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处理站基坑支护专项设计方案_第1页
再生水处理站基坑支护专项设计方案_第2页
再生水处理站基坑支护专项设计方案_第3页
再生水处理站基坑支护专项设计方案_第4页
再生水处理站基坑支护专项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键入文档标题 再生水处理站基坑支护专项设计方案 1、概 况 程概况 昆明市主城再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 基坑长 基坑基底分为高低两个水平面,其标高分别为相对标高(下同) 然地坪下 深度 坑面积 坑坑底主要位于砾砂与圆砾互层。地下水位较高,周边地下管线 较 多,施工场地狭小。 为达到基坑侧壁支护和止水的目的, 基坑支护结构 设计采用 法 +钢筋混凝土内支撑 (以下简称内支撑) 体系 。支护 用 三轴搅拌桩机按设计要求沿基坑周边打入共 190根 650450水泥 土 搅拌桩 (以下简称搅拌桩,也称 桩 长有 种, 其中长 有 102 根,长 有 88 根。搅拌桩相互咬合形成支护墙体,桩内采用“一插一跳”式插入 H 型钢增加支护强度, 内插 的 H 型钢 其截面尺寸为 5000018长度有 51 根) 和 12m( 44 根) 两种 ,共 95 根。 冠梁及内支撑 钢筋混凝土杆件融为一体形成本基坑支护的内支撑体系,其最大主筋为 25, 混凝土强度等级 面 尺寸为 90000支撑为 格构式布置。基坑内 用回旋旋钻机(以上三轴搅拌桩机、回旋钻机统称桩机)打入 3 根 900钻孔灌注桩,桩 总 长 中,钻孔灌注桩深入基坑底板下 15m 为 坑内建(构)筑物抗浮桩 。 上部 基坑内支撑的临时支撑格构柱,格构柱由池底至内支撑梁底部。详见附图。 本基坑支护 的 设计方案,已按 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 昆建通 201020 号)文 等 规定,组织进行 了 专家论证并通过图审。 形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 键入文档标题 形周边环境 本工程 位于昆明市北市区,属于昆明湖积盆地地貌单元。差为 平坦的建设场地。 本工程基坑周边化境情况见下表 1详见附图 。 表 1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位置 建(构)物种类 层高 /结构形式 离基坑 中心线最近距离( m) 110压线 距地面高度 15m 西北侧 水平距离 10 生化池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 下 侧距 1800 污水管 钢筋混凝土管 管底标高 侧距 越管 钢管 管底标高 南侧距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钻孔揭露,场地钻探控制深度内土层均由第四系松散土层构成,其中表层分布人工填土 (以下为冲洪积( 粘性土、圆砾、粉土等土层。现将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土层简述如下: 填杂土:灰褐色为主、杂浅灰、褐红色,松散,湿。成分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灰岩碎石及碎砖等建筑垃圾,工程特性近似含黏性土角砾。为昆明市第五污水厂建设时填积,属填积时间大于 10 年的老填土。揭露厚度 1m 粉质黏土 : 褐黄、褐色,可塑状态,局部硬塑,饱和,中等压缩性,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部分地段夹黏土。 揭露厚度 粉质黏土: 灰褐色、深褐色,软塑状态,局部可塑,饱和,中等高压缩性,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水草腐殖物。部分地段夹黏土或有机质黏土。 1 粉土: 灰色,稍密状态,湿,中等压缩性,质地纯净,粘粒含量平均 摇振反应不明显,韧性较低,干强度低。揭露厚度 圆砾:褐黄、黄色,稍密中密状态,湿,砾石成分为强中风化玄武岩、砂岩等,亚圆形,级配较好,粒径 5 20石含量 平均 粉土粉砂充填,粘粒含量 平均 部分地段夹砾砂。揭露厚度 圆砾:褐黄杂灰绿色,中密,湿,砾石成分为中风化玄武岩、砂岩等,亚圆形,键入文档标题 级配较好,粒径 5 20石含量 平均 粉土粉砂充填,粘粒含量 平均 部分地段夹砾砂。揭露厚度 文地质条件 根据设计文件并结合施工单位云南劲宏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地测量结果, 场地西侧为盘龙江(河堤距 基坑边缘最近距离 约 47m), 河堤设有道路, 靠近施工场地 地河段 的 流向 ,水面宽约 30m,常年水深 速约 s,河水水面高程 为 拟建场地 地下水位高程 于基坑基底最低部位设计高程为 地下水位低约 4m。另外,基坑地下水位线比自然地面 低约 根据 地质 勘察 时 在地基浅 部位( 所取土样进行垂直渗透试验 的 结果 表明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粉质黏土垂直渗透系数 均 0s(合 0d),属微透水层;粉土层垂直渗透系数 均 0s(合 d),属弱透水层;对 层杂填土层及 、 层圆砾主要构成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分析,松散的 层杂填土及 、 层圆砾应属强透水层。