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改革开放三十的周年回顾.docx_第1页
县民政局改革开放三十的周年回顾.docx_第2页
县民政局改革开放三十的周年回顾.docx_第3页
县民政局改革开放三十的周年回顾.docx_第4页
县民政局改革开放三十的周年回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民政局改革开放三十的周年回顾 *民政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回顾 改革开放 30 年,是*民政事业发展最快,取得辉煌成 就的 30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民政工作在省市 民政部门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 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 稳定”工作方针,牢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的民政宗旨,确立并坚持“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在服务中 发展民政事业”的指导思想,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开拓 进取、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孺子牛”精神,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攻难点,办 实事,求实效,开创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双拥、城乡 最低生活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管理、 勘界、收养、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殡葬改革等新的工作领 域,民政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得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 管部门的充分肯定;XX 年被省民政厅授予福建省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被三明市政府授予殡葬管理 工作先进单位;XX 年被省民政厅授予村委会换届选举先进 单位;殡仪馆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级花园式单位,被省 民政厅授予“全省民政系统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先 进单位;XX 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XX 年度政风行风评议满 意单位和 XX-XX 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县依法治理领 导小组授予 1998-XX 年度依法治县先进单位;XX 年被市民 政局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先进 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挂包 单位;被县机关党工委授予 XX-XX 年度先进党支部;XX 年 被县政府授予“十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一、救灾救济工作卓有成效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 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工作 方针,建立了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和专 户管理体制,提高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规范救灾工作程 序,XX 年制定出台了*县民政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全县形成了防范有预案、应急有措施、救济有办法的一 整套救灾救济体系。XX-XX 年,全县安排重建家园 2355 户, 每户补助资金 1500-8000 元不等,与此相配套的还有各种 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了受灾户重建家园困难, 有效地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 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救灾工作积极推进 以自我保障能力为内容改革,实行无偿救济与有偿扶持相 结合,把保险引入救灾工作,增强社会救助能力。XX 年民 政部门同保险公司密切配合,在农村推行农房统保,保费 由民政部门统交。当年,全县遭受冰雹、火灾等灾害 49 起, 损毁房屋 3334 户,获得人保财险公司理赔 176.405 万元; XX 年上半年,全县因遭受火灾、冰雹等灾害的农户 3100 户, 获得人保财险公司理赔保险金额 25.711 万元,增强了灾害 救助能力。妥善使用救灾资金,1978-XX 年,全县累计安排 救灾超过 1900 多万元,有 18.3 万人次的灾民救济对象得 到救助,有力地维护灾区的社会安定稳定。 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开 民生救助工作实行重大改革,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从 1998 年开始实施; XX 年 3 月,根据省政府闽政XX3 号关于全面建立和实 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文件要求,民政局成立了 *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制定出台了*县城乡最低 生活保障工作暂行规定,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工作。按照“完善、巩固、提高”的方针。在保持低保 人员基数稳定的前提下,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 水平有升有降”,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切 实抓好动态管理。当年我县共筹集低保资金 689 万元,全 县共有 7520 户 20536 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XX 年全县 共有 7337 户 20410 城乡贫困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年发放低保金 1374.78 万元。 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继续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 制的改革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 为主的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金由过去“三提 五统”费中承担,改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保证了五保户 的供养经费按时到位。XX 年 12 月制定出台了*县农村五 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五保供养标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 1200 元提高为 1440 元,集 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为 2160 元,为全县 1528 农村五 保户解决生存问题。同时又将五保户列入城乡最低生活保 障范围进行补助。1986 年我县开始积极探索“以乡镇敬老 院集中供养为依托,包户扶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模式, 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从 1986 年西滨、西城两个镇先后创 办农村敬老院开始,至 XX 年全县 15 个乡镇相继创办了 17 个乡镇村敬老院,县福利院、光荣院两院合一大楼 1992 年 开始兴建,1995 年竣工。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为民办 实事项目带动下,我县争取省市配套资金 375 万元,对新 阳、梅仙、西城、联合、西滨、中仙和台溪等乡镇敬老院 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其中新建敬老院 4 所,改扩建敬老院 3 所。目前全县敬老院可供使用床位 400 床,集中供养 111 人。XX 年启动实施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住房补助工程,对 全县 56 户五保、低保对象危房、倒房进行修缮,发放住房 补助金 4.6 万元。