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初中生辞旧迎新手抄报内容资料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 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 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 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也指奖金、 贿赂他人的钱。在中国粤语区红包被称为利市(俗作利是、 利事、励事),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小礼物。 在春节期间由长辈派给小朋友的红包称作压岁钱,是 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 俗,部份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结婚的亲友。发红包的习惯 一般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也有部分地区, 新年发红包的范围比较广泛,例如邻居家的小朋友、普通 交情的同事之间都有可能发红包,但这种红包内的金额往 往比较小,红包里放上 10 元、20 元等。 在工业发达地区,春节期间公司都会向所有员工发一 封“开工红包”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多人已习惯于用全 新印制的纸币来做红包,除了比较雅观外也有寓意去旧迎 新,因此每年春节前许多银行的现钞提取量就会急剧增大。 印钞厂也会有增印新钞的压力。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一习惯 不利于低碳环保。 在异国他乡,一些与华人有往来的 其它族裔朋友,对华夏的红包文化也是随俗例行,民间如 此,社区、公司也奉行如仪。除了春节以外,在其他喜庆 场合,例如婚礼、新店开张等亦有送红包的习惯。但是相 对于春节红包来说,贺礼红包的金额往往不菲。 红包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 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 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 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 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 “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 为吉。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 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 种小妖叫“祟” ,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 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 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 有 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 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 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 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 吹灭了灯火, “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 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 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 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 。说是太 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 ,隔 365 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 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 ,用 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 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 。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 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 “压惊金犀钱” 。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 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 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汉武帝 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 ,恢复了夏历即农历, 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 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 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 的第一天。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 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 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 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 1 月 1 日定 做“新年” ,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 ,但并未正式命 名和推广。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 ,将公历 1 月 1 日定为 “元旦” ,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并规定春节放 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 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 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 “腊祭” 。 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 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觥,万寿无疆” ,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 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 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 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 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 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 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 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 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 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 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 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 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 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 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 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 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 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 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 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 “佳节良辰” 。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 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 往来” ,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 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 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 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 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 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运营团队入职培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光纤宽带接入与宽带提速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广告宣传代理合同
- 2025版建筑渣土运输与污水处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员工培训与技术交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海外房地产项目劳务派遣劳动合同
- 2025版咖啡厅租赁合同书(含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 2025电商产品研发与运营合作协议书0814
- 2025版房地产广告代理服务与技术支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返聘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园区改造运营方案(3篇)
- 2025年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真题及答案
- 腮红画法教学课件
- 二零二五版便利店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弱电设备运输方案模板(3篇)
- 2025-2030中国重水市场运行态势与未来竞争力剖析报告
- 企业职工感恩教育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品牌管理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 临沧市市级机关遴选真题2024
- 【物化生 高考西北卷】2025年高考招生考试真题物理+化学+生物试卷(适用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四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