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书_第1页
水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书_第2页
水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书_第3页
水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书_第4页
水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书 一 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鳌峙塘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 10+M) 104m3/d( M 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征 地面积约 40000形图见附图。 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 1。 东江原水水质资料 表 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1 浑浊度 度 3 锰 细菌总数 个 /80 14 铜 总大肠菌群 个 /L 9200 15 锌 色度 色度单位 20 16 嗅和味 - 17 阴离子合成剂 - 6 肉眼可见物 微粒 18 溶解性总固体 107 7 9 氨氮 总硬度( 42 20 亚硝酸盐氮 总碱度 1 硝酸盐氮 2 10 氯化物 2 耗氧量 1 硫酸盐 3 溶解氧 2 总铁 址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水厂厂区现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的素填土层,并夹杂大量的块石,平均厚度为 5 米左右,最大层厚达 ,该土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构筑物的持力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减少构筑物的沉降变形,本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填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石粒径为 25径为 400 毫米,桩孔距为 1M,按梅花形布置。 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 ,绝对最高温度 (绝对最低温度 (年平均霜冻日 ,最多 10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932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 最大降雨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主导风向东北( 01 班)、西南( 02 班)。 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6)的相关要求。 二 计水质 给水处理过程设计出厂水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检测项目指标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水中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 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计水量 设计水量 444 1017107101010 3 三 艺流程的选择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根据上述要求,本设计选择“ 原水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的处理工艺。 筑物形式的选择 根据已选工艺流程,在设计中混合设施选用机械混合池,反应池选用折板反应池,沉淀池选用平流沉淀池,滤池选用普通快滤池,采用加氯消毒。 四 凝药剂的选择 凝剂投量计算 设计中取日处理水量 170000 ;采用精制硫酸铝,根据原水水质,参考当地某厂,单位混凝剂最大投量最大取 ,平均取。 当 1.3 时: 日混凝剂投量 0 42 11 7 00 0 01 0 00 00 当 8 时: 6061 7 00 0 01 0 00381 0 00 的 碱度的影响 ( 1)水的 4 硫酸铝除浊的最佳 范围在 间,在此范围内,主要存在形态是高聚合度氢氧化铝,其对胶粒具有十分优异的聚合作用。