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文以载道:一个本体论的命题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 角度阐释“文以载道 ”的内涵,认为 “文” 与“道”都具有本体性, “文”指原发于自然 的“错画”, “道”指原发于自然的对于宇宙 人生规律的把握。不能将“道” 简单地理 解为具体的政治、唯心论与题材内容。 “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学的 建构,体现着文学对于生活的美好想象。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9607.htm 关键词 文以载道 错画 文学本 体论 美好想象 教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 0447- 662X(2015)11-0054-09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我曾经在“ 文以载道 ”再评价 中提出如下看法:文以载道是基于古代 中国的“文”概念,从道本体角度看文学, 主要研究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一种文论观, 无须承受现代纯文学观对其缺乏针对性 的批判。但由于那篇文章的篇幅受限, 所以只是提出了观点而没有详细地展开 论述。本文将强调文以载道是一个本体 论的命题,无论就其“ 文”“道”的内涵还 是作用而言,都体现了本体论的特色。 上:“ 文” 非“文学”:“文” 的本体 论特性 认为文以载道是基于“文” 的概念 所进行的一种文论建构,是说它讨论的 对象是“文”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苏 雪林就曾张冠李戴,认为“古人之所谓 文就是我们现代叫做的文学”,结果以 现代文学观念为标准来批评“文以载道” 错误地理解了“ 文” 的内涵。指出: “文 学最大的作用是表现情感的,它的职能 是感(to move)而不在教的。传达 智识尚不必,发表真理的义务,当然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教哲学去负担。文学尽不必当仁不让, 将它拉到自己身上来。 ”基于此,苏雪林 难免怪罪“周濂溪将文降为道的工具, 道的奴隶,文亦不得不拍拍狗腿,替人 赶路,文也弄得颜面无光!”其实,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家如周作人、胡适、 陈独秀、茅盾、郑振铎等人,几乎清一 色地从现代文学观念出发评价“文” ,也 都不满于“文 ”的载道要求,古代之 “文” 对于道的坚守,变成了一种原罪,受到 全面打击,从而埋下了错误理解文以载 道的总根源。 周作人有代表性,从现代文学立 场评价文以载道,彻底否定它的文学价 值。周作人认为中国古代一直贯穿着 “言志”与“载道”的文学转换, “言志” 一线 贯穿晚周、魏晋六朝、五代、元、明末、 民国;“载道 ”一线贯穿两汉、唐、两宋、 明、清。 “中国的文学,在过去所走并不 是一条直路,而是像一道弯曲的河流, 从甲处流到乙处,又从乙处流到甲处。 遇到一次抵抗,其方向即起一次转变。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这告诉人们:“ 言志” 在先, “载道”在后, “言志”才是文学的正宗。西汉时候的政 治,在中国历史上总算是比较好些的, 然而自董仲舒而后,思想定于一尊,儒 家的思想统治了整个的思想界,于是文 学也就走入了载道的路子。这时候所产 生的作品,很少作得好的,除了司马迁 等少数人外,几乎所有的文章全不及晚 周,也不及这时期以后的魏晋。 ”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 流 ,北平人文书店,1932 年,第 37、39、40、41、2728、29 页。周作 人倡导“言志 ”,意在宣扬思想解放、个 性自由,本无可厚非,但将反解放、反 自由的帽子加诸载道之上,并不符合实 情。 由于标准过窄,周作人难以公正 评价文学史,既然把唐代这个文学高峰 时代纳入了“ 载道的路子”,他就尽量往 坏处说。说唐文不行,用韩愈做代表, “虽然韩愈号称文起八代之衰,六朝的 骈文也的确被打倒了,但是他的文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即使是最有名的盘谷序,据我们看来, 实在作得不好。仅有的几篇好些的,是 在他忘记了载道的时候偶尔写出来的, 当然不是他的代表作品。 ”说唐诗还行, 理由很牵强,说什么“ 因考诗所以作诗 的加多,作品多了自然就有很多的好诗。 然而这情形终于和六朝时候的创作情形 是不相同的。 ”周作人使用了诡辩法, 无法否定的优秀作品,就说是反载道的; 可以不加肯定的一般作品,就归予载道 的罪孽。其中不少评语,模棱两可,如 说唐代做诗的人多,才有了好作品,那 么后代出现写诗的群众运动,推理起来, 应该出现更加伟大的作品,可事实并非 如此。认为韩愈好的文章不是载道的, 不好的文章才是载道的,何以韩愈那么 傻地非得要用什么载道主张来与自己的 创作实绩作对呢?