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_第1页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_第2页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_第3页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_第4页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1 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 第 1章 绪 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 ,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1。 区域电网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战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探、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的任务。 电力系统设计是在 审议后的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制定出具体方案 2。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遵照有关的设计技术规定:从整体出发,深入论证电源布局的合理性,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此需进行必要的计算:尚需注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电、输电、变电工程的协调,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以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创造条件。电力系统设计包括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电力系统专题设计,发电、输电、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 3。 区域电网设计的水平年,一般取今后 5景水平年取今后 10计水平年的选取最好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年份相一致。电源和网络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为主,并对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份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展望到远景水平年 4。 第 2 章 原始资料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2 始资料 ( 1) 发电厂装机情况 发电厂 类型 总装机容量 ,机容量 ,数 机端电压 ,率因数 A 火电 400 100 4 火电 350 50 3 2) 负荷情况 参数 厂站名 厂 A 厂 B 站 1 站 2 站 3 站 4 站 5 15/0/0/0/5/10/ 10/0/0/5/0/5/压母线电压 , 10 10 35, 10 35,10 35,10 负荷等级 I, 75 80 75 60 80 75 H 5000 4800 5000 5200 5200 5000 主变年运行时间 ,H 8760 8760 8760 8760 8760 备用要求 备 备 备 备 备 备 调压要求 逆 逆 常 顺 逆 常 始资料分析 ( 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如下: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3 (备注: 1 5为变电站 ) ( 2)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负荷分布 发电厂 A、 电所( 1)( 5)都有本地负荷且发电厂、变电所都 有一、二类负荷。 ( 3)校验负荷合理性( m a x m a x m i n 8760P T P) 发电厂 A: 14 5000 7000017 8760=148920 变电所( 2) :18 5500=9900010 8760=87600 变电所( 3) :26 5000=13000014 8760=122640 变电所( 5) :18 5000=900008 8760=70080 所以,以上负荷都合理。 