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ocx_第1页
图书馆与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ocx_第2页
图书馆与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ocx_第3页
图书馆与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ocx_第4页
图书馆与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与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 (河池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摘 要: 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面 临着消失的危险。图书馆有义务和责任 对其加以保护,文 章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采集、立 档、保存、 传播及宣传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桂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2(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XX)06014902 桂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保存着丰富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一 地区长期积累下来 的精神财富,是这一地区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对现代社 会的发展仍将有 着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冲 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危险 ,因此 保护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图书馆有义务和责任采 取措施来保护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 1 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的 保证,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 们之间进行交流和 了解的要素,其作用不可估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 的活的遗产,它 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承传,可以 称其为“活财富”。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 国、各民 族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载体,如果脱离了人,非物质文 化遗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在经 济全球化的今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 桂西北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世居着壮、汉、瑶、 仫佬、毛南等 8 个民族,是广西壮族 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 最多的地区之一。不同的传统历史文化和不同的自然环境, 影响和造就 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与风俗,形成了桂西北独 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桂西北各个少数民族都有 自己的民族 语言,此外还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如服饰、婚姻、丧葬、 节庆、娱乐、礼仪 等,都保存着自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 点,如壮族青蛙节、白裤瑶祭祀仪式、仫佬依饭节、毛 南 分龙节等。近年来,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力度很大,成效也十 分显著,目前,全市有刘三 姐歌谣、毛南族肥套、仫 佬族依饭节、壮族蚂拐节、壮族 铜鼓习俗、瑶族服饰等 6 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 遗产保护名录;壮族蚂拐舞、壮族春榔舞等 11 个项目 入选自治区首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红水河流域 铜鼓艺术”被列为国家首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 10 个 试点项目之一;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宜州下枧河流 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环江 毛南族傩文化列为自 治区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试点项目。尽管如此,面对 当今时代的变 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桂西北的非物质文化 仍然面临着危机,有消失的危险。毛南族的“分 龙节”就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分龙节”是毛南族最大的节日,承 载着毛南族主要的文化和 习俗,是毛南族文化的象征,但 是这一传统节日正逐渐地淡化,并且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分龙节”活动的内容就已经简 化,“椎牛”仪式逐渐消亡,集体 活动也减少了,基本上 是各家各户单独举行家祭。“分龙节”在某种程度上只保 存节庆的欢 娱活动,民族特色逐渐淡化,而且“分龙节” 中的代表性艺人人数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 ,包括在毛 南族民歌、舞蹈、花竹帽编织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 艺人大约只有 60 余人, 其中有代表性的传统流派传承人 只有 20 人左右,这些艺人的年纪年大多数是很大的,而很 多 年轻人对传统的文化不感兴趣,使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要是没有年轻人跟上来,那么等到这 些人老了,或者死去 了的时候,民间艺术就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 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职责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 责。1974 年,国际图联( IFLA) 明确提 出图书馆四大社会 职能: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传递科学情报, 进行社会教育, 开发智力资源 。人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 所以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图书 馆的职能 之一。 图书馆的使命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 职责。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 公共图书馆宣言 , 宣言赋予公共图书馆使命, 指出: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 心应该是与信 息、扫盲、教育和文化有关的 12 项使命, 其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密切相关的有: 加 强文化遗 产意识, 提高艺术鉴赏力, 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 提 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 展示的机会;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 的对话, 赞赏文化的多样性; 支持口述传统文化的保存和 传 播。这些表述可以说确认了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职能。 国际图书馆界实践表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 馆的职责。为了保护、抢救文化遗产, 国际图联成立了文 献保护国际中心。该中心实施了 PAC(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计划, 其目的在于确保任何形式和载体的 图书资料, 不论是已经出版的还是未正式出版的, 都得以 永久保护和方便利用。PAC 计划是 1984 年在内罗毕会议上 正式提出, 在 1986 年维也 纳图书馆资料保护学术研讨会 后开始启动的。PAC 的主要原则:图书馆资料的保护是文 化与学术发展、继承的基础工作;图书馆资料的保护是国 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共同事业 ;各国不仅有责任保护好 自己的出版物, 而且应该承担对与本国文明、文化有关的 其他 图书馆资料进行保护的义务。