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力设计项目方案_第1页
变电站电力设计项目方案_第2页
变电站电力设计项目方案_第3页
变电站电力设计项目方案_第4页
变电站电力设计项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电站电力设计项目方案 第一章 绪 论 述: 本次设计主要依据为给出的设计任务书,主要资料为: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1)、 (2)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继电保护原理 高电压技术 发电厂电气部分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电力工业常用设备手册 气主接线方案: 采用 110为桥型接线方式, 35为双母线接线方式,10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具体方案详见后。 路电流计算: 首先将整个系统化简为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正序网络 图,具体见后。 体和电器的选择与设计: 本变电站海拔高度 850M,可不校验海拔高度位于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气象区, 最高温度 39 度,年最低温度 , 温度校验可忽略。详细见后。 雷计算: 对于本变电站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采用避雷针,即在变电站四个角分别架设 4 支等高的避雷针,经过计算,可保护全变电站,详细见后。 地网设计: 本设计中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带垂直接地体的人工接地体,全所铺设长条形均压带,每条均压带间隔 6M,埋深 细见后。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指由各种电气元件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顺序连接起来构成发电、输电、配电的电气回路。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正确与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调度的灵活性,以及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时,应注意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按照电气主接线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经过慎密的比较和严格的论证才 能保证在建成使用的过程中不致有任何无法弥补的失误。 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理地确定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确定运行方式总的原则是安全、经济地保证对用户安全、连续的供电。 线方式的确定。 变电站建设规模应根据电力系统 5主接线设计时,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根据待设计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进出线回路数、负荷情况、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计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在设计电气主接线时,应使其满足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经 济性等基本要求。 靠性: 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配电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也必须满足这个要求,而又如何使主接线运行有无充分的可靠性: 1) 断路器检修时,能否不影响供电; 2) 线路、断路器或母线的故障时,以及母线检修时,停电出线回路的多少 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3) 变电站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4) 满足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活性: 主接线的灵活性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 调度灵活,操作简单。能灵活的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不仅正常运行时能安全可靠的供电,而且在系统故障或设备检 修及故障时,也能根据调度的要求灵活、简便、迅速地倒换运行方式,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甚至于不影响供电。 2) 检修安全。应能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及对用户供电。 3) 扩建方便。应能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最终接线,使在扩建过渡时,一次和二次设备等所需的改造最少。 济性: 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及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1) 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 等一次设备投资,要使控制、保护方式不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 备和电缆投资;要适当限制短路电流,以便选择价格 合理的电气设备。 2) 占地面积小,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为配电装置的布置创 造条件,以便节约用地和节省架构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 3) 电能损耗少。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和 台数,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择主接线的接线形式: 接线形式设计: 110 为了保证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变电站的主变压器一般不多于两台,且根据原始资料,由 110源进线两回,属于双电源供电。