周作人评宋代文学, 重复了评唐的老论调,认为苏轼好的文 章属于“言志 ”,不好的文章属于 “载道”, 硬将一个完整的苏轼分成两个:“他的 作品中的一大部分,都是摹拟古人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如三苏策论里面的文章,大抵都是学韩 愈,学古文的。只因他聪明过人,所以 学得来还好。另外的一小部分,不是正 经文章,只是他随便一写的东西,如书 信题跋之类,在他本认为不甚重要,不 是想要传留给后人的,因而写的时候, 态度便很自然,而他所有的好文章,就 全在这一部分里面。 ” 其实,周作人肯定“言志” ,反对 “载道”,不是真的从中看出了古人文学 成败的内在制约因素,而是因为“言志” 接近于现代文学观念, “载道 ”则不合。 周作人主张:“ 文学只有感情没有目的。 若必谓为是目的的,那么也单是以说 出为目的。正如我们在冬时候谈天, 常说道:今天真冷!说这话的用意, 当然并不是想向对方借钱去做衣裳,而 只是很单纯的说出自己的感觉罢了。 ” 所以他认为“ 文学是无用的东西 ”, “没有 多大鼓动的力量,也没有教训,只能令 人聊以为快意。 ”对照地看, “言志”强 调表达情感,只是说出而已,所以正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载道”强调有担当,难免负载教训,所 以错误。周作人的文道观,放在今天看, 理由更充足,因为今天的人类利益诉求 与思想情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不同 阶层的争权夺利,属于政治范畴;违法 乱纪的,属于法律范畴;批评社会弊端 的,属于新闻范畴;思想行为不够检点 的,属于做思想教育的范畴;心理不甚 健康的,属于精神心理范畴。可是在古 代,文的功用范围却要大得多,它要伸 张正义,代民众反映民情;它要参与政 治,因为文人就是政治家;它要满足人 们的娱乐,所以讲故事;它也要体现知 识分子参与社会的作用,所以要讲教化 等。在古代,文所涉及的范围大于今天, 所起的功用也大于今天。因此,当周作 人完全照着现代文学标准去看古代的文 的时候,若能够讲得二者完全吻合,那 是怪事。 郭绍虞是研究古代文论的,照理 说,他会在古代文论的生成语境中来看 载道观的生成,少受现代文学观念的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响。可事实上,他也是用现代文学观念 来研究文道关系,认为存在三种类型: 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贯道派” ,以 二程、朱熹与王安石为代表的“载道派” , 以三苏为代表的“ 明道派”。参见郭绍虞: 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 , 东方 第 25 卷第 1 期,1927 年;中国文学 批评史上文与道的问题 , 武汉大学文 哲季刊第 1 卷第 1 期,1930 年。郭绍 虞认为, “文以贯道 ”的韩愈等人 “泥于儒 家之说”, “而不能与文打成一橛 ”, “道”反 而“成为幌子 ”,而文仅限于散行之体; “文以载道”的朱熹等人“局于儒家所言 之道”,只能使文成为载道工具;只有 到了“文以明道 ”的苏轼等人 “转受庄释 的影响”,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独尊格局, 被道学家视为异端,主张“道可致而不 可求”“文必与道俱”,使得“文与道相得 益彰”。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文与道的问题 , 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第 1 卷第 1 期,1930 年。郭绍虞没有全 盘否定”贯道派 ”与“载道派”,这是他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通融处,但他更推崇“ 明道派 ”,就是认 为“明道派”的理念更接近现代文学概念。 后来的文道关系研究,大都继承了郭绍 虞的这一分类与定性,贬韩愈者多,扬 苏轼者众,而道学家再次垫底。就文学 成就而言,各人实践不同,风格相异, 是当然的,非要依据现代文学观念分出 高下,难免削足适履。以韩愈与苏轼相 比,苏轼评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 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 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 独存者乎!”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 苏轼文集 (全 6 册) ,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59 页。他主张“明道” ,实 与韩愈主张“ 贯道” 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不然苏轼大概也不会给予韩愈那么高的 评价。 