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城区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设计书_第1页
丹棱县城区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设计书_第2页
丹棱县城区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设计书_第3页
丹棱县城区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设计书_第4页
丹棱县城区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丹棱县城区 1: 500 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设计书 概 述 务来 源 为 了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便于土地管理部 门对 土地的管理、使用和政府部 门 的 决 策, 真 正 实现 丹 棱县 地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规 范化和 现 代化, 为搞 好丹 棱县国 土 资 源信息系 统 工程工作 ,受丹 棱县国 土 资 源局委托 ,对 丹 棱县 城 区开展 1;500 比例尺地籍 测绘 工作, 为 确保工作的 顺 利 开 展, 统 一技术 要求,特 编写 本技 术设计书 。 区概况 棱县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 边缘 ,隶 属 眉山市 ,地理位置东经 30 00 01 ,北 纬 103 30 34 地形 ,测区 相 对 高差 约 40M. 棱县属亚热带内陆 性盆地 气 候,年平均 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 1298季最低 气温 0左右,霜雪少,冬季早晚 多有 雾 。 棱 河 将县 城化分 为 南北 两 城 区 ,城 区内 交通 发达 ,南 环 路、人民路、 关 帝路、育才路、新北路、新南路、同心大道、 为县 城干道,主要交通要道 省道 106,县 道丹蒲路 (丹 棱至蒲江 )。便利的交通有利于 测 量工作的 开 展。 2 业 范 围 及作 业时间 业 范 围 :西 北 边 以省道 106 为 界 ,东边 以正南北向的 关 帝路 为 准向 东 平移 郭山扁山脚 有 资 料 及利用方案 测区 已有的基 础 控制 资 料 丹 棱县国 土 资 源局提供的基 东 ,曾家山二 个 三等点成果如下表: 点名 X Y H 基 东 家山 测区 已有的基 础 控制 资 料的 利用方案 关 于基 东 、 曾家山两个三等点 的分析 与 利用 以上两点的平面坐标均为 1954 北京坐标系;高程属 1956黄海高程系。但是,由于 1954 北京坐标系的坐标,无论一等还是四等点,其点位精度均是公寸级,与静态 位精度为豪米或公分级精度是不相配的。为使静态 量的基线精度,不因已知点的精度而损失或扭曲, 故本次 E 级 采用基东点的北京 54 坐标和基东至曾家山的方位作为起算数据。 关 于投影 带 的 选 取 本测区位于东经 10330 间,处在中央子午线 105。 的近边缘地带,其投影变形值大于了 25确保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以本测区坐标系统拟采用 103 3 42 39为中央子午线,测区平均海拔高 450m 为投影面,建立相应的北京坐标系统。并且,为便于国土部门过去和将来使用的一致性,其 基 东 、 曾家山 坐标值依旧采用原 35 带坐标,但应取消 35 带带号。 关 点的高程 问题 丹 棱县国 土 资 源局提供的基 东 高程,是本 测区 唯一高程起算点。 故 将该 点作 为 本 测区 高程的起算点,采用一 级 高程 导线联测 10个 及相 应 的 一 级导线 点,以作 为 二 级导线 点、 图 根 导线 点的高程起算 数 据。 