第 3 章 电力电量的平衡 统功率平衡 ( 1)有功功率平衡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 4 5 i=1 95 ( 14 33+18+26+22) P P装 综 合 25 4+50 1 . 9 1 5 1 0 0 2 71 1 8 . 0 8 5综 合 备用充足,满足( 10 15)的要求 ( 2)无功功率平衡 1 m a x 211i e K Q Q综 合 因发电厂 对应 m a xm a xm a i n 0 . 5 7 9 . 7 v a rc o s 0 . 8 2 同样:变电所( 1) : 对应 m a x 33 0 . 5 4 2 1 . 2 v a 8 4 2 m a x 18 0 . 5 4 1 1 . 6 v a 8 4 3 m a x 26 0 . 5 7 1 8 . 1 v a 8 2 4 m a x 22 0 . 5 4 1 4 . 1 v a 8 3 ( 3)视在功率 14 1 7 . 10 . 8 2 V A 12 1 5 . 10 . 8 2 V A 1 33 8 4S M V A 2 18 2 1 . 40 . 8 4S M V A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5 5 3 26 3 1 . 70 . 8 2S M V A 4 22 2 6 . 20 . 8 4S M V A 5 22 2 6 . 20 . 8 4S M V A 发电机 25 1 25 0 . 6 4 7 5 v a 8 50 2 50 0 . 5 2 3 0 . 5 9 v a 8 5 1 25 4 1 2 50 . 8S M V A 2 50 5 8 . 80 . 8 5S M V A 0 . 9 5M v a 综 合 ( + 125+ 75+ 4 . 3 8 5 M v a r 0装 综 合 ( 4)结论 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都能平衡,且有功功率备用充足。 表格法进行电力电量平衡 统最大供电负荷计算 系统最大供电负荷等于全系统统计及同时率后的用电负荷的总和。用下面的公式,按月求出系统最大供电负荷 5。 系统最大供电负荷 1年 最 大 负 荷 网 损 率 经计算可得下表: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十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 6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系统最大供电负荷 50 7 5 56 作容量计算 工作容量计算包括水电厂工作容量(也称水电厂工作出力)及火电厂工作容量(出力)计算 (1)水电厂工作容量计算 先求出夏季以及冬季最小负荷系数 ,将夏季和冬 季各变电站最大有功负荷及最小有功负荷分别相加 6,求出夏季及冬季变电站总的最大有功负荷及总的最小有功负荷,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夏季及冬季的最小负荷系数: 最小负荷系数 变 电 站 总 的 最 小 有 功 负 荷变 电 站 总 的 最 大 有 功 负 荷 关于水电厂的工作容量的计算,采用公式法近似计算。 先按下面公式计算水电厂的可调日保证电量 ( ) 2 4tj tj s h y p P P 计算出 水电厂的可调日保证电量 ,用其与日峰负荷电量 m a x ( ) 2 4P 比较,这时,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a, 水电厂的可调日保证电量 于或等于系统日峰负荷电量时,即 m a x ( ) 2 4P 时 水电厂的工作容量按下式计算: m a x( ) (1 )s h g t j s h y p q P P P P b, 当 5%12 综上所述,方案 3达不到故障损耗时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方案 1, 3,本可从技术上排除方案 3,但考虑到可能实施的无功补偿提升电压,继续做方案的经济比较,保留方案 3。 济比较 合投资 (均以三相计算) 查表得 S 3W 元 13。 导线型号 合造价 元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方案 1 K =2 ( 25 5 5 5 +16 3 =方案 3 K=2 ( 25 5 +35 5 5 4 3=元 运行费用 由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来计算能量损耗 A 。 由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查表得 14: 1 4020h 2 4020h 3 3560h 4 4020h 方案 1 : 241()i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8 18 =2 2 2 223 9 . 3 3 . 