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生及其他_第1页
文学、人生及其他_第2页
文学、人生及其他_第3页
文学、人生及其他_第4页
文学、人生及其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文学、人生及其他 田人: 您对自己的处女作印象 如何?是什么触动了您去写这篇作品? 您开始文学创作时,有一个明确的奋斗 目标吗? 中国论文网 /5/view-4281847.htm 李长廷:在作家访谈中,这似乎 是一个必答题,就像平时问一个人的情 感生活:你是否有过初恋?你对初恋的 印象如何?凡作家必有处女作,这是毫 无疑问的。有些作家的处女作,其写作、 发表的经历,确乎隐藏着一些曲折、动 人的故事,说起来趣味盎然,很有可听 性。然而我的处女作却毫无故事可言。 从文学的层面看,我的处女作应该是一 组诗,题目叫春节第一天 ,发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江文艺1973 年第一期。1972 年我去 参加了省里举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这 组诗就是在学习班上所写诸多作品之一, 当时未央老师刚从下放地上来,对我的 诗颇感兴趣,写农村题材,风格比较清 新,有生活情趣,虽然字里行间有着明 显的“文革”大背景的阴影,但它的调子 是轻松、欢快的,读后给人一种耳目一 新之感。 这组诗发表之后,在当时产生过 一定影响,后来我便开始接二连三在 湘江文艺 、 湖南日报乃至诗刊 上发作品。至于是什么触动我去写这组 诗,现在想来很是茫然。那时我刚从农 村招工至县文艺宣传队,虽然腿上的泥 巴已经清洗干净,却并未完成角色的转 换,我的潜意识里,一直还认为自己是 一个农民。作为一个农民,我初始的写 作应该是一种本能写作,或曰下意识写 作,我一旦提起笔来,脑子里就全是活 生生农民的形象和农村中生动活泼的生 活场景,面对这些,我无法回避,更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曾想到过还有其他选择。 我对于文学的爱好似乎是与生俱 来的,就像喝酒,从小就会。但奇怪的 是,我至今也想不起来,在写作之初, 我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譬如要当个 作家什么的。那时候作家在人们心目中 太神圣,神圣得不可望,更不可即,以 我的性格,不会有这种奢望。但我这个 人的好奇心一向强烈,总想着什么时候 能一窥文学殿堂里的神秘,于是就拼命 地去写作,这样的写作,今天看来自然 是盲目的,除了满足一下心中欲望,几 乎毫无意义。 田人: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 我 看见在它那荫蔽的一边睡觉者还在睡眠, 而另一边正阳光灿烂,我看见那些遥远 的地方,它们对当地居民犹如我的乡土 对我这样现实而亲近。 ”这段话实际上讲 到了一个人与自己的出生地的联系。每 个人的出生就表明了他自己独有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属于他的传统,而守护这 个传统就像这个人守护自己的出生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和否认它同样重要。请问出生地或曰传 统对于您及您的文学创作产生过什么样 的影响呢? 李长廷:一个人与他出生地的关 系,其实是一种血缘关系。那个出生了 我又养育了我的贫穷村落,永远是我的 温馨的母腹。我曾为它的欢喜而欢喜, 为它的疼痛而疼痛。如今,正在尽情享 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我,仍忘不了时时把 目光投向那里,把心思分割到那里。我 的肉体搁置在城市中,精神和灵魂却去 了那个遥远的乡村坚守。我是属于它的, 它也是属于我的,我们似有个永远的承 诺,谁也休想把我们拉开一丝儿距离。 不久前的一天,我在大街上行走时,碰 见一棵浑身受伤的树,它刚从乡下被移 栽进城市。它的枝桠被劈去不少,但是 它挺过来了,看样子活得还很坚挺。我 老觉得它面熟,于是就去亲近它。后来 我心血来潮,居然为之写了一首诗: 我在大街上行走/走过一棵受伤的 树下/这棵树悄悄挽住我的胳膊/它说 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认识你/是的 它说 我认识你/它说 我 和你都是山野移民/只是身份不同/你是 一个人 而我 /是一棵树/它说我们同是 远离故土/来城里扎根/在你 是贪图荣华 /我呢 我得到了什么 /我望着这棵树 /良 久无言/其实 我又得到了什么 /我还不如 一棵树/整天疲于奔命 我曾在一篇思念田野的文章 中说,我和田野的关系,是一种牢不可 破的血缘关系,我的身上永远涌动着一 位农民父亲和一位农民母亲的血,无论 我走到哪里,都不能割断远方田野的亲 情我是田野的儿子,是田野像培育 一棵水稻一样培育了我,给了我爱情, 给了我灵性,给了我整个人生赖以立足 的根基。 我并非生来就心无旁骛,我也曾 试图回避乡村,将自己完完全全融入城 市之中,但这几乎不可能,我的笔触一 旦进入城市,几乎就完全迷失了自己。 至此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是一个有着强 烈恋母情结的孩子,永远脱离不了对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乡村的依赖。那个古典的村落,才是我 文学的母题。 于是只有坚守。坚守带给我的, 是一种回归古典、回归自然的快意和宁 静,是作品个性的逐步发育成形。然而 坚守也使我失去一些东西,譬如洒脱, 譬如大气。 田人: 您能对自己的文学创作 做一个暂时性的总结吗? 李长廷:暂时性?看来你对我未 来的创作还抱着一线希望。其实我是早 已作了退出“ 江湖” 的准备。