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型潜水,主要以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补给为主,以地下迳流及地表蒸发方式排泄。 场布置 工道路 施工 场区外道路:利用 盘龙江 原有 河堤 道路进入施工 区域 。 施工 场区内道路:施工现场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物 并夯实 。 达到 路基承载能力满足重型桩机和汽车吊平稳 通行或 移动的要求。 、电,照明及通信布置 施工区用水:取自场区内的 建设单位原有 自来水,用 锌钢管引至施工作业面。 施工用电: 使用建设单位 提供 200工用电,利用电缆线自厂区配电房引至施工 区域 配电 房内的配电柜 ,再由配电柜引至配电箱、开关 箱 。 施工照明: 施工场地照明拟以投光灯集中照明为主,并对局部区域辅以 碘钨灯 加键入文档标题 强照明 。 用钢管脚手架制做灯塔 。 每个灯塔上装设 2 个 3000w 可自由调整照射 角度的投光灯,根据需要设 3 个灯塔。 施工通信:施工 区域以内 通讯采用对讲机联系 ,施工区域以外采用手机及其他通讯设备联络。 按照 施工总 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 设备、设施及 水泥 、型钢 等材料的放置位置。 上述布置 详见附图 。 工要求及技术保障 根据拟建场地周边实际情况,结合 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难度大, 岩土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 , 施工场地狭窄, 周边环境 要求高等特点,依 据 建筑 基坑 支护 技术规程 (规定 , 综合 考虑本 工程 项目 的 重要影响 及安全 程度,确定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有效期一年。 其设计参数选取见表 1 表 1 设计参数选取表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土层状态 力 密度 内聚力 标准值 内摩擦角 标准值 压缩模量 承载力 特征值 范围值 r K 均值 (kN/(度 ) ( 杂填土 松散状态 90* 粉质 黏土 0 140 粉质 黏土 100 1 粉土 稍密状态 150 圆砾 中密状态 200 圆砾 中密状态 220 要工程量 表 1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土方开挖 000 2 冠梁 3 内支撑 4 钢筋 带肋钢筋 t 键入文档标题 5 水泥搅拌桩 650450 6 型钢 t 7 立柱桩 900 钻孔灌注桩 m 45 8 立柱桩混凝土 9 立柱桩钢筋 带肋钢筋 t 2、编制依据 (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7)建筑与市政降水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111 (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202; ( 9)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 Y 10301; ( 1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 1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和卫生标准( 004) ( 1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 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005) ( 15)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 号) ( 18)云南省昆明市建设局建筑工程深基坑(槽)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规定(云南省昆明市 建设局 2007 年 11 月 06 日发布 ) ( 19)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昆建通 201020 号) ( 20) 本工程设计图 键入文档标题 ( 21) 相关地质勘查报告 ( 22) 本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 23) 建设单位 提供的资料及基坑周边场地环境条件等。 本公 司多年来类似 基坑 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经验,成熟 的 施工工艺、满足工期要求及充分考虑同甲方及后续工程的衔接 等 。 3、施工计划 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场地及工程施工特点,各 施工 工序安排如下: 场地平整 2d、 第一层土方开挖 2d,桩机进场安装 4d, 采用 法 搅拌 桩 及钻孔灌注桩 20d,冠梁、内支撑 6d, 混凝土 养护 14d, 挖掘机配合 人工开挖土方 8 天,支撑位以下水池主体施工 18d,内支撑拆除 5d,整个 基坑 工程 施工完成共 79d。 施工进度计划 详见附图施工进度计划 网络 图。 在基坑 内建(构)筑物施工 完成 及 周边空隙密实回填后, 具备了拔除 H 型钢条件时, 即可进行型钢 拔除 回收。 