入仍然在养蜂收 入占有主导地位,一般在养蜂收入中约占 90%以上,蜂王浆、 蜂胶等产品的收入约占 10%。而在江浙等养蜂发达地区蜂蜜 和蜂王浆等产品的收入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在许多地方甚 至是蜂王浆等产品收入占有主导地位,高者可达 80%以上。 因此,蜂产品的多元化将是以后我县蜂业的发展方向。 2、蜂蜜质量提高较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外市场对无公害蜂产品需 求的增加,市场对无公害蜂产品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从调 查情况看,我县蜂蜜质量在近几年中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不能跟上时代对质量的要求。另外,大多数蜂农在防治 蜂病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药品,造成抗生素含量超标。 在中国蜂蜜出口屡遭封杀的现实面前,我县养蜂业要与市 场接轨,无公害蜂产品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强。 3、蜂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增值能力不强。我县只有 少数蜂业公司对蜂蜜进行了加工,加工量较小,大部分蜂 蜜仍靠蜂农自产自销,没有发挥产业化生产增值的作用, 导致总产值的降低。 4、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养蜂生产以集约 化为特点,产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而我县养蜂生产 属小规模分散经营,蜂场间技术管理水平极不平衡,生产 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一,对市场蜂产品 质量要求与价格变化信息反应迟钝,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 盾十分突出,制约着我县蜂产品生产水平及质量再上新台 阶。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蜂业企业。我县现只有上饶益精蜂业有限公 司一家蜂业企业,但益精蜂业主要业务是蜂具生产,其蜂 产品生产的原料来源主要依托其养蜂基地,加工生产量也 较小,发挥不了“龙头”作用。 二是缺少养蜂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担负全县养蜂技术 推广应用职能的县畜牧兽医站,没有一位养蜂专业技术人 才,各乡镇也大多如此。近年来,我县“中蜂活框箱养” 技术推广应用虽初见成效,但在蜂王浆、蜂蜡等附加值较 高的蜂产品和无公害蜂产品生产方面还存在技术难关。养 蜂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蜜蜂产业进一步发 展的瓶颈。 三是蜂农整体素质偏低。养蜂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从业人员的素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人员的组成 结构和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县蜂农的文化素质低,年龄结 构老化,养蜂后继乏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蜂农近 80只 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年龄大都在 45 岁以上,新学养蜂的 青年几乎没有。大部分蜂农对新技术、新标准的认知、接 受能力较弱,对生产绿色无公害蜂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忧患意识。 四、对策与措施 1、加大标准化推广力度,生产绿色安全产品 制订标准只是一个手段,关键环节是标准技术的 推广实施,目的在于将技术标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健全 蜂产品标准化的实施推广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蜂产 品标准化列为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蜜蜂病虫害防 治技术规范和无公害蜂产品生产规范的普及推广, 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办班、讲课、 传授标准化的生产和防病技术,规范蜂农的操作规程,全 面提高我县养蜂生产的标准化程度,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 绿色安全蜂产品。 2、提高蜂农素质,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通过多种途径对养蜂人员进行再教育,不断提高 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制定优惠政策, 在资金与技术上扶持素质高的年轻养蜂户扩大规模,发展 标准化生产。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是提高我县养蜂经济效 益的主要手段。养蜂生产实现规模化,能增加积累,扩大 再生产;养蜂生产实现标难化,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 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县养蜂 业朝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方向发展。 3、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建设 3.1 龙头企业担负着“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的重 要角色,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发展产业化的核心。根 据我县蜂业实际,一方面应对现有蜂业企业进行扶持和技 术改造,使之成为真正的龙头;另一方面扩大招商引资力 度,引导外来资本进入蜂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 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为我县蜂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 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政府部 门应积极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和蜂农联合创办绿色蜂产品 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建立养蜂示范基地来带动全县养蜂户 改变传统养蜂方式,走科技养蜂之路,从而推动我县蜂业 产业化进程。 4、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 我县蜜蜂产业发展必须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需求 出发,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尽快建立与国际市场接 轨的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蜂产品经营企业一方面要 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产销利益共享, 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利用 “中华蜜蜂之乡”称号的潜在市场价值,扩大现有品牌的 知名度,争取尽快培育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 优质产品,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我县蜂产品 的附加值,增加蜂业经济效益。 5、 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