虽然庾信有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的 自信,但我和文学的爱情,似乎已耗尽 激情,再也没了冲动。 我和文学结缘是在中学时期,从 发表作品到现在,掐指算来,已有了四 十余年的历史。这期间,我还从未对自 己的创作历程作过一次回顾。现在看来,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大抵经过了三个时 期,一是朦胧期,二是觉醒期,三是活 跃期。照理说,应该还有个爆发期,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我恰恰在应该“ 爆发” 的时候沉寂了。朦 胧期很长,整个“ 文革” 时期,我都没有 弄懂文学是怎么回事。政治大环境把我 们这一辈搞得蒙头转向。粉碎“四人帮” 后,我参加了省内外不少的文学创作学 习班,尤其是 1976 年下半年,参加由 诗刊社组织的中南五省诗歌创作学 习班,时间两月余,走遍江西、湖南大 部分地区,创作似有了一次不小的飞跃。 但这时创作的空间还是非常窄狭,只能 算是觉醒期。至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 中期,我由诗歌转向散文和小说创作, 开始进入活跃期。这期间,我在全国二 十余家省市刊物上发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150 余篇,其中中篇 12 部。有不少刊物 如湖南文学 、 解放军文艺 、 山西 文学 、 红岩 、 飞天 、 巨人 、 青 年作家 、 滇池 、 花溪等,曾接二 连三推出我的作品,势头应该说是非常 好的,如果乘势冲刺,或许会有一些意 想不到的收获。但我却在这时情愿放弃 冲刺,开始了长时间的沉寂与彷徨。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现在已没有兴趣去回顾之所以沉寂的理 由,这其中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但主要是来自家庭的,我的糟糕的家庭 使我一度心灰意冷,我的瘦弱的双肩已 无法承受那份重荷,于是只有选择逃避。 这样直至退休后,我才又忽然发现,其 实对于文学的逃避并非解脱,而是一种 痛苦与煎熬。我不知其他文学爱好者对 于文学的情感到底深到几何,在我,似 乎要胜过佛教徒对于佛的虔诚。也许正 因为此,所以退休之后,我又企图去亲 近文学,然而这时我突然发现,此时的 文学界,对我来说,风景已显得有点陌 生,手里虽拿着一张“ 旧船票 ”,却似乎 不太容易登上那艘“ 客船”。而我的自身, 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也都发生了变化,激 情与锐气已大不如从前。无奈之下,便 转而去经营休闲文章,与山水去交流情 怀,其目的,无非是借文学自娱自乐, 以不至使晚年太过寂寞。或许,这就是 我的关于文学创作的“ 暂时性 ”总结。 田人:我们知道,您是一位淡泊名利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作家。明人洪应明说:“ 淡泊是高风, 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也就是说,什么 事情都应讲究适度的原则。 “富贵于我如 浮云”,心境也就自然平静清凉,如此 无忧无虑是何等飘逸潇洒。六祖惠能说 禅时也曾说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见 人对于分内之事要全力以赴,但是对于 与生俱来的本然之性也应该善加维持, 太苦或太枯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请问, 您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什么呢? 李长廷:这实际上已经牵扯到一 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但仔细 琢磨下来,似乎又没那么复杂,本来事 情很单纯,是我们人为地把它弄复杂化 了。我的为人,一向遵循顺其自然的原 则,所谓“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 是刻意”。不刻意去追求什么,也不刻 意去回避什么,就像一条山腹中的小溪, 很自然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流程。 小溪有湍急者,有平缓者,都由着大自 然所给予它的既定路线,以及它自己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取到的有限空间,去书写自己跌宕起伏 的历史。 有时候我曾经问自己:我淡泊过 吗?对于这样一个提问,我只能长长叹 息一声,不作回答。佛曰:“不好说, 不好说,一说都是错。 ”其实不回答即是 回答。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时时跻身 于物欲横流的滚滚浪潮之中,说声淡泊 容易,做到淡泊却委实太难。 “乾坤容我 静,名利任人忙” ,中国的绝大部分知 识分子都是嘴上功夫硬,宣言连篇累牍, 能够真正付诸实践的少之又少。也难怪, 人之立于天地之间,无论你做什么,首 先要面临的,就是一个生存问题。生存 问题不解决,谈淡泊何来心情?生存问 题解决之后,说几句“ 淡泊 ”或“富贵于 我如浮云”之类,调侃一下,未尝不可。 我对此类问题未曾有过宣言,只 是在一些文章中泛泛提及,那不过是一 种心情的流露。但为什么我会给人一种 淡泊名利的印象?其实这一切皆性格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然。性格可以左右人的一切,甚至人生。 