H 型钢回收工期依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确定。 工材料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及 工程 所需 材料的要求, 本基坑工程所需主要材料见下表: 表 3 主要材料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泥 t 325 2 钢筋 带肋 t 4 水泥搅拌桩 650450 mm 5 H 型钢 t 面 钻孔灌注桩 900 m 45 7 商品混凝土 06 8 砂子 山砂 t 10 9 碎石 00 键入文档标题 10 标准砖 24011553 块 8000 11 预制 井圈护壁 800 个 20 钢筋混凝土 12 型钢减摩剂 桶 2 每桶 2003 钢筋笼 12 个 4 工设备计划 本工程由于工期较紧,必须配置高效、性能优良的 施工机械 设备才能满足, 施工要求的 特性,拟投入的施工设备配置见表 3 表 3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数量 作用 1 长臂 挖掘机 台 基坑开挖 2 小型挖掘机 台 基坑开挖 3 挖掘机 台 场地平整 4 三轴搅拌桩机 台 水泥土搅拌 5 回 旋 钻 1 台 钻孔灌注桩 6 汽车吊 25t 2 台 吊型钢,吊土方 7 压浆泵 台 注浆 8 空压机 3 台 凿出桩头 9 振动锤 1 台 插入型钢 10 泥 浆搅拌机 200L 2 台 拌浆 11 液压 千斤顶 2 台 起拔型钢 12 自卸车 10t 10 辆 土方运输 13 汽车泵 1 台 输送混凝土 14 泵 扬程 15m 8 台 基坑抽水 15 柴油 发电机 额定功率 120 台 备用 16 钢材切割 机 1 台 加工 H 型钢 备注:施工机具的型号及数量根据项目的需要可灵活选择。 4、施工工艺技术 键入文档标题 根据本工程场地特点及工程施工特点,施工顺序如下: 测量放线 上部 土方开挖、降坡减载 搅拌桩 、插 H 型钢 冠梁、内支撑 降水 下部 土方开挖 开挖至底部标高 人工清理 基础垫层。 术参数 基坑支护用 三轴搅拌桩机按设计要求沿基坑周边打入共 190 根 650450 搅拌桩 ,桩 长有 种 。搅拌桩相互咬合形成支护墙体,桩内采用“一插一跳 ” 式 插 入 H 型 钢 增 加 支 护 强 度 , 内插 的 H 型钢 其 截 面 尺 寸 为5000018长度有 12m 两种 ,共 95 根。 冠梁及 内支撑体系,最大主筋 25, 混凝土强度等级 面尺寸为 90000支撑为格构式布置。基坑内 打入 3 根 900钻孔灌注桩,桩 总 长 中,钻孔灌注桩深入基坑底板下 15m 为 坑内建(构)筑物抗浮桩 。 上部 基坑内支撑的临时支撑格构柱,格构柱由池底至内支撑梁底部。 工方法 孔灌注桩施工 在 施工前,按设计及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要求,桩机进场、安装、调试、定位、钻孔,现场制作钢筋笼并用汽车吊调入钻孔内,浇灌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桩机离场,钻孔灌注桩在地下自然养护。 由于本工程基坑内仅有 3 根钻孔灌注桩,数量较少,且打桩施工较为简单,是技术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在此,不 做过多叙述。 法 施工 键入文档标题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步骤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桩位,桩心距 等 用 石灰粉 撒白线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定位准确,并经监理复核验收签证。 2、清除地表下各种障碍物 施工前做好地质、地下障碍物的调查,包括建筑垃圾、地下管线、电缆等,查清分布范围,必要时用人工探挖配合挖掘机清除地下障碍物 后 分层回填与碾压密实。 3、开挖 导沟、设置定位型钢 在沿 连续墙体设计走向 用挖掘机在搅拌桩桩位上预先开挖沟槽,沟槽宽约 作用 一 是 施工导向, 二是 临时堆放 打 置换出型钢回收 现场查勘,清除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 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定位,设置导向桩保证墙体水平精度 确定施工位置开挖导向沟 设置导向架与定位型钢搅拌机就位 成墙钻进及搅拌 插入型钢与固定 墙体硬化 墙顶设置圈梁 取样强度测定 弃土处理 压浆注入 水泥浆配置 (搅拌站设立及注入泵就位 ) 键入文档标题 来的残土和泥浆 , 并设置定位 H 型 钢 ,以控制下一步施工 H 型钢插 入 位置。 4、桩机就位 在 导沟基坑内侧 安装桩机 ,桩机安装时 必须水平、稳固 。其桩机底部 用枕木垫实 、 垫平, 上铺 3板 ,以利桩机在打桩施工时在钢板上平稳行走。 在桩机上 标 出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漆在机架上划出深度标志 。 机架正、侧面和 钻杆(及 搅拌管 ,下同) 必须垂直, 钻杆下端的 搅拌头对准桩位 。 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 5用线锤测设桩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 l/150 范围内。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钻。 