由于硫酸铝水解过程中不断产生 H ,而导致水的 下降。为使 保持在最佳范围内,应使水中具有足够的碱性物质与 H 中和。当原水碱度不足或硫酸铝投量多时,会使水的 大幅下降并影响硫酸铝继续水解。为此,需向水中投加碱剂,通常投加的碱剂为 ( 2)石灰投量计算 由水质资料知,原水中碱度为 47.5 ,即为 相当于8 5564 7 精制硫酸铝投量为 61.3 ,市售石灰纯度为 50%。 投药量折合321 8 2 9 3202,投药量相当于 Lm 17910 218 。 设计中取保证反应顺利进行的剩余碱度 ,则 Lm m . 1 40 . 4 50 . 8 5 1 7 933C a O 子量为 56,则市售石灰投量为 70. 。 凝剂的配制和投加 ( 1)混凝剂投加方法 混凝剂 投加方法有湿投和干投,干投应用较少,本设计采用湿投方法。 ( 2)混凝剂调制方法 混凝剂采用湿投时,其调制方法有水力、机械搅拌方法,水力方法一般用于中、小型水厂,机械方法可用于大、中型水厂,本设计采用机械方法调制混凝剂。 ( 3)溶液池容积 设计中取混凝剂的浓度 %15b ,每日调制次数 2n 次,混凝剂最大投加量,设计处理水量 7083 ,则 溶液池容积 31 3 4 . 7 1152417 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池尺寸为 2 56 ,高度中包括超高 0.3 m,沉渣高度 0.3 m。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31 3 5 73 满足要求。 5 池旁设工作台,宽 底坡度为 部设置 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地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 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 1 ( 4)溶解池容积 312 9 溶解池尺寸为 . 72 . ,高度中含超高 部沉渣高 操作方便,池顶高出地面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 32 9 22 1 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设 渣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给水管管径 10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 5)溶解池搅拌设备 溶解池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桨为平桨板,中心固定式,搅拌 桨板安装见图 1。 图 1 溶解池搅拌机示意图 搅拌设备查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一册表 7宜本设计的参数列于表 1中。搅拌设备应进行防腐处理。 搅拌设备参数表 表 1 表 1 溶解池尺寸 B B(m) 池深 H(m) 桨叶直径 D(桨板深度 L(H (E (搅拌机重量 ( 750 1200 100 330 / 200 6 ( 6)投加方式 混凝剂的湿投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器投加和计量泵投加。 ( 7)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设计采用耐酸泵与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 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 1 耐酸泵型号 25用一备。 25耐酸泵参数:流量为 m3/h、扬程为 数为 2960转 /分、配套电机功率 产单位石家庄水泵厂。 灰乳的制备和投加 ( 1)石灰乳的计量方法 石灰计量投加的方式有干法计量和湿法计量两种。根据采用的石灰乳配制方法,采用湿法计量。 ( 2)计量设备 石灰投量的计量设备有计量泵和水射器等。 ( 3)石灰乳投量 石灰乳投加浓度要求不超过 4%,设计中取 则每升石灰乳内含0g。根据原水碱度影响计算,市售石灰投量为 ,则每小时设计处理水量所 需 为 : 1 1 . 2708310001 5 . 7 则石灰乳量为 3 m选 计量泵,电机功率 4 药间及药库 ( 1)加药间 各种管线布置在管沟内: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加药管采用塑料管、排渣管为塑料管。加药间内设两处冲洗地坪用水龙头 便于冲洗水集流,地坪坡度 坡向集水坑。 ( 2)药库 药剂按最大投加量的 30 硫酸铝所占体积 312 . 