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北高考状元全接触 揭密状元成长奋斗之路_第1页
2011湖北高考状元全接触 揭密状元成长奋斗之路_第2页
2011湖北高考状元全接触 揭密状元成长奋斗之路_第3页
2011湖北高考状元全接触 揭密状元成长奋斗之路_第4页
2011湖北高考状元全接触 揭密状元成长奋斗之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湖北高考状元全接触 揭密状元成长奋斗之路 姓名:王震霆 生日:1993 年 9月 13日 母校:襄阳五中 总分:707 分 各科分数:语文 131分 数学 144分英语 143分理科综合 289分 爱好:打篮球 座右铭:我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可以增长知识。 “虎父无犬子”,这句俗语用在襄阳五中高三(29)班学生王震霆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因 为他今年以 707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我省理科状元。而在 26年前,从同一所高中毕业的父亲也曾 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考了 707分还坚持晨跑 昨日凌晨 5时许,睡梦中的王震霆接到班主任李轶来电:“考了 707分,不错啊!” “707?”王震霆有些惊讶,因为他预计自己的分数可能在 690分左右,未想竟破了 700分。在得 到老师的肯定答复后,他连忙去告诉父母,而爸爸说了句“我早知道了”,就继续呼呼大睡。原 来,当日凌晨 3时许,北京一所大学的招生老师就打电话通知了他的父母。“爸妈都很淡定,我 也没有表现出太惊喜。”王震霆说,6 时许,他像往常一样出门晨跑,9 时许到学校后,才知道自 己竟是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进校排名在百名开外 “王震霆的成绩是一步步上升的。”李轶老师回忆说,高一入校时王震霆成绩位于全年级 133 名,但他学习非常用功虚心,高三时成绩已进入全年级前列。 虽然成绩提高的过程还算顺利,但王震霆也经历过波折。去年 9月份,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 学生物理竞赛,6 名学生拿了湖北省赛区一等奖,而王震霆只拿了个二等奖。“我当时就是冲着一 等奖去的,结果出来后很郁闷。”昨日回想起这段经历,王震霆显得很豁然,但当时对他的打击 实在很大,一度让他情绪非常低落。在李轶老师的帮助下,经过 1周左右的调整,他逐渐恢复正 常,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旧书”是妈妈大学课本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是旧书,省理科状元心目中的“旧书”是哪本?王震霆的回答出人 意料,他写的是普通物理学。“这是我妈妈当年在山东大学读书时,曾经使用的课本。”王 震霆说,因受父母影响,自己从小偏爱理工科,尤其喜欢物理。读高中后,普通物理学就放 在他的课桌上,时常拿起来翻看。因此,高考时一看到作文题,他自然而然就想起这本书,并写 了这本书。 王震霆说,那本破旧的老课本,折射出妈妈求学时艰苦的条件,现在自己学习环境要好得多, 每次翻看那本书,他就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 打算当爸爸的“学弟” “去哪所大学,我们会尊重他的意见。”王震霆的父亲王益民告诉记者,自己 1985年从襄阳 五中考入清华大学,从情感上他希望儿子能够重走自己的求学之路。 显然,在当了爸爸高中“学弟”后,王震霆还打算在大学里继续当爸爸的“学弟”。他表示, 自己的初步意向是清华大学工科,但具体方向还未确定。 状元印象 学习好性格好奥赛也曾获奖 “高兴是有点,但不至于很。”采访中,父亲王益民不断接到祝贺电话,被问到儿子当 状元感觉如何时,他的回答很淡定。 与他截然不同,王震霆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李轶却“激动得一夜没睡”。 说起爱徒,李轶眼角眉梢满是笑意,他用“淡定”、“睿智”、“从容”这几个词来形容王 震霆。在他印象中,王震霆刚入校时,成绩并不算很拔尖,直到开学两三个月后,他发现王震霆 思考问题很有深度,“我教 1是 1,很多人就学 1是 1,但他就喜欢思考 1为什么是 1。” 