5、制备水泥浆 在桩 机 钻杆 下沉 前及下沉 时,按 1: 水灰比 拌制水泥浆 准备打桩注浆。桩机注浆 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6、预搅下沉 待桩机钻杆 搅拌并 下沉到 的设计桩顶标高 的打桩全过程 ,开动灰浆泵,持续注入水泥浆, 使原状土被充分搅拌破碎, 水泥浆与原状土充分搅拌均匀形成桩体, 7、注浆搅拌提升 桩 机 钻杆 下沉到设计深度后,稍上提 10开启灰浆泵,边 注浆 、边旋转搅拌钻头,泵送必须连续。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 桩 机 钻杆。 注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 监测控制并 记录。钻杆在下沉和提升时均需注入水泥浆液。 8、重复搅拌下沉和提升 为使土体和水泥浆充分搅拌均匀,要重复上下 注浆 搅拌,但要留一部分 水泥 浆液在第二次 钻杆 上提复搅时灌入,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桩机钻杆提升至搅拌桩上口。 最终完成一根均匀搅拌桩。 主要施工技术参数见下表。 表 4 施工 主要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技术指标 1 水泥掺量 不小于 20% 2 下沉速度 提升速度 搅拌转速 30 50 浆液流量 40L/键入文档标题 9、 间隔式复搅施工 采用间隔式双孔全套复搅式施工,顺序示意图如下: 方式一:施工顺序1 施工顺序2 施工顺序4施工顺序3 施工顺序510、桩机移位 沿 墙体设计走向 将 桩 机移位 到下一搅拌桩桩位 ,重复 上述 1 至 8 步骤,进行下一根 搅拌 桩的施工 。 11、 H 型钢加工、减模剂的涂抹刷及保护 ( 1) H 型钢 优先考虑 9m、 13m 长定尺加工。 对 确实需要在现场接长加工焊接的H 型钢采用 U 型坡口对接焊接加工 。为保证型钢焊接表面平整光滑,其表面平整度控制 1 以内。型钢表面不能有油污、老锈或块状锈斑,必要时进行除锈处理。 ( 2) 调配减摩剂并在干燥条件下 在 H 型钢表面 涂抹,减摩剂 要 均匀涂抹到型钢表面 并涂抹 2 遍,厚度控制在 3右 。 涂完减摩剂的型钢在吊运过程中应避免变形过大和碰撞受损。 H 型钢深入冠梁部位 用 专用胶粘贴并 包裹 专用塑料薄膜以 隔离 混凝土 ,利 于日后 拔桩。在 减摩剂涂抹 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采用钢丝刷人工除锈 , 清除 H 型钢表面的的污垢和铁锈。 用电热棒 或明火 将减摩剂加热至完全熔化 并 搅拌均匀,方可 涂抹 H 型钢表面。 如遇型钢表面潮湿,应事先 进行干燥处理 ,待干燥后方可 涂抹 减摩剂。 型钢表面 涂抹 完减摩剂后若出现剥落现象应及时重新 涂抹 。 12、 H 型钢的起吊和下插 ( 1) H 型钢起吊 就位 H 型钢起吊前在 其 顶端 150开一中心圆孔,孔径约 100好吊具和 挂上吊 钩,在搅拌桩施工完成插入 H 型钢前, 预先在搅拌桩地面位置 安装 并固定 由型钢 等 组合而成的 工具式 导向轨和定位卡,以保证型钢能较垂直地插入桩体并减少表面减摩剂的受损。 ( 2) H 型钢下插 键入文档标题 每 打完 1 2 根 搅拌 桩, 用汽车吊起吊 H 型钢 并 插入 桩内。施工方法为: H 型钢用 25T 汽车吊起吊, 将 H 型钢 吊 离地面成 垂直 方向后, 吊臂旋转使 H 型钢 就位 。 将H 型钢底部中心对准桩位中心 , H 型钢 插入 牢固 的钢 定位卡 内。 H 型钢 沿定位卡靠自重 垂直 插入搅拌桩内 。 当 H 型钢不能靠自重完全下插到位时,采取 钻机钻杆 头部静压或振动锤 等 进行振压。在 定位卡设有防止 H 型钢超沉的限制 装置,当型钢插 入 到设计标高时, 在 8 水平钢筋,下沉放置在定位卡上 将 H 型钢 担住,以有效控制型钢下插 标高。 H 型钢 上部 留置长度为 400便型钢回收时拔出 。 施工过程如下图所示。 H 型 钢3 、 H 型钢固定吊钩 8 钢 筋H 型钢槽钢水泥土搅拌桩定位型钢1 、 H 型钢吊放4 、 H 型钢成型水泥土搅拌桩定位型钢定位卡H 型 钢2、 H 型钢定位吊钩图 3 : H 型 钢 成 桩 步 骤键入文档标题 ( 3) 型钢插入布置形式为 “ 一插一跳 ” 型,如下图所示 : 13、 打桩设备 清洗 向桩机集料斗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开启灰浆泵, 将 全部管路中残余的水泥浆直至基本 清洗 干净 ,同时 将 钻杆及钻头清理 干净。 14、搅拌桩溢出水泥浆处理 在打 施工过程中,由于打入搅拌桩必然从钻杆周边向地面导沟挤压并外溢泥浆,如不及时清理将影响下一根 的定位(因定位点被溢出的泥浆掩埋),难以保障施工质量,同时严重影响文明施工。外溢泥浆应及时清理,具体清理方法是:用小型挖掘机在 导沟内沿下一根桩位方向将外溢泥浆刮向现场泥浆晾晒地。泥浆经晾晒基本失水后,用自卸车外运至弃土场。泥浆渗出泥水经排水沟流入沉淀池,进行三级沉淀处理。 15、型钢回收 在基坑围护结构 施工 完成使用功能后,周边空隙密实回填后,由监理方书面通知型钢拔除,即可进行型钢 拔除 回收。型 钢拔除应按照先拔较远处,后拔 近处 ;先短边 、键入文档标题 后长边的顺序对称拔 除 型钢。 拔除 H 型钢时 采用 2 台液压千斤顶 顶撑夹紧型钢的工具式 起拔器 , 待其与搅拌桩桩体脱开后,边振动 边继续顶撑。待千斤顶顶撑到其液压顶杆行程极限后,沿型钢向下移动起拔器,千斤顶行程回位进行二次顶撑。如此循环顶撑施工,直至 H 型钢从桩体完全拔除。 型钢起拔时 千斤顶顶撑 要 平衡均匀 ,不允许侧向撞击或倾斜拉拔。在拔除 H 型钢全过程,用汽车吊固定型钢 。 