6 31263030170000100061. 330100030 硫酸铝相对密度为 硫酸铝所占体积为: 93.0 计中取石灰投加量 ,则 7 石灰所占体积 8 0 . 1 8 0 0 7 0301 7 0 0 0 01 0 0 01 5 . 7301 0 0 030 石灰相对密度为 其所占体积为: 3.6 种药剂合计所占体积为: 16.6 品堆放高度按 用吊装设备),则所需面积为 108.3 虑药剂的运输、搬运和磅秤所占面积,不同药品 间留有间隔等,这部分面积按药品占有面积的 30%计,则药库所需面积为 计中取 140 药库平面尺寸取: 14.0 m。 库内设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型号为 械混合池 效容积 取混合时间 ,池数 n=2个,则 3 2 9 . 5 1260 0 . 5708360 机械混合池尺寸及有关参数选定: 直径: 水 深: 池总高: m 3 超高搅拌器外缘速度: . 03 . 01 . 设计中取一般采用 搅拌器直径: ,设计中取 2.0 m 搅拌器宽度: ,设计中取 0.3 m 搅拌器层数:因 设计中取一层 搅拌器叶数: 4Z 搅拌器距池底高度: 0 拌器转速 m 03 8 拌器角速度 dD v 3 03 功率 取阻力系数 4.0c ,搅拌器层数 1B 层,搅拌器半径 ,则 1 0 . 8 09 . 84 0 8 1 . 0143 . 01 0 0 8 434032 需轴功率 取水的动力黏度 速度梯度 1730 则 1 0 . 71 0 2 6 0 02 9 . 5 1100 2 2 2 21 ,满足要求。 动机功率 取传动机械效率 n,则 机械混合池计算各部分尺寸示意如图 2所示。 9 图 2 机械混合池示意图 板反应池 计水 量 水厂总设计规模为 170000 m3/d,折板絮凝池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水量为: 3 4127 0 83 计计算 折板絮凝池每个系列设计成 4组。 ( 1)单组絮凝池有效容积 取絮凝时间 ,则 3 1 7712604 4 1 ( 2)取有效水深 ,单组池宽 ,则 L 77 絮凝池长度方向用隔墙分成 3段,首段和中段格宽均为 墙后为 絮凝池总长度为: 7 . 9 50 . 1 ( 3)各段分格数 10 与平流沉淀池组合的絮凝池池宽为 3道隔墙分成 4组,每组池宽为 6 7 540 首段分成 10格,则每格长度 1L : 1 100 48 8 7 521 首段每格面积 21 1 1 0.1 通过首段每格的平均流速 9 4 中段分为 8格,末段分为 7格,则中段、末段的各格格长、面积、平均流速分别为: , 22 , s , 22 , s ( 4)停留时间计算 首段停留时间 m . 9 9s 1 7 9 . 50 . 1 9 53 . 5 0101 T 中段停留时间 m 8 3 1 5 33 82 T 末段停留时间 m . 8 6s 1 7 1 . 30 . 1 4 33 . 5 073 T 实际总停留时间 m i ( 5)隔墙空洞面积和布置 水流通过折板上、下转弯和隔墙上过水孔洞流速,首、中、s、 s,则水流通过各段每格格墙上孔洞面积为: 21 .0 mf k ,取 0.8 宽 1.0 m,则孔高为 0.8 m, 实际通过首段每格格墙 上孔洞流速 k 22 mf k ,取 宽 孔高 实际通过中段每格格墙 上孔洞流速 k 20 224 23 2 mf k ,取 宽 孔高 11 实际通过末段每格格墙 上孔洞流速 k 09 524 孔洞在格墙上上、下交错布置。 ( 6)折板布置 折板布置首段采用峰对峰,中段采用两峰相齐,末段采用平行直板。折板间距采用 折板长度和宽度各段分别采用 ( 7)水头损失计算 相对折板 取谷处流速 ,峰处流速 ,则 折板渐放段水头损失 mg . 0 0 1 3 69 . 82 0 . 1 4 2 222211 取相对峰的断面积 21 56.0 , 22 06.1 ,则 渐缩段的水头损失 820. 141. 060. 56222212 取上转弯阻力系数 ,下转弯或孔洞阻力系数 ,转弯或孔洞流速 ,则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 i 0 8 4 89 3 0 2 (上转弯时) i 0 49 3 0 2 (下转弯或孔洞时) 折板水流收缩和放大次数 40n ,则首段相对折板总水头损失 i 0 . 3 1 20 . 0 1 40 . 0 0 8 4 8100 . 0 0 0 8 20 . 0 0 1 3 64021 平行折板 取板间流速 ,则 折板水头损失 0 0 8 49 1 取转弯或穿过孔洞时流速 ,则转弯或孔洞时水头损失 12 0 3 7 89 2 0 (上转弯时) i 0 4 29 2 0 2 (下转弯或孔洞时) 取 90转弯次数 24n ,则平行折板总水头损失 i 0 . 0 8 40 . 0 0 4 20 . 0 0 3 7 880 . 