3 7 5 2 1 . 4 1 4 . 6 2 5 3 1 . 7 5 . 7 7 5 3 5 6 0 2 6 . 2 1 0 . 1 2 5 4 0 2 0110 =h=10 度 N N N A 线 开 关 = 460 . 2 1 0 7 . 9 7 3 8 1 0 0 . 0 8 7 0 9 . 9 5 方案 3: 241()i 15 2 2 2 223 9 . 3 3 . 3 7 5 2 1 . 4 1 4 . 6 2 5 3 1 . 7 5 . 7 7 5 3 5 6 0 2 6 . 2 1 0 . 1 2 5 4 0 2 0110 h 10 度 计算费用 (取投资回收年限 8年) 方案 1 : 1 8 元 方案 3 : 1 8 元 故经济比较排除方案 3。 合技术比较 经济比较,排除方案 3,剩下方案 1为最优。其技术可行,满足电压损耗要求,年计算费用最小 。 方案 1为放射式网络, 1L 为双回线 2L , 4L :双回线 3L 为 6。 网接线方案的确定 电厂 ( 1)主接线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9 19 考虑到整个电力系统中,一类、二类负荷各占到( 25,为保证供电可靠性,高压侧母线采用双母 线主接线形式;同时发电厂当地负荷及厂用电负荷较重,一类、二类负荷占到 55,故发电厂低压侧母线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再考虑到发电机出口处电压有两种电压等级,电压侧母线采用 4台 25电机出口处结成双母线形式17。 ( 2)升压变的确定 4台 25去就近负荷的最小值,用 2台升压变,则每台( 100( ) 择 2台 63000 21 11; 1 台 50S 50/择一台 63000 21 1118。 电所 ( 1)主接线 考虑因双回线输电,变电所设置桥形接线,必须考察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而决定是内桥还是外桥接线。 ( 2)降压变压器的确定 按负荷的 70确定,即允许过载 30运行 变电所( 1): 33/选择 31500型号 变电所( 2): 15/选择 16000型号 变电所( 3): 18/选择 16000型号 变电所( 4): 21/选择 20000型号 因采用桥形接线,以上型号变压器各需 2台。 应用变压器组经济运行判定公式 : a,对变电所( 1): 查表得 22 135( 1 ) 2 0 2 * 1 * 2 2 / 1 3 5 1 1 . 4sc r N k k M V P 实际负荷最大容量 23/27 最小容量 11/ 所以负荷容量 S将 2台变 压器投入并联运行,即变电所主接线采用内桥接线;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 20 b,对变电所( 2): 1 6 2 * 1 * 1 8 . 5 / 1 1 0 9 . 3 M V A; 7/用内桥接线 d,对变电所( 4): 2 0 2 * 1 * 2 2 / 1 3 5 1 1 . 4 M V A; 10/用内桥接线 e,对变电所( 5): 1 6 2 * 1 * 1 8 . 5 / 1 1 0 9 . 3 M V A; 7/用外桥接线 第六章 潮流分布与调压措施的选择 相调压计算 等值图 数计算 a,升压变 1台 31500和 3 台并联的 63000: 2 2 2 21 1 0 0 0 * 1 0 0 0 * 2 9 7 * / 0 . 9 0 51 1 0 6 3 0 0 0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1 21 221 1 0 * % 1 0 * 1 0 . 5 * / 2 0 . 1 71 1 0 6 3 0 0 0T s N 001 0 % / 1 0 0T O Nj j 60/1000 3/100221( 1 / 3 ) * 1 0 0 0 ( 1 / 3 ) * 0 . 3 0 2T s R 3* b,线路参数, 回 95 *25 17.1+ c,降压变, 变电所( 1):两台 31500并联: 2 2 2 2 1 ( 1 / 2 ) * 1 0 0 0 ( 1 / 2 ) 1 0 0 0 * 1 9 0 * 1 . 1 5 81 1 0 3 1 5 0 0 22 1 ( 1 / 2 ) % * 1 0 ( 1 / 2 ) 1 0 * 1 0 . 5 * 2 0 . 1 6 71 1 0 3 1 5 0 0T s N 空载时励磁损耗: 001 2 ( % / 1 0 0 ) 2 * ( 0 . 0 3 1 1 3 1 . 5 * 1 . 7 / 1 0 0 ) 0 . 0 6 2 2 0 . 4 4 1TN j I j j M V 变电所( 2、 3),两台 16000并联: 2,3 000*110*110*110/( 16000*16000) 2,3 0*10*110/16000 02,3 2( 00) 电所( 4),两台 20000并联: 4 000*135*110*110/( 20000*20000) 4 0*10*110/20000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2 22 04 2( 00) 8 最大负荷时的潮流计算(额定电压计算) a,降压变上的功率损耗为 : 222 1 m a x 1 11 m a x 1 m a x( ) * ( ) 0 . 