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xx年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xx年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xx年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xx年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 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下面是小 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 考!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一】 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 教育新 理念两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 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 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 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 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 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 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 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 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 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 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 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教师对美好的 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 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 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 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 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 。做个很单纯、 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 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 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和手段。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 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 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 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 戒” ,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 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 必须注意几点: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 学生人格; 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符合相关程 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 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 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 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 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 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 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二】 “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快 快乐乐生活。 ”这是我在城关镇青年教师读书班培训学习的 最大收获。城关镇青年教师读书班从开班到现在已经有十 月之久,在这学习期间各位领导的讲话为我的教育教学工 作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书育人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 的管理工作也有了新启航。 在培训中,陶校长为我们主讲了青年教师读书成长的 基本过程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青年教师 成长的主要因素和培养学校管理后备力量的建议;付春梅校 长对我们进行了文明礼仪的培训;崔征校长关于以书为伴, 快乐向前的讲座;孙金健校长给我们讲述了德育教育方面 的经历。他们的温馨话语,时刻在我的脑海中涤荡着。 从此次培训中我获得了一些感悟,这里逐一阐述如下: 1、读书提高自己,做到教书育人。 “智如泉涌,行可 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做人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智 如泉涌” ,就教师的智慧才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行可以 为表仪” ,就是教师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正如付 春梅校长讲座中提到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在学生 面前喝水,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我深表认同。做人师不 是做教书匠,对学生不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作为 一名教师,做到“智如泉涌” ,必须加强读书,日积月累, 涉猎广博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多学、广学,不仅是本专 业的知识,更多的与专业交叉融合的其他专业知识。 “行可 以为表仪者”代表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在平时的 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知识,做学生的榜样,感染、影 响学生的行为,不仅要作为教师,还要作为学生的导师。 2、加强业务历练,更新管理理念。作为一名教师, 我深深感受了身负的责任,也认识到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 在今后学校管理工作中,以勤奋朴实、努力进取的态度, 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业务锻炼,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必须肯于读书学习,学习是最好的导师,不学习是落 后的象征。平时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 作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只有 这样,在管理上才能游刃有余。就像陶校长所说,要不断 吸取各类专业知识,充分准备好,认真抓好管理中的每个 环节,真正做到精细化,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3、注重日常实践,积累管理经验。一方面向其他教 师学习,自己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向前辈学习,作好记 录,反复思考,通过学习和比较,熟悉各个管理环节,多 多研究,激励自己前行。 总之,参加城关镇青年教师读书班培训学习,就像扬 帆远航一样,知晓管理者必须加强读书学习,雷厉风行, 要会写,要敢于说,要敢于做,要敢于对现有的管理模式 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感谢城关中心校给予我们这样宝贵的 学习机会,能使自己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我要心存读 书,志存高远,为城关教育多做更大的贡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三】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有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 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这一道德要求 教师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但不能笼 统地把所有的“爱生”都选为师德崇高,必须看教师对学 生爱的动机和爱法是否正确,特别还要看教师爱的效果如 何,正如敬爱的周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爱生教好” ,教不 好学生的教师何谈爱生?谈何师德?为此,相互信任就时下 几种被人们说是“爱生”的表现,略谈一下我自己心里的 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 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 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 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 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 的信心。通过读书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 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 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 ,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 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 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 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 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 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 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 的爱。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 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 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 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 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 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 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 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 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课业惩罚、肉体 惩罚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 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 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 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 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 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 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 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 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 间生的爱” 。