这表明, 在国际图书馆 界, 保护各国各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也是图书馆的 职责,地处桂西北的图书馆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也有保护 的职责。 3 保护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针对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快速消失的 严峻形势, 地处桂西北的图书馆应责无 旁贷地承担起保护 的重任,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 3.1 对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及采集 普查是掌握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 情民心的重要手段, 是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行的有效保护,对 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基础。因此, 简朴图书馆 要有计划、 有目的、科学、系统地采用影视人类学、民俗 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手段和方法的全面普查活 动, 摸清家 底,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 分布状况、生存环境 、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同时进行实 地采集。实地采集和记述是普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没 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记录和民俗事象的记述, 就无从 谈论普查, 而有了忠实记录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和忠 实记述的民俗文化事项, 就保存下了当前所流传的民族非 物质文化 遗产的时代面貌, 从而为从民族民间文化角度研 究民众的思想和世界观提供了有利条件, 也 为制定和实施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桂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世居着 8 个民族,有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保留着丰富多 彩的民族民间文 化遗产,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不及时抢救和保 护, 将很快面临消失的可能。所以, 通 过普查采集, 基本上摸清家底, 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非 物质 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价值评估、 濒危状况、存在问题, 以便 于采取有效保护对策。 3.2 对桂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立档、保存和 传播 人类的文化遗产, 无论物质还是非物质, 都是珍贵的 历史文化资源, 既凝聚了前人的劳动创 造, 具有一定的历 史价值, 又可以通过现实的转化和开发利用, 重新创造新 的现实价值。因 此, 做好文化遗产的立档、保存和传播工 作尤其重要。对实地普查采集获得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原始 材料, 应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研究, 并应用现代科技 手段, 为本地区民族非物质 文化遗产原始材料资源建立档 案。同时, 可以利用节日活动、专题展览、观摩、培训、 专业 性研讨等多种形式, 传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使 公众不断对其了解和认识, 并根据各自 的兴趣和需要选择 浏览、欣赏和研究。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不仅重 新服务于社会, 应用于大众, 创造新的现实价值, 实现非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共享、世界共享的目的, 也能够 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目的。 目前, 河池地区的图书馆应 该抓紧对桂西北地区壮族、仫 佬族、毛南族传统文化遗产原始材料及有关地方文献进行 综合 的数字信息化处理,首先筹建壮族、仫佬族、毛南族 信息资源数据库或资料室,为将来通过互 联网和全国文化 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 传播和展示丰富、独特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构建网络 平台做好准备。 3.3 抓好宣传工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重要途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十分重视宣传工 作的重要性,指出各缔约国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 到确认、尊重 和弘扬,为使公众了解这种遗产所面临的威 胁以及根据本公约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应面向公众 、尤其 是面向青年开展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的计划,并提供各种 非正规的知识传播手段。 宣传联合国及中国对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所制定的一些法律和法规,如联 合国教科文组 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XX 年 3 月国务院 办公厅下发的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意见、XX 年 12 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 文化 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宣传国家及各地为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所采取的行动。如:XX 年 1 月国 务院决定把每年 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 产日”,XX 年 5 月 20 日, 国务院 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包括 518 项。XX 年 9 月 14 日, 中国非物质 文 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在河池市, 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本地区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 如每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等活动,广播电视部门应该积 极的加以宣传。宣传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桂西北 地区有多项国家级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是我们宣 传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 瑶族祝著节等许多非 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宣传。 图书馆应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宣传、教育,如讲 座、展览、墙报、黑板报、知识竞赛、 图书推荐、网站、 读书活动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图书馆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展板在展览厅展出,还可 以请有关专 家或当事人来报告厅做专题讲座,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非物 质文化遗产,以促进这 些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这种宣传服 务形式不仅可以借助图书馆显著的公众影响力来促进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而且反过来也可以为图书馆文 化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晓妹,等. 图书馆如何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J. 图书馆杂志, XX, (2) . 2 康延兴. 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 J. 图书馆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