1 2 4 1 . 9 2 5j j M V X 2 2 2333 m a x 3 m a x * ( ) 4 b,传输线末端流过的潮流为: 1 1 0 1 1 m a x 2 3 . 1 6 8 1 6 . 5 4 5TT j M V S S 2S 15.1+3S 4S c,传输线上的损耗: 221111 * ( ) 0 . 2 5 4 0 . 3 2j j M V 2 . 3 2 5 4 0 . 3 5 0 9 0 . 7 1 6 0 . 9 2 6P M W 总 19 变压器一次侧电压应为: 1 1 1 6 . 5 1 1 4 1 1 5 . 2 52t a V 选择最接近的分接头 +5%档即 验: 1 m a x 111 1 8 3 . 7 9 4 . 0 3 1 0 . 51 1 5 . 5V K V (重负荷时) 1 m i n 11 1 1 2 1 . 9 6 2 . 2 6 1 0 . 31 1 5 . 5V K V (轻负荷时) 满足调压要求。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3 23 变电所( 3)要求逆调压,即最小负荷时保证 10大负荷时,V 最大负荷时 m a x 1 8 . 4 0 7 6 . 7 5 1 3 . 2 2 6 6 . 4 8 1 . 7 8118 V m a x 1 8 . 1 3 2 . 6 1 2 . 9 6 3 9 . 7 4 . 8 31 1 8 1 . 7 8 V 1 m a x 111 1 8 1 . 7 8 4 . 8 3 1 1 6 . 71 0 . 5 V 最小负荷时 m i n 8 . 1 1 9 6 . 7 5 6 . 6 7 4 6 . 4 8 0 . 8 8112 V m i n 8 . 0 5 8 5 2 . 6 6 . 6 1 6 3 9 . 7 2 . 5 51 1 8 0 . 8 8 V 1 m i n 11 1 1 2 0 . 8 8 2 . 5 5 1 1 9 . 410 V 变压器一次 侧电压, 1 1 1 6 . 7 1 1 9 . 4 1182t a V 选择最接近分接头 5%即 验 1 m a x 111 1 8 1 . 7 8 4 . 8 3 1 0 . 61 1 5 . 5V K V 1 m i n 11 1 1 2 0 . 8 8 2 . 5 5 1 0 . 3 41 1 5 . 5 V 基本满足调压要求。 变电所( 4)要求顺调压,即任何情况下低压侧保持在 大负荷时 m a x 2 1 . 6 7 9 . 4 5 1 5 . 4 3 2 9 . 1 2 . 9 2118 V m a x 2 1 . 1 3 2 . 0 4 1 4 . 9 6 3 1 . 7 4 . 4 91 1 8 2 . 9 2 V 1 m a x 111 1 8 3 . 3 4 4 . 8 9 1 1 6 . 9 71 0 . 4V K V 最小负荷时 m i n 1 0 . 0 2 9 . 4 5 8 . 3 7 4 9 . 1 1 . 5 4112 V m i n 1 0 . 0 7 3 2 . 0 4 8 . 2 3 3 1 . 7 2 . 5 51 1 8 0 . 1 . 5 4 V 1 m i n 11 1 1 2 1 . 5 4 2 . 5 5 1 1 4 . 11 0 . 4V K V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4 24 变压器一次侧平均电压为, 1 1 1 6 . 9 7 1 1 4 . 1 1 1 5 . 62t a V 选择最接近的分接头 5%即 验: 1 m a x 11 1 1 8 2 . 9 2 4 . 4 9 1 0 . 5 1 0 . 2 51 1 5 . 5V K V K V 1 m i n 11 1 1 8 1 . 5 4 2 . 2 5 1 0 . 3 1 0 . 7 51 1 5 . 5V K V K V 基本满足调压要求。 c,升压变的抽头选择 对 50m a x 3 4 . 2 0 . 9 0 5 2 9 . 1 2 0 . 1 7 5 . 5 1 7 5 . 2 3 61 1 8 1 1 2V K V 对应的 若发电机保持逆调压,即负荷重时 V 负荷时(还未切除时)为 1 m a x 1 1 8 5 . 2 3 6 1 0 . 5 1 1 7 . 3 7 1 2 3 . 2 41 0 . 5 1 1 . 0 2 5 V 1 m i 2 5 . 5 1 7 1 0 . 5 1 1 1 . 9 2 1 1 7 . 5 21 0 . 5 1 1 . 0 2 5 V 取 1 1 1 7 . 3 7 1 1 7 . 5 2 1 1 7 . 42t a V。选择最接近的分接头 121 同理对两台 25台 台升压变 m a . 6 1 4 2 0 . 9 5 1 7 9 . 7 2 2 0 . 1 744 5 . 2 4 5 5 . 