对于拔除的 H 型钢进行清理检查,完好的型钢,待下次使用,损坏的型钢降低使用或报废处理。 3、质量控制措施及检查验收 1、 搅拌桩 正式施工前通过试桩确定施工参数,包括浆液到达注浆口的时间、提升速度等 。 2、 H 型钢插入搅拌桩施工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抗拉抗拔试验。 3、施工前必须清除现场地面、地下障碍物。桩机开机前必须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及输浆管畅通情况。为保证搅拌桩垂直度,注意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用线锤检查。 4、严格按设计要求配置 水泥 浆液,浆液不能发生离析。为防止灰浆离析,拌浆时间 2浆前必须搅拌 30倒入 集料斗 。拌制水泥浆液的水、水泥和外加剂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由专人记录。 5、严格控制搅 拌桩下沉速度,待纯水泥浆到达 钻杆 头后,按 速度下钻杆 沉头,边注浆(注浆泵出口压力控制在 边搅拌、边下沉,使水泥浆和原地基土充分拌和,水泥浆必须不间断供应,压浆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堵塞,全桩须注浆均匀,以保证不出现夹心层现象。 随时 观测钻杆上 的 桩长标记,待达 即将达 到桩底设计标高 时,逐渐减缓钻杆下沉速度 。 最终停止在设计标高部位。 6、桩机 正常 预搅下沉 中 不得冲水 。 遇到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 减缓注入水泥浆量 ,但要保证 钻杆 搅拌时间,增加搅拌次数,提高搅拌转数,降 低钻进速度。 7、 搅拌 桩体 28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 施工时为了改善搅拌桩的性能 , 可掺 入适 量早强剂 、缓凝剂和膨润土,以利于 提高 桩体 早期强度, 便于下插 防渗防裂。 8、 型钢的接头 应 设在 搅拌桩下部 , H 型钢加长焊接其 翼板和腹板应相互错开,键入文档标题 并满足等强度焊接要求。型钢表面平整度控制在 1 以内并除锈 。 在干燥条件下涂抹减摩剂 , 搬运 时 应防止碰撞和强力擦挤。 9、严格控制 搅拌桩打桩施工 注浆量和桩 机钻杆 下沉 、 上提速度(下沉 速度控制在 m/提 速度不大于 2m/。 10、插入 H 型 钢 施工 过程中必须 尽量保持垂直下插 ,以保证垂直度小于 1/200。插入 H 型钢 时间控制在 搅拌桩施工完成后 30, 最长 不能超过 1h。 11、 质量标准 : 主控项目:( 1)水泥及外掺剂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 2)水泥用量:满足设计要求 (每延米水泥掺入量不少于 58( 3) 桩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桩长:不小于设计 ( 2)桩位偏差: 100 ( 3)桩径:不小于设计 ( 4)垂直度: 1 % 表 4 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允许偏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或允许值 范围 点数 1 桩底标高( 50 每根 1 测钻杆长度 2 桩位偏差( 50 每根 1 用钢尺量 3 桩径( 10 每根 1 用钢尺量 4 桩体垂直度 1/150 每根 全过程 经纬仪测量 表 4 型钢插入允许偏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或允许值 范围 点数 1 型钢垂直度 1/200 每根 全过程 经纬仪测量 2 型钢长度( 10 每根 1 用钢尺量 3 型钢底标高( 根 1 用水准仪量 4 型钢平面位置 ( 50(平行于基坑方向) 每根 1 用钢尺量 10(垂直于基坑方向) 每根 1 用钢尺量 键入文档标题 5 型心转角 A( *) 3 每根 1 量角器测量 4、施工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 1) 施工冷缝处理 由常规套钻 1 个孔改为套钻 2 个孔来增加 搅拌桩 搭接的强度和抗渗度。 严格控制 桩机钻杆的 上提和下沉速度,做到轻压慢速以提高搭接的质量。 如上述方法无法满足要求,在 施工 冷缝处 搅拌 桩外侧补 素 搅 拌 桩, 应 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 。补 桩与 搅拌桩 桩 咬合宽 度约 10以 确保 搅拌 桩 墙体 的止水效果。 ( 2) 渗漏水处理 在整个基坑施工阶段,需组织 施工 管理人员全天制值班进行监控监测,并备好相应设备及材料,密切注视基坑开挖情况,一旦发现基坑支护墙体有漏点,及时进行封堵。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补漏。 引流管 在基坑渗水点插 塑料或橡胶 引流管,在引流管周围用速凝防水水泥砂浆封堵,待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再将引流管打结。 双液注浆 a、 配制化学浆液。 b、 将配制拌合好的化学浆和水泥浆分别送入贮浆桶内备用。 c、 注浆时启动注浆泵,通过 2 台注浆泵 的 2 条管路同时接上 Y 型接头 , 从 管道出口混合注入 搅拌桩 被加固的土体部位。 d、 注浆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流量和压力,防止浆液流失。