按照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确定 110 方案一:内桥接线; 方案二: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桥接线(如图 a) 优点: 1) 高压断路器数量少,四个回路只需三台断路器; 2) 通过加装正常断开运行的跨条,当出线断路器检修时,不影响对任 何一回线路的供电; 3) 在跨条上加装两组隔离开关后,可以轮流停电检修任何一组隔离开关而不影响对负荷的供电。 缺点: 1) 变压器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影响一回线路的暂时停运; 2) 不利于扩建。 图 a :内桥接线 图 b: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母线带旁路接线(如图 b) 优点:检修断路器时不中断该回路供电。 使运行更加灵活,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1) 当其中一个电源点发生故障时,可以由另一电源供电。 2) 当其中一回进线断路器发生故障,根据系统潮流分布,系统又 不允许另一回路向它供电,由旁路断路器代替通过旁路母线供电,而不至于造成全站失电。 缺点: 1) 所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增加,同时又增加了一条母线,使得占地面积增加,提高了造价; 2) 设备多导致操作复杂。 35 根据原始资料可知, 35一、二类负荷占得比例大,按照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确定 35 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 方案二:双母线接线 母线分段接线 (如图 c) 优点: 1) 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 有两个电源供电。 2) 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 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3) 简化低压侧的继电保护装置。 缺点 : 1) 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 检修任一回路必须停该回路的断路器停止该回路供电。 3) 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扩建。 图 c:单母线分段接线 图 d:双母线接线 母线接线(如图 d) 优点: 1) 采用双母线接线可进行倒闸操作,有利于刀闸的检修,避免了因负荷大使刀闸发热从而引发线路停电; 2) 倒闸操作后有利于母线的检修,而不影响对负荷的供电。 缺点 : 1) 检修刀闸必须使线路停电; 2) 占地面积大。 0由原始资料可知,待设计变电站有 100回,出线数量较多,且一、二类负荷占的比例大,根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确定 10 母线接线(如图 e) 优点: 1) 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 ; 2) 便于扩建,节省投资和占地。 缺点: 1) 不够灵活可靠,当母线停运(母线检修、故障、线路故障后线路保护或断路器拒动)将使全部支路停运,且停电时间长 ; 2) 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 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母线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一台主变压器的以下三种情况: ( 1) 6回; ( 2) 35回; ( 3) 110回。 图 e:单母线接线 母线分段接线 (如图 c) 优点: 1) 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2) 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3) 简化低压侧的继电保护装置。 缺点: 1) 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 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 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扩建。 适用范围: 6回及以上时。 接线的技术经济比较: 10 1) 可靠性: 内桥接线:当线路断路器、桥联断路器检修时,通过跨条不会使线路停电,而且检修任意一组隔离开关均不会使线路停电。 双母线带 旁路接线: 当一条母线有故障时,连接在该母线上的重要用户可以通过倒闸操作由另一母线向用户保持正常供电。双母线接线供电可靠,两组母线可互为利用。同时,检修线路开关时通过旁带线路可不间断对用户的供电。 3) 灵活性: 通过以上对运行可靠性的比较,内桥接线方式运行灵活性高而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而双母线带旁路接线方式刀闸操作比较复杂,容易导致误操作。 4) 经济性: 内桥接线配电装置简单,故所用设备较少,占地面积小,故经济性高。 根据以上两种接线方式的比较, 110 35济技术比较: 1)可靠性 : 双母线接线:当一条母线有故障时,虽然该母线上的所有线路均跳开,但可以通过倒闸操作由另一条母线恢复对负荷的供电。 单母线分段接线:当母线上有故障时,连接在该母线上的电源和出线在故障检修期间必须全部停电,但另一段母线仍然可以正常供电,缩小了停电范围,在检修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时,该回路必须停电,其中包括重要用户,对用户影响较大。 2)灵活性: 通过以上对运行可靠性的比较,双母线接线对运行的灵活性高。 3)经济性: 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相比较,由于双母线接线运行比较灵活,而又提 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虽然比单母线分段接线多用了隔离开关,增加了投资,但它由于停电造成的损失减少,从长远利益考虑,比较合算。 所以总结以上比较, 我们 35 0 1)可靠性: 单母线接线:在其母线故障时,连接在母线上的电源和出线在故障检修期间必须全部停电,不能保证对重要用户的可靠供电。 单母线分段接线:当母线上有故障时,连接在该母线上的电源和出线在故障检修期间必须全部停电,但另一段母线仍然可以正常供电,缩小了停电范围。 2)灵活性: 通过以 上对运行可靠性的比较,单母线分段接线对运行的灵活性高。 3)经济性: 10用设备少,投资省,但设备 检修造成的停电范围广,使得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 单母线分段接线运行比较灵活,而又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虽然比单母线接线多用了一台断路器和两台隔离开关,增加了投资,但它由于停电造成的损失减少,从长远利益考虑,比较合算。 所以总结以上比较, 我们 10 (主接线图见附图一) 说明:为了供电可靠, 3510类重要负荷均采用双回线供电,对于三类负荷 采用单回线供电。 第三章 主变压器选择 主变压器的选择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变压器的型式和冷却方式等。