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历史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古镇历史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古镇历史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古镇历史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古镇历史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镇历史调查报告 一、 题的提出 ,一座在区乃至上海市有名的“古镇”。 “古”饱含了事代沧桑,孕育着未来,它见证了一个地方 的历史,敞开了人类通向此地内涵的大门。做为一个读在, 受人民教育的我们应当了解的历史,面对的 未来! 大家都知道 XX 年,被列为上海市“十五”期间重 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中心镇之一。现在在党的“十六大” 号召之下,又将成为不可忽略的经济要点之一。 洋山深水港的在建,更能使获利不少,各企业私营、 公营纷纷落入。经济成绩足以可人。的未来将是 多么美丽的图画!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如果没有历 史的深厚沉淀,的发展不会如此被市政府所重视,不 会如此迅速。因此,了解的历史,对于现在,对于未 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调查与报告 1、概况 历史悠久。西部地区,在唐开元元年重筑捍 海塘时业已成陆。时名东皋,居塘内侧。北宋元丰年间, 今地区已有青墩盐场,场署在东皋。南宋乾道年间, 丘崇筑里护塘。此后,青村渐成集镇。明洪武十九年,信 国公汤和督筑青村堡,翌年设青村千户所。清雍正四年, 析华亭东南境立县。雍正九年,县治迁青村所城。民 国元年,县治西迁南桥,改为城市,旋作区、乡、社、 镇所迄今。XX 年撤县建区,为“一城九镇)中心 镇之一,迄今。 2、经济 农业 明清之际,里塘居民才转向以农业为主,辅以少量家 庭副业。清季以后,外塘的大批土地得到开垦,盐田变农 田。至解放前夕,本地基本上已属单一的农业经济,且产 量很低。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运动,农 业生产迅速发展,1957 年,粮食常年亩产 856 斤,皮棉亩 产 56 斤,油菜籽亩产 100 斤,分别比 1848 年增长 144%、159%、85%。但单一的农业经济状况仍未改变。1958 年,曙光人民公社建立后,开始兴办工作、苗圃等社办工、 副业单位,打破了单一农业经济状况。社队工业的发展, 有力地加强了农业。1984 年粮食常年亩产 1706 斤,皮棉亩 产 175 斤,油菜籽亩产 354 斤,分别比 1957 年增长 99.3%、212%、254%。 现在,比例日趋合理,调整为 3.5:6.5。目前种植业, 果蔬苗木种植已逐渐成为我镇区域特色经济,种植总面积 达 8000 亩,西甜瓜、无核柿、大枣名扬四方。 水产养殖总面积达 6000 亩,河蟹、南美白对虾、罗氏 沼虾等享有盛名。 工业 工业相对于农业来说,在的发展历史要短。解放 前有过西家工厂。民国十六年,有电灯厂。民国二十 九年,开设过涌源轧花厂。西厂先后于民国二十五、三十 四年关闭。解放后,县、社队工业迅速发展。镇上有五家 县属厂、十五家社办厂、还有南街、东门大队的队办 厂居委小工作。制镜厂生产的民用生活镜,为国家轻 工业部的部管产品。盒式旅行镜等外销东南亚、欧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木器雕刻厂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外销日本 等地。 由于工业基础较好。目前,已形成旅游箱包、铁木家 具、文具玩具、服装针织、五金机械、汽车配件、电镀化 工、电子电器等几十种行业。 现在工业区总占地面积 600 公顷 ,划分为四个区 域。分别为:箱包工业园区、家具工业园区、机电工业园 区和综合工业园区。 3、教育 早在明代,青村城内已“文风大盛,凡有子弟者,无 不令其读书。每逢试期,应童子试才五、六十人”。“而 海滨称文墨之区,必以青村为首矣”。建县后,知县刘伯 埙建文庙,崇尚孔子,文风更盛。嘉定十年,知县艾荣松 建肇文书院,光绪三十年,改称肇文学堂。此后,新兴学 堂次第兴建。民国十六年秋,李主一发起创办私立曙光初 级中学。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来。 中心小学校不断扩大规模。曙光中学复校,由初级中学改 为完全中学。校园内建有龙华烈士李主一纪念碑,由故宫 博物院院长吴仲超题签碑名。新建中学,东 门小学、幼儿园等。 目前,有各类学校 9 所,教职工 790 名,学生 8581 名。 4、革命传统 反抗斗争 明嘉靖间,军民曾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抗倭斗争, 倭寇先后 8 次侵入,人民便以千户陈元思为首领 与倭寇抗争。百户王河英勇牺牲。明末,抗清志士李唐禧 和彭氏等曾英勇抗敌。民国初期,国共两党合作的县党支 部和中共县委都首先在建立。李主一烈士为了人 民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的历史上写下了光 辉的一页。1983 年,曙光中学旧址和李主一烈士碑被列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人们崇敬先烈,永远怀念他们。 5、大事记 唐开元元年:筑捍海塘,塘自西南入今本社境,经护 塘角北趋南汇航头、下沙、东皋地区完全脱海成陆。 南宋乾道八年:丘崇发起筑里护塘。塘自西南入今社 境,经今、四团汇南汇界,本地里塘完全脱海成陆。 明洪武十九年:汤和督筑青村堡 清雍正四年:建立县。首任知县张荫圻 清雍正九年:浚青村城护城河,尔后,县治由南桥迁 至青村城 清道光十三年:铺设青村城四门石街 清宣统二年: 青村改为城厢 民国二年:监狱发生重大冲监事件 民国四年:经 XX 内务部决定,县治迁南桥被认定,自 此,城厢改为城市,南桥改为县治 民国十三年,在等地宣传新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 民国十四年:“五州”运动后,李主一等加入中国共 产党,本县开始有共产党 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县党部在第一高小召开 代表大会 民国十八年:施行区自治制,为第二区,区长戴 癸 民国二十二年:小区并大区,原第二区与等四区合并 为第四区,署,宋家龙任区长 民国三十四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驻的 100 名左右侵华日军被迫撤离本地区 民国三十六年:撤区建镇是年起至解放,先后由范立 人、廖琴才、王吟梅、彭镇海任国民党镇镇长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 军占领,本社境全部解放 一九五三年:区所属十六个乡、镇各自召开第一 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代表六百十人 二 000 年:被上海市列为“一城九镇”中心镇之 一 三、活动总结 在做调查报的的日子里,我们积累了许多知识,使我 们从另一个角度更全面、更彻底的了解,果不愧 为“古镇”,果不愧为“中心镇”。现在已经是古今 融合,历史与未来相结,更美好的宏图即将展现开来。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免受到些挫折,但是四 个人的团结、奋斗、努力还是克服了困难,不禁让人感受 到同学、集体的力量。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从物质知 识、文化精神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充实,让人的社会交际 能力、询问能力得以提高,亦是素质的提高。不再局限于 书本中学校中的知识。社会中的知识更得让我们去探究去 体会。 可是活动最后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我们并没有完成全 部预定计划,安排好的一些问题不能向镇有关领导查问, 难免可惜。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