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比较研究.doc_第1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比较研究.doc_第2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比较研究.doc_第3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比较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比较研究肖云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摘要:教育部2008年4月9日颁布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新的评估方案,与2004年版的评估办法比较,变化特别巨大,正确认识这些差异,有助于各高职院校在新评估标准指导下,进一步改善办学行为,营建人才培养工作特色,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高专评估方案比较研究2008年4月9日,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以下简称“新方案”),新方案明显区别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以下简称“原方案”),正确理解变化后的评价标准,并在新的评估办法指导下,及时调整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各高职院校营建特色,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评估方案的主要变化1.1评估模式原方案的评估模式重在实地考察,并将实地考察分解为专业剖析、专家听课、学生研讨、技能测试、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具体工作任务。新方案比照“报送审计”,按照国际惯例,由各学校以上年度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为统计时间段,对工作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并承诺数据原始性和真实性,专家对数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进行分析,在实地考察验证后形成专家评价。评估模式的主要变化借鉴了“报送审计”的做法,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有助于节省评估成本。1.2专家构成原方案规定专家组成员7-8人,不含秘书,并设组长、副组长各1人;实地考察原则上不超过4天。新方案将专家的构成调整为专家组包括秘书控制在5-8人,专家组成员必须包括行业企业人士和一线专任教师;实地考察原则上掌握在2-3天。专家构成的主要变化有助于改善评估专家结构,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评估价值。1.3评估原则原方案规定了评估七个方面的原则,内部自评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符合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注重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效率与效益相结合。新方案将评估原则调整为六条,其中基本保留的四条分别是内部自评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注重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效率与效益相结合。新增加两条为不向评估学校收-2-取评估费用;评价与引导相结合。评价原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评估专家必须指导被评估的学校执行切实可行的绩效改进计划,帮助被评估学校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4评价等次原方案规定评价等次包括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新方案将评价等次调整为“通过”、“暂缓通过”两种,其中评价为“暂缓通过”等次的院校,在一年内必须进行再次评估,并对招生计划进行适量减少;如果第二次仍没有通过,暂缓安排招生计划。评价等次的变化必然引导各高职院校不再将关注焦点过分注重于优秀等次上,减少为评估而评估的功利色彩。1.5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原方案规定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为具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资格,同时具备的一项标准为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新方案将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调整为具有教师资格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同时将必须要具备的另一标准由四项合并为三项,即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和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合并为一项。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调整后,淡化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等次,但提升本专业职业能力的标准,从过去重视证书调整为在有证书的前提下,必须有相应的工作实绩,以确保双师素质教师拥有相应的实际职业能力。1.6指标体系原方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6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其中8项为主要指标)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特色与创新项目。新方案将指标体系调整为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6项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要素。指标体系的主要变化体现在特色专业成长为一级指标,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作为特别重要的要素由原方案的二级指标提升为一级指标,对班子现状要求更为具体,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强调对教学的实际参与。2.高职院校的潜在风险2.1领导力与执行力风险高职院校成立时间各异,主要领导产生途径多元,新方案考量院校领导近10年的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和参与教学、联系学生的情况,实质上是从对高职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实际参与的程度来判断院校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层面的责任人更需要对高职教育的正确理解,只有真正认识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特征,特别是真正将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做”统一的课程建设,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等)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提高本部门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服务力,才可能形成人才培养工作合力,引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2特色专业的产业依托风险新方案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社会服务等很大程度-3-上需要地方经济提供产业支持,比如依托三峡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争取到湖北省试点专业“旅游管理”。而相当多的地方,产业特色缺乏,产业同质现象严重,容易导致专业泛化,开办的专业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开设,甚至部分专业已经逐步淡化为通用能力,如计算机应用专业。2.3课程标准的普适性与课程建设的保障风险新方案强调根据职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要求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等。由于专业之间、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专业、课程都能够全部实现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特别是基础性课程,因此,在强力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容易产生课程标准的普适性问题,加之课程建设中所需要的“教师团队”和“育人实境”也需要动态完善,如果形而上学,运动式地死搬硬套,相反还降低了传统模式已经达到的人才培养质量。2.4数据填报的技术与道德风险新方案实施的基础工作是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包括9大项35小项,仅注释就高达59条,因此各高职院校均存在由于对指标体系的理解瑕疵导致的技术风险;同时,“报送审计”式的评估,存在基于数据原始性与真实性的道德风险,很难避免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评价绩效而对原始的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所谓的“技术处理”,如社会周知的高校“就业率”造假问题。2.5提高评价等次的激励风险新方案将评价结果设定为“通过”与“暂缓通过”两种类型,达到评估标准的高职院校难以确定实际人才培养工作所处的水平,容易遏制各学校对教学的持续投入;同时,按照原方案已经接受过评估,且评估等次偏低的学校失去了可能的提高等次的内驱力,可能会对其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内涵建设产生负面强化。3.应当谨慎关注的焦点3.1工作状态数据的填报技术由于工作状态数据系统技术性强、结构过于庞杂,可以考虑建立工作状态数据填报的专门工作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基础数据填报常态工作机制,由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避免因为统计数据填报的技术原因影响评价结果。3.2在办学实力与地方经济需要之间寻找专业设置契合点高职教育必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同时必须顾及基本的办学实力,不能盲目铺摊子搞大而全,而是在办学实力与地方经济需要之间寻找专业设置的契合点,才能有选择性建好相应的专业,才能最大限度服务地方经济。3.3重视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建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很多学校将关注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上,注重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教育力的持续提高,而忽视管理者层面的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提高。事实上,缺乏领导力,高职教育必然是没有思想的、流俗的、无序的、盲目的;缺乏执行力,高职教育必然只能停留在概念、意识层面,必然是苍白的、空洞的。3.4高度重视“育人实境”的建设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育人实境”落实“教学做”教学模式的过程,因而,需要采取行之-4-有效的措施,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动态变化,建设好与各专业对应的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3.5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度高职院校从人才市场的供需调查、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实际教学任务的完成、人才培养绩效的评价等各个方面,让行业企业有更多参与,有更大话语权,逐步实现实践性课程主要由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这样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才可能是更贴近和适应市场需要的。3.6积极营建人才培养工作特色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来源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特色。无论是基于提高评估的最终绩效,还是增强学校、学生的相对竞争优势,都需要人才培养工作在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营建人才培养工作特色。比如专业设置应符合地方产业的动态发展;课程建设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方产业的适应性和提升职业关键能力;教师团队应拥有更丰富的企业工作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有对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充分依赖。参考文献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4号)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ComparativeStudyofAssessmentProgramoftheTalentsTrainingWorkLevelofAdvancedVocationalInstituteXiaoYun-lin(Ji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Jingzhou,Hubei,434020)Abstract:TheMinistryofEducationpromulgatedthenewassessmentprogramofthetalentstrainingofadvancedvocationalinstituteonApril9,2008.Comparedwiththeassessmentof2004version,ithasatremendouschange,correctlyrealizingthesedifferencesmayhelptheadvancedvocationalinstitutesfollowthenewassessmentguidance,furtherimproveschoolbehavior,constructfeaturesoftalentstra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