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压器绕组形式的选择: 根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不受运输条件限制,在 330 压器绕组数量的选择: 根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在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站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的功率均达到该主变容量的 15%以上,或低压 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站内需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时,主变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组的连接方式: 根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只有 我国 110压器绕组均采用 35压器绕组采用 35压器绕组均采用连接。 所以待设计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选择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压器调压方式的选择: 根据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 设计参考资料: 110虑至少有一级电压的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方式。 所以待设计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 压器接地方式的选择: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的短路电流很大,线路或设备应立即切除,增加了断路器的负担,降低了供电的连续性,但由于过电压水平较低,减少了设备造价,特别是在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经济效益显著,故适用于 110我国目前在一般情况下, 110 压器冷却方式的选择: 主变一般采 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风冷却、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导向油循环冷却,小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自然风冷却,大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 根据以上分析本设计采用三绕组普通强迫油循环变压器。 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降压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的台数,一般不超过两台,当负荷再增大时,可更换大容量的变压器,而不需增加变压器的台数。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避免一台主变故障或检修时影响对用户供电,变电站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其变压器基础按大于变压器容量 的 1便负荷发展时,可更换大容量的变压器,而不需增加变压器的台数。 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选择变压器容量所采用的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及检修状态下,以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日负荷选择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日负荷中持续时间很短的部分,可由变压器过载满足。 联运行的以隐备用的形式相互作为事故备用。 变压器检修时间间隔很长、检修时间较短,合理作好检修与运行调度。则不因检修并联变压器而增加其选择容量。 变压器容量一 般按变电站建成后 5适当考虑到远期 10有两台变压器时,每台变压器应能负担变电站总负荷的 70%左右,以便在一台变压器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另一台变压器容量应保证重要负荷连续供电。根据原始资料, 105用电为 2%, 356据设计任务书统计各馈线最大负荷: 15+36=51( 因为所用电占 2%,所以:全站总负荷为: P=51+51 2%= 又因为: 以:主变压器的 容量为: ( 为保证重要用户供电,待设计变电站宜选择两台主变压器,采用暗备用的方式。 若每一台变压器的容量要求能带全部负荷的 70%左右计算: S= 70%=70%= 根据以上论证满足以上条件的变压器有 10。 根据规程规定:油浸自冷和油浸风冷变压器过负荷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的 30%,验算所选择变压器容量是否满足负荷要求: ( 45000 2 30%, 满足要求。 所以我们选择两台 10型变压器,该变压器技术数据见下表: 所选变压器技术数据 型号及容量 ( 额定电压 ( 联接组标号 损耗 ( 阻抗电压( %) 空载 电流 % 空载 高 高 中 110 121/1 0/8 第四章 所用电设计 在变电站中,自用电 的负荷主要是照明、蓄电池的充电设备、硅整流设备、变压器的冷却风扇、采暖、通风、油处理设备、检修工具及水泵等。 用变压器的确定 为了提高所用电的可靠性,对于总容量为 60装设两台站用变压器。又由于本所 35在 35 10 为了节省投资,所用变压器高压侧可用高压熔断器代替高压断路器。 所用低压电压等级一律为 380V,照明负荷可用 380/220 所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所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 所用负荷选择,一般有重要负荷的大型变电站, 380/220台所用变压器各接一段母线,正常情况下分列运行,分段开关设有自动投入装置。 380/220 由原始条件可知,所用负荷为: P=( 15+36) 2%= 当 S=1200( 选择 1600型变压器两台,其技术数据如下表: 所选所用变参数: 型号 额定容量 ( 低压侧 额定电压( 损耗( 阻抗电压 ( %) 空载电流 ( %) 连接组别 低压 空载 短路 600 : 35 10380 380 第五章 短路电流计算 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假定: 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在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或确定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要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保证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短路电流计算。 