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沧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02沧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02沧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02沧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02沧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沧州市 2002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10-03-22 10:41:25 沧州市统计局 (年月日) 2002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产 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财政状况大为 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53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其中第一产业 8 6.4 亿元,第二产业 261.5 亿元,第三产业 183.4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5%、12.1%和 12%。 一、农业 去年我市农业紧紧围绕“四大产业、一大工程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投入力 度取得明显成效,使 草枣 业继畜牧业之后 成为我市 农业生产 的又一发展亮点。全市小枣 面积 160 万亩,比 上年增加 15 万亩,增长 10.3%。红枣产量 24.15 万吨,增长 27.2 %。小枣 、牧草龙头加工 企业分别达到 9 家 和 2 家,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 11987 万元和 1899 万元。在遭 受严重旱灾的不利情况下,我市农业总体上仍然保 持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150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 主要农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单位 2002 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59.1 -18.42 其中:小麦 万吨 129.2 -11.7 玉米 万吨 106.7 -23.0 棉花 万吨 7.45 -15.3 油料 万吨 6.53 -16.7 水果 万吨 133.6 3.91 其中:梨 万吨 46.4 6.3 苹果 万吨 11.6 15.8 蔬菜 万吨 259.8 24.7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4 11 其中:猪肉 万吨 12.4 4 牛肉 万吨 7.1 6 羊肉 万吨 3 8 奶类产量 吨 32965 63 生猪存栏 万头 141.4 6 羊存栏 万头 252.1 9 林业生产步伐加快。全市林业 产值完成 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5 %,全年人工造林 2263 公顷,增长 3 9.3%。森林覆盖率为 17.2%,比上年上升 0.4 个百分点。 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下降,海水产品产量有所提高。全年水产品产量完成 10.2 万吨,比上年下降 0.6%,其中 海水产品产量 8.1 万吨,增长 0.1%,淡水产品产量 2.1 万吨,下降 3.2%。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农业 机械总动力 901.7 万千瓦,比上年 增长 4.7%,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6441 台,小型拖拉机 205693 台, 同比 分别增长 29%和 5.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518832 公顷,机电井 95016 眼,农村用电量 227021 万 千瓦/时,化肥施用量 24.2 万吨。 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发展。去年全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入 53.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9%,企业个数达到 1289 71 个,职工人数为 83.5 万人,分别增长 4.8%和 5.7%。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 1171.6 亿元,营业收入完成 1052.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9%和 15.4%;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 304.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7%,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 比重为 57.4%,比上年上升 3.4 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实现利润 89 亿元,上缴国家税金 11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 6.7%和 8.7%。出口交货值 3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1%。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2 年我市工业紧紧围绕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 举,积极实施“ 质量兴企 ”战略和“扶优扶强、 帮危解困”两大工程,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全面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 提高。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77.6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6.06%,从所有制构成 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 28 亿元,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 14.05 亿元,分别增长 14.04%和 10.11%;股 份合作制工业完成 1.65 亿元,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 37.57 亿元,分别增长 17.88%和 20.29%;外商及港澳台企 业完成增加值 9.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3%,农村工业完成增加值 33.21 亿元,增长 14.15%;从轻重工业构成 看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23.33 亿元,增长 11.2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54.3 亿元,增长 17.97%;从企业规模看, 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 32.63 亿元,小型工业完成增加值 44.97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9.51%和 20.3%。全年工业 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 97.83%,比上年提高 0.53 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单位 2002 年 比上年增长% 原盐 万吨 212.3 17.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4813 45.9 供电量 万千瓦小时 841408 10.1 配混合饲料 万吨 31.7 9.5 白酒 吨 12489 -9.5 啤酒 吨 31640 -21.5 纱 吨 44007 12.7 布 万米 3178.17 -17.1 铅笔 万支 22252 17.2 机制纸 吨 139468 4.3 原油加工量 万吨 218.53 20.3 烧碱 (折纯) 万吨 16.66 10.7 合成氨 万吨 55.59 14.2 化肥 (折纯) 万吨 41.71 14.1 电力电缆 公里 238805 18.8 树脂 万吨 28.58 5 中成药 吨 712 60 塑料制品 吨 63663 5.3 水泥 万吨 81.56 -10.7 服装 万件 2601.5 3.3 变压器 千伏安 249986 -22.3 火柴 万件 119.65 -21.6 乳制品 吨 18629 15 倍 工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初步统计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税 23 亿元,比上 年增长 37.96%,其中省属以上工业完成 6.3 亿元,市属工业完成 2523 万元,分别增长 257.94%和下降 74.65%。 