全县农村敬老院和分散五保对象的住房 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稳中有进 改革开放 30 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军民的共同 努力下,我县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发挥了稳 定部队、稳定社会的作用。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抚恤、优待、 退伍安置、拥军优属的政策法规,实现了优抚安置工作法 制化,规范化。二是拥军优属工作蓬勃发展,“双拥”工 作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国防、全社会双拥方向发展, 群众性拥军优属活动广泛开展。90 年代后,县双拥工作领 导小组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 活动的精神,以提高地方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为目标,紧 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1993 年县 财政拨款 43.29 万元,帮助消防中队盖起一幢大楼,1996 年制定出台了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和优待金、国防义 务教育费征收通知。XX 年 8 月 14 日召开全县双拥工作会 议,对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三是坚持“国 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制度。贯彻落实“思想教 育、扶持发展、群众优待、国家抚恤”的优抚工作方针, 从 1981 年起,由原来的优待劳动日改发向义务兵家属发放 优待金,XX 年全县享受优待 381 人,发放优待金 115 万元, 比 1981 年人均增长 872.25%。建立和完善了优待对象抚恤 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1986-XX 年*县财政抚恤费支出 474.49 万元,XX 年为 34 位“三属”发放抚恤金 14.99 万 元,为 80 位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 43.92 万元,为 262 位在 乡复员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 105.216 万元,为 131 位带病 回乡退伍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 15.72 万元。四是严格执行 安置政策,坚持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服从服务于当前 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稳定,XX 年出台了*县城镇退役士兵 安置暂行规定,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改进安置办法, 拓宽安置渠道,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鼓励和引导退 役士兵自谋职业,圆满的完成了党和政府赋予的退伍安置 任务。1986 年XX 年共接收安置退伍军人 3536 人,其中 城镇退伍军人安置 537 人。五是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工作,全面落实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在军队离退休干部 中广泛开展“讲传统、讲奉献、保稳定、促发展”活动, 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热情周到地为军休干部服务。 我县共接收安置军休干部 5 人,其中离休 2 人,退休 3 人。 五、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开展 以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为重点,兼顾农村困难家庭人 员为工作目标的农村医疗困难补助工作于 XX 年全面开展, 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全面实施农村医疗 救助制度的通知号文和福建省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 试行办法的要求,制定实施了*县农村困难家庭医疗 救助暂行规定和*县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补充规定 。积极探索救助模式,结合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把农村 医疗救助直接放在医疗窗口,方便群众,减轻负担。XX 年 7-12 月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 11.18 万元,153 人次得到 医疗救助,初步缓解了部分特困群众看病难问题。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深入开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与之相适应,中共 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 通知责成民政部门负责城乡基层政权的日常工作。我县 认真贯彻中发198622 号文件精神,1988 年 6 月开始组织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8 月在联合、 汤川、管前、溪尾、西滨、中仙、梅仙等 7 个乡镇 11 个村 实施试点工作,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新的村委会领导班子。 1991 年民政局制定*县 1991 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 方案,1999 年组织实施 1998 年 11 月 4 日全国人大常委 会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积极推进村民自治活动 中,成功组织了 6 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通过抓制度、 抓规范、抓运行、抓实效,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广泛开展村民自治,大力推进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村委会建设得到加强,促进了农 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全县 261 个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100%村委员会实行了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活动,提高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水平,XX 年西滨镇西洋村 被省民政厅、司法厅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单位称 号,洋中镇洋中村、西城镇光林村、城关镇城关村被市民 政局、司法局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单位称号。在 抓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同时,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服务意见, 认真推进*社区建设,从 1989 年 10 月在城西大埔山成立 大埔山社区开始,至 XX 年全县城区共成立 26 个社区,覆 盖率达 100%。XX 年,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精 神,搞好社区建设,在城区原有社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设立 7 个社区居委会,配备 42 名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社区 党支部、议事监督委员会,构建新型社区工作机构,帮助 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问题,社区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医疗 卫生、计划生育、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等一系列服务活动 相继开展起来。 七、殡葬改革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 的精神,加强了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1996 年 5 月,设 立殡葬管理所,县政府随即印发实施了县城区殡葬管理暂 行规定,要求在城区规划区范围内死亡的居民、农民和 外来人员一律火化,入葬公墓。XX 年 6 月,位于城关镇秀 村,投资 500 万元的*县殡仪馆动工兴建, XX 年 7 月竣工 投入使用,同年*县殡葬改革在全县推开,全县范围内死 者尸体全部进行火化,并在各村建立公墓或骨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