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7月28日肝炎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xx年7月28日肝炎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xx年7月28日肝炎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xx年7月28日肝炎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xx年7月28日肝炎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 7 月 28 日肝炎宣传资料 导语:7 月 28 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 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 XX 年 5 月决定,从 XX 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 5 月 19 日变更为 7 月 28 日。 早在 XX 年,欧洲 2 个肝炎患者联合会发起了世界性宣 传肝炎防治知识的活动,即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 (WorldHepatitisAwarenessDay)。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 宣传活动定于 XX 年 10 月 1 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 主题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 ,主要目的是向公众、 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 知识。 第二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由奥地利、孟加拉国、比 利时、克罗地亚、希腊、埃及、波兰、塞尔维亚、黑山共 和国、西班牙、瑞典和泰国等肝病患者联合会发起,于 XX 年 10 月 1 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丙型肝炎: 今日焦点(HepatitisC:APriorityToday)” ,主要是让政府 人员认识到丙型肝炎严重性并采取全国性卫生保健计划。 XX 年 9 月 26 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欧洲肝 病患者联合会、欧盟和欧洲肝病学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联合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其主题是 “现在就检查(GetTested)” 。 XX 年 10 月 1 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欧洲肝 病患者联合会、欧盟和欧洲肝病学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 尔联合召开了第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其主题 是“肝炎?现在就检查(Hepatitis?GetTested!)!” 。 在连续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之后,受此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的防治。 XX 年 11 月,世界肝炎联盟正式成立,决定将延续原世界肝 炎认知日活动,但 10 月 1 日为中国国庆日,中国代表提议 更改活动日期。 最终,世界肝炎联盟决定在 XX 年 5 月 19 日举行世界 肝炎日(WorldHepatitisDay)活动,来自多个国家的 200 余 家患者团体将参加此次活动,并共同发出今年的主题“我 是第 12 个吗(Am I Number 12)?”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 高,流行面广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病毒性肝炎病毒主要有 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其中甲、戊型肝炎由消化 道传播,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水、食物进行传播。乙、 丙、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或者共 用生活用具等也可传播。 1、饮用水管理:饮用水要按规程消毒,井水定期消毒, 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 2、粪便的管理:甲肝病人的粪便用一份 20%的漂白粉 澄清液与一份粪便拌匀进行消毒,便器使用 3-5%漂白粉澄 清液浸泡 60 分钟。 3、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提倡分 餐制,共用餐具要消毒,不生食贝壳类水产品。 4、疫苗接种:接种甲肝疫苗有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目前尚无戊型肝炎疫苗特效预防。 1、防止血源传播:严格筛选献血员,保证血液和血制 品质量,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拔 牙、耳垂穿孔、纹身等。 2、防止性传播,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3、防止生活接触传播:最好在集体聚餐实行分餐制,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和理发器具。 4、疫苗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 措施。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围密 切接触的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均应接种乙肝疫 苗。 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给病人、 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容忽 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调查,我国人群中约有 60%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 10%的人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每年乙肝新 发病人数约 50 万人,占全国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 1/4;目前 我国慢性乙肝现患病人约 XX 万例,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还 将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少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还会转变为 肝癌。病毒性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 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 疗、保健费用高达 1000 多亿元,乙肝成为贫困地区因病致 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 婚姻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早期出现。表 面抗原本身无传染性,但因其和乙肝病毒同时存在,故表 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是由表面抗原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在乙肝感染恢复期 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对乙肝病毒产生 了特异性免疫能力。 (3)乙肝病毒 e 抗原(HBeAg)。 乙肝病毒 e 抗原是组成 乙肝病毒核心的成分,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和传染性较强 的标志。 (4)乙肝病毒 e 抗体(抗-HBe)。 乙肝病毒 e 抗体是由 HBeAg 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在病程中,HBeAg 消失, 抗-HBe 出现是病情稳定好转,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低 的象征。长期抗-HBe 阳性伴 HBsAg 阳性,或时而出现 HBeAg抗-HBe 转换,是病情不稳定及可能慢性化的表现。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由 核心抗原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分核心抗体 IgM 和核 心抗体 IgG。核心抗体 IgM 出现较早,但消失较快,持续 时间短,故其阳性可作为乙肝急性期及病毒复制的标志;核 心抗体 IgG 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也是乙肝感染的标志。 (6)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HBV-DNA 是乙肝病 毒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其阳性是乙肝病毒存在、复制及 有传染性的直接指标,也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指 标。 “大三阳”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 抗原 (HBeAg)及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呈“大 三阳” ,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 这类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和阴道分泌液都 有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应注意隔离, 在家庭内,患者的日常用具可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并 到医院定期检查。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 抗体(抗-HBe)及 核心抗体(抗-HBc)阳性。 “小三阳”表明乙肝病毒繁殖减低, 传染性弱。如果随访半年肝功能均为正常,又没有什么症 状,我们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世界肝炎日为 7 月 28 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 活动定于 XX 年 10 月 1 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 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 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 识。 7 月 28 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 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 XX 年 5 月 决定,从 XX 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 5 月 19 日变更 为 7 月 28 日。 7 月 28 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 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 XX 年 5 月 决定,从 XX 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 5 月 19 日变更 为 7 月 28 日。 XX 年 7 月 28 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第二个“世界肝 炎日“,其主题是“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 为敦促各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XX 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全球防控肝炎新框架,确定 了防治肝炎感染工作的四个领域,其中主要包括:提高认识、 促进合作和调动资源,将科学证据转化为政策和行动,预 防传播,开展筛检、护理和治疗工作。 肝炎一直是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卫组织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共有 20 亿人感染肝炎病毒,其中约有 5 亿人(全世界十二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慢性肝炎,每年约 有 100 万人因此而死亡。 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病 毒性肝炎是主要肝炎类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 引起的,其中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 种病毒。 不同病毒引发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过 程不同。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播疾病,可以通过污染的 手、食物或水传播;乙肝、丁肝和丙肝则主要通过母婴、性 和输血传播。甲肝和戊肝多为自限性疾病,很少发生慢性 感染;但乙肝和丙肝则可发生慢性感染,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的风险极高。临床数据显示,近 80%的肝癌病例均由乙肝和 丙肝这两种病毒引起。因此,这两种病毒也是导致肝硬化 和肝癌的主要因素。 肝炎的主要预防措施为注射肝炎疫苗。在各型肝炎中, 除丙肝外,均可通过疫苗来预防。目前,已有 180 多个国 家和地区采取为新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等方法预防肝炎。 世界肝炎联盟公布数字显示,全球有亿乙肝病毒感染 者、亿丙肝病毒感染者。我国法定传染病系统每年报告超 过 130 万例病毒性肝炎病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三分之一。 XX 年,全国报告病毒性肝炎近 132 万例、死亡 884 例。病 毒性肝炎位居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 的 80%。我国每年因乙肝所致直接经济损失至少 5000 亿元。 我国政府重视肝炎防治工作,卫生部将乙肝列为重点 控制的传染病,不断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力度。近年来, 我国通过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等策略控制肝炎的流行与 传播,取得明显效果。据调查,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 XX 年,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大约减少了 3000 万。但是,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广泛,感染者众多,肝炎防治难度大, 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 中不会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但他们在入学、就业 时容易遇到障碍。XX 年 2 月,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取 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此规定保护了乙肝 病毒携带者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权利。从医学角度讲, 为早发现早治疗,要鼓励个人通过体检、检测了解自身感 染状况。乙肝易感者应接种乙肝疫苗。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 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虽然病毒种类不同, 但都足以对人构成严重危害,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 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就病毒性肝炎通过一项决议,审视 了疾病的现状,要求世卫组织制定一项有时间目标限定的 全面战略,加强疾病监测、提高预防手段,扩大筛查范围 并向感染者提供治疗,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的帮助。 全世界约有 20 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 亿以 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 50 至 70 万人死于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约有 至 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 每年有 35 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 夏季有的人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症状,容易误以为是 “苦夏”或“胃病”的症状,但这也可能是肝炎发出的 “信号” 。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都差不多,主要是消化道症状,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赶紧到医院查下肝功能,以免耽 误病情。 患者患有肝炎以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 分泌胆汁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会导致患者食 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等症状。 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病人往往说不清 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 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 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 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 转尿色会逐渐恢复正常。 多在左右,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 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 痛程度不一,有的肝炎患者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 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 病毒性肝炎里,乙肝发病率最高。提起乙肝,很多人 避之唯恐不急。其实乙肝主要是通过母婴垂直、血液、针 刺注射及性接触等传播,所以普通的接触,如握手、拥抱、 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 一般不会传播。 “不过,要提醒的是,如果乙肝患者出现口 腔溃疡出血,那么,还是存在传染的可能性,因此,和乙 肝患者一起用餐时,最好还是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公勺。 ”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使身 体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从而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 “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应尽早(最好是在 24 小时内)接种乙肝 疫苗。没有抗体,但也没有感染乙肝的成年人,同样要及 时补种。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而来的一种传染病,人体 感染乙肝病毒后,如不及时治疗,病毒就会在肝内复制, 导致肝细胞不断坏死,损害肝脏正常结构,最后变成肝硬 化,并出现肝腹水、肝脾肿大等并发症,继而可能发生癌 变,这就是“乙肝三部曲” 。 “刚感染乙肝时,多数人可以自愈或治好,但假如转 为慢性,则很难治愈,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