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_第1页
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_第2页
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_第3页
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_第4页
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0、 用 限公司生产的 双机组 混凝土搅拌机 生产,理论生产率 120m/h 2,使用 骨料最大粒径 采用三一重工生产的 0凝土输送泵 , 最大理论混凝土输送量 120 m3/h 170m3/h, 混凝土输送压力 12允许最大骨 料 粒径 碎石 40混凝土输送内径 125 过 测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合格料源; 验试配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进一步的配合比使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204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016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4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用水标准 3 通用硅酸盐水泥 75 设用卵石、碎石 4685 设用砂 4684 凝土外加剂 076 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23 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 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 50082 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10 拌混凝土 14902 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 160 210) 强度等级 送混凝土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矿渣硅酸盐水泥 ; 其针 、 片状颗粒 含量 1 0%,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符合 1:规定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碎石(沉积岩)压碎指标 16%,表观密度不小于 2600kg/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 3/4。 其通过 少于 15%,符合 2 类技术要求,含泥量 泥 块含量 表观密度不小于 2500kg/散堆积密度不小于 1400kg/隙率不大于 44%; 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减水率不小于 25 ,含气量不大于 抗压强度比 750、 2840 ; 符合级, 细度不大于 12%, 需水量比不大于 95%,烧失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00kg/ 5% 45%; 阐述本配合比设计的起因及目的。 阐述技术支持文件。 阐述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及要点。 4. 原材料说明 用强度等级 验报告见附件) 验编号: 名: 号: 厂编号: 种: 强度等级: 水泥 28 集料:采用河洗砂(试验报告见 附件) 验编号: 地: 种: 格: 集料:采用通过二种 规格的碎石子组合成 5 续级配 (试验报告见附件) 验编号: 地: 种: 格: 5 10总量 20%) 10 总量 80%) 试验编号: 煤灰: (试验报告见附件 ) 验编号: 地: 种: 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 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 10%,需要检测安定性。 格: 加剂: (试验报告见附件 ) 验编号: 地: 种: 格: 3 合水:采用生活饮用水 阐述本配合比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状况,有溯源。 算参数的确定 凝土强度标准差 ()选取 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k=30 凝土配制强度按 o k+算。 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o k+=30+凝土配制强度计算结果的确定 本次 强度等级 送混凝土 配合比配制强度 o=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确定 凝土水灰比的确定 ( W/B) : a、 回归系数( a)选用 b)选用 b、水泥 28 c g= c、 (b)胶凝材料 28b= f d、 混凝土配制强度 o= e、水胶比按 W/B= a b/ o+ a b b 计算。 算: W/B= a b/ o+ a b b =( ( =水胶比计算结果的确定: 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为无冻害,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 按照 混凝土配制强度、水泥 28归系数计算的水胶比( W/B) 结果为 合耐久性要求,故取计算水胶比 W/B= 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60 2104级) ,碎石最大粒径为 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 30kg/ 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 算 a用水量按 1算; b外加剂的减水率 = c用水量( 算: 1 =230( =165( kg/ d 计算结果的确定: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65kg/取砂率( s): 根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 160 210石最大粒径为 胶比 率选 s =41%。 4 加剂的掺量确定: 根据出厂资料与试验选择掺量占 水泥和粉煤灰掺合料的总量 a= 煤灰 的掺量: 煤灰取代率 c=30%。 量法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 2390 kg/ 水泥用量 (粉煤灰用量( ( : c =330 30%=99kg/ 按取代水泥率( c)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 1- c) =330( 1 =231 k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的确定: 根据泵送混凝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 300kg/算胶凝材料用量为 330 kg/300kg/符合规定要求。 