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1页
水稻稻瘟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2页
水稻稻瘟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3页
水稻稻瘟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4页
水稻稻瘟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水稻稻瘟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常见 问题分析 摘要: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菌 (Magnaporthe girsea)引起的一种真菌 性病害,可对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稻瘟菌的频繁变异易导致抗病品种抗性 丧失,抗病育种家需每年对稻瘟菌变化 情况进行监测。如何快速有效获得纯化 菌株是监测稻瘟菌变化的前提。结合多 年实践经验,本文详细介绍了稻瘟菌单 孢分离技术以及分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 常见问题。这些研究结果可以指导育种 家快速有效地获得纯化稻瘟菌。 中国论文网 /8/view-12869522.htm 关键词:稻瘟菌;单孢分离;常 见问题分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图分类号:S435.111.4+1 文献 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 4942(2017)02-0132-04 由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 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首要病害1。 该病在水稻各个生长时期均可发生2, 其中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直接影响水 稻的产量和质量。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 种容易发生变异,在抗病水稻品种对稻 瘟病菌的选择压力下,会导致田间稻瘟 病菌群的毒力基因组成发生变化,产生 新的致病小种,从而使抗病品种在种植 几年后丧失抗病性3,4 。这对于抗病 育种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育种家在关 注水稻品种(系)其他性状的同时,亦 要对每年的稻瘟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进 行监测分析5,6 ,避免育成的水稻品 种(系)短时间内丧失抗瘟性。因此, 如何快速有效获得纯化菌株是育种家抗 病育种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单孢分离是分离纯化稻瘟菌的常 用方法,具体就是每次只取稻瘟菌的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个分生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 纯菌株。目前常见的单孢分离方法主要 有挑针法、毛细管打孔法、眉毛挑针法 等7,但各有利弊。虽然国内对稻瘟菌 研究很多,但是对稻瘟菌单孢分离技术 的详细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介绍利用 自制简易挑针进行稻瘟菌单孢分离的技 术以及分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 期帮助育种家快速有效地获得纯化稻瘟 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离材料 病样采自山东临沂、滨州等地发 生穗颈瘟的稻田。 1.2 培养基配制 水琼脂培养基(WA):琼脂 30 g,蒸馏水 1 000 mL,121高压蒸汽灭 菌 20 min,备用。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去 皮马铃薯 200 g,煮沸 30 min,取滤液, 加入蔗糖 20 g,琼脂粉 20 g,加水定容 至 1 000 mL,121高压蒸汽灭菌 2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min,备用。 番茄燕麦培养基(TOA):燕麦 片 30 g,加水煮沸约 20 min,用纱布滤 出燕麦汁。番茄榨汁后用纱布过滤,取 汁液 150 mL 倒入燕麦汁液中,加入琼 脂粉 20 g,定容至 1 000 mL,调节 pH 值在 7.0 左右,121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备用。 1.3 病样处理 在超净工作台内将病样切成 1 cm 左右小段,放在无菌水中浸泡 10 min, 期间用镊子刮擦病样表面,初步去除表 面污物,之后在 75%乙醇中浸泡 60 s, 无菌水冲洗 60 s,移入有效氯含量 4% 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 60 s, 然后无 菌水冲洗 3 次,每次 60 s。最后用无菌 滤纸吸干水分,置于 3% WA 培养基平 板上。28培养箱中培养 7 d 左右,直 至病样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1.4 简易挑针的制备 将常用的不锈钢昆虫针(规格 40 mm0.38 mm)插入并固定于 1 mL 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色枪头前端,然后按照使用人习惯再套 入 34 个蓝色枪头,用于显微镜下挑 取分生孢子。 1.5 单孢分离 将培养 7 d 左右的病样放在超净 工作台内的 10 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 产生的分生孢子。然后用制备的简易挑 针挑取多个分生孢子到 PSA 培养基上, 每个分生孢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28 培养 12 h 左右,在 10 倍显微镜下将萌 发的分生孢子转移到新的 PSA 培养基 上培养,即可获得纯化的稻瘟菌。 