由上可知,受五四新文 学运动的影响,人们开始使用现代文学 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同时也就将古人 之“文”纳入文学范畴定义,产生了 “文” 不如文学的整体判断与结论,在“文” 的 某些内涵相合于文学观念时,就给予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评;不相合时,就给予低评。这严重脱 离古代语境来做古代文学评判,哪里能 够不出错? 钱钟书的研究提供了重返古代语 境的特例,他坚持在原意基础上理解 “文”,揭去了覆盖在“文”上的文学面纱。 钱钟书不满于周作人的“ 言志 ”与“载道” 相对立的史观叙述,认为“言志” 与“载 道”各司其职,一个论诗,一个论文, “似乎不是两个格格不相容的命题” 。 “在 传统的文学批评上,原是并行不背的, 无所谓两派 。所以许多讲载道 的文人,作起诗来,往往抒写性灵 , 与他们平时的文境绝然不同”。中 书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 新 月月刊第 4 卷第 4 期,1932 年。照此 理解, “言志”与“载道”本无高下优劣之分, 不是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尺,它们各 有不同的写作目标与实现方式。在诗歌 中多言一点志,无可厚非;在“文” 的写 作中多谈一点道,也无可厚非,因为 “文”承担了不同于诗的任务,所以才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用载道来实现它的目标。 如果古人就“ 文” 论 “文”,由于这 个“文”可书写社会政治活动(如时论) , 可评价历史与历史人物(如史传、碑铭) ,可直接地干预朝政(如奏议) ,可体 现自己的治国理念(如政论等) ,当然 要求一个作文者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与 道义担当,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在这个 意义上,提出文以载道,要求“文” 的写 作能够体现民族、国家与民众的最高利 益,体现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培养民众 的优美情操,都是必然的。古人要表现 情感之美,既可以通过“ 文 ”来表现,如 散文;也可以通过其他文体来表现,如 诗赋词曲,这是文学的内部分工所致。 不过,若止于钱钟书,还是不能 最终揭示载道之“ 文” 的独特性,说清文 以载道。将文以载道理解成“用文学去 载道”,这是将文以载道审美化、情感 化,是一种脱离古代语境的强迫性阐释, 与事实相去甚远。将文以载道理解成 “用散文去载道 ”,算是回到了古代语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揭示了一种事实存在,若加印证,例证 比比皆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 轼、朱熹等人大都是在讨论散文创作时 论及载道的。不过,将文以载道与特定 文体相结合的思考,只是回到了文以载 道的使用语境,还难以解释主张文以载 道的作家何以同时又是言志抒情的诗人 这一现象。如果“ 载道” 与 “言志”真的冲 突,一位作家忽而用“ 文”载道,忽而用 诗言志,那是人格与艺术分裂了。其实, 难以用特定文体来解释清楚文以载道, 诗中言志,诗中同样也可载道。我们认 为,回到文以载道的发生语境中去看, 更能洞悉它的真谛。 刘勰在文心雕龙 “文之枢纽” 中论述的“文 ”,既非文学之文,也非散 行体之文,而是原初之义上的“文” ,即 “错画也”,正是这个“错画”才真正蕴藏 着文以载道的奥秘。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 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 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 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 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 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 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 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 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 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 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 韵,和若球;故形立而章成矣,声发 而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 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刘勰:原 道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人民文学 出版社,1962 年,第 12、23、6 页。 