0 0 0 8 424 平行直板 取平均流速 ,则 转弯水头损失 0 1 5 69 1 0 0 . 0 1 10 . 0 0 1 5 67 折板絮凝池总水头损失 0 . 4 0 70 . 0 1 10 . 0 8 40 . 3 1 2 平行直板平行折板相对折板 ( 8) 首段 T 值 取首段水头损失 ,水的动 力黏度 0 0 560 ,反应时间 ,则 首段速度梯度 1322. 99101. 00560 0. 312100060 7 5 3 4 9 94211 中段和末段 12 13 折板絮凝池总 13- 2 7 . 58 101 560 0 71 0 0 0 4101 . 58 . 9 13 板絮凝池布置 在絮凝池各段每格隔墙底部设 200200泥孔,池底设 度,坡向沉淀池,在过渡段设排泥管,管径 板絮凝池布置如图 3。 图 3 折板絮凝池布置 流沉淀池 计流量 取沉淀池个数 4n ,则 77 0. 9424170000 3 面尺寸计算 ( 1)沉淀池 有效容积 取停留时间 ,则 3 7 0 8 3 4 1 ( 2)沉淀池长度 取水平流速 ,则 7220 . 0 1 136003600 ( 3)沉淀池宽度 取沉淀池有效水深 ,则 14 1 4. 9 13 . 31 44 8 3 ,设计中取 14m。 沉淀池长宽比 满足要求; 长深比 满足要求。 复核沉淀池中水流的稳定性: 水流断面积 2 4 6 . 23 . 341 , 湿周 m 2 0 . 63 . 32142 , 则水力半径 0 弗劳德数 0 0 0 29 2 r ,介于 间,满足要求。 出水系统 ( 1)沉淀池的进水部分设计 沉淀池的配水,采用穿孔 花墙进水方式。取孔口流速 ,则 孔口总面积 4.0 每个孔口的尺寸定为 158孔口数为 410个。 取局部阻力系数 2 ,则 进口水头损失 0 49 211 可以看出,计算得出的进水部分水头损失非常小,为了安全,此处取为 ( 2)沉淀池的出水部分设计 沉淀池的出水采用薄壁溢流堰,渠道断面采用矩形。 取溢流堰的堰上负荷 3350 ,则 溢流堰的总堰长 2 4 33 5 0 4 1 出水堰采用指形堰,共 5条,双侧集水,汇入出水总渠,其布置如图 4所示。 15 图 4 平流沉淀池平面示意图 出水堰的堰口标高能通过螺栓上下调节,以适应水位变化。 取渠道宽度 ,则 出水渠起端水深 0 . 8 60 . 99 . 80 . 9 8 23 22 出水渠道的总深设为 水高度 渠道内的水流速度 1 0 8 沉淀池的出水管管径初定为 时 管道内的流速 1 . 0 41 . 10 . 9 8 444 223 ( 3)沉淀池放空管 取放空时间 ,则 放空管管径 0. 6236002 3. 设计中取放空管管径为 ( 4)排泥设备选择 沉淀池底部设泥斗, 每组沉淀池设 8 个污泥斗,污泥斗顶宽 泥斗深 用 动功率为 2车速度为 ( 5)沉淀池总高度 取沉淀池超高 ,污泥斗高度 ,则 通快滤池 面尺寸计算 ( 1)滤池总面积 16 取滤池每日的冲洗次数 2n ,每日冲洗时间 ,不考虑排放初滤水时间,即取 00 t ,则滤池每日的实际工作时间 2 3 1224100 选用单层滤料石英砂滤池,取设计滤速 0 ,则 滤池总面积 2 7 14 . 32 3. 8101 70 0 00 ( 2)单池面积 取滤池个数 12N ,布置成对称双行排列,则 单池面积 取 , ,滤池的实际面积为 2 607. 50.8 m ,则 实际滤速 9 . 92 3 . 86012 170000 当一座滤池检修时,其余滤池的强制滤速为 1 0. 81 . 9121 ,介于 10 14m/合要求。 池高度 取承托层高度 ,滤料层厚度 ,滤层上水深 ,超高 ,则 水系统 ( 1)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流化态流速 取滤料粒径 ,球度系数 ,滤料的孔隙率 m ,水温 20时水的动力黏度 2001.0 ,则 . 380. 0010. 98 0. 001 3 10 1 1 5 ( 2)反冲洗强度 17 取安全系数 3.1k ,则 2141 . 0 81 . 31010 ( 3)反冲洗水流量 g 8 4 01460 ( 4)干管始端流速 取干管管径 ,则 1 . 0 71 108404104 2 3 ( 5)配水支管根数 取支管中心间距 ,则 单池中支管根数 540 . 38 . 022 j 单格滤池的配水系统如图 5所示。 图 5 单格滤池配水系统布置图 ( 6)单根支管入口流量 ( 7)支管入口流速 取支管管径 ,则 1 . 9 90 . 1101 5 . 641042 18 ( 8)单根支管长度 j 3. 251. 052121 ( 9)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 取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与滤池面积 ,则 22 1 5 0 0 0 0 0 . 1 560%25.0 k ( 10)配水支管上孔口流速 ( 11)单个孔口面积 取配水支管上孔口的直径 0 ,则 222 7 8 . 