测区 已有的 1 10000 地形 图 。 该 1 10000 地形 图 可作 为 本技 术设计 及其作 业 的 参 考 资 料利用。 量 统选择 本次城 区 地籍 测绘 平面控制坐 标 系采用 54 北京坐 标 系 ,高程采用 56 黄 海高程系 . 制 测 量 本次工程在平面控制部分以基 东 ,曾家山 为 依据建立 城郊利用 术发 展 图 根控制 ,城 区 在 E 级网 基 础上加密、 级导线 ( 网 ),、 级导线 点的密度必 须满 足地籍 测 量的要求。 4 制 网 布 设 方案 根据 测区现 有的 的分布和一 级电 磁波 测 距 导线 的布 设 情况 ;根据 测区 建筑物分布密度情 况 ,在房屋 较 密集地 区 布 设 二 级电 磁波 测 距 导线 。 导线网 的 结 点一般 应 布 设 在重要的交叉路口上 ,导线图形可布 设 成附合 导线 、 单结 点、多 结 点 网 等形式。 制点的命名、 编号 一 导线 点 编号 用 罗马 字表示。 图 根点 编号 前冠以“ N”。 制点的 设 置 控制点按“城市 测 量 规 范”中的要求埋 设 永久性 标 志。一 导线 点在 软质 地面上埋 设标 石, 标 石 规 格 为 (122040混凝土 标 石,中心 标 志 为 20 钢 筋,其 顶 部刻“”字叉;在 坚 硬 铺 装地面,用 钢钎 在地上打成 2020 方的小槽,中心埋入向 6100水泥 钉 。 导线 点埋 设时 , 标 石面或 钢 筋顶 部不允 许 高出地面太多。 标 石面露出地面 应 小于 5钢 筋 应 平 标石 顶 面。房 顶标 志根据“ 规 范”建筑物上 标 石的 设 置 规 格和方法 进 行。同 时 在各点位附近明 显 固定的地物上,用 红 油漆 书写 点 号 及点位的指示方向 线 , 标 注相 关 距离以便 查 找和永久保存( 书写时 注意字体整 洁和城市 环 境 卫 生)。 电 磁波 测 距离 导线 的主要技 术 要求 应 按下表的 规 定 执 行。 5 导 线 附合 导 线长 度 (平均 边长 (m) 每 边测 距中 误 差 (测 角中 误 差 ( ) 水平角 测 回 数 方位角 闭 合差 ( ) 导 线 全 长 相 对 闭 合 差 级 00 15 5 2 4 10 n 1 14000 级 00 15 8 1 3 16 n 1 10000 注:、表中 n 为导线转 折角 个数 ,超 过 13 时 其 测 角精度 应 提高一 个 等 级 ; 、 电 磁波 测 距的各 项 限差和要求按照本 设计书 后面的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的 规 定 执 行。 、 电 磁波 测 距 仪 及其主要附件在使用前 应 按“城市 测 量 规 范”第 关规 定 进 行 检验与 校正。 电 磁波 测 距的距离、垂直角和 气 象元素等的各 项 限差和要求按照本 设计书 后面的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 的 规 定 执 行。 为 了 减 弱点位 对 中 误差 对测 角、 测 距的影 响 , 导线测 量 应 采用三 联 脚架法。 记录 采用手工记录 。控制 测 量平差 计 算:一 导线 采用 清华 三 维严 密平差 软 件进 行 计 算。 6 高程 以基 东 三等点 为 起 闭 依据 . 、五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测 量 级导线 点用四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测 量其高程;一次附合 图 根点的高程用五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测 量。如果 级导线 点的高程用五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测 量, 则 其高程只供一次附合 图 根 导线 作高程起闭 点用,不再以此一次附合 图 根高程 发 展二次附合 图 根高程 导线 。高程 与 平面控制同步施 测 。 