这里所谓天地创造的“道之文” , 指的是自然地理的纹路之文, “天之象” 者是天文, “地之形 ”者是地文。类比而 言,人有人心,心生言立,言立“文” 明, 这个由人创造的言说,就是人文。天文、 地文与人文,指的都不是某种文体之文, 更不是后来的文学之文。由此可见,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文”的原初之义看,它是自然、人心的 直接显现。其义为:“ 错画也,象交文。 ”许慎撰,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25 页。 “物相杂,故曰文。 ”周易 系辞下 , 徐子宏:周易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 社,1991 年,第 389 页。 “物一无文。 ”吴 绍历等释注:国语郑语 ,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8 年,第 516 页。原初之 文有如下几个特性:其一, “文从道出” 不是如后来理解的用“ 文”去硬生生地载 道,而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文能载道, 是因为“文”是道的自然呈现,这个过程 就是载道,并非强迫。纹路之文与天地 自然关联,人文与人心自然关联,二者 具有产生的相近性。其二,由于“文” 是 复杂的相交,其中包括了事物构成的原 因与变化,所以“ 文” 中也就包含了治理 人类社会的可汲取的智慧与功能,这就 有了“参伍错综,通其变,极其数,以 成天下之文” 周易系辞上 ,徐子宏: 周易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年,第 364 页。的说法,或如刘勰说: “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取象乎河洛,问数于蓍龟,观天文以极 变,察人文以成化” 。天文与地文成 为人文的参照系与体验、领略的本原。 其三,因为文与道的原本合一,使得 “文”具有了非凡品性。刘勰说: “辞之 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言下 之意是,如果不是出自道的“文” ,就没 有鼓动天下的功能。载道之文就是那个 “错画”,所以文以载道不是 “用散文去 载道”,更不是 “用文学去载道 ”,而是 “用错画去载道 ”。载道之人都曾强调文 要“同天地之大 ”,就是强调这个 “错画” 能够“同天地之大 ”,因为 “错画”直接来 自天地,当然可以“ 同天地之大 ”。 问题来了,既然“ 文 ”指“错画”, 又怎么会成为后人主张创作要载道的根 本呢?在于这个原初之义的“错画” 能载 道,孕育了后来的文以载道的强烈创作 诉求。这个“ 文” 的特性,正是后来文学 的必然特性,因为文学的概念属于“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的概念, “文”所体现的特性通过自身遗 传与扩展给予了文学。 “错画 ”可以载道 形成了一种显现与把握道的书写精神, 启示后来的文学创作以此为榜样进行实 践。这就是说,一切从事“错画” 的书写 活动,都具有原初之义上的书写特性, 从而都成为载道行为。从事史传的写作, 要载道;从事政论的写作,要载道;从 事散文的写作,要载道;从事诗歌的写 作,也载道;就是从事戏曲与小说的写 作,也要载道。 “错画以载道 ”建构了所 有文体之间的精神共同性,而落实到文 学上,它所肩负的载道之责任,一点也 不比其他文体少,原因在于,文学的写 作,可以更加自由地书写道的精神,而 史传的写作则受到对象的限制。亚里士 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诗可以 描写未然却又本然的东西,而历史则只 能描写已然的东西。将这个观点转换成 对于文道关系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学 比其他非文学文体更接近于道,因为文 学可以描写未然的却又本然的东西来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近于道,而其他的文体则只能通过描写 已然的东西来接近于道。文学就是这样 分享了作为一种原型的书写精神,比其 他的文体更能接近道的本然状态。 强调文以载道,不是否定文学创作的审 美特性。文以载道只是揭示了文学创作 的文化根性,有关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 部分,还需要专门论述。但有一点必须 清楚,就是文学的审美特性是与文学的 文化根性相关联的,不能在离开文化根 性的前提下来谈文学的审美特性,所以, 文学的文化根性也就在阐释文学的审美 特性时具有了永远意义。至此,我们只 是认为,明白了文以载道的内涵,也就 不必再为它设置什么其他要求了。