1.6 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参考刘任等8的方法制备分生孢 子悬浮液。将纯化的稻瘟菌接种到 TOA 培养基平板上,于 28培养 45 d。菌落直径约 5 cm 时,向培养皿内加 入 1 mL 无菌水,用接种环打碎菌丝, 吸取约 600 L 悬浮液接种到新的 TOA 培养基平板上,涂布均匀,自然晾干培 养基平板,于 28黑暗培养 3648 h。 待有一层致密的气生菌丝长出,用棉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擦去气生菌丝,再用自来水洗去培养基 表面上残留的菌丝段与分生孢子,自然 晾干培养基,蒙上 2 层无菌纱布,于 28光照培养 3648 h 至有大量分生孢 子产生。用 0.025% (W/V) Tween 20 水溶液洗下分生孢子,即制成分生孢子 悬浮液。 1.7 产孢能力观察 取一滴分生孢子悬浮液于 40 倍 显微R 下镜检,观察纯化菌株的产孢 能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孢分离 在超净工作台内的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培养 7 d 左右的病样产生的分 生孢子(图 1a) 。分生孢子成簇排列, 呈梨形,由两横隔分成三个细胞(图 1b) 。分生孢子萌发见图 1c。PSA 培养 基上生长 5 d 左右的稻瘟菌菌落直径约 为 45 cm,菌丝生长致密,菌落内侧 颜色呈深灰色,外侧颜色为灰白色(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1d) 。 2.2 纯化菌株产孢能力观察 由于获得纯化菌株最终目的是为 了检测其致病性,因此需要对其产孢能 力进行观察。40 倍显微镜下镜检发现, 获得的纯化菌株可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图 1e) 。调节悬浮液浓度至 40 倍镜下 每个视野有 50 个左右分生孢子(2105 个/mL)即可用于后续稻瘟菌接种试验。 a: 病样产孢情况,10 倍镜; b: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形态,40 倍 镜; c: 分生孢子萌发,箭头所指为 菌丝,40 倍镜;d: 稻瘟菌菌落形态; e: 孢子悬浮液镜检, 40 倍镜。 2.3 单孢分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3.1 有些孢子无法萌发或继续生 长获得纯化菌株的重要一环是挑取分生 孢子。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并非所有挑取 的分生孢子都能萌发,并且从病样上挑 取的已萌发分生孢子转移到 PSA 培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基上,往往菌丝也不再继续生长。为了 查明原因,40 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 不能萌发或萌发后菌丝不再继续生长的 分生孢子的膈膜已经消失,内部的原生 质体形成了颗粒状囊泡,最后整个分生 孢子降解(图 2a、b) 。 笔者分 析认为 WA 培养基属于无营养培养基, 虽然利于诱发产生分生孢子,但是不能 提供孢子萌发或萌发后继续生长所需营 养,从而导致有些孢子无法萌发或继续 生长,启动了细胞程序性凋亡。 经过摸索,笔者采用震荡法,敲 击含有病样的培养皿,可促使刚成熟的 分生孢子从孢子梗上脱落下来,然后将 脱落的分生孢子挑取到 PSA 培养基上 进行萌发培养获得纯化菌落,大大提高 了试验效率。 2.3.2 菌株纯化后长期保存需冷冻 对于分离的稻瘟菌,可在 TOA 培养基 上短期保存;而长期保存需要将其冷冻 于-20 冰箱内。具体方法如下:将稻 瘟菌接种于铺满无菌滤纸片的 TOA 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养基上,待菌丝覆盖滤纸片后,将滤纸 片放入无菌牛皮纸袋内,无菌操作台内 晾 12 h 左右,然后放入干燥器中 1 周, 最后放入-20 冰箱内保存。待需要制 备菌株接种前,取出滤纸片放置到 TOA 培养基上活化即可。-20冰箱内 长期保存稻瘟菌时,必须确保滤纸片干 燥,否则菌丝会失去活力,无法活化。 为保持干燥可将牛皮纸袋与变色硅胶一 起放入冰箱内。 2.3.3 常有污染菌混生在培养病样 时,发现常有一种污染菌会与稻瘟菌混 合生长(图 2c) ,在显微镜下观察该菌 外部形态初步确定为链隔孢(图 2d) , 利用 rDNA-ITS 方法获得该菌序列后通 过 BLAST 比对后确认其为细极链格孢 (Alternaria tenuissima) (数据未公开) 。 细极链格孢可引起多种植物黑斑病9, 但并未在水稻上有所报道。同时,该菌 又是生物有益菌,对环境污染物具有较 强的降解作用且能产生具有抗病增产功 能的多种蛋白激发子9。对于该菌在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样出现的原因,笔者推测其可能是稻瘟 病菌的拮抗菌,后续将继续研究。 a: 不能萌发的分生孢子,40 倍 镜;b: 萌发后不能继续生长的分生孢 子,40 倍镜; c: 污染菌,10 倍镜;d: 污染 菌孢子形态,40 倍镜。 3 讨论 山东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低温阴雨或者多 雾天气发生频繁,易造成稻瘟病的暴发 流行。最近几年山东稻区稻瘟病大面积 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10。 由于水稻新品种审定中对稻瘟病抗性差 的品种实行“ 一票否决” ,如果选育的农 艺性状优良的品种因为稻瘟病抗性差而 被淘汰,会严重降低育种工作效率。因 此掌握快速有效的稻瘟菌单孢分离技术, 对区域稻瘟菌进行监测分析,掌握生理 小种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育种材料,对 抗病育种工作很有必要。 获取纯化的稻瘟菌是及时掌握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动态变化的前提,而利用简易挑针在显 微镜下进行单孢分离是最快捷有效的途 径,可消除多种稻瘟病菌混杂的可能。 在试验中笔者发现 WA 培养基适合诱导 稻瘟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但不适合分生 孢子萌发,而且并非所有萌发的分生孢 子都能够继续生长。通过震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