四、五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 有 关 技 术规 定: 、五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 的 环线 或附合路 线闭 合差,不得超 过 下表 规 定。 等 级 仪 器 测 回 数 (中 丝 法) 指 标 差 较 差() 垂直角 较 差() 对 向 观测 高差 较 差 ( 附合或 环 形 闭 合差 ( 四等 2 15 25 40 D 20 L 五等 1 25 60 D 30 L 注 : 1、 D 为电 磁波 测 距 边长 度, L 为 附 合路 线 或 环线长 度, 单 位:公里。 7 2、 D 不 应 大于 1 公里 。 L 的 长 度 对 于四等不得大于 15 公里; 对 于五等不大于 7 公里 。 3、各 边 垂直角均 应对 向 观测 ;四等使用 级测 距 仪 往返 测 距各一 测 回,五等使用 级测 距 仪单 程 测 距一 测 回。 4、 测 距 边应进 行加乘常 数 、 气 象 数 据的改正,垂直角 两 差及 倾 斜改正。 5、 边长 的高程 归 化面 为 300 米高程面。 电测 距高程 导线测 量 记录 使用手工 记录 ,平差采用 严密平差程序 进 行。 图 根点高程控制 测 量 、 一次附合 图 根点的高程采用五等光 电测 距高程 导线测 量 起闭 于四等水准点 (四等 、 级导线 点 ),二次附合 图 根点的高程采用 图 根光 电测 距三角高程 导线测定,起 闭 于五等以上的 水准点。可布 设为 附合路 线 或 结点 网 的形式。主要技 术 要求按下表 规 定 执 行。 比例尺 垂直角 测 回 数 标 差 之 差 ( ) 往返高 差 较 差 (m) 路 线 全 长 (m) 平均 边长 (m) 附合路 线 或环线闭 合差 (1: 500 1 25 00 80 40 L 8 注: 1、 L 为 路 线总长 (以 单 位 ); 2、 S 为边长 (以 单 位 ); 、 图 根支 导线 的高程 测 定可以不 闭 合,但其技 术 要求均 与图根附合高程 导线 的 测 定相同。光 电测 距 极 坐 标 法 图 根点的垂直角可 单向 观测 一 测 回, 变动棱镜 高度 以上后再 测 一次,高差 较 差不超过 S 米( S 为边长 ,公里), 则 可取用中 数 。 控制 测 量 图 根点是直接用于 测绘 地籍 图 ,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在城市平面控制 测 量的各等 级 的控制点之下加密完成。 图 根平面控制点的布 设 可采用 测 量的方法 进 行,其技 术要求按 现 行的 规 范 执 行;也可采用 图 根附和 导线 的方法,但附和的次 数 不宜超 过两 次, 在 个别极 困 难 的地 区 可以附和三次。局部地 区 可采用支 导线 、光 电测 量 极 坐 标 法和交 会 法等方法 进行。 图 根点的密度 应 根据 测图 的比例尺和地形 条 件而定,以能 满足地形、地籍 图 的 细 部 测 量 为 前提。 开阔 地 带 的 图 根点的密度:(点 / 测图 比例尺 1 500 1 1000 1 2000 图 根点密度 150 50 15 城市建筑 区 以及地形 复杂 、 隐 蔽的地 区应结 合 当 地的具体情况 加大 图 根点的密度。 9 图 根光 电测 距附和 导线 的主要技 术 指 标 : 图 根附和 导线 导线长度 (平均 边长 (m) 水平角测 回 数 测 角中 误差 ( ) 方位角 闭 合差 ( ) 导线 全 长 相 对闭 合差 一 20 1 20 24 n 1/5000 二 0 1 20 40 n 1/4000 注: 1、 n 为图 根 导线 的 测 站 数 。 2、一、二表示 图 根附和 导线 是第几次附和。 如果采用支 导线 的方式 进 行 图 根 导线测 量, 则 支 导线 的 长 度不 应 大于 300m,支 导线 水平角 应该 施 测导线 前 进 方向的左角一个测 回,其固定角不符 值与测 站的 圆 周 闭 合差都不 应 大于40。 选 点、埋 设 图 根点的点位 选 取 应 有利于界址点的 测 定和野外 数 字化 测绘 地籍 图 。 图 根点可采用 临时 性 标 志,一般 选 用木 桩 、水泥 钉 或刻痕等。 当测区内 高 级 控制点稀少 时 , 应 适 当 的埋 设标 石,每幅地籍 图应 至少要有 两个 或 两个 以上的埋石 图 根点。