这个 命题,在其自身的范围中是深刻的,不 然它也不会延续两千年。 下:“ 道” 非形下: “道”的本体论 特性 文以载道的“ 文” 指 “错画”。那么 “道”指什么呢?曾有几种相关联的看法: (1)认为它是孔孟之道,是一种思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体系;(2)认为它服务于封建统治, 代表了“封建统治的政治主张” ;(3) 从内容与形式二分出发认为它属于内容 范畴,需要用形式去表现它。实际上, 这样的简单化理解,与“ 道 ”的本义相差 甚巨。如果载道观真的要求创作去表现 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照皇帝的话 去做,听封建政治的摆布,那么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为什么要试着一 次次地进行政治改革、触犯皇权呢?即 使如道学家程颐、朱熹等人,又有哪个 不曾批判朝政?程颐是典型的道学家, 照阶级分析,是站在统治阶级一边的, 但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得意,他持有的载 道观并非迎合政治的工具论,而是批判 政治的武器。据说他在给宋哲宗讲书时, 不但能够博引广喻,晓悟人主,而且往 往对朝政进行议论褒贬,没有什么回避。 可见其政治批判意识鲜明,教化范围包 括了统治者。晚年的程颐虽然多次遭贬, 但他矢志不渝,依然治学传道,就是意 在将其教化思想推广于全社会,使全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人们受益。 “道”应当另有所指,它不指当朝 政治,而是一个超越现实政治的本体论 概念,可以与现实政治相对抗。由“道” 出发建立的文道观,是一种本体论的文 学观。 在哲学上,本体“ 广义指一切实 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 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的最 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 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 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 究,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 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冯契、徐 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上海 辞书出版社,2000 年,第 146 页。但很 显然,宇宙论与本体论又往往相交融, 研究宇宙的起源与结构,会涉及宇宙本 性,研究宇宙本性的会涉及宇宙的起源 与结构,所以,本体论与宇宙论又是不 可分割的,只是不同学者有所偏重而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这也形成了本体论研究中的两种趋向: 一种研究宇宙的起源与结构,偏重于从 存在本身来研究本体;一种研究宇宙具 有什么样的本性,从宇宙本性本身来研 究本体。 用于文学研究中,这个本体是指 文学的某个“ 最终本性” ,即文学存在于 什么之中而体现什么样的最终本性。文 学本体论是探讨文学的这个最终本性及 其存在样态的,或者说,探讨什么样的 最终存在样态决定了文学具有什么样的 最终本性。如王岳川所述:“艺术本体 论是对艺术本身存在的终极原因、艺术 之为艺术的存在本体和质的规定性加以 描述的理论体系。 ”王岳川: 艺术本体 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第 19 页。王岳川论及七类艺术本体论: 摹仿本体论、表现本体论、形式本体论、 文化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价值本体论、 人类学美学本体论,他主张人类学美学 本体论。就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本体论研 究而言,尽管有争议,但这一概念还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被广泛使用着,大体形成两类研究范式: 一类从实体存在出发,研究文学本体, 如语言本体论、形式本体论、文本本体 论、实践本体论、活动本体论等;一类 从精神特性出发研究文学的本体,如表 现本体论、审美精神本体论、自由本体 论、生命本体论等。从本体论出发看文 学,文学的本体地位回来了,文学的存 在意义、生命特征与追求自由的品质回 来了。文学本体论是一种超越文学认识 论的研究视域。 就中国古代文论而言,其实也因 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两种文 学本体论的传统,一种是道家传统,一 种是儒家传统。 