施工前应做双液注浆初凝时间地面试验。 ( 3) 遇孤石的处理措施 在成桩 施工 过程中如遇 粒径超过 10 较大孤石,则采用加水冲击,提高水泥浆的水泥 掺量 等 方法 。 若孤石较大无法冲碎,则采用加桩补强的方法。 ( 4) 垂直度控制及纠斜措施 对于 产生 偏斜的 搅拌 桩,采用加桩 补强 的措施, 及 在其背面补 做 加强桩。 ( 5)停电 停机时的应急措施 意 外停电:在恢复施工时 将 桩机 钻杆下沉 1m,重新注浆搅拌, 以 防止出键入文档标题 现断桩或夹层现象 。 若两桩咬合 施工时间 超过 24h,则第二 根桩采用增加 20%水泥 浆量,或采用加桩 等措施 。 计划停电: 应将 桩 机 钻杆头预先 下降至停浆点以下 ,待恢复供浆时再注浆搅钻,以防止出现不连续桩体;如因故停机时间较长,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妥为清洗,以防止浆液硬结堵管 。 停电时可用备用发电机供电,继续施工。 ( 6) 断桩、开叉等的补救措施 在基坑开挖 过程 中发现 搅拌 桩有断桩、开叉 的情况 ,则采用在开挖侧注浆 。 并用12 钢板在断桩、开叉处封闭,钢板与 最近的搅拌 桩内型钢满焊。 ( 7) 其它情况的处理 如遇 桩机钻杆搅拌 下沉无法达到设计深度时,应及时 通知 甲方、监理,经各方研究后,采取补救措施。 在碰到地下管线无法按设计走向施工时, 应 与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共同协商,确定解决办法。 发生桩 机钻杆 管道堵塞,立即停泵处理,待处理结束后把桩机 钻杆头 下沉1m 后方能注浆 搅拌 ,等 10 20恢复向上提升搅拌,以防断桩。当相邻桩的施工因故停止超过 8h 时,重新进行套打搅拌。如因相融时间过长,致使第二 根 桩无法 咬合 时,则在设计认可的 情况 下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支撑施工 基坑内 3 根钻孔灌注桩和 法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内支撑施工。 内支撑施工:由人工凿除搅拌桩桩 顶 冠梁底部 设计 高程的混凝土,并将桩顶基准面清理干净, 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土方至内支撑底部 设计 标高,平整并碾压密实, 现浇混凝土垫层作为内支撑底模。绑扎冠梁及内支撑钢筋,并 与 冠梁 共同 形成整体 内支撑 结构,安装边模,浇筑混凝土。 1、施工工艺流程 内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样 土方开挖 场地处理及底模施工 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验收 浇筑混凝土 拆模 混凝土养护 2、施工步骤 键入文档标题 ( 1) 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图纸冠梁及内支撑的位置实地放样,确定混凝土冠梁及内支撑的轴线及边线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冠梁及内支撑的底、顶面高程,确定标示出桩头混凝土凿除及土方开挖位置和范围 。桩头凿除及 土方开挖 完成后 ,进一步复核其轴线和高程。 ( 2) 土方开挖 水平内支撑施工前的 土方 开挖 采取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挖掘机挖至比设计内支撑底高程高出 20 至 30,人工开挖清理至 内支撑底部 设计 标高 ,以避免超挖。 ( 3) 场地处理及底模设置 土方开挖至设计高程后根据基底土质及密实情况对基底进行平整夯实处理, 在内支撑梁底部 浇筑 10 凝土作为内支撑 梁 的底模 。 按 2%比例起拱。 ( 4) 钢筋加工、绑扎 钢筋等原材进场后首先进行检查验收,并按照要求进行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才能进行使用。保证所使用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钢筋级别、直径 、规格 符合设计要求。按要求下料、制作并分层、分段绑扎。绑扎钢筋之前,在底模上弹出冠梁及内支撑的轴线、 模板 边线,设置主筋保护层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接头优先采用焊接,不宜采用搭接。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一般设在净跨 1/3 范围内,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 5) 模板安装 按照底模上 弹出的模板边线安装侧模,模板拼缝处填塞双面胶,模板与混凝土垫层底模之间的缝隙采用同标号的砂浆填塞,做到严密不漏浆。模板加固采用拉杆和支架斜撑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模板的稳固。 ( 6) 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 使用 品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用 汽车泵输送混凝土。用 插入式 50 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达到混凝土骨料不再下沉、冒泡和混凝土表面泛浆时即可 , 避免过振。振捣混凝土半径以 宜。