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与管理对策.docx_第1页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与管理对策.docx_第2页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与管理对策.docx_第3页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与管理对策.docx_第4页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与管理对策.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与管理对策 在供电企业内电力的输送和分配过程中,将会产生 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这些损耗简称线损。线损可分为固 定损耗和可变损耗以及其它损耗。 一、降低线损可以采取的技术措施 (1) 优化网络结构。忻城县供电公司现有 35 千伏变 电站 9 座,整个县城基本上达到环网供电,基本解决了过 去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县城双回路供电都采用了并联运 行的经济供电方式。 (2) 采取新型节能型变压器。农网建设与改造后,淘 汰更换了一批高耗能变压器。电压质量提高了,低压线路 供电半径缩短了,导线截面增大了等等原因,减少了线损。 根据电压分析线损率的理论关系,假设某线路电压 合格率能从 80提高到 90或 95,可以降低的线损分别 是: P =112100 提高到 90时: P =11(1100)2 100=100=1735 提高到 95时: P =111152100=2438 (a 为电压提高的百分数) 以该路线原线损率 7计量,则分别可以降低 71735 =12 个百分点和 72438 =17 个百分点, 降损效果相当明显。 (3) 淘汰旧表。更换 DD28、DT8、DS8 系列电能表为 新型宽幅度电能表,对于动力用户,合理选择配置电流互 感器,提高计量准确度,减少电能损失。 (4) 无功补偿。 1 、无功补偿的原则:为了使电网无功补偿能取得最 佳的综合效益,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分级补偿,就地平衡。 2 、无功补偿的侧重点,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输电 网补偿与配电网补偿相结合,以配电网补偿为主。供电部 门进行补偿用户进行补偿相结合,以就地平衡为主。 3 、无功补偿的标准。高压供电的工业及装有带负荷 调整电压设备的用户,功率因数为 095 以上;其他工业 用户功率因数为 090 以上;农业用户功率因数为 080 以上;我们以就地补偿为例, 设 cos1=06 089 ,cos2=09 ,根据公式: 得出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把功率因素 075 提高到 09 时, 可降低可变损耗 3056 ,如果原线路线损率为 10,则 可以降低 103056 =306 ,降损效果非常明显。 二、管理措施 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员工的素质和人的能动性也 左右了降损工作的好坏。忻城县供电公司现有职工 350 人, 年供电量为 8000 万千瓦时,人均年供电量只有 23 万千瓦 时。网改后的台区和线路都由公司职工进行管理,对管理 降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 、公司成立了由经理任组长的降损领导小组,把降 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乡镇所所长亲自抓,每个 有经济指标考核的部门都设一名专责具体负责。公司实行 奖金与线损挂钩,由部门把指标分解到个人,实行二级奖 金分配制。 2 、加强抄收工作。每个月抄表前召开一次分析会, 就上个月线损率高于 15的台区进行清查,对一些用户负 荷起伏较大的重点清查。 3 、实行轮换抄表制,防止人情电、关系电和等价交 换等等,对大用户实行三天或五天一抄表防止电量流失, 对一些经过清查、整改后降损不明显的台区进行地毯式的 换表,为此我们给各供电所配备了 1000 只电能表和 300 套 互感器进行轮换。 4 、运行线路和设备的定期巡视,对线路和台区内的 树木和杂物进行清整,对绝缘瓷瓶和避雷器定期检查。 5 、每月(季)开展高、低压线损分析会及线损现场分 析会,对存在问题群策群力提出解决方法。 三、计量措施 1 、计量点的选择 计量点应尽量选在供电双方的产权分界点上,以方 便管理和减少有关线损分担的计算。 2 、计量装置和计量方式的选择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根据负荷电流选择合适的变比, 使正常负荷的变动范围在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 30100以内。在计量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在砖厂、石 材厂、大型加工厂等企业都安装了高、低计量装置,以高 压计量来考核低压计量。 3 、加强对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巡视。 4 、开展反窃电 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窃电的手法五花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