骨料( 细骨料( 量的确定: 算公式: a. b. s = 100% 1895kg/细骨料用量( 算: s = 100% 40= 895 100% 58 kg/ 计算粗骨料( 量: 1895137 kg/ 细骨料用量 58 kg/粗骨料 137 kg/ 量: a =3.2 kg/据以上数据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 231 kg/粉煤灰 99 kg/砂 758 kg/碎石 1137 kg/外加剂 3.2 kg/水 165kg/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的用量。 表 (表 算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表 材料 名称 水泥 ( 粉煤灰( 砂子 ( 石子 ( 外加剂( 水 ( 重量( kg/ 231 99 758 1137 65 5 比例 1 0 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称量精度:骨料为 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 一般不宜超过 15 计算配合比试拌 种材料用量计算: 泥 =231 =粉煤灰 =99 =砂 子 =758 =石 子 =1137=中: 5 10子占 总量 20% =0 总量 80%=外加剂 =水 =165= (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 拌 30材料 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子( 石子( 外加剂( 水( 5 1020%) 10 80%) 重量 得坍落度 210 察粘聚性、保水性良好。 基准配合比(表 (表 准配合比表 材料 名称 水泥 ( 粉煤灰( 砂子 ( 石子 ( 外加剂( 水 ( 重量( kg/ 231 99 758 227 910 65 比例 1 F/C+F S/C+F G/C+F +F W/C+F 说明: 用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其中一个是前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 6 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同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 别为 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 他计算参数同计算配合比; 料同基准配合比。 加 (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 胶比 编号 材料 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子 石子 外加剂 水 5100重量( kg/ 210 90 789 227 909 165 比 例 1 胶比 (表 胶比 编号 坍落度( 粘聚性描述 保水性描述 表观密度( kg/ 10 210 良好 良好 2390 210 良好 良好 胶比 (表 胶比 编号 序号 试拌 日期 试验 日期 龄期 ( d) 试件截 面尺寸 ( 破坏 荷载 ( 强度( 备注 单个值 确定值 1 150 150 达到试配强度的 % 2 150 150 3 150 150 4 150 150 达到试配强度 7 5 150 150 的 % 6 150 150 准配合比水胶比为 (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 胶比 编号 材料 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子 石子 外加剂 水 5100 重量( kg/ 231 99 758 1137 65 比例 1 胶比 (表 胶比 编号 坍落度( 粘聚性描述 保水性描述 表观密度( kg/ 10 210 良好 良好 2390 210 良好 良好 胶比 (表 胶比 编 号 序 号 试拌 日期 试验 日期 龄期 ( d) 试件截面尺寸 ( 破坏 荷载 ( 强度( 备注 单个值 强度值 150 150 达到试配强度的 % 2 150 150 3 150 150 8 4 150 150 达到试配强度的 % 5 150 150 6 150 150 少 满足工作度要求, 度检验水胶比 (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 胶比 编号 材料 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子 石子 外加剂 水 5100重量 kg/57 110 725 1133 165 比例 1 2 82 胶比 (表 胶比 编号 坍落度( 粘聚性描述 保水性描述 表观密度( kg/ 20 220 良好 良好 2400 220 良好 良好 土强度试验(表 (表 胶比 编 号 序号 试拌 日期 试验 日期 龄期 ( d) 试件截面尺寸 ( 破坏 荷载 ( 强度( 备注 单个值 强度值 150 150 达到试配强度的 % 2 150 150 3 150 150 9 4 150 150 达到试配强度 的 % 5 150 150 6 150 150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表 合比试验资料表 编号 胶比 率 % 41 40 39 配 合 比( kg/ 水泥 210 231 257 粉煤灰 90 99 110 砂子 789 758 725 石子 1136 1137 1133 外加剂 165 165 165 10 工作性 10 水性良好 10 水性良好 20 水性良好 强度( 7d 28d 达到设计( %) 828与胶水比( B/W) 关系(图 使 水胶比为 聚性、保水性良好均满足工作要求。与三个水胶比相应的 28d 抗压强度实测结果分别为 828与胶水比( B/W)的关系曲线,由图 曲线确定与混凝土配制强度 o=应的胶水比,与基准配合比非常接近,故选 W/B= 表 (表 验室设计配合比表 强度等级 水胶比 砂率 % 配合比( kg/ 水泥 ( 粉煤灰 ( 砂子 ( 石子 ( 减水剂 ( 水 ( 40 214 92 768 1151 65 %,试验室配合比即为最后确定的试验室设计配合比。 (试验记录见附件 30) ( 表 验室设计配合比表 强度等 水胶比 砂率 配合比( kg/ (图 凝土 28水比 B/W 混凝土 28d 抗压强度( 11 级 % 水泥 ( m/ 粉煤灰 ( m/ 砂子 ( m/ 石子 ( m/ 减水剂 ( m/ 水 ( m/ 12施工修正 据砂子含水率 s、石子含水率 g,对各种材料修正用量后为现场施工配合比。 mc=mms=m 1+ s%) mg=m 1+ g%) mw=mm s%+m g%) 13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参考资料 (附件) 附件 1水泥试验记录; 附件 2水泥检验报告; 附件 3砂 试验记录 ; 附件 4砂检验报告; 附件 5碎石 试验记录 ; 附件 6碎石检验报告; 附件 7粉煤灰 试验记录 ; 附件 8粉煤灰检验报告; 附件 9外加剂 试验记录 ; 附件 10 外加剂检验报告; 附件 11 混凝土试拌 试验记录; 附件 12 混凝土配合比。 配 合 比 试 配 记 录 配合比编号: 工程部位 强度等 级 拌和 方法 技术 要求和原材料情况说明: 坍落度要求: 水泥: 粉煤灰: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减水剂: 掺量: 试 配 记 录 内 容 水泥( 粉煤灰( 细骨料( 粗骨料 1( 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