51044 ( 12)孔口总数 ( 13)每根支管上的孔口数 36541 911 支管上孔口布置成二排,与垂线成 45夹角向下交错排列。 ( 14)孔口中心距 mn ( 15)孔口平均水头损失 取壁厚 ,则 孔口直径与壁厚之比 据此查表选取流量系数 ,则 k 3 . 50 . 0 0 2 50 . 6 710 149 . 82 1102 1 22 ( 16)配水系统校核 对大阻力配水系统,要求其支管长度 0。 对大阻力配水系统,要求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 所有支管横截面积之 19 和的比值小于 3 50 . 1 满足要求。 砂排水槽 ( 1)洗砂排水槽中心距 因洗砂排水槽长度不宜大于 6m,故在设计中将每座滤池中间设置排水渠,在排水渠两侧对称布置洗砂排水槽,每侧洗砂排水槽数 41 n ,池中洗砂排水槽总数 82 n 。 0 ( 2)每条洗砂排水槽长度 取中间排水渠宽度 ,则 20 ( 3)每条洗砂排水槽的排水量 g 105884020 ( 4)洗砂排水槽断面模数 洗砂排水槽采用三角形标准断面,如图 6 所示。 图 6 洗砂排水槽断面计算图 取槽中流速 ,则 20 0 . 2 10 . 61000 1052110002100 ( 5)洗砂排水槽顶距砂面高度 取砂层最大膨胀率 %39e ,排水槽底厚度 ,超高 ,则 e 0 . 9 30 . 0 80 . 0 50 . 2 12 . 50 . ( 6)排水槽总平面面积 2200 1 8 . 2 98 . 00 . 983 . 30 . 2 122 %25%基本满足要求。 ( 7)中间排水渠 中间排水渠选用矩形断面,渠底距洗砂排水槽底部的高度 0 . 7 70 . 223 22 单格滤池的反冲洗排水系统布置如图 7所示。 图 7 单格滤池反冲洗排水系统布置图 池反冲洗 本设计中滤池反冲洗水由专设的冲洗水泵供给。 ( 1)水泵流量 g 840 21 ( 2)承托层的水头损失 w 0 . 1 20 . 4 3 ( 3)冲洗时滤层的水头损失 取滤料未膨胀前的孔隙率 30 2 6 5 041.0 砂, ,滤料未膨胀前的厚度 ,则 w 0 . 6 80 . 70 . 4 104 水砂 ( 4)水泵扬程 取排水槽顶与清水池最低水位高 差 0 ,水泵压水管路和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 ,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 ,安全水头 ,则 根据水泵流量和扬程进行选泵,最终确定水泵型号为 20的扬程为 量为 650 950L/s。配套电机选用 选 2台泵,1用 1备。 水泵吸水管采用钢管,吸水管直径 800中流速 ,符合要求。水泵压水管也采用钢管,压水管直径 700中流速 ,基本符合要求。 出水系统 ( 1)进水总渠 滤池的总进水量为 3 9 6 0 0 0 0 ,设计中取进水总渠渠宽 ,水深为 中流速 。 单个滤池进水管流量 2 1 6 ,采用进水管直径002 ,管中流速 。 ( 2)反冲洗进水管 冲洗水流量 g 840 ,采用管径 003 ,管中流速 。 ( 3)清水管 清水总流量 ,为了便于布置,清水渠断面采用和进水渠断面 22 相同的尺寸。 单个滤池清水管流量 2 ,采用管径 005 ,管中流速 。 ( 4)排水渠 排水流量 g 840 ,排水渠断面宽度 ,渠中水深 中流速 。 消毒及其投加设备 氯量计算 取加氯量 30.1 ,则 每天的加氯量 7 01 7 0 0 0 01 . 01 7 0 0 0 0 氯设备的选择 加氯设备包括自动加氯机、氯瓶和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等。 ( 1)自动加氯机选择 选用 转子真空加氯机 2 台, 1 用 1 备,每台加氯机加氯量为 kg/h。加氯机的外形尺寸为:宽高 =330370氯机安装在墙上,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 台加氯机之间的净距为 ( 2)氯瓶 采用容量为 500氯瓶,氯瓶外形尺寸为:外径 600高 1800瓶自重 146称压力 2瓶采用 2组,每组 8个, 1组使用, 1 组备用,每组使用周期约为 24d。 ( 3)加氯控制 根据余氯值,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加氯量。 氯间和氯库 采用加氯间与氯库合建的方式,中间用墙分隔开,但应留有供人通行的小门。加氯间平面尺寸为:长 库平面尺寸为:长 氯间与氯库的平面布置如图 8所示。 23 图 8 加氯间与氯库平面布置图 水池 面尺寸计算 ( 1)有效容积 取经验系数 %10k ,则 3 1 7 0 0 01 7 0 0 0 01.0 清水池共设 4座,则 每座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31 42 50417 0004 ( 2)平面尺寸 取清水池的有效水深 ,则 每座清水池的面积 21 取清水池的宽度 5 ,则 清水池长度 ,设计中取为 38m 则清水池实际有效容积为 34 27 m 取清 水池超高 ,则 清水池总高 24 道系统 ( 1)清水池的进水管 取进水管管内流速 ,则 进水管管径 0 . 