道家的艺术本体论建立在道家哲 学观上,道家主张: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等。 这个“道”被解成“一是世界的本原,一 是客观的必然性。 ”蔡镇楚、黄保真、成 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 (一) ,北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出版社,1987 年,第 44 页。用于艺术 之上,提出“ 目击道存”“技进于道”“原天 地之美”等概念,强调艺术是对“ 道”的 体验与表现,提出的是一种艺术本体论 而非艺术认识论。但是,道家把自然看 成一个流动的活的存在,而非一个呆板 的存在,实际上从自然、天地之中悟解 到的是一种自然精神,并用这个自然精 神来看艺术。道家的艺术本体是自然、 天地、宇宙,所形成的艺术,既是对于 “道”作为一种存在的呈现,也是对于 “道”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的把握。 儒家的“ 道” 不像道家的 “道”那样 较为清晰地定位于自然之上,所以与社 会之间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儒家的 “道”指“天道”或“ 天命” ,由于阐释“天道” 或“天命”的目的是为了治理社会,所以 儒家的阐释更多地融合了对于人世的介 入,社会性更强一些。儒家的“道” 虽然 没有直指自然,但也没有反对从自然中 获得启迪, “天道 ”或“天命”也是包括自然 运行规律的一种把握,所以与道家有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近之处。 但儒家与道家毕竟不同,道家认 为自然之道就是人之道,放弃人的努力, 一切向自然看齐,人就可以获得意义与 价值。儒家认为“ 天道” 或 “天命”是重要 的,但“天道 ”与“天命”需要人的在世努 力,儒家的本体论向人论转化,促成了 人的主体生成,标志就是“圣人” 与“文” 的出现。但不管怎么说, “以天道存 于人道之中,甚至两者的关系变得 有点模糊。不过,在儒家传统中, 天 道依然居于首位,人要努力在人 道中发掘和体现天道 。这种努力 遂形成了一超越自我的动向,赋予儒家 传统中一股异常的生气和动力。 ”秦家懿、 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 ,吴华 译,三联书店,1990 年,第 87 页。所 以,极为世俗化的儒家思想中同样包含 了本体论的思考,而这一点,在文艺观 上同样有所体现,儒家文艺观中的“道” “圣”“文”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本体论 的关系,由此,文也具有了超越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但现代研究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受认 识论的影响,理解过于时俗化和世俗化, 从而遮蔽了文以载道的本体性。表现有 三: 其一,将“ 道” 解释成具体的政治。 认为“道”指“封建剥削阶级的统治”,或 者指“孔孟之道 ”。又指认 “孔孟之道”为 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反对劳动人民,强 调“道”是封建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这 样一来,文以载道就变成了用文学为封 建统治阶级服务,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如成复旺等人评价到: 作为古文运动理论根据的儒家文 学思想,本来就不是从文学本身出发, 而是从封建政治的需要出发的,本来就 包含着用封建思想束缚文学创作的一面。 而唐代中期,封建王朝日趋衰落,封建 秩序急需巩固,这样的社会形势要求进 一步加强对文学的束缚,以使它更好地 为封建统治服务,因而古文运动又突出 地发展了儒家文学思想的这一方面。那 样强调文与道的统一,甚至把文统并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儒家的道统,把道德修养等同于文学修 养,就说明了这一点。同魏晋以来的文 学思想相比,这显然是一种取消文学的 独立性的倾向。因此,古文运动,也包 括新乐府运动,是魏晋以后文学理论史 的又一次转折。它以强调文学的非独立 性代替了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它克服了 魏晋以后逐渐产生的形式主义文风,也 开启了到宋代高涨起来的教化主义思潮。 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中国古代 文学理论史 (二) ,北京出版社,1987 年,第 211 页。 这段评述将儒家思想、文以载道 与封建统治相等同,极其简单粗暴。儒 家思想确实为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基础, 但并非为封建统治之虎作伥,失去了批 判封建统治的功能。