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式减压阀的设计方案_第1页
先导式减压阀的设计方案_第2页
先导式减压阀的设计方案_第3页
先导式减压阀的设计方案_第4页
先导式减压阀的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导式减压阀的设计 方案 第一章 引言 液压传动有很多机械传动没有的优势,如调节方便、反应灵敏、结构简单、传动能量大等。 我国液压元件工业兴起于 1953。兴起初期,我国生产液压元件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要代表。通过反求工程来制造出自己的液压元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减压阀、溢流阀、节流阀等都做的很成功。液压是一门新的学科,能够掌握好液压技术的,可以加强一个国家的机械的大力发展,更好的增强国力。 50年代的中国处于一个发展落后的建设时期,当时的国力很弱,所以只有机械的大力发展才能带动国家的发展。但是,大型的机械需要有很好地液压系统来支撑,所以自主研发液压阀志在必得。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前期的局势动荡使得国家科技十分落后,液压阀在别的国家发展的都比较早。所以我国的液压元件的制造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发展的晚所以必定会有差距,但我国的液压阀制造发展的十分迅速。如今我过的液压阀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针对液压阀的技术参数形成了系列化和标准化。 在国外。液压技术十分纯熟。外国设计制造的液压阀性能良好。与我国的同类液压阀进行对比,国外的液压阀传递能量更大,尺寸结构更简单,反应速度更快、更准、更稳。液压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工业、民用、军工等所有机械涉及到的都用到了液压系统。如:工程机械、汽车、机床、船舶、农林机械、医疗器械、飞 机、坦克、导弹等。 正因为液压系统的应用如此广泛,所以对减压阀的设计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课题针对先导式减压阀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对其结构参数和特点进行改良,并做出三维造型。 第二章 压技术 液压技术是利用液体的液动力来进行能量传递,将液体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机械运动,液压传递的能量大、精确度高,所以在机械领域内应用很广泛。无论是民用还是军工,液压的使用无处不在。传递液动力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密闭环境,一丝的泄露都可能导致传动的误差,因此液压元件密封性和耐磨损度要求很高。利用滚压工艺加工液压 元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密封性和耐久度的问题。 压技术应用 由于液压系统的有点十分突出,所以在机械领域内,无论是高精度还是高能量传动等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应用如下表: 行业名称 应用举例 行业名称 应用举例 工程机械 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 制造机械 组合机床、冲床、自动线 矿山机械 凿石机、开掘机、提升机、液压支架 轻工机械 打包机、注塑机 灌装机械 食品包装机、真空镀膜机 建筑机械 打桩机、液压千斤顶 汽车工业 高空作业车、汽车起重机 冶金机械 轧钢机、步进加热炉 铸造机械 砂型压实机、加料机、压铸机 纺织机械 纺织机、印染机 锻压机械 压力机、模段机、空气锤 压技术的发展 自帕斯卡在 17 世纪中叶提出静压传动原理,世界第一台水压机于18 世纪在英国制造出来算起,液压传动已有百年的历史了。由于早期的液压技术的不成熟和当时社会的生产力低下,所以液压传动技术应用并不广泛。 由于 19 世纪是有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液压传动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步入成熟。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制造液压阀至今,中国的液压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历经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到现在中国液压阀已经发展到了有自己的系列和标准。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液压技术发展到这个程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机械行业里,很多的机器都离开了液压都将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如汽车,如果没有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将无法变得像现在这么灵敏。