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1000字.docx_第1页
《论语》读后感 1000字.docx_第2页
《论语》读后感 1000字.docx_第3页
《论语》读后感 1000字.docx_第4页
《论语》读后感 1000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读后感 1000 字 论语 读后感 1000 字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说过这 么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 ”意即只要通读了半部 论语 ,就能把国家治理好。以己之见,这句话言过其实, 古代的仁人志士更多的是把目光治国平天下,这是他们的 理想和抱负。如今,进入了 21 世纪的我们,重读论语 这一巨著,该有我们作为 21 世纪新人的思考。 在读论语的读书沙龙活动开始之时,孔馆长曾举 行过一次沙龙座谈会,告诉我们读论语要“去圣” ,不 要把孔子当圣人来读。我想,把任何思想、任何主张当作 圣贤教条来看都是很危险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 就在于感悟,在于思考,在于升华。读论语 ,当然要辩 证地分析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批判地继承有益于我们成长 的精华部分。 论语的内容大多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 的一般原则,语言基本上都是口语,通俗易懂。如“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读书与思考 的关系。再如我们熟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 概括而平易地表达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人要学习, 人要交友处世,人要自知自立。这些思想,对指导我们的 学习,交友,处世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我们不得否认的是,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之 作,其中阐述的一些思想,在现代已不具有积极意义。我 们固然强调“孝” ,但是“愚孝”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强调 “忠” ,但“愚忠”也是不可取的。古代的儒家思想中的 “夫为妻纲”等束缚妇女自由,否定妇女地位等主张,也 是我们该摒弃的。 在上周五的论语交流会中,有一位男生谈到,他 去过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看到那里是荒凉的景象,说好 听点是保持原貌,说不好听点是没有发展,停滞不前。由 此,我想,到了很多人类古文明遗址,人们的先辈在那片 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但那些先辈们的后代却无 法守护住那些辉煌灿烂的文明瑰宝,更别奢谈发展繁荣、 壮大。于是有了后人在那些文化遗产的面前的感叹。像古 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印度河恒河流域,这些最早闪 耀着人类文明之光的国度,这些曾拥有辉煌灿烂文化,可 以雄踞一方的文明国度,无一例外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于是我们疑惑,人类该怎么去面对我们伟大的前辈留下来 的文明成果,又如何去发扬呢? 余秋雨先生曾在千年一叹中谈到,他重访人类古 文明遗址的时候, “一路上感到最惨痛的景象,不是石柱的 段残,城堡的倒塌,石都的湮灭,而是在文明古国的千里 沃野上,那些不上学的孩子们的赤脚,密如森林” 。再辉煌 宏伟的文明,要是失去了后代的继承和发展,都将失语。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未曾中断,这是文明我们华夏民族 的一大幸事。但我们也应该接过先辈们手中的精神火炬, 代代相传。 读论语 ,又何尝不是如此?! 论语 读后感 1000 字 所谓“半部论语走天下” , 足见论语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学 生群体已经很少将论语常提口边了,是否论语真 失去了它的意义呢?是它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了吗?还是 因为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已经让人沉不下心来好好做 一做学问,好好思考自己生命的真谛了呢? 或许我是另类的一员,我选择了静静的品读这本已有 千年历史的名作,让它来洗净我的灵魂,让它来指引我的 人生。 读论语 ,心情很从容,因为我在体味着孔子和他的 弟子们从容的心境;读论语 ,心境很热诚,因为我看到 他们追逐生命的热度。 在论语中,我看到了何为理想的人生。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曾子是孔子弟子中成就很大的一个人。他对自己的要 求很高,对别人却很宽容,这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气度啊!不 论在道德修身,还是在工作生活,倘若我们亚能这样不断 总结自己的得失教训,待人忠厚诚恳,经常梳理旧学新知, 那么即使我们不能收获所谓的功名利禄,起码也能成为一 位受人尊敬的人。 在论语中,我解读了心灵之道。曾子曰:以能问 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是 一种可贵的谦逊情怀。有大智慧、低调做人的人,一般都 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所谓“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着低着头, 踏踏实实的做人,以诚待人、积极行动、公正处事、持之 以恒;只有不矫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才得人尊敬,心境方 可从容不迫。 在论语中,我找到了励志学习之道。子曰:博学 而笃行,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行讲的是做 人,我们要有广博的知识,做人和做学问都要立志,而且 要志向专一,坚忍不拔。切问而近思讲的是做学问,要经 常问,问得要中肯,还要经常思考。如今的我们,为了考 试而考试,有真正的做到思考了吗?我们不切实际的空想, 妄图能一步登天,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做真正的学问的? 这种精神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论语中,我收获为政之道。子曰:“君子周而 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 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即在一个团体中,君子重视团队 精神,而小人则一切只以自己为出发点。我们要走出圈子, 只有团队精神能增强一个集体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孔子一点也不教条。他感情很丰富,很讲生活品味, 很有毅力和信念。他真正的做到了知行合一,让他的言语 成为人类精神的共同遗产。读论语 ,读孔子,亲近这样 一位圣人来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是必要的,因为他教我们 用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迷茫的 一代,更应该好好品读论语 ,引导我们规划好我们宝贵 的一生。 论语 读后感 1000 字 感悟智慧人生,对于“智慧” 二字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论语了,我想任何人都会 赞叹于孔夫子那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更赞叹那两千多年 前关于社会的人生精论,那富有哲理的箴言。 从小我们便接触论语 ,许多箴言我们都耳熟能详了, 例如有关学习态度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或是有关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而我个人对于孔子所提倡的“仁德”也是欣赏不已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之。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孔夫子认为做人要重视“仁德” ,认为“仁德”是 做人的根本,必须放在第一位,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 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又何尝不是呢?从小我们就接受教 育,而“学会做人”始终贯穿着我们的学习。对于传统儒 学而言,仁德当然也必须继承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 试问“仁德”的力量有多大?这我们可想而知了,我们 知道聪明的无德者是最令人发汗的!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去干些伤天害理有违道德的勾当!某些在人格上有 残缺和扭曲的人,某些无德的伪科学家对着残疾人下狠手, 在成功率渺茫的情况下试验他们的“不良发明” 。那些无仁 德观念的杀手就是社会的恐怖分子。而当这些骇人听闻的 事件曝光时,我们更加领悟到论语中“仁德”的重要 性了。又如微软招聘中的用人条件:有德有才重用,有德 无才小用,有才无德不用!他们的负责人宣称他们绝不接纳 三类“高智商天才” ,分别是:口是心非者,犬儒主义者, 思想负面者。因为他们认为就算这些人的能力一流,也会 给公司造成混乱,所以他们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但丁 也曾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 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 而怎样去做到“仁”呢?论语中弟子颜渊曾问“仁” ,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 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即 “仁”是后天修身的克己的结果,我想这该是做人的原则 了。 大智慧中往往是做人的道理,所以鞭策自己去达到仁 德的五项标准:恭、宽、信、敏、惠。简单来说就是恭谨, 宽厚,信实,勤敏,慈惠。总而言之,一旦我们修身养性, 规范自己的举止,一旦做到了言行符合“礼” ,那么我们就 成“仁”了。而我个人十分认同孔子的做人原则,子曰: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我想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 应该做到的,做个正直、光明磊落的人。而当今社会中, 许多不正直的人却能生存,但我坚信孔子说的,这只是侥 幸而已,因为按事情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