市属以下工业实现利税 16.45 亿元,增长 18.84%。全市工业实现利润 9.5 亿元,增长 69.1%。产品销售收入完成 293.6 亿元,增长 14.98%,企业亏损面为 20.9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 2.16 亿元,比上年下降 52.3%。新产品产值 率为 0.37 %,与上年基本持平。 建筑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 57.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2 %,施工企业房屋施工面 积 770 万平方米,增长 3.8%,房屋竣工面积 534 万平方米,增长 1.4 %。 施工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 11.82 亿元,增长 2.8 %,工程结算收入 57.57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11.1%。实现利税 3.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3%,其中利润总额完成 1.77 亿元,增长 24.6 %。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2 年我市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 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优势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 ,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9.13 亿元,增长 17.1%。按所有制构成分,国有及控股单位完成投资 47.84 亿元 ,下降 19.9%,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13 亿元,下降 10.4%;按建设性质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 39.87 亿 元,下降 10.6%,更新改造完成投资 13.43 亿元,增长 5.2%。此外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 2.4%。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2002 年我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实施了维明路排水、南 环桥等 9 项路桥工程,投资 4400 万元新修道路 8.3 万平方米,新修排水管道 6834 米。实施了西二环、新华西路 等 12 条路段的路灯安装工程,新增路灯 438 基。在城市形象建设方面突出抓好南湖广场工程,共投资 1100 万元 ,硬化面积 1.4 万平方米,绿化面积 1.9 万平方米,建成了由世纪之门、林荫区和九河下梢组成的面积为 3.3 万平 方米的休闲娱乐广场。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旨在美化环境的“通透绿化工程” ,并大力 抓好专业绿化和庭院绿化工程,市区共植乔灌木 100 万株,新增绿地 20 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1.9% 。为改善供水状况,投资 1.9 亿元完成了改水降氟二期工程,使我市市民彻底结束了饮用高氟水的历史。此外还 实施了天然气工程、污水处理厂工程和垃圾处理厂工程,截至目前已有 11000 户居民告别液化气用上了清洁、环 保的天然气。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交通运输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年用于交通运输的投资为 15.6 亿元,其中总投资 3. 67 亿元的京沪高速公路泊海扶贫连接线已竣工通车,新建一级公路 105.8 公里,总投资 3.6 亿元的保沧线工程, 累计完成 1.17 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 32.5%,通车里程达到 24.3 公里;投资总额 3.9 亿元的沧乐线,本年完成投 资 1.45 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 37.2%;106 国道沧州段计划总投资 6.38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6.25 亿元,完成计 划总投资的 98%,新增公路 108 公里。全市公路货运 量完成 6886 万吨,货运周转量完成 850838 万吨公里,分 别增长 41.7%和 16.7%;公路客运量完成 7700 万人,客运周转量完成 457033 万人公里,分别增长 12%和 1.1%; 地方铁路完成货运量 111 万吨,货运周转量 7598 万吨公里。黄骅大港 完成吞吐量 50.5 万吨。 邮电通讯业发展加快。全年邮政部门完成业务总量 1.84 亿元。全市固定电话到达 107.4 万户,住宅电话到达 101.1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加,全市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 77.4 万户。 五、国内贸易与物价 2002 年全市国内贸易业保持了平稳增长。丰富的商品品种、充足的市场货源、平稳的市场物价构成了沧州 零售市场的基本格局,而稳定的消费心理、成熟的消费理念也促进了买方市场的形成。据统计,全市 2002 年实 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其中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 69.7 亿元,增长 11.2%, 县城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 22.3 亿元,增长 11.6%,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 58.6 亿元,增长 9.5%,呈现出协调 发展的良好态势;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 110.3 亿元,餐饮业完成 15.2 亿元,比上年分别 增长 11.5%和 1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消费品零售额 26.7 亿元,集体经济完成消费品零售额 12.4 亿元 ,比上年分别下降 6.5%和 0.8%。以个体经济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消费品零售额 10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8%,其中个体经济完成 79.9 亿元 ,增长 13%。 商品交易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已达 506 个,其中消费品市场 485 个,生产资料市场 21 个,消 费品市场成交额完成 203.4 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完成 44.5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5.3%和 12%。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100.8%,消费品价格指数为 99.3%。 六、对外经济 2002 年我市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 32923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5.41%,其中进口总额 10801 万 美元,出口总额 22122 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6.3%和 20.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 8362 万美元,比上 年增长 34.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 1733 万美元,下降 10.6%;新批“三资 ”企业合同 36 个,合同总金额 5948 万 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33.3%和 3.1%;新批“三资”企业合同外资额 2712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12.1%;“三资” 企业 注册户数达到 35 户,比上年增长 29.6%,“ 三资”企业注册资本 3407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26.5%,其中外方注册 资本 1863 万美元,下降 44.7%;“ 三资 ”企业当年投产 12 个,比上年下降 42.6%。 七、财政、金融 我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大 改革力度,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在全部弥补多年遗 留的财政赤字的基础上,保证了全市各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全部财政收入完成 52.98 亿 元,比上年增长 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25.6 亿元,增长 48.