说到底,我不过是个不善于张扬的人, 在任何场合,无论谁一眼望过去,绝不 会对我有任何印象。这样一个人,自然 是少了许多出头露面的麻烦,但也极容 易被人忘却。我从不刻意去“淡泊” ,更 不会刻意去“ 清高” 。对名,我不拒绝, 只是不争,但要名正言顺。对利,我亦 不拒绝,只是不乞求,但要取之有道。 如此而已。随着年龄增长,心态会有一 些改变,其些方面的情性会凸显出来, 但一切皆随心,随性,随缘,对其些方 面会有距离,但绝不排斥,亦绝不压抑 个性。 我知道我的人生太过宁静,宁静 得让人看不见波澜。有人会因此揣度我 的生活是否有一些乐趣,是否会“太枯” 、 “太苦”。乐趣是由心而生,是自己的感 觉,虽然生命光彩不如人,但生活大抵 能随心所欲,心灵亦基本自由。仔细想 想,也就能知足而常乐了。 田人: 您喜欢读哪些书?您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经常认真地阅读某几本书的习惯吗?阅 读本身和阅读内容对您的创作是不是影 响很大? 李长廷:一个人的读书,是随年 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年轻时读书几乎不 挑剔,见书就读,当然就范围来说,主 要是文学类,科普类,就着兴趣选择。 年纪稍长,便不会再由着兴趣去读,基 本是按需索书,稍带点功利目的,专拣 对自己事业有用的书读,明显是要从书 中索取点什么。但是书读到老,功利已 完全去掉,兴趣也随之悄然转移,开始 读些杂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杂书。我 一辈子都没有经常性地读几本书的习惯, 时不时要翻阅的,也就一些古文经典, 如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之类。现代 文学,比较喜欢鲁迅、林语堂、废名、 沈从文以及后来的孙犁、汪曾祺的文风。 阅读本身自然是对自己的创作产生过影 响,这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细雨润物, 并无具体所指。 田人: 一种观点认为,作家“ 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是学者,他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掌握 什么而是要绕开什么” ,请问您学习的 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李长廷:我和学者挨不上边,甚 至也算不上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所以对 “掌握什么”和“绕开什么”这类问题,并 没有去深究。我注重学习,但目的很懵 懂。我想我的学习恐怕只是为了了解点 什么譬如了解旁人眼中的现实世界 是个什么状况,以及他们的态度,又以 及他们最后是如何对这个现实世界给以 自己独特的诠释。任何的一部著作,它 应该是一部望远镜,同时也是一部放大 镜。或把远处的景观推近了给你看,或 把近处的景观放大了给你看,你看了之 后,自然就会了解到一些东西。 田人:最近几年您似乎又在写小 说,请问您对于当下的小说创作有什么 思考? 李长廷:无所谓思考。前面已经 说过,我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 实际上 1995 年就中断了。这一年我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湖南文学 、 天涯 、 理论与创作 等刊物发了几个中短篇,后来就再未涉 足小说。可以说,这一段是我人生的一 个空白。为什么时隔十余年之后,又有 了写小说的兴致?这并非文坛对我有多 大吸引力,而是与一次故乡行有些关联。 我忽然发现故乡其实是一口文学的深井。 我在故乡见着我少年时的一些同龄人, 和他们聊天,聊过去,也聊当下,聊着 聊着,就有了重操旧业的欲望。我原来 以为我的生活库存中,已经没有多少值 得一写的东西,现在看来并非如此。生 活库存原本是丰厚的,是我自己忽略了 它们的价值,将它们弃之如敝屣,就像 一坛老窖,忘却了拿出来享受。譬如当 我们聊到一个深夜里,去一座峡谷中捉 石蛙打平伙(牙祭) ,途中遇到蛇,几 经折腾,终于避开蛇的纠缠,这是何等 有趣味的事情,我却长久发现不了这其 实是一篇小说(2012 年 3 期创作与评 论发的中篇野牛岭峡谷即以此为 生活原型) ,现在想来真是有点莫名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妙。看来即使库存的生活,同样需要发 现,需要激活。库存的生活再次被发掘 出来,必定就是生活中的珍品,它就像 一件古董,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倍 增值。汪曾祺所谓沉淀说,或许就是指 此。 今后我会以当下的目光,继续对 库存生活进行梳理,以图重新构造自己 的小说世界。我想我的小说世界应该是 我所独有的,它必定具有潇湘文化的独 特基因,是潇湘话语环境下的个性表达。 我没有理由和以前那样,如一只饥饿的 母鸡到处去刨食。至此我忽又意识到, 我以前写小说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是 不是太把写小说当回事?太把写小说当 回事就有刻意之嫌,刻意去做一件事情, 不一定就能做好。小说说到底就是一些 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给另一些人听, 他说得生动,还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成 了小说。当然,其中有的人表述的效果 会很好,有的人却不行。中间的差别无 非是两个字:韵味。韵味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