在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对地的安 全距离。 在选择继电保护方式和进行整定计算时,需以各种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为依据。 地装置的设计,也需要短路电流。 算的基本情况: 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线方式: 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 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而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 算容量 : 应按本工程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系统发展规划。 路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 路计算点 在正常接线方式下,通过电器设备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称为短路计算点。 路电流计算书 路电流计算: 为选择 10计算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流过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选三个短路点,即以三个电压等级的母线为短路点 图所示: 110d1 d3 0 35 算其 基准值: 高压短路电流计算一般只计算各元件的电抗,采用标幺值计算。为了计算方便,通常取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原始资料中以给出:选 000 p), :p= 当基准容量 准电流 基准电流: B/ 3 基准电抗: 11021( 3=1000/( 121 3) /212/1000= ) =35 3=1000/( 3) 15( /52/1000= ) =101( 3=1000/( 11 3) 52/1000= ) 算变压器电抗: 变电站选用的变压器为 10,其技术参数为额定电压 21/1,空载损耗: 抗电压:高 8,高 =1/2( =1/2( 18+ =11 =1/2( =1/2( =7 =1/2( =1/2( =0 =100( e) =11/100( 1000/45) =100( e) =7/100( 1000/45) =100( e) =0/100( 1000/45) =0 算短路电流: 根据原始资料的要求,待设计变电站归算到 110 最大运行方式下: 小运行方式下: 值电路如图: 大运行方式下: X*= I*=z=I* = A) S= 3121 X*= *=z=I* =15 = A) A) S= 350( X*=+0=d1 d3 0 最大运行方式时 小运行方式时 I*=z=I* = A) A) S= 311 小运行方式下 : X*= I*=z=I* = A) A) S= 3121 X*=+ = I*=z=I* =15 =A) 3(A) S= 340( X*=+0=*=z=I* A) A) A) S= 31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名称 短路点 基准电压 z KA A A S 大 121 小 121 大 50 最小 3 40 大 11 小 11 持续工作电流的计算 变压器持续工作电流计算 110 345000/110 =248( A) 35 345000/35 =779( A) 10 345000/2598( A) 10350110 : = 3 =51000/110 A) 35 3 =36000/35 337( A) 10 3 =15000/10 A) 第六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导体和电气的选择设计,同样必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 可靠、运行方便和适当的留有发展余地,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 气选择的一般要求: 般原则: 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按当地环境条件校验。 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协调一致。 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用的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 术条件: 选择的高压电器,应能在长期工作条 件下和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 期工作条件: 压: 选用电气的允许最高工作电压 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 电流: 选用的电气额定电流 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 : 路稳定条件: 验的一般原则: 电器在选定后应按最大可能通过的短路电流进行动、热稳定校验。 路的热稳定条件: d 路的动稳定条件: d 计算时间 内,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t 秒内设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有效值。 t 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时间。 路冲击电流峰值。 路冲击电流有效值。 流允许的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流允许的极限通过电流有效值。 稳定电流 温度: 按交流高压电器在长 期工作下的发热规定,普通高压电器在环境最高温度为 +40时,允许按额定电流长期工作,当电器安装点的环境温度高于 +40时,每增高 1建议额定电流减少 当低于 +40时 ,每降低 1 , 建议额定电流增加 但总的增加值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 20%. 气设备选型 路器的选择原则: 路器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或大于电气装置的额定电压。 路器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大于通过断路器的长期最大负荷电流。 择断路器的类型:户内式、户外式、多油式 、少油式等。 验断路器的断流能力:断路器的允许开断电流应等于或大于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验断路器的动稳定:要求断路器允许的动稳定电流峰值应大于或等于三相短路冲击电流。 验断路器的热稳定:要求断路器 t 秒钟热稳定电流 出的允许热效应 于或等于通过断路器的短路电流脉冲 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应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并经经济技术比较才能确定,根据当前我国生产制造情况, 3 220网一般采用少油断路器。 