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 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 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 大都是冒尖的“两头” ,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 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 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 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 “厚爱” 后进生,关注后进生, 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 间层次”的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 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 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 “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 ” 这样“中间生” 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 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 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 好干坏一样。 ”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 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 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 作用。本学期,我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 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 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 对此,好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 她为语文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 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 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 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 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 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 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 “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 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教师对学生的“爱”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 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有不 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 变味的爱。 显然,教师对学生爱的正确动机,是一种出自崇高目 的。充满科学、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师爱,是来源于教 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力求做到 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 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 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 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做一个真正有 爱的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四】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工具的普及,人们 传递信息速度之快,尤其是微信中的“朋友圈”对教师这 个行业颇有微词。身为一名老师,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如何, 怎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甘守清静,找准自己的位置? 孔子教你做老师一书又一次让我重温先圣教育思想, 为我开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大门。江苏省特级教师 孙汉洲先生的专著孔子教你做老师 ,采用随笔形式,摆 脱“凡人难懂的书斋理论,玄奥思辨的高头讲章”式的孔 学著作的传统,把孔子从圣坛请到人间。行文或铺陈叙事, 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或雕龙饰凤,探幽发微,娓娓道来; 使读者如味膏粱,如饮醇酒。 现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读书心得: 一、身正然后为人师 孔子非常重视“身正”问题。一次,季康子向孔子请 教怎样治国理政: 季康问正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 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怎样治国理政。他说:“如果杀掉 没有道德的坏人,亲近有道德的好人,就可以把国家治理 好吗?”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戮呢? 您想从善,人民就会跟着从善。地位高的人德行好比风, 地位低的人的品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会顺风而倒。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 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 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也 是对孔子治国思想的一个重要传承。 教师作为“身正学高” 、 “德业双馨”职业典范,必然 对自己的思想、语言、举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话说明,凡是教 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 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表率, 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 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亲其师,信其道”才 能收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孔子的身正,不仅表现在注 重礼仪方面,还表现在“忠” “恕”上,对自己而言,表现 为忠于职守,忠于信仰!在下校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些完小 的老师岁数不大,但因呆在农村学校,生活圈子小,每天 “两点一线”的固定生活模式,便不再注重自身言行对学 生的表率影响力,教学松垮,举止不雅,他的学生穿拖鞋 上课,课上坐姿不正,作业也马虎。教师的威信荡然无存, 教书育人的效果也自然受到影响。 二、俯下身子教书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名师都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 兢兢业业,无不以自己最好的姿态面对学生和家长,孔子 这位万世师表,给我们树立了风范。 1.有教无类 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给 教师划定了道德底线,是“俯下身子教书”的具体体现。 孔子主张教育不分贵贱、贤惠、亲疏,只要入了师门,就 应该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这一教育思想经历了几千年, 时至今天,却被社会不正之风给扭曲成了“有教有类” 。在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 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却见而生厌,乃至寇仇。被歧视的学生 心理发育不健康,滋生了报复老师、报复社会的不良思想。 特别是有些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把最优秀的师资 力量都投入了所谓的“尖子班” ,让 98%的人作陪读。更有 不甚者,社会不良之风入侵教育。家长的社会地位如何, 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地位和升学等级。小到排座位,大到 评选“三好生” ,也是老师班主任衡量之器。孰不知,这些 所谓的差生,或是学困生,他们可能比优秀学生更懂得感 恩,若干年后,他们再见老师时是那样的热情,对学校教 育慷慨解囊!今年我县的划片招生,老师电脑派位,让更多 的孩子享受“有教无类”的大爱,不失为社会教育之善举! 2.肯定后进者 俗话说“一娘生九等” ,神话中也有“龙生九子,各 不相同”之传说。总而言之,人与人之间性别、性格、智 商、情商等都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在社会上随处可见, 而在一个固定的学习集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早在三千年 前从事教育的孔子对后进者关爱有加。许多人不屑与不通 情理的互乡人交往,但孔子却热情接待慕名拜见他的互乡 少年,还教育他的弟子“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人洁己进,与其洁也,也不保其往也。 ”一个人要求进步, 这本身就应该予以肯定。一个人再差,其身上也有闪光点。 孔子可称得上是“赏识教育”理论的创始人! 一位美国的校长告诫新来的老师:如果一位学生学业 优秀,你要善待他,他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对社会可能 有所贡献;如果一位学生学业良好,你也要善待,他可能会 返校当老师,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一位学生学业一般,你更 要善待他,他可能会赚大钱,会给学校捐一笔款子;如果一 个学生学业很差,而且经常考试作弊,你更要善待他,因 为他将来很可能竞选总统或参议员,成为国人敬仰的领袖。 虽然,我们没有生长在美国这样的环境中,但是在中国作 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学 困生,也就是说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学生,因为善待学生就 是善待自己。 三、以德为先育英才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年轻人,做到了孝悌、严谨、诚 实、博爱而又亲爱仁慈,并在这方面行有余力,然后才可 以去学习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作崇,学生 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 “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被一 些教育工作者忽视。就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 门学科来说,许多学校认为这两门学科可上可不上或进行 “压缩”教学,受老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学生上这门课也 是心不在焉,每逢考试再“临时抱抱佛脚” ,以致德行相背, 较之甚远。如果还把德育看得无足轻重,那真是愧对古人, 也愧对来者的行为。下面,我们不妨浏览一下孔子有关德 育教育的思想。 1.义利面前取舍有度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以上两则语录,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毫无疑问, 孔子提倡君子之德应“喻于义” ,以“义为先”;君子之德 应关于道德法度而非产业实惠。自古“笑贫不笑娼” ,孔子 却提倡“安贫乐道” 。他认为不能以正当手段改变贫穷现状, 安于贫贱也是美德。他认为吃穿住条件即使很差,其中也 有乐趣。个别城区老师在义利面前显然取舍不当,把业余 辅导学生,收取学生费用当作第二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也 不再用心。较之古人,生活已不致于清贫,但恪守职业道 德,无偿或低价辅导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呢?许许多多的农村 小学教师为了每个学困生的成长,对留守孩子付予全身心 的爱,辅导作业,难道不是值得颂扬的美德吗? 2.勤俭朴素志向高远 书中谈到:孔子认为生活奢侈会导致骄傲,生活过分 俭朴会导致执拗。与其奢侈骄傲,不如勤俭而执拗。因为 勤俭而犯过失的人很少而少,而奢侈不犯过失的人也很少 很少。宋代司马光厉行节俭,以勤俭之道教诲子孙,身后 无余财。他的训俭示康就是古今论节俭的经典之作。 3.追求真理执著无悔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不仅这样说了, 也这样做了。他生于乱世,对诸侯纷争, “礼崩乐坏”的社 会局面不满,便怀着匡正天下的理想探索“挽狂澜于既倒” 的良方。他出任国家司法长官,诛杀了乱政惑民的少正卯; 他参与夹谷会盟,力挫齐王,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