如重型工程机械,如果没有液压系统,哪来那么大的扭矩来提供动力?如果没有液 压系统,数控机床的精密性将大打折扣。就是因为有需求,才使得液压阀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因为有需求才使得液压阀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会使液压阀向更精确、更大功率、更高效、更节能、集成度更高和功能复合化发展。现如今,电液比减压阀、数字阀、电液伺服液压缸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将成为液压阀发展的新趋势。 压阀 减压阀是其出油口压力低于进油口压力且使压力达到一定的值时使压力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装置。减压阀的使用场合是需要减压的液压系统的支路上。 按调节要求的不同,有保证出口压力恒定的定值减压阀、保证进出口压力差恒定的定差减压阀和保证进出口压力成一定比例的定比减压阀。如无特变指明,所说的减压阀就是指定值减压阀。减压阀有两种形式的,但 液压系统只基本都是用先导式减压阀,直动式减压阀运用较少。 由于减压阀能使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且维持恒定,不受入口压力和通过流量大小等的影响,因此在液压传动中先导式减压阀主要用于某一支路压力需要比主系统压力低且稳定的工作压力场合。当系统中的某一支路需要一个比系统压力低的压力时,我们可以在其支路上串联一个先导式减压阀。 导式定值减压阀 图 2图所示,该阀由上方的溢流阀进行先导调压,然后再由主阀减压。 压力油从进油口进入阀内,产生压力 后压力油经过减压口减压后从出油口出来压力由 2。这就是减压过程。 出口压力油通过阀体 6 与阀盖 8 上的油孔进入阀盖 8 上与主阀 7 连接的孔中的下腔。通过锥阀阀座 4 中的阻尼孔进入锥阀阀座的内油管作用在锥阀阀芯 3 上。当油液的压力低于低于设定值时,则液压油的油压无法将锥阀阀芯顶开,主阀阻尼孔 9 中没有能够流动的液压油,因此主阀上下腔无法产生压力差,所以无法达到减压效果。 当油液的压力高于先导阀弹簧的弹力时,则液压油将锥阀阀芯顶开,液压油从先导阀的泄油孔回油箱,由于油液的损失,使得主阀上下端产生压力差,液压油作用在主阀底部的压力高于阀芯上端的压力使主阀向上提升,从而减压口面积减小,达到减压效果。降压后的出口压力会稳定在调定的范围内。 设:主阀和先导阀有效作用面积分别为 A、 簧刚度分别为 导阀弹簧预压缩量 导阀开口量 X;主阀弹簧预压缩量 阀开口量 Y 和主阀最大开口量 : 当: ,油液压力大于先导阀弹簧的弹力,锥阀阀口打开,液压油从鞋油口流回油箱,起减压作用。 图中 设定压力值; 压力平衡关系: x( ) ( 2 )( m a y ( 2 所以,出口压力: 阀弹簧预压紧力 96 294N。主阀弹簧的预压缩量 Y=( 2 5) S ( 4 式中的系数,在大流量时取最大 值,反之取小值。 S 主阀开口量( 所以,取 Y=2。 减压阀经过阻尼孔后的压力损失经验为 :2 3 根据计算公式得: 1P m 压 ( 4 S m a a x 2 ( 4 式子中, r 阀芯底面槽的半径 1( Y 主阀弹簧的预压缩量 ( 阀口最大开口量( 计算得出 :925N/m。 在主阀弹簧的刚度 预压缩量 Y 选定之后,计算出主阀弹簧的预压紧力公式 t/Y 得, 额定流量 q=250L/,主阀弹簧的预压紧力在 范围内,所以符合要求。取 在已知条件:主阀弹簧的最大载荷 F= ) =3925(量 为 25算出弹簧的主要尺寸。 图 4主阀弹簧 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弹簧的结构、材料和许用应力,要求中需滑阀动作灵敏、可靠;所以这种弹簧材料为碳素弹簧应该列为第组类 1)首先初选弹簧的直径为 d=2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濮良贵 纪名刚 表 166里也考虑到了外径为 20右得 C=10。 3)计算弹簧丝的直径,有公式得:曲度系数 = (4因为弹簧在一般条件下工作,所以选择弹簧材料在 d=2,由表 16择, 查表 16 =2000=800大工作载荷为 F,其强度计算公式为: 再根据设计公式: ( 4 800 K F C= (4式中 弹簧材料的许用扭转应力( F 轴向载荷( N); d 弹簧丝的直径( C 弹簧指数,又称为旋绕比 K 曲度系数,又称应力修正系数。 d2明与初选值相符。 故采用 d=2 4)计算弹簧的工作圈数 根据公式: n= ,以根据表 16=80000 n= ( 4 所以 n取 n=6 簧的稳定性 弹簧的髙径比较大时,弹簧容易失稳,所以想要弹簧不失稳,则需要让弹簧的髙径比小于其失稳的临界值。根据机械设计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濮良贵 纪名刚所给出的合适的值,当两端固定时,取 b;当一段固定,另一端自由转动时,取 b;当两端都自由转动时,取 b 。 根据公式: ( 4 =2+25/6+取 t=7 弹簧的自由长度 =d=7=46 ( 4 = 因为在主阀中弹簧一段固定,另一端自由转动,所以取得 所要求的值( 所以弹簧不会失稳。 