高一时,学校组织数理化三科竞赛培训资格赛,王震霆没有通过物理考试,但李轶欣赏他深 度思考的方式,破格让他参加培训。去年,王震霆便在全国高中物理奥赛中获得了全省二等奖。 在父亲眼里,王震霆是个从不让家长闹心的孩子,学习好,性格好,魅力也不小。王益民还 爆出儿子的“八卦”,他听同事的女儿说,有几个女同学一听说她认识王震霆,便“缠着”她介 绍王震霆让她们认识。 姓名:肖钰 生日:1993 年 1月 8日 母校:武汉外国语学校 高考总分:646 分 各科成绩:语文 136数学 138英语 140文综 232 爱好:上网、看书、打羽毛球 座右铭:无 眯着眼睛,留着小胡须,嘴里不时幽上一默,蹦出几句富有哲理的金句,语惊四座。昨日, 省文科状元肖钰面对各大媒体的刁钻“盘问”镇定自如,言谈举止很有潮人范儿。 这个 18岁小伙子的父母都是武大教授,但他却并不依赖父母,从小就是个新潮的“独行侠”: 小学一年级就在美国读书,培优、择校、分科、高考都是自己说了算,就连昨天到学校接受采访 都是单枪匹马前来。 潮人之特立独行 “小学培优我坚决拒绝了,因为侵占了我玩的时间。” 肖钰 6岁时,爸爸肖永平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他随行到美国读了一年小学,回国后 又被父母送到一所私立外国语学校读书。学校采取的是寄宿制,一周回家一次与父母团聚,年纪 小小的肖钰一边学习英语,一边照顾自己,这段时光培养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肖钰转入武大附小,父母怕他跟不上,试着送他去培优,但是上了两节 课之后,肖钰回家和父母“谈判”,他觉得培优侵占了他玩的时间,坚决予以拒绝,父母被他说 服了。 从武珞路中学毕业后,肖钰选择了武汉外校;文理分科的时候,他选择了文科这些事他 都没有跟父母商量,只在回家后通报了父母一声。 潮人之胸有成竹 “父母都是法学老师我也不学法律,逆反期,你懂的。” 肖钰的爸爸肖永平是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妈妈喻术红也是武大法学院教授,周围的 人都以为他长大了铁定学法律,但他却并不这样想,“因为从小看到父母干这行,自己反而不想 做了,逆反期,你懂的。”他说自己的理想专业是金融或者经济专业。“他很反感我和他妈妈去 学校。”肖永平说,肖钰很有主见,所以他和妻子很少给他提要求、定目标,一切都交给儿子自 己决定。对于儿子不愿子承父业的想法,肖永平也表示支持:“只要他考取梦想中的大学,选择 他喜欢的专业就行了,凡事兴趣是第一位的。” 高三时肖钰原本有保送大学的机会,父母让他好好考虑,但是他又自己做主放弃保送选择了 参加高考,“如果不趁年轻拼一下,等到志气衰微,会因为人生不够精彩而后悔。” 潮人之棋逢对手 “当第一名会着急紧张,与其站在最顶端,不如去追赶对手。” 肖钰读高中时有一位竞争对手今年的湖北省高考探花毕然。肖钰和毕然的成绩不分伯仲, 两人你追我赶,高考中毕然只比肖钰低 9分。 在肖钰的眼里,毕然学习很刻苦,也很有“大将风范”,临大考总是从容不迫,“纵观这三 年,她的高考胜算高一些”。但高考成绩揭晓,还是肖钰略胜一筹,不过他对状元的头衔有点紧 张:“相比站在顶端被别人追赶,追赶别人的感觉更好。” 两人的竞争告一段落,肖钰对这个对手心存感激:“我在和她的竞争中有进步,我相信她也 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她,我就没有那么进取。” 男生当上文科状元,又和女探花棋逢对手,让不少记者抛出“你和女同学关系怎么样”的问 题,肖钰笑笑回答:“高三复习那么紧张,眼里的女生和男生已经是一样的了。” 亲情故事 爸爸一碗粉犒赏状元儿 昨天早上 6点多,肖钰睡得正香,突然被妈妈叫醒,得知自己成了今年的省文科状元,迷迷 糊糊的他第一反应是:“别弄错了吧?”消息确定之后,一家人特别淡定,父母各自去上班,肖 钰一个人打车去了学校,他得到的奖励是爸爸亲自买回来的早饭一碗素粉。 “第一名只有一个,并不是那么重要,高分数不代表幸福的人生。”肖钰的班主任陈慧君从 来不给学生发成绩排名表,她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第一,快乐第二,学习第三”,所以从 高一下学期开始,她就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跑步 20分钟,肖钰和全班同学被她逼着跑了几天,后来 就自觉去跑,一直坚持到高考前。 