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2018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2018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2018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2018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当前社会各界都在提倡敬老 爱老的新风尚。所以在才重阳节到来之际要设计好活动方 案,大家一起过重阳!小编为大家收集了2018 重阳节实 践活动方案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8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一 1、让儿童了解重阳节 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老人,提高动手能 力; 3、培养儿童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 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营造尊敬老人的浓烈氛围。 (2)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等音响设备。 (3)学生准备自备的各种材料,用于制作风筝及给老人 的礼物。 (4)活动时间一天。 一、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 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吗? 重阳节在哪一天? 重阳节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登高辟邪,祈福免祸) 你知道重阳节有什么新的意义?(尊敬老人) 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利用这次活动,来体验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增长我们的见识,加深我们对 自己亲人特别是老人们的感情。这是很有意义的。 播放投影仪(活动课件):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 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日 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 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 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 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 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 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 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 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 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 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 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 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解除凶秽,以招 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 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现在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 年,我国把 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 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 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 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 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不少家 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 一些可口的饮食。 二、亲身体验相关习俗: 上午: 1、赏菊花。 教师相机介绍: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 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 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 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 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在菊花傲霜怒 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 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 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2、登山或登高。 教师相机介绍: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 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 登高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 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 习俗。 3、做风筝、赛风筝: (1)、材料:竹子、棉花、胶水、棉线、钓鱼线 (2)、做法: 、将竹子削薄,用棉线绑成喜欢的形状; 、将棉线用胶水贴好,画上图案,绑上钓鱼线; 、可以不用棉纸贴,而用薄塑料胶布贴上。 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放风筝比赛。 下午: 1、诗歌朗诵。 首先介绍重阳节与诗歌的渊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 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 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 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 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 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 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 间的节日。 然后以重阳节和尊敬老人为主题,分组进行诗歌朗诵 比赛: 参考诗歌: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2、做礼物。 各人拿出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给老人们的礼物。 3、拜访老人。 将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老人们,并表演事先准备好的 文艺节目,给老人们送去欢乐。 今天的重阳节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不仅了解了重阳 节的来历,还亲身体验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 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 给你们一句话:不管你们将来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工 作,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时刻惦记着你们的老人,你 们要真诚地关心、尊敬老人,多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多让 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 2018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二 20xx 年 10 月 21 日(九 月初九)是中国的又一传统节日重阳节。1989 年,我国 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 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 当前社会各界都在提倡敬老爱老的新风尚。作为 21 世纪的 中学生,尊老敬老的道德意识就显得更必要,尊老敬老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东林 大队部组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为托老所 的老爷爷、老奶奶带上我们的关爱和节日的慰问,同时其 他学生在家为爷爷、奶奶等长辈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1. 周一升旗仪式上,大队部发出敬老活动的倡议书 2. 学生在一周内为爷爷、奶奶等长辈们做一件力所能 及的事,并以周记形式记录下来。 月 19 日少代会大队委员候选人参与市民活动中心托老 所活动。 节目安排: (1)诗歌朗诵留住童年 (2)相声吹牛 (3)舞蹈恰恰恰 (4)英语诗歌朗诵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 (5)古筝独奏渔舟晚唱 (6)书法表演梅花 (7)学生和老人互动,陪老人聊天,共享重阳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祝愿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 2018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三 “家家有老人,人人 都会老” 。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坚强直 挺的背影在岁月中淡去,脚步也变得逐渐缓慢和蹒跚起来。 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物质回报,而是晚辈们深情的问候,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真诚体验与长辈间浓浓的亲 情。 结合本学期感恩亲情主题文化节开展重阳节各项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懂 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设置简单的节日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积淀、传承中国 的传统文化。 20xx 年 x 月 x 日20xx 年 x 月 x 日 活动一:“小鬼当家” 亲情回报活动 1、学说感恩话:在日常生活中请记得对家人说感恩的 话,如:当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 ,当 爷爷奶奶做饭或做其他事情说“谢谢” ,平时做到不与家人 顶嘴等等。 2、学做家务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 项家务小技能,为家人减一份辛劳,添一份惬意,送一份 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 具体说明: 一、二、五、六年级完成以上两项感恩小作业;三、四年级 学生在本次活动后和父母共同完成一次亲子通信,对本次 活动进行简单总结,加深对亲人的理解。该材料可由班主 任收藏,在亲情互动主题班队会上进行分享和交流。三、 四年级每班上交 3 份。 上交时间:20xx 年 xx 月 xx 日 活动二:“最美夕阳红” 节日探究活动 农历九月 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在这一天,人们还有吃重阳糕 的习俗,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实,每一 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渊源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了解 了多少呢? 具体说明:五、六年级学生利用十一小长假 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的习俗、故事等,填写完成活 动反馈表。每班上交 3 份。 上交时间:20xx 年 xx 月 xx 日 活动三:“别样的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