埋石 图 根点 应选 在第一次附合的 图 根 导线 上, 并应该 保 证 至少 与 另一 个 点(埋石点或高 级 控制点)互相通 视 ,以 满 足以后城市地形、地籍 图 的修 测 、 补测 的需要。 观测 图 根 导线测 量使用 动态 电 子全站 仪 , 记录 :动态 器自 动记录 ,全站 仪手工 记录 . 10 图 根 导线 控制 测 量 时应观测 水平 角、垂直角和距离。水平角的 测 角中 误 差不得大于 20,垂直角 观测值 的相互 较 差不得大于 25。距离采用 单 程 观测图 根控制 导线 前 进 方向的 边长 ,每测 回 内读数较 差不得大于 10 每 测 站 观测 完 毕 后,立即 计 算水平角、垂直角。如果 发现 超限, 应 立即 进 行重 测 。重 测记录应计 入手薄。 差 每 条图 根 导线观测 完 毕 后, 应对 整 条图 根 导线进 行 导线 方位角、坐 标闭 合差 计 算。如果 发现 超限, 应进 行 补测 或重 测 。 图 根 导线 的平差可以采用近似平差 软 件 计 算。角 值 取至秒,距离 值 和坐 标 取至毫米。 提交 在丹 棱县 城 区 地籍 调查 工作 开 展之前,由丹 棱县国 土 资 源局提交以下控制成果及 资 料: 国 家等 线 点的点位坐 标 和点之 记 和城 区 1 10000 地形 图 。 5、 权属调查 本次地籍 调查 要求利用已有的初始登 记 、 设 定登 记 及 变 更登记 的 权属调查资 料。登 记资 料出 现 重 复 的,以最新的登 记资 料 为准。 对发证资 料 与现状发 生 变 化情 况 的判定及其 处 理方法由 县国土 资 源局指定 处 理 . 号 11 编号 分 为 三 级 ,分 别为 街道、街坊、宗地。 道 划 分和 编号 : 街道的 划 分在丹 棱县国 土 资 源局的 统 一 组织 下 实 施,以丹 棱河 为 基 础划为 南 、北 两个 街道。 街道 编号 采用 罗马 字表示。 从 开 始,按 顺 序依次 编 排。 坊 划 分和 编号 : 在街道 划 分后 进 行街坊 划 分。街坊是由道路、河流等其他 线状 地物封 闭 的地 块 。原 则 上按自然街坊 划 分地籍街坊, 当 自然街坊面 积较 小、宗地 数 量 较 少 时 ,可以 将 几 个 自然街坊 划 分 为 一 个地籍街坊;反之也可以 将 一 个 自然街坊 划 分 为 几 个 地籍街坊。 街坊 编号 用 两 位阿拉伯 数 字表示,按 1、 2、依次 编 定。 地 编号 :宗地是被 权属 界 线 封 闭 的地 块 ,是地籍调查 的基本 单 元, 统 一自西向 东 、自北向南, 从 “ 1” 开 始向后顺 序 编号 。 通 过 以上 编号 后,一 个 完整的地籍 编号为 :街道 号 +街坊 号 +宗地 号 。如: 1 一 衔 道 ,3 街坊 15 号 宗地 . 作工作底 图 对测区 先 进 行 1:500 地籍 图测绘 、采用全站 仪数 字化 进 行 测绘 ,以形成 现势 性 较 好的 图 件,利用 这 些 图 件 进 行 权属调查 ,再根据 权属调查结 果 编 制地籍 图 。 编 宗地 号 12 调查 人 员实 地 调绘 , 将 封 闭 地 块 逐一用 铅笔标 注在 工作底 图上, 并 注明 编号 。 当 一 个 地籍街道或街坊全部勾 绘结 束后, 对 街道或地籍街坊 从 西到 东 、 从 北到南, 统 一 预编 宗地 号 , 并将该编号标 注到地籍 调查 表上。 为 了方便工作和 减 少 编号 的 错 漏,最好 将 工作底 图拼 接成街道或街坊 岛图 ,然后在 岛图 上采用“弓”型 统 一 预编 宗地 号 。 属调查 调查 人 员 在工作底 图 上 将 已有登 记资 料的宗地 划 分出 来并实 地 检测 。 对 因城市 规划 道路、河流堤岸等改 扩 建且已完成所涉及的宗地, 临规划 道路、河流等方向的 权属 界 线 ,依据相关资 料重新确定; 对 未完成 规划 道路、河流等改 扩 建工程所涉及的宗地 , 权属 界 线 的确定以 现状为 准。 因其 它 原因 发 生 变 化的, 实测现状 ,按原已有登 记资 料确界。 对 未 进 行 过 登 记 的宗地, 简单调查 宗地相 关属 性(如使用者、座落、用途 、宗地四至等),按 现状预 定界址点 并实测 ,在 图 件上用界址 线 封 闭 。 