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灿烂的中华文化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所含着的意思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要求欲望。 3、积累课文中好词佳句。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7 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 闷、迎候、等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及书写。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时数 课时 训练点 1、摘抄好词好句。 2、收集孔子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课件滚动出示)你知道是谁说的吗?让我们认识孔子。 2 3、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收集的资料) 4、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学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2、认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尘” “迎” “境” “授”等 3、理解词语 (1)互助解词语 (2)查工具书解词意 渊博:学识深而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5、课文讲了什么事?(孔子的老师是谁?课文主要讲谁和谁之间的事?什么事?) (生讲后师归纳) 。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懂哪句说哪句?从课文里找出孔子为什么拜师的原因?用“_” 画出来。 2、师适时点拨学生认识孔子勤学上进的品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小结。 勤学上进的孔子是怎样去拜师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学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 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 1、听写部分生字新词。 2、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 24 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 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出示句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 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体会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谦虚礼貌)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谦虚好学,孜孜以求) (2)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 为什么 还要拜我为师呢?” (有礼貌、有学问、谦和大度)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词“毫无保留” 、 “传授” 。 ) (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 , “迎候”“等候” 。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 “访问”的意思, “拜见” 是“拜 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4 “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 “等候” 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 (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 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三、再读全文,再感受。 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四、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收集孔子的名言,并背一背。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 拜师 (老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大思想家) 课后作业 一、填空。 不离( ) 随时( ) 远近( ) 风餐( ) 知识( ) 风尘( ) 相距( ) 学无( ) 日夜( ) 毫无( ) 二、找朋友 看看哪些词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近。 佩服-( ) 纳闷-( ) 拜见-( ) 学问-( ) 连忙-( ) 敬重-( ) 三、查查填填 1、等候 迎候 (1)篮球明星姚明今日回国。许多球迷都在机场( )。 5 (2)每天放学,奶奶都要在学校门口( )我。 2、有名 闻名 孔子是( )世界的大教育家。有很小的时候就非常( ) 。 资料袋: 1、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 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 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 、 书 , 定礼 、 乐 ,序周易 ,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 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 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教学反思 7: 上完孔子拜师以后,我觉得这堂课的中闪光点是“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 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我是在情境中理解的。通过播 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另外,在教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 时,我同样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活到老,学到老”,进一步感悟孔子的学 习态度。 18、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 10 个生字。会写“暗、降”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 上升、下降”等 13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6 学习盘古造宇宙的伟大,感受盘古的牺牲精神。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 2、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训练点 1、按“总分”构段方式仿说句子。 2、积累文中词语,如:隆隆的雷声 3、复述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生字词;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 、同学们,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 道哪些神话故事?。 (评价:肯定学生书读得多、知识丰富) 2、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出示课题,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观看多媒体课件,老师讲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故事告诉你什么了?(盘古创造了天、 地。) 2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 (1)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2)指名比赛读词语。 (3)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4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 三、朗读提升、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1、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划出句子,读一读。 2、齐读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二、研读感悟 1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2、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练读第一段。 3、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 宙混沌一片。 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 三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读,说说。 重点指导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6盘古究竟是怎样创造的美丽的宇宙究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有什 么感受。 (1)、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 变化? 除了课文写的这些,你还能想到盘古的身体哪些部位变成了宇宙的什么? 8 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前后有什么关系? 总分段式。仿照第四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说一段话。可以从下面的话题中选择一个 接着说,也可以自己确定内容。 A“公园的景色真美呀。” B“超市里,商品的种类真不少。” C“我们的校园可美啦!” (3)、师:( )的( ),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课文 中有哪些?