儒家思想与文以载 道,其实是为追求人类美好生活而诞生 的,它既是封建时期社会统治的思想基 础,又是批判并引导社会向前发展的一 种积极力量。只关注前一点而忽略后一 点,构成了对载道观的误解。载道决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是载某家王朝之道,而是载追求美好生 活之道。儒家的道统是对抗封建统治的 修正力量,将文统纳入道统,正是对于 文学批判性的肯定。但由于将“道” 降格 为具体的政治,就无法看到“道” 的超越 性及其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性。 其二,将道视为唯心主义。一派 观点认为儒家根本无法解释清楚“道” 指 什么,所以这是唯心主义。但若倡导载 道的批评家提到了“ 自然”“日常”“实用” 等,就马上给予肯定,认为这是唯物主 义。 “文以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 者何哉?” 原道篇开头就这么引人 注目地提出问题,照刘勰看,有天地时 便有人类,也便有文章。天、地、人、 文四者都是同时出现在宇宙间的。这就 是说,作为观念形态的“ 文 ”(文章、文 字)与物质的天地(包孕万物)两者之 间,没有什么存在决定意识或意识决定 存在的关系。显然,刘勰是丢掉了人的 社会性、脱离了人的社会历史发展来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文”的起源的,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论 调。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 ,安徽 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 13 页。 这是说,从文学起源角度看,由 于刘勰没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以是唯心主义。照此推理,论者应会 彻底否定整个文心雕龙 。可是,又 肯定刘勰在讨论“ 创作论 时又具有 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 祖保泉: 文心雕龙解说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第 22、59 页。如从“实践角度 提出情深 、 事信 、 文丽的准则, 其基本精神是要求作者真实地反映现实” 。为什么呢?将这归之为“世界观的矛 盾”,是“精华与糟粕杂糅 ”。 1950-1960 年代出现了一个普遍 的论述现象,一会儿说某人主张唯心论, 一会儿又说某人主张唯物论,将两个相 互否定的定性置诸一个人身上,进行义 正词严的论证,造成矛盾可想而知。这 大概是相当荒谬的吧,可其时却奉这种 矛盾的说法是辩证法。其实,在这样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8 悖反逻辑中潜藏的正是本体论与认识论 的根本区别。在认识论看来,讨论社会 意识,不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就 是唯心的。可实际上,本体论并非按照 认识论的方式理解世界,它以一种抽象 的、形而上学的方式思考世界的本原与 性质,由此揭示的本原与性质往往不是 具体的存在,也不能用具体的存在予以 检验,它在思考世界时,一开始就与认 识论不相同,又怎么能够用认识论来评 价它呢?所以,只有回到本体论的视域 里,才能体会与理解本体论所提出的问 题。 “道”作为一个本体,当然不像一棵 树那样存在着,让你可以触摸,但你又 不能说“道”不存在,感受不到 “道”的气 息。一部分人将“ 道” 理解成本原、规律、 终极的性质等,就是这样一种思考。由 此来看,刘勰讲“ 原道” ,讲的是回到原 初,由人去体验天地宇宙并因而有所承 担、有所追求。从体用论来看载道,若 用于人生之上,指的是追求极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服务方案-售后服务
- 中继泵站运行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山西企业咨询顾问方案
- 西式快餐管理咨询方案
- 户外拓展破冰活动策划方案
- 生产主管年终总结报告
- 咨询客服绩效方案
- 房地产营销活动方案策划
- 转型互联网营销外包方案
- 建筑垃圾保护方案设计要求
- 宗教场所组织管理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培训解读课件
- 资产收购居间协议书
- 【《游客体验视角下广西平南北帝山景区游客调查及景区开发问题和对策》15000字(附问卷)】
- 2025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库房供暖合同协议
-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第2版)课件 第一章 论文的选题;第二章 论文的标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