定的要求 界址 调查 是 权属调查 的核心,也是地籍 调查 的核心。 对 未 进 行登 记 的宗地,如相 邻 方已登 记发证 ,界址点、界址 线 的 认 定以相 邻 方 发证资 料 为 准;相 邻 各方均未 进 行登记发证 的,由 调查 人 员现场 了解、核 实 ,依据相 关规 定 进 行界址 13 点、 线 的 认 定,宗地相 关属 性入 库 ,待 该 宗地使用者 进 行登 记时再确定。 针对 所有宗地:采用以街坊 为单 元按序 编号 ,宗地界址点的 编号 前冠以大 写 字母“ J”, 统 一自西向 东 、自北向南,从 “ 开 始 顺 序 编号 。 地 划 分的原 则 : ( 1)一般具有 独 立使用 权 的,界 线清 楚的地 块划为 一 个 宗地; ( 2) 对 大中型工 矿 、企 业 、机 关 、 学 校以及特大宗地 内 用途明 显 不同,且不同用途土地面 积较 大,利用 类别 界 线 有明 显 的线状 地物或者有 独 立核算的 单 位(有法人代表或具有申 请 法人代表的 资 格)的情 况时 ,可 划 分若干 个 宗地,确定 权属 界 线 , 并 求出宗地面 积 。 地信息表 调查 人 员应绘 制宗地草 图 , 并将调查 到的宗地四至填写 到宗地草 图 相 应 位置上。 绘 制好宗地草 图 之后, 调 查 人 员还 必 须 按地籍调查规 程 填写 宗地信息表,界址 标识 在 调查 表上注明。 地信息表必 须 做到 图 表一致、 内 容 齐 全、表述准确、字迹 清 楚。 地信息表以宗地 为单 元 填写 ,一式一 份 。 14 填 表 内 容一般不允 许 涂改, 个别 确需 划 改 时 , 划 改不得超 过两 次, 划 改 处 要加盖 划 改人 员 印章,但涉及 结论 性的 语言或 权属 界 线 、宗地面 积 等 问题时 不得 划 改。 丈、 绘 制宗地草 图 地草 图 的 规 格 为 张 , 对 特大宗地可分幅绘 制。 地草 图 以 概 略比例尺,用南方成 图软 件直接在 数字 化 图 上切出 . 地使用者名 称 注 记 在宗地 内 ,字 头 一律向北 书写 ,本宗地相 邻 界址点之 间 的距离及界址点 与 相 邻 地物的 关 系距离等所有勘丈 数 据、几何 条 件都要 进 行注 记 。 址 边长 注 记 在界址 线 外,建筑 边长 注 记 在界址 线内 ,界址点 与 相 邻 地物的 关 系距离注 记 在相 应 的位置。注 记过 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 绘 出。 权属调查资 料的 检查与归档 权属调查结 束后,必 须对调查资 料 进 行 检查 。 自 检 。作 业 人 员应 重点 对 地籍 调查 表 填写 是否有 错 漏、宗地草 图 的 绘 制是否符合要求,注 记内 容是否 齐 全等 项 目 进 行自检 。 审 核。 审 核人 员对调查 人 员 提交的 资 料 进 行 检查 , 检查内容 与 作 业 人 员 自 检内 容相同。 15 实 地 检查 。 对审 核后的 调查 成果, 应组织 有 关 人 员会 同 调查 人 员进 行 实 地抽 查 。 经检查 合格后, 对调查 成果 进 行分 类 整理。分 类 完成后, 将权属调查 成果等有 关 宗地材料,按街坊 为单 位分宗装袋,整理 归档 。宗地原已 领 有土地 证 的,原登 记资 料 经扫 描后 与 此次调查资 料一 并 整理 归档 。 字化地籍 图测绘 要求 分幅、 编号 、 图 名 籍 图图 幅采用 50 50方形分幅。 籍 图编号 方法沿用 由西 至 东 ,由北至南用阿拉伯 数字表示 。 图 名取 图 幅 内 有 较 大影 响 的 单 位名 称 作 为图 名 . 址点 线 的一般要求 址点、界址 线 在地籍 图 上的表示 严 格按地籍 图图 式、地籍 测绘规 范的要求 执 行。 地界址点 边长 大于 100 米 时 , 应 在明 显 位置增 设界址点。 界址点旁均需注 记 界址点 号 , 当图 面 负 荷 过 大 时 ,界址点可以跳 跃 注 记 。 当 其他界 线与 宗地界址 线 重合 时 , 连续 表示宗地界 线 ,其他界 线 可以跳 跃 表示。 定及 数 据 处 理 16 坊 内 宗地界址点原 则 上采用解析法 数 字化全野外测 量, 个别 特 别 困 难 地方可采用部分解析法 进 行 测 量。 