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读读,有什么感受。体会世界的美丽 8、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 面。(齐读第四自然段)(点拨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自由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 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9多次咏叹中心句,激发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 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 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 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 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师: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 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 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复述故事。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 楚等问题。 四、小洁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盘古。盘古,传播中外,是 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留在我们脑子里的有盘古的创造的精神。其实盘古开天 地这个神话故事也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让我们也同样记住这些可敬的具有创作精神的 劳动人民。 五、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9 2积累文中词语。如:隆隆的雷声 板书设计 天 盘古 开 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地 课后作业 一、我能填。 jing zhu bn x 下( ) 宇( ) ( )流不( ) ( ) ( )ng ( )ung( )o x( ) 逐 渐 祖 宗 创 造 血 液 二、填 空。 ( )的气息 ( )的大地 ( )的风 ( )的江河 ( )的云 ( )的花草树木 ( )的雷声 ( )的雨露 ( )的宇宙 三多音字开花 倒 do( ) 降 jing ( ) 露 lu ( ) do ( ) xing( ) l ( ) 四 、我会积累。 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找找抄抄。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 认识“县、济、匠”等 10 个生字。会写“县、设”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 加、雄伟”等 23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 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 10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生词卡片。 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训练点 1、摘抄课文好词句。 2、写话练习:夸夸赵州桥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感知,自主感悟,识字学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认识哪些桥?(解放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2、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看看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3、交流各自所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轻读课文,注意借助注音读准字音。 2、指名逐段读并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读懂了什么? 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出示,指名填写)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再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赵州桥给你的印象? (历史悠久、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 三、教学字词。 1、自学生字词。 (1)认读生字表上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查字典理解:横跨、创举、缠绕、桥墩。 11 (3)、联系上下文理解:雄伟、坚固、美观。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词。 (2)指导书写最容易写错的字。 四、小结。 明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赵州桥如何雄伟、坚固、美观?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读中品词斌句,品学文,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积累文中的好词。并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复习检查 1、谈话: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赵州桥(板书课题)。 2、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法。 1、指导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指导朗读 (4)总结学法,第 1 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 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 的? (2)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 “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出示文字投影片: 12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 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 “既又”句式。 (2)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 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 2 自然段。 5、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指导学习第 3 自然段。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 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 真像活的一样。 (1)轻声读课文,讨论: 第 3 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 3 自然段和第 2 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认识过渡 句)过渡句有什么作用? 第 3 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组织汇报 反复朗读,理解分号的作用。 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 4 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 1 至 3 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 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 4 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 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指导朗读。 5、师引导:此时,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自豪、佩服)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 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让我们一起夸夸赵州桥。(同桌全班) 13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第三自然段句子和你喜欢的句子。 2、写话练习:夸夸赵州桥 仿写:街口大桥 3、搜集更多有关桥的资料或图片。 板书设计: 美观 雄伟 坚固 赵州桥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堂练习: 一、形近字组词。 抵( ) 垮( ) 使( ) 砌( ) 县( ) 底( ) 匠( ) 跨( ) 史( ) 彻( ) 具( ) 匹( ) 二、多音字组词。 爪 zho( ) 似 s( ) zhu( ) sh( ) 三、选词填空。 坚定 坚强 坚固 1小红军充满了革命必胜的( )信心。 2这座房子看起来很( )。 3小明是个( )的孩子。 四、读读填填。 这座桥不但( ) ,而且( ) 。桥面两侧有( )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 ): ( )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刻着两条飞龙, ( )相互 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刻着双龙戏珠。 ( )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资料袋: 14 赵州桥的传说 千百年来,赵州桥不仅因其结构科学、造型优美而饮誉中外,而且留下了许多美妙动 人的神话传说。相传古代,洨河上一到夏秋两季便浊浪翻滚,常常泛滥成灾,两岸百姓有急 事谁也过不了河,平时也只能靠木船摆渡,很不方便。一天夜里,月光皎洁,工匠祖师鲁班, 赶着白花花的羊群来到洨河边,瞬间,羊群化作各种各样的石头。鲁班挥锤动工,直至拂晓 时分,一座雄伟壮丽的大石桥身披晨曦横跨洨河两岸。