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 3.89 亿 元,营业税完成 3.68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26.8%和 16.3%;个人所得税完成 1.27 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4.97 %,比上年增长 4.6%;农业五税完成 3.27 亿元,基金收入完成 4.23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221.1%和 295.4%。全 年财政支出 41.88 亿元 ,增长 34.8%。 金融信贷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 605.6 亿元,比上年增加 50.2 亿元,其 中企业存款 82.41 亿元,机关团体存款 12.42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 6.2 亿元和 2.4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 487.06 亿元,比上年增加 40.71 亿元,占存款总额的 80.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373.75 亿元,比上年增加 33.07 亿元,在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 57.27 亿元,农业贷款 74.62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 1.8 亿元和 11.79 亿元,商业 贷款 59.89 亿元,增加 3.31 亿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科技攻关取得较大进展,共实施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 57 项。农业中“棉花双株 型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技术领先水平。全年引进培育新品种 68 个;工业方面,完成新产 品开发 28 项,其中高新技术 12 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高新技术产品 11 个,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可达 36.5 亿元。全年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 4 项,市级科技奖励 35 项,其中特等奖 1 项,二等 奖 24 项,三等奖 5 项。实施国家级创新项目 2 项,省级 4 项,市级 42 项;此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水平不断提高,面积达 13.6 万亩 ,拥有专职技术人员 800 多名,带动科技示范户 24 万户,河间河英绿色产业园区和泊头鸭梨标准化生产园区还 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36 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 78%。 教育事业得到加强。教育战线以落实“以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为重点,大力实施 “六大工程”强化“ 四项措施”, 落实“四个确保 ”,从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教育事业经费支出 100274 万元,比上年增长 27.6%。全 市高等教育在校生 13483 人,中等专业在校生 15500 人,高中在校生 8.1 万人,初中在校生 40.1 万人,职业中 学在校生 2.1 万人,小学在校生 73.4 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 8.2 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 395 人。成人教育取得较 大成效,成人高校在校学生 6133 人,成人中专 3276 人,全年培训青壮年农民 65 万人次,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技 术培训 8.2 万人次,农村技术能人、科技带头人提高培训 4000 人,乡镇企业职工培训 6.5 万人,为行业企业职工 培训及转岗培训 19.7 万人。 技术监督工作发展较快。双节期间开展了百日打假联合行动,共查处大小 案件 600 多件,出动执法人员 1.3 万人 次,捣毁制假窝点 110 多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 5000 多万元。大力开展了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 ,共组织开展集中检查 25 次,立案查处案件 306 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 600 多万元,端掉制假售假窝点 31 个,没收违法计量器具 360 台。此外全年共推荐 7 个省级名 牌产品,5 个省优质产品,12 个省信得过产品,1 家 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全市实现降废减损 3200 万元。帮助 60 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计 量检测体系,并取得了计量合格确认证书,占全省当年获证企业的 50%。积极推行“C”标志工作,通过帮扶 ,使乡谣乳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考核评审,成为我省首家获准使用定量包装产品“C”标志的企业。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我市文化事业认真贯彻执行“两为” 方针,紧密结合全市具体实际,着力抓好 “四个一批” 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两节期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成功 举办了迎新春联欢会、“金穗迎春” 民间文艺调演和迎新春摄影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河北梆子小戏苦水镜及富有沧州地方特色的狮舞两个节目,进京参加了全国“群星奖” 获奖节目展演活 动,受到好评,为沧州及河北赢得了荣誉,并被 省文化厅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 工程奖的评选。大型河北梆子现 代戏大洼中的女人,得到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参加了省第六届戏剧节。此外,我市还有 70 多项作品 在全国大赛或评比中获得大奖。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有卫生机构 418 个,其中医院 74 个。随着卫生事业的 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病床床位 1.3 万张,比上年增长 2.4%;医疗机构卫 生技术人员 18489 人,比上年下降 3.6%,其中医生 8185 人。全市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 19.6 张,平均每万人 拥有医生 12.1 人。 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组织了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了庆新春健身秧歌展演、全市中老年太极拳展演、全民健身消 夏晚会、残疾人运动会、沧州市首届“畅通工程杯” 万人长跑活动;组队参加了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和首届特奥 会,取得 7 金、8 银、8 铜和 4 金 1 铜 的好成绩,参加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 4 金、4 银、3 铜 的优异 成绩;选派 500 名运动员参加省第五届青少年运动会 21 个项目的比赛和蓁 6 个项省级赛事,共获金牌 53 枚、银 牌 37 枚、铜 牌 46 枚,金牌位居全省第五,总分居全省第六,并有 4 队 43 人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成功举办了 沧州市武术散打锦标赛和田径锦标赛,按市场化运作方式,高标准承办了“板城烧锅杯” 全国中国式 摔跤锦标赛。 此外,还参加了全国体育舞蹈比赛、河北省中国式摔跤比赛,共获得金牌 1 枚、银牌 4 枚、铜牌 2 枚,成功举办 了沧州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九、抚恤和社会保障 城镇低保及救灾、救济工作得到加强。去年下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调拨资金 1894 万元,下拨省补助资金 152 万元,市财政为两区拨发市级补助资金 139 万元,各县市区当年安排的 229.4 万元低保财政预算资金已全部 拨入低保户。 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积极争取省拨救灾款 1265 万元,发动全市机关干部和效益好的企业为灾民捐款 758 万元,市本级支出地方救灾匹配救灾资金 60 万元,各县市 区匹配救灾资金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