对单 一 进 口的巷道,距离、 级导线 点 较远 的 单位、院落可以先作一 条 支 导线 控制 测 量,然后再 对 界址点施 测 。 测 量界址点: ( 1)利用 电 子全站 仪 ,用 极 坐 标 法施 测 各界址点。 ( 2) 测 角:借助于精度不低于 仪 器 进 行 观测 ,在 观测 中, 应经 常 检查 起始方向。 ( 3) 测 距: 应 注意 棱镜 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 尽 量保 证棱镜 中心 与 界址点的重合。施 测时 采用一 测 回 两 次 读数 。 检 核:用 极 坐 标 法 测 量界址点 时 ,搬 邻 站后, 应 重复测 量 1 2 个 前 测 站 观测过 的界址点, 两 次 测 量同一点坐 标 之差 应 小于 10并将误 差 值 存入原始 数 据文件中。 析法 测 定界址点精度指 标 及适用范 围 类别 界址点 对邻 近 图 根点 点位 误 差( 界址点 间 距 允 许误 差( 界址点 与邻 近地物点 关 系距离 允 许误 差( 中 误 差 允 许误 差 一 5 10 10 10 明 显 界址点 二 7 5 15 15 15 隐 蔽界址点 测绘 的基本要求 籍 图 的 测绘 采用全野外 数 字化 测 量。 17 用 电 子全站 仪实 地 对 地物点的坐 标进 行 测 量, 将数 据保留在原始文件中。 外施 测时 ,在 对 地物 编码时 , 应 遵循唯一、 实 用、符合 图 式分 类 的原 则 。原 则 上按照 1: 500、 1: 1000、 1: 2000地形 图图 式 执 。 经数 据 处 理生成的 数 字地籍 图 地籍要素表示完全、准确、 数 字精度符合要求,地物表示合理,相互 关 系正确无 误 ,各 类 注 记 指示明确。 过对数 字地籍 图 的 处 理,形成 标 准的分幅地籍 图 ,通 过输 出 设备 打印 纸质图 。 的施 测 籍 测 量 地籍 测 量是在地籍平面控制 测 量的基 础 上 进 行的, 应测 定下列 内 容: ( 1)界址点、 线 以及其 它 重要的界 标 。 ( 2)行政 区 域界 线 、地籍街道和地籍街坊的界 线 。 ( 3)建筑物和永久性的 构 筑物。 ( 4)地 类 界和城 区内 的 绿 化 区 的界 线 。 测 量精度 ( 1)相 邻 界址点 与邻 近地物点 间 距中 误 差不能大于 图 上 ( 2)宗地 内 部地物点点位中 误 差不能大于 图 上 18 ( 3) 邻 近地物点 间 距中 误 差不能大 于 图 上 制作 籍 图 最 终 回放在 经过热 定型 处 理的 酯 薄膜上,回放 图 方格 网 精度: 内图 廓 长 度 误 差不得大于 图 廓 线对 角 误 差不得大于 籍 图 成 图 比例尺建成 区内与 建成 区 外均 为 1: 500。 籍 图 上 还 需要表示的 内 容: ( 1)地籍 号 :街道 号 、街坊 号 、宗地 号 注在 图 幅 内 相 应 的位置 内 。 ( 2)地 类号 :按照全 国 土地分 类标 准 对 使用土地 进 行分 类 ,并将 分 类号 注 记 在宗地 内 。 ( 3)座落:城 区内 宗地的座落由行政 区 名、道路名(巷道名)以及 门 牌 号组 成。在 图 上 应 注 记 道路名 称 以及 门 牌 号 。字 头一律朝道路、街道、巷道一 侧 。 ( 4) 单 位名 称 : 测区内 ,宗地面 积较 大,而且具有 较 大影响 和具有方位作用的用地 单 位, 单 位名 称 注 记 全 称 , 当 名 称较长 ,正常字体不能注 记 完整 时 ,字体可以适 当调 整。 数学 要素:地籍 图图 廓 线 、坐 标网 格以及控制点表示准确, 图 廓整 饰 完整。 积 :本次地籍 测 量所生成的地籍 图 要求注 记 地 块面 积 ,以平方米 为单 位,保留到小 数 点后 两 位。 19 籍 图 要要素的分 层 :在地籍 图 生成以后, 应对图件上各 种 信息 进 行分 类 , 并 根据不同要求存放在不同 图层 中。 籍 图 的 拼 接:各施 测单 位在提交成果前, 应与 相邻测区 的成果 进 行 图 幅接 边 , 达 到 图 式、 规 范的要求后方可上交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