8 9 50 . 70 . 7 8 54 7 8 541 设计中取进水管管径为 管内实际流速为 m/s。 ( 2)清水池的出水管 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出水最大流量计。 取时变化系数 ,则 最大流量 31 06 2 524170 0 取出水管管内流速 ,则 出水管管径 1 . 1 60 . 70 . 7 8 54 7 8 54112 设计中取出水管管径为 s。 ( 3)清水池的溢流管 溢流管的管径与进水管管径相同,取为 溢流管管端设喇叭口,管上不设阀门。出口设置网罩,防止虫类进入池内。 ( 4)清水池的排水管 取放 空时间 ,排水管内水流速度 ,则 排水管的管径 D 0 . 6 51 . 20 . 7 8 536003 42750 . 7 8 5360023 设计中取排水管管径为 水池布置 ( 1)导流墙 在清水池内设置导流墙,以防止池内出现死角,保证氯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小于 30座清水池内设置 2条导流墙,间距为 清水池分成 3格。在导流墙底部每隔 清水池清洗时排水方便。 ( 2)检修孔 在清水池底部设圆形 检修孔 2个,直径为 1200 ( 3)通气管 为了使清水池内空气流通,保证水质新鲜,在清水池顶部设通气孔。通气孔共设 12 个,每格设 4 个,通气管的管径为 200气管伸出地面的高度高低 25 错落,便于空气流通。 ( 4)覆土厚度 清水池顶部应有 加以绿化,美化环境。此处取覆土厚度为 五 面布置 艺流程布置 工艺流程布置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厂区面积和地形,采用直线型。这种布置,生产联络管线短,管理方便,且有利于日后扩建。 面布置 按照功能,将水厂布置分成以下三区: ( 1)生产区 由各项水处理设施组成,呈直线型布置。 ( 2)生活区 将办公楼、宿舍、食堂、锅炉房、浴室等建筑物组合在一个区内。为不使这些建筑过于分散,将办公楼与化验室,食堂与宿舍,浴室与锅炉房合建,使这些建筑相对集中。这些建筑布置在水厂进门附近,便于外来人员联系。 ( 3)维修区 将机修间、水表修理间、电修间、泥木工间合建,仓库与车库合建,和管配件场、砂场组合在一个区内,靠近生产区,以便于设备的检修,为不使维修区与生产区混为一体,用道路将两区隔开。考虑扩 建后生产工艺系统的使用,维修区位置兼顾了今后的发展。 ( 4)加药区 加药间、加氯间设于絮凝沉淀池附近。 区道路布置 ( 1)主厂道布置 由厂外道路与厂内办公楼连接的道路采用主厂道,道宽 双侧 植树绿化。 ( 2)车行道布置 厂区内各主要构(建)筑物间布置车行道,道宽为 环状布置,以便车辆回程。 ( 3)步行道布置 加药间、加氯间、药库与絮凝沉淀池间,设步行道联系,泥木工间、浴室、宿舍等无物品器材运输的建筑物,亦设步行道与主厂道或车行道联系。 主厂道和 车行道为沥青路面,步行道为铺砌预制混凝土板块、地砖等。 26 区绿化布置 ( 1)绿地 在厂门附近、办公楼、宿舍食堂、滤池、泵房的门前空地预留扩建场地,修建草坪。 ( 2)花坛 在正对厂门内布置花坛。 ( 3)绿带 利用道路与构筑物间的带状空地进行绿化,绿带以草皮为主,靠路一侧植树篱,临靠构筑物一侧栽种花木或灌木,草地中栽种一些花卉。 ( 4)行道树和绿篱 道路两侧栽种主干挺直、高大的树木如白杨,净水构筑物附近栽种乔木或灌木、丁香树。步行道两侧、草坪周围栽种绿篱,高度为 墙采用 区管线布置 ( 1)原水管道 原水由两条输水管线进入水厂,阀门井后用联络管连接分别接入两个机械混合池,为事故检修不影响水厂运行,分别超越沉淀池、滤池设置超越管。 ( 2)加药管和加氯管 为了防止管道腐蚀,加药管和加氯管采用塑料管,管道安装在管沟内,上设活动盖板,以便管道堵塞时管道清通,加药管线以最短距离至投加点布置。 ( 3)水厂自用水管道 水厂自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冲洗和溶药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由二级泵房压水管路接出,送至各构(建)筑物用水点。 上埋地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采用复合管或塑料管。 ( 4)消火栓布置 厂区内每隔 距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 5)排水系统布置 厂区排水包括生活排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