离开关的选择原则: 离开关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或大于电气装置的额定电压。 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大于通过隔离开关的长期最大负荷电流。 择隔离开关的类型:户内式、户外式 。 隔离开关的动稳定电流峰值应等于或大于通过隔离开关的三相短路冲击电流。 据隔离开关容许的 t 秒钟热稳定电流 出的允许热效应 d。 隔离开关型式的选择:应根据配电装置的 布置特点和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本方案对 110 、 35 侧采用屋外式,对 10采用屋内式。 线的选择 线的选择原则: 择母线的材料、形状、结构等。 验母线短路热稳定。 验母线短路动稳定。 5上母线校验它在当地晴天气情况下是否发生电晕。 要及大电流母线应校验母线共振影响。 线的型式 载流导体一般采用铝质材料,在 110以上高压配电装置中一般采用软导体,当采用硬导体时,宜选用铝锰合金的导体。 除了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及较短导体按导线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外,其余导体的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对于屋外配电装置的裸导体,最高环境温度取最热月份平均最高温度,根据原始资料给定,取最热月份平均最高温度 25。 对于屋内配电装置的裸导体,最高环境温度取该处通风设计温度,当无此资料时,可取最热月份平均最高温度加 5,根据原始资料给定,取最热月份平均最高温度 25。即对于屋内配电装置的裸导体最高环境温度 25+5=30。 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 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或大于电气装置的额定电压。 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略大于通过互感器的长期最大负荷电流,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可选择为 5A、 1 择互感器的型式:如户内式、户外式、穿墙式、套管式等。 择互感器的准确度级:如计费测量需用 ,过流保护可用3 级,差动保护需用 D 级等。 验二次负荷,选择二次连接导线截面。 验互感 器内部及外部动稳定:检验互感器内部动稳定时,要求流过互感器一次侧的三相短路冲击电流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幅值之比小于或等于互感器的动稳定倍数。 压互感器的选择原则: 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应等于电气装置的额定电压。 择电压互感器的型式:通常 20以下为户内式, 35上为户外式。 构型式: 般 110以上电压,采用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 o/ 线,每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变比是: 5压互感器,采用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 o/ 线,每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变比是 : 择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级:如计费电度表用电压互感器采用 监视用(不计费)电度表、功率表、应采用 1 级的,接估计被测电压数值的表计用的电压互感器可采用 3 级 验电压互感器的副边负荷:应首先统计出电压互感器的副边负荷,只要小于电压互感器在规定准确度下的额定容量。 断器的选择配置 U 100 / / 100 ( V) 3 3 U 100 100 / / ( V) 3 3 3 变电所 35 10压互感器以及所用变 压器都用高压熔断器进行保护,保护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只需按额定电压和断流容量来选择 35压互感器熔断器选择为: 定电压为 35流容量为 2000断器附加限流电阻 技术参数 5件额定电流 =396 欧姆。 10压互感器熔断器选择为: 定电压为 10流容量为 1000 10用变熔断器选择为: 定电压为 10流容量为 200 雷器的选择 避雷器是发电厂、变 电站防护雷电侵入波的主要设施,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和使用条件,选择避雷器的型式、额定电压等,并按照使用情况校验所选避雷器的灭弧电压和工频放电电压等。 110线选择 吹避雷器;主变压器 110性点绝缘等级 35频试验电压为 85击试验电压为180护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选 中性点不接地的35力系统中,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一般大于最大运行相电压的 ,且工频放电电压还应大于灭弧电压的 ,应选避雷器;在中性点不接地的 10 力系统中,其灭弧电压大于电网最大线电压的 ,选择 避雷器。 气设备选择校验计算及电气设备选型结果 线的选择和校验 10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110,并按 11048A 000h, 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查表得:J=j=248/15.6( 查表选 在最高允许温度 +80时的载流量为 613A,满足最大工作电流的要求。 校验在 按裸导体热稳定校验公式: /C 验 表 C=87, I =5530A 所以 530/87 满足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 5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35,并按 3579A 000h,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查表得:J=j=779/50.3( 查表试选 在最高允许温度 +80时的载流量为 932A,满足最大工作电流的要求。 校验 裸导体热稳定校验公式: I /C 验。 查表 C=87 I =5250A 所以: 5250/87 故满足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 0选择和校验 已知最热月份平均最高温度 28,故环境温度按 33计算。 前面已求得 598A 查表选 80 10三条平放矩形铝母线,平放时长期允许载流量2806A。 综合修正系数 K=1/( 0000) I=2598 598A 按 t 1S =1.5 S) 2 = S) I =2520A I /C =2520 87 = 矩形铝母线 80 10=800 满足热稳定的要求。 动稳定的校验:取 L=1m, a=B=1 =2 10-8/ W=10 10 80 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