肖钰所在的高三(9)班,有 31个同学保送国内名牌大学,15 个出国留学,11 个参加高考, 即使是紧张备考的阶段,陈慧君也支持他们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时间肖钰参加英语竞赛、新概 念作文比赛等,也非常注意休息。” 姓名:李健 生日:1993 年 1月 12日 母校:武汉外国语学校 分数:总分 706分,语文 134分、数学 141分、英语 146分、理综 285分 爱好:看书、看电影 座右铭: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706分!”昨日清晨 6点,李国庆轻轻摇醒女儿李健,把这个等待已久的分数告诉了她。知 道分数后,全家人都很平静,李健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 昨日上午面对记者,李健笑着说:“晚上等分数时挺激动,一直等到凌晨,后来知道分数反 而平静了。” 在父母和老师眼里,李健是个乖乖女,她没有 QQ号,从不上网聊天,遇事波澜不惊。哪怕得 知仅以 1分之差,与全省理科状元失之交臂,她也只是淡然的笑笑,并不讶异。 高考数学没做完 今年高考李健自认最擅长的数学考了 141分,“最后一题没做完,估计丢了五六分左右。” 数学考完后,李健心情有点不好,父亲陪她在考点外散了会步。 语文曾是她的弱项,所以投入精力最大,她对高考 134分的语文成绩很满意。“总算对得起 付出。”她说,但旧书这个作文题不对胃口,“题目太文艺了,我比较喜欢写议论文。” 平常李健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名,高考前她参加了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分别可获 20分 和 40分的优惠。高考结束,她连分都没估,“感觉考得一般,但我相信自己。” 习惯掐着时间考试 李健有自己的做题诀窍,就是“掐着时间考试”。她说,“我把考卷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 分分配一定的时间,做完这些题如果时间有剩,那后面的题可以轻松些;如果超时,后面就要加 紧了。” 这种诀窍与她凡事能分轻重缓急的习惯一脉相承。李健的父亲是华中农大植科院教授,母亲是校 医院老师,他们很重视女儿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李健说,“从小到大,做事我都有主有次。从 初一到高三我一直住校,生活起居也都有规划。即便是高考中,做题也会提前想好方案。” 不爱网聊爱看书 虽然觉得自己很好动,但李健的爱好更符合一个“宅女”的形象:爱看电影,爱看英文书, 爱照着书本做做小实验。英文原版的魔幻小说看了不少,比如哈利波特;娱乐节目她也很熟, “特别喜欢非诚勿扰里面孟非和乐嘉两个光头主持人。”和同龄人不同的是,李健没有 QQ号, 也不在网上聊天,没开微博,跟同学联系都用手机。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李健充满期待:“我觉得会很充实。想尝试些人文方面的东西, 也想做些疯狂的事。不过首先要开微博,这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亲情故事 父亲每周到校 送美食陪聊天 “女儿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没有吧,有也不会看啊。” “女儿谈恋爱吗?” “不知道,应该不会吧。” 关于“状元”女儿的一些“八卦”,父亲李国庆都吃不太准。这位华中农大的农学教授,不 像一位严苛的父亲,“给她取名李健,就是希望她健健康康地成长就好。” 文静、懂事、做事专注、有条理、不攀比说起乖女儿,李国庆掩不住那份由衷的喜悦和 骄傲,“这么多年,我们没操太多心。” 对女儿的教育,李国庆最看重习惯培养。他说,送女儿去华农附小上学的第一天,一位老师 在家长会上说,小学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多少知识,而是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老师的这番话, 他非常赞成。所以,小学五年级女儿考上武汉外校初中部,他没让她跳级,“打牢基础很重要。 ” 李国庆说,妻子在家中扮演“黑脸”,对女儿原则和习惯方面的教育很严格,比如不要早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