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混凝土 浇筑完后,用木抹子搓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抹子进行二次以上的收面 , 以 消除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 (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湿,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草席,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时不允许浇水养护,改用草席包裹覆盖,必要时增加麻布覆盖等保温措施, 以使 混凝土强度达到 30%前避免受键入文档标题 冻。混凝土在强度达到 后,可以拆除侧模,拆模过程中防止发生掉块掉角现象。 3、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 ( 1) 施工之前进行严格的交底和培训,加强钢筋 、模板等 的检查、验收; ( 2)主筋采用对焊及电弧焊焊接时, 焊缝质量逐根检查 ; 采用搭接接头时,从任意主筋搭接 接头中心至 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较大钢筋直径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 百分率应符合表规定: 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25% 50% 钢筋焊接要同心焊接,焊条、焊接长度符合要求;焊缝饱满,无夹杂、气泡现象,清除焊渣。钢筋绑扎完成后,重点检查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钢筋间距、接头形式、接头质量及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等。钢筋的弯曲及末端弯钩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 3) 模板安装完毕后,重点检查模板内的结构尺寸、顺直度、垂直度、接缝情况及加固情况。模板安装要求稳固、不变形,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表所示。 表 4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模板标高 15 模板内部尺寸 30 轴线偏位 15 模板表面平整 5 ( 4) 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 14 天。 ( 5)待钻孔灌注桩、 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60%以上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 6)工序、检验批检查组织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职质检员、施工员、作业班组负责人参加。上述人员与监理共同验收。 支撑下 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 内支撑下 基坑开挖、基坑排水是两个不同的施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两者之间是连续的, 相互交叉、 相互关联 、 相互制约的 。 为确保本方案实施成功,土方开挖和键入文档标题 排水必须同步进行,同步施工。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基坑内采用平面降水,随挖随降 的 方法 。 1、施工工艺流程 ( 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分层 分段 进行 : 每一层 土 开挖深度控制在 右, 基坑 底部预留30工清至基坑底部标高 ; 采用长臂挖掘机(臂长 21m)配合人工开挖。开挖顺序横向为从内向外开挖 。 ( 2)施工降水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 降水 ,将地下渗透水汇流在基坑的临时 降水 井内,再用水泵抽至坑顶截水沟。对于地表处的雨水、施工用水,汇集到基坑顶部截水沟内。所有污废水均须经沉淀池经三级沉淀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根据现场情况,基坑内布 8 个井点,用单井单泵抽排降水方法,降水施工流程见下图: 降水施工流程图 2、施工步骤 竖向分层开挖深度按基坑深度及内支撑排距以及挖掘机最大开挖能力确定。根据内支撑结构划分分段开挖区域。 施工准备 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 井点布置布置 人工挖井 2m 下井管 抽水、水位检测 循 环 至基坑底部标 高 土方开挖 键入文档标题 由于原设计 基坑开挖自然放坡 位置占用桩机工作空间,现根据进场桩机 施工 情况,占用坡面 3m 为工作空间,扩大基坑开挖边线, 向原基坑边缘 外移 3m,原设计 坡比 1:1 降坡减载,即 置形成 3m 宽 水平 马道,在马道上新增排水沟 ( 与基坑顶部原设计排水沟相同 ) ,截断地表水 。 详见附图 。 变更后扩大的基坑开挖线不会对原地下 路影响,详见附图 基坑内土方分四层开挖: 1、第一层开挖至 水平 内支撑底部标高,即 ( 1)首先平挖至 水平内支撑(含冠梁,下同) 顶 部设计标高(下同) ,即 施工提供作业面。 ( 2)待 施工 完成 后,平挖至 内支撑体系底部标高 ,即 置,为内支撑施工提供作业面。 ( 3)同时人工开挖 2m 深 降水井,井径为 800装预制混凝土 井圈护壁,底部铺设级配砾石为过滤层,用 泵 ( 扬程 15m) ,将积水抽至基坑顶部边缘排水 沟内。 ( 4) 水平 内支撑 框架格构 内空编号 为 1#15#,降水井编号 1#8#。详见附图 2、第二层土方平挖至内支撑下 ,即 ( 1)采用长臂 挖掘 机(臂长 21 米) 分别 放置 于 A、 B、 C、 D、 E 点位置 挖 取土,挖取土 位置见附图 ,取土部位如下: A 点位置:取土 1#、 2#、 6#、 7#; B 点位置:取土 3#、 5#、 6#、 10#、 11#; C 点位置:取土 9#、 10#、 14#、 15#、; D 点位置:取土 13#; E 点位置:取土 4#、 8#; 12#位置为 挖掘 机开挖死角, 此 位置主要采用人工开挖取土。 ( 2)待第二层开挖下挖 1m 时,在原降水井旁,重新人工开挖降水井 2m,为第二层下半部土方开挖提前降水。 ( 3)由于 水平 内支撑框架 及格构柱 限制,挖机无法取土的部位,采用人工挖土,吊车吊装取土。 3、第三层土方开挖至内支撑下 ,即 键入文档标题 ( 1) 开挖前重复第二层降水方式,人工开挖降水井 2m,为第三层上半部土方开挖提前降水。 ( 2) 由于内支撑框架限制,挖机挖土受限,在 6#位置用汽车吊吊入 小型挖掘机挖土。考虑到小型挖掘机运转可能受到 水平 内支撑 框架及格构柱 与底部开挖面净空限制,先用人工集中清理下部土方,为小型挖掘机提供出作业空间。小型挖掘机在基坑内配合人工清土,由设置在基坑顶部边缘汽车吊吊装取土。 ( 3) 待第三层开挖下挖 1m 时,采用第二层降水方式,人工开挖降水井 2m,为第三层下部开挖降水。 4、第四层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部设计标高,即 开挖方式重复第三层开挖步骤。 为保证坑底平整,控制土方超、欠挖,基坑开挖到距设计坑底标高 20,停止 挖掘 机开挖,用人工开挖清底,以免造成 挖掘 机对基底地层的扰动,破坏地基承载力。如果开挖至基底,遇到明水或渗水时,要及时设置引流槽、集水井排除坑底积水。通过基底验收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防水、封底施工。 3、土方运输 基坑内挖 出 的土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经场区内道路外运 至指定弃土场。 4、 降水井 为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土体产生影响,及时排除边坡渗水及基坑内积 水 。 基坑土方开挖前按附图 前开挖 8个降水井,将坑内 的 水提前汇入降水井,用水泵抽排至基坑外的排水沟,流入沉淀池。开挖过程中设置降水井, 井直径为800深 2m,安装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的井圈护壁,井底部铺设 20配砾石为过滤层。根据开挖情况设置临时排水盲沟,保证基坑内无积水。 基坑内若有积水必须立即 用 水泵抽水 ,严禁积水泡坑。 应 根据出水量 适当增 减 水泵,抽水量 应 大于 水渗透量 ,使 坑 内几乎 无 积水,方可进行下一 工序 施工。 待基坑清挖至底部标高时,采用集水井 +碎石盲沟进行基坑底部排水,按附图要求设置三个集水井。集水井井径 为 800置 12100筋笼,外裹土工织物 作 为反滤层,周围采用碎石铺设;排水盲沟沿基坑底部边缘布置,距底部边缘 3m,并有一定坡度,使 坑内积水沿盲沟 流入集水井,盲沟 截 面尺寸6000000沟反滤层采用土工织物,敷设在沟底及两侧沟壁,并预留顶部覆盖所需, 其 纵 、 横向的搭接缝交替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 30内人工键入文档标题 铺设碎石,碎石粒径不大于 50泥量不大于 5%,含 沙量不大于 4%。 基坑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层时,集水井顶部预埋 锌管 并 低于底板混凝土面10于放置抽水设备 并便于 井坑回填,待 基坑内建( 构 ) 筑物 基础施工完成,具备抗浮能力后,取出抽水设备 。 集水井 再回填时同时封闭 。 坡顶设一道 6000000水沟截断地表水 。 排水沟按一定坡比 坡向沉淀池,坑内水通过基坑底的排水 盲 沟汇集到集水井后由水泵抽至坡顶排水沟 , 经沉淀池沉淀达标后排 放 。排水沟、沉淀池采用 砌沟壁, 浆抹面、铺 底,做法详见附图 基地排水示意图。 5、基坑防护与施工便道 1、基坑临边防护 基坑开挖后在基坑顶部排水沟靠近基坑边缘侧设立 扣件钢管式立面 防护栏杆。 立杆插入地面一下不小于 70地面 高度 150杆间距 2m, 设两道横杆, 横杆间距 自上而下 60部 设 30 挡 脚 板 。 栏杆刷红白相间安全警示色标油漆, 并悬挂相关 安全警示标牌。做法详见附图 。 2、施工 上下通 道 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 扣件式 钢管搭设施工临时上下通道,仅供进入基坑内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上下基坑使用, 此通道 随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增加。 基坑开挖至底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