极限载荷 根据公式 : s=800=1000 ( 4 弹簧在极限载荷下的 1 4 0 =( 4 弹簧最小工作载荷为: 1F = ( 4 弹簧在最大载荷下的变形量: j ( 4 最大载荷下的弹簧高度: ( 4 最大工作载荷下的弹簧高度: 12546102 ( 4 最小工作载荷下的弹簧高度: 10=466 ( 4 弹簧的中径 2D 、外径 D、内径 1D 为: 2D =0 2=20,D= 2D +d=22, 1D = 2D 8圈数: 1n =n+ ( 4 弹簧螺旋线升角:t 21 = ( 4 导阀弹簧的设计 图 4先导阀要实现调压和稳压作用,先导阀首先是起调压作用。取可调试压力为34失( 所以 ( 4 故取: d=3 先导阀要实现调压和稳压作用,所以 取 。 查机械设计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濮良贵 纪名刚 ,根据表 16( 4 K= ( 4 查表 16 查表 16 以根据表 16=80000 =10。 = ( 4 取 n=10圈。 因为弹簧在一般条件下工作,所以选择弹簧材料在 d=2,由表 16择,查表 16 =2000=800大工作载荷为 F,其强度计算公式为: 再根据设计公式: ( 4 d=3 簧的稳定性 弹簧的髙径比较大时,弹簧容易失稳,所以想要弹簧不失稳,则需要让弹簧的髙径比小于其失稳的临界值。根据机械设计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濮良贵 纪名刚所给出的合适的值,当两端固定时,取 b;当一段固定,另一端自由转动时,取 b;当两端都自由转动时,取 b 。 根据公式: ( 4 =3+10/10+ t=5 弹簧的自由长度 =d=10=56 ( 4 = 因为在主阀中弹簧一段固定,另一端自由转动,所以取得 所要求的值( 所以弹簧不会失稳。 极限载荷 根据公式 : s=720=9 ( 4 弹簧在极限载荷下的 =( 4 弹簧最小工作载荷为: 1F =0 弹簧的刚度计算 ,有式子得:1158 380 0008 32 ( 4 弹簧在最大载荷下的变形量: j j ( 4 最大载荷下的弹簧高度: 。 ( 4 最大工作载荷下的弹簧高度: 61056102 ( 4小工作载荷下的弹簧高度: ( 4簧的中径 2D 、外径 D、内径 1D 为: 2D = 3=15,D= 2D +d=18, 1D = 2D 2圈数: 1n =n+0+ ( 4 弹簧螺旋线升角:t a nt a n 121 = ( 4 图 4导式减压阀装配图 图 4减压阀内部结构 图 4导式减压阀爆炸图 结 论 通过对先导式减压阀的深入了解和探究,为了对先导式减压阀进行研究,我才能够网上购买了一个旧的先导式减压阀,将其拆卸以加深对其构造的了解。结合现有的成品和有关文献资料,我进行了自己的先导式减压阀的结构设计。我下载了很多文献资料,有期刊、论文、报纸和研究成果等,还有课本所学和机械设计手册。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我深入的了解了先导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以及先导式减压阀的优缺点等。 了解先导式减压阀以后,我通过了对各类减压阀的分析,结合其优缺点,选择了理想的先导阀和主阀的结构。我拟定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最终确定了管接式的先导式减压阀作为设计对象,自拟阀的流量和工作压力后,进行阀的进出口直径、阀芯的结构参数、各个部件上的节流口、主阀和先导阀的弹簧的设计计算。根据计算的数据对先导阀锥阀和阀座、主阀阀体、先导阀阀体和调节栓进行选型。 连接螺钉以国家标准选定。 参考文献 1 主编 /刘乐平 陈卫国 戴哲敏 液压与气压传动 江西教育出版社 . 2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李壮云主编,液压元件与系统,第 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4 主编 /洪家娣 李 明 黄兴元 机械设计指导 江西高校出版社 . 5 成大先 行本):机械传动 S学工业出版社,6 李志鹏 , 刘名兰 , 王贵生 , 先导式减压稳压阀结构与性能优化设计 , 2004. 7 叶荣科 , 王强 , 王建春 , 先导式三通减压阀及其应用 , 1999. 8 龚秉周 , 陈斌 , 李金伟 ,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结构改进设计 , 2007. 9 王慧 , 贺超 , 先导活塞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2011. 10 周铭杰 , 浅谈减压阀的结构设计 , 2005. 致 谢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深入探讨,发现以前学习的东西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甚至现在要用到的好多东西都没有学习到。做毕设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是也不算很短,在这两个月的摸爬滚打中,我一直在学习,不断地用学习来充实自己,把无论是现在学习还是今后工作中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