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docx_第1页
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docx_第2页
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docx_第3页
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docx_第4页
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和 国家工作的重点。同时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 XX 年 1 号文件出台,说明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 重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理民主”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文章 - 帮您找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全党全国 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华西村模式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典型代表。然而在极其贫困的老少边穷地区,要达到 华西村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使再用一、二十年的努力,也 难以实现。对我县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首要的任 务就是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 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 生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县 农村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 是建国以来秀山之最,财政收入年年翻番。XX 年财税收入 突破 2 亿元大关,城市建设令人瞩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入达 7800 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全 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电力设施改造率达 60%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900 元,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 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基本处于停滞 状态。可以用几句话来形容当前农村现状,那就是“遇雨 蹋方、路难通畅;天旱水断,饮水困难;吹风断线,摸黑 吃饭;娱乐稀少,天黑睡觉;修路要集资,修堤要流汗, 孩子要读书,老少要吃饭,狠心丢下老少外出找活干。” 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全县总人口大 约 60 万,其中城市人口 10 余万,农村人口 50 余万。在城 乡建设资金投入上,占全县总人口 84%的农村国家资金投入 不足城市的 20%.城市人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 人人都能喝上清洁卫生水,而在农村 80%左右的人口饮水困 难;城市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水泥路面,而乡村公路都为等外 级公路,路面坑坑洼洼,车辆难以通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 展. 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悬殊过大, 贫富差距大。XX 年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7800 余元,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900 余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 4.1 倍,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农村经济要 发展单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是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在享受教 育、医疗、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待遇不平等,同时 由于贫富悬殊过大,公共资源分配不均,极易使农民产生 仇富心态,为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引发社会矛盾。 在“十一五”期间,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积极响应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按照“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积 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当前我县农村存 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缩小城乡公共建设资金的投入 比例,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畜饮水。人畜饮水问题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 题,饮水问题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村有 一句俗语,“宁可没有钱,就是不能有病。”可见广大人 民群众对于疾病的恐惧。疾病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 贫困和痛苦,万贯家财也会被掏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 月异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造成的森林过渡砍 伐,人类赖于生存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工业废弃物和生活 垃圾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近年来我县几条主要河流已完全被污染。我们的母亲河 梅江河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平江河,溶溪河已变 成大墨缸。山区水资源极度溃乏,据群众反映,许多历史 上从未枯竭的水井去冬今春已枯死,人民群众饮水已越来 越困难,迫切希望政府为他们解决饮水问题。 二是行路难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广大人 民群众摆脱困境,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 活质量的一个不变的定律。在“十五”期间,通过全县各 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虽然路 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路,但肩挑背磨的历史尚未结束,三天 两头塌方跨坎,路面坑坑洼洼,90%以上为等外级公路,车 辆难以通行。路是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希望,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 三是农网改造问题。在“十五”期间,中平乡已有两 个半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农网改造率达 40%左右,尚有 60% 左右的人口尚未享受到国家农网改造这一惠民政策,群众 用电成本高,电力质量低,花最高的价钱,享受最低的服 务,群众要求农网改造的呼声高。 人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贵贱,但在现实社会中,城市 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公共资源的 分配上城市优于农村,居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城市优于农村,居民多于农民,占有 全国人口 76%的农村却得到极少的资源,人为地制造了城市 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之间的不平等。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加 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对农民的扶持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