5 2 61 1 8 1 1 2V K V m i . 7 8 8 2 0 . 9 5 1 3 . 9 2 5 . 7 9 2 2 0 . 1 744 4 . 4 7 5 4 . 7 1 51 1 8 1 1 2V K V 1 m a 8 5 . 2 4 5 6 . 3 1 1 7 . 3 7 6 1 2 3 . 2 4 56 . 3 1 . 0 5 6 . 3 V 1 m i 2 4 . 7 1 5 6 . 3 1 1 1 . 1 5 7 1 1 6 . 7 1 56 . 3 1 . 0 5 6 . 3 V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5 25 故 1 1 1 7 . 3 7 6 1 1 6 . 7 1 5 1 1 7 . 0 4 62t a V。选最接近的分接 头 121七章 物资统计和运行特性计算 资统计 a. 一次投资 导线成本: D 元);断路器成本: Y 486(万元);变压器成本: B 78 6+65 2+6+4 1238万元; 总成本: Z D+Y+B b. 年行运费 电能损耗电费: A 元);折旧费: B 287(万元); 总年运费: A+B 元) 20 行特性计算 损 0T T P P 总 a,最大负荷时 0 0 1 0 2 0 1 0 2 0 3 0 42 2 2 2 20 . 0 6 2 0 . 1 2 2 0 . 0 3 7 2 0 . 0 6 6 2 2 0 . 0 4 40 . 3 8 5 4T T T T T T P P P P P 1 2 1 2 3 42 2 2 2 20 . 1 3 6 2 0 . 1 3 2 0 . 0 8 6 7 2 0 . 1 5 2 7 2 0 . 1 1 5 40 . 9 9 2 6T T T T T T P P P P P 1 2 3 420 . 4 7 1 0 . 6 1 5 0 . 5 2 7 0 . 6 5 43 . 6 2 4L L L L P P P 0 . 3 8 5 4 0 . 9 9 2 6 2 . 2 4 6 3 . 6 2 4P M W 总 b,最小负荷时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6 26 0 0 . 3 8 5 4 0 . 0 6 0 . 3 2 5 4 W 0 . 0 4 2 0 . 0 3 5 0 . 0 4 7 7 0 . 0 3 7 9 0 . 3 5 0 9 . 1 3 2 2 0 . 2 1 7 2 0 . 1 6 2 3 0 . 2 0 4 3 0 . 7 1 6 W 0 . 3 2 5 4 0 . 3 5 0 9 0 . 7 1 6 0 . 9 2 6P M W 总 电效率 最大负荷时 3 3 1 8 2 6 2 2 1 0 0 % 9 6 . 5 %3 4 . 2 4 2 0 . 6 1 4 最小负荷时 1 7 1 0 1 4 1 2 1 0 0 % 9 6 . 1 5 %4 1 5 . 8 8 电成本 输电成本输电总费用输送电量 432 2 5 . 3 9 2 1 0 0 . 0 0 4 23 3 1 8 2 2 5 5 0 0 2 6 5 0 0 0 1 0 元 / 度 电总费用 0 . 0 80 . 0 80 . 0 8 4 7 1 . 6 6 4 . 7 5 1 2 6 9 0 . 51 7 6 . 2 A 开线万 元 结 (1)原始资料分析 校验负荷的合理性时,修正发电厂( A)本地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21。 (2)系统的功率平衡,有功功率达到了 27%的备用,较为充足。无功功率接近平衡,依靠变压器分接头调压。 (3)网络电压等级和主接线的确定。 输电线路选 110压等级。主接线方式经初步比较和深入比较选定方案 1,辐射形开式网。其经济数据如下: 综合投资 年运行费用 年计算费用 技术比较: 正常时, m a x 3 . 5 % 1 0 %U ;故障时, m a x 7 % 1 5 %U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7 27 (4)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的确定。 发电厂高压侧双母线接线,变电所内桥接线。升压变 3台 63000 (5)调相调压计算 变电所( 1) 选 5档 电所( 2) 选 头 电所( 3) 选 5抽头 电所( 4) 选 5分接头 结 论 这次区域电力网的毕业设计,计算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电力网的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比较,又包括电压等级的选择,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最优选择,发电厂及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及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