这一喜讯即刻轰动了四周的百姓,人 们奔走相告,同时也风闻到仙界。“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十分惊讶,约了柴王爷一同试桥。 只见张果老倒骑毛驴在前,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星辰;柴王爷推车在后,车上装着五岳三山。 二人行至桥中央,桥被压的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飞身跳入水中,一手将桥托起,才使 大桥安然无恙。桥面上还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和驴蹄印,桥面下留下了鲁班的一个大手印。如 今,这些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赵州桥建造三绝 三是洞砌并列式。石桥的洞一般有两种砌法。一种叫“纵联式”,像砌墙一样,一层 一层住上砌,各层石块相互交错。这种砌法砌成的桥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牢固。一种砌法叫 “并列式”,并排砌成许多道窄券,合成一个整券。赵州桥的建造采用的是并列式,它用二 十八道小券并列成 9.6 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 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 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 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 盘或制作课件。 15 训练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培养自学的能力。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 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 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 一介绍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二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三介绍了北桥 头的场景。 、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 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 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交流下面问题: 、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课文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 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16 、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师相机板书与第一自然有关的知识。 、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在预习中把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许多 内容学懂了。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观图激情,感受画面的精彩 、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展卷让学生观赏。 、师配乐解说画面部分精彩内容。 、老师激情: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 五、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再现画面,激情朗读课文第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 读懂了这么生动有趣的课文,现在你最想说什么? 、老师出示小诗,与学生共勉。 学法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交流经常运用的学习方法。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中华文化真叫绝! 六、自选作业 、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长厘米 宽.厘米 八百年前 汴梁 热闹的场面 课堂练习: 一、填 词。 ( )中外 ( )完整 ( )时刻 ( )风貌 ( )热闹 ( )各异 ( )风景 ( )百姓 清清( ) ( )的农民 ( )的生意人 ( )的医生 17 来来( ) ( )的船工 ( )的道士 ( )的摊贩 二抄抄背背 欣赏风景 来来往往 清清楚楚 名扬中外 形态各异 古都风貌 三组成句子 (1)一幅 这 作品 名扬中外 (2)上课 他 很仔细 写得 听得 作业 很认真 资料袋: 张择端: 生卒年不详,字正道,一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 时供职翰林图画院。善画风俗画,尤长于楼面、屋宇、林木、人物。清明上河图是他的 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另作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作者张择端, 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 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个字。 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交流生活的传统文化;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18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口语交际”部分内容。 二板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要求。 四、根据要求展开。 1、讨论交流:(提示:要求学生尽量介绍某种传统文化的由来、历史、种类、意义或作用 等,介绍的内容 350 个字左右为宜。) 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2、观摩评选 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代言人”向别的小组的同学介绍本组搜集的资料。 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3、集体评议 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总结、颁奖 从这节课中你得到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由来、别称 传统文化 历史演变 种类 意义或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二、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 19 2 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1)出示学生各自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确定写作材料。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内容可参考: 古建筑 剪纸 风俗习惯 戏剧 国画 民族艺术等。 三、指导写作。 1、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传统文化,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 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四、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五、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板书设计: 简介 风俗 形成 做法 一、交代要介绍的传统文化 二、具体介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由来、历史、种类、意义或作用等) 三、总结或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作文讲评 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是否扣住写作要求写;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精华; 3、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0 4、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二、生生评议习作。 三、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我的发现和读读认认,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文
- 2025标准个人无息借款合同模板
- 焊工比赛理论题库及答案
- 表面张力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25租房协议合同样本(英文版)
- 2025软件测试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人工智能讲师校招题目及答案
- 2025秋招:装备制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心电图临床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桥梁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件-光的折射 一等奖
- 河海大学定向培养协议书
-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赛五年级试卷
- 广告设计师(三级)理论知识备考题库(必刷500题)
- 船舶制造流程图
-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试题
- SB/T 11150-2015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规范
- GB 36170-2018原油
- 原创《金属材料各种组织金相图片》教学资料课件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课件
- 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质量记录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