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滕州市龙阳中学七年级《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金色花》_第1页
14滕州市龙阳中学七年级《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金色花》_第2页
14滕州市龙阳中学七年级《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金色花》_第3页
14滕州市龙阳中学七年级《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金色花》_第4页
14滕州市龙阳中学七年级《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金色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金色花 课 型:拓展阅读课 授课时间:10月30日-10月31日 作 者:邵明启 单 位:滕州市龙阳中学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拓展阅读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金色花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 给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 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 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体会诙谐幽默的语言的表现力 2、 运用圈划、批注的阅读方法,捕捉文中的细节,思考细节的内涵。 3、 在语言的品味中,想象文中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内心。 4、 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幽默背后的深情。 5、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在语言的品味中,想象文中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内心。 教学难点: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幽默背后的 深情。 评价任务: 1进行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8个问题。 3诵读,深刻理解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幽默背后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了解哪些西方节日?比如说: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你 知道母亲节的由来吗?你们替妈妈过过母亲节吗? 怎么过的? 交流各自是怎样为妈妈过母亲节的。 引起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作好感情上的铺垫。 教师补充介绍:母亲节的由来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 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 星期天作为 法定的母亲节。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 以此流传下来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里柯克,加拿大作家、经济学家。 是加拿大著名的幽默作家,也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在美国,他被 认为是继马克吐温之后最受欢迎的幽默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屡( )次 筵( )席 繁衍( ) 折( )腾 点zhu( ) 明mi( ) 游gung(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的? 决定过节准备过节意料之外的安排出现波折解决波折 游逛钓鱼晚归盛宴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合作探究: 1、我们全家为报答母亲成年累月的操劳,是怎样准备过母亲节的? 请假、为自己买帽子、领带等。 2、带母亲兜逛的计划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是为母亲着想吗? 因为父亲想钓鱼,且买了新鱼杆。不是为母亲着想。 3、当车上只能坐5人时,我们都找了什么理由说自己留下不合适?你觉得 这些理由成立吗? 父亲说自己三年来一直没有过过一个真正的假日,且留在家里我们知道他 一定会闯祸;姐妹俩认为不展示一下新帽子未免太遗憾;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帮 不上忙。 4、母亲留下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可以安静的休息;二是准备午饭;三是避免着凉。 5、我们”一家的出发点是为了给母亲庆祝母亲节,但是,最后,母亲却独 自留在家里操持家务,等待一家人郊游归来,事实上又回到了起点。梳理“我 们”一家过母亲节的细节,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交流,说说各自的感受。 叙述性作品中细节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所以,在阅读时要求学生研究细节,能够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情感体验,从而感 受母爱的伟大。 品味重点细节,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6、母亲为什么说今天是她有生以来最快活的一天,眼里含泪说明什么? 母亲以家人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她从没有让家人如此快乐过,所 以她很高兴、很激动,因此眼里含了泪水。 7、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母亲和我们各是怎样的人? 母亲:以亲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甘愿付出,做出牺牲的伟大母亲。 家人:虚伪、自私 8、这篇文章的语言是极富幽默的,让同学们能够自主地找出幽默语句,体 会幽默对于文章描写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你的母亲是否也像文中的 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亲人, 我们要细心领悟亲情,学会感恩,我们不能只是享受,我们还得回报, 那么我们该怎样回报母亲,回报亲情呢?请学生自由谈谈。 提示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回报。 2、我最想给母亲说的话: 3、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在优美的旋律、动情的氛围中结束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本单元中最贴近学生实际,也最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文中细 节是最能够打动人,也是最难编造的东西,所以,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够养 成捕捉细节,品味细节内涵的习惯,就能更好地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所以,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的内涵是准确把握文章情感的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各 个人物的心理,尤其是母亲的心理活动,通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形式使学生 领悟母亲的牺牲精神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里柯克的作品是以幽默见长的,本文 的幽默是通过母亲与父亲、孩子之间不断的对比表现的,这种对比使人在笑声 中领悟亲情的份量,更加感受到母爱的无以为报。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 己的精神世界。 ”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 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 难问题”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和审美能力 。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文的能力 评价任务: 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5个问题。 3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 陶感情 4、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倾情回报母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 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泰戈尔的诗歌来感受着伟大的母爱吧。 二、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 ,印度圣物,开金黄色碎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 园丁集 、 飞鸟集 、 吉檀迦利 。1913 年获得诺 贝 尔文学奖。 三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及重点词语的意思,以便更好的理解课 文 匿( n)笑 膝(x) 嗅(xi) 祷(do)告 罗摩衍(yn)那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要学好诗歌,我们首先要朗读,下面请同 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示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 的画面。 五、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1、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孩子与妈妈的嬉戏中吧?刚才听课文录音,同学们感 觉读得怎么样?其实我们也能读好,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声表达。 (注意重音、 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 同学们认为,这篇散文诗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读? 明确: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 的调皮。 2、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 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天真活泼) 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急切) “我不告诉你,妈妈。 ” (要读出孩子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 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爱怜和欣喜) 六、合作探究: 1、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 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 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2、看过孩子和妈妈的嬉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说一说: 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 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位慈爱安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机灵调皮的孩子。 我读出了一个深爱妈妈的孩子。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3、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 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 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 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4、为什么孩子变成金色花,在高高的枝头与妈妈逗乐? 意在点出“ 金色花”是圣花,也是一朵爱之花,一朵母爱子、子爱母之花。 5、篇末,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 么口吻? “坏孩子”: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孩子又惊又喜, 嗔怪孩子一声不说就走,把妈妈急死了。 七、拓展提高: 正是因为妈妈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 色花来回报妈妈,诗文要表现的就是这浓浓的亲情。相信大家明白了这点后, 一定能将诗文朗读得更好。好,接下来,请大家倾注心中所有的感情,一起来 朗诵这首诗。 (播放音乐,学生齐诵诗文) 孩子变成金色花,给妈妈带去幸福。那么同学们,你对自己的妈妈了解多 少呢?老师想来作一个调查。 (出示几个小问题) 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看来我们很多同学都比较了解妈妈,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默默接受母爱 的同时,也在无声地传达着自己对妈妈的感激。 今天老师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尽情表达对妈妈感激之情的机会。如果今天是 你妈妈的生日,你也突然具备了诗中小男孩的神力,可以变成自己想变的任何 一样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感谢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 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 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假如我变成了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我要把你吻了又吻。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主旨都是相同的,都 表达了对妈妈深深的感激。要是你们妈妈就在现场,听到了你们这番动情的倾 诉,一定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搜索一下你的记忆宝库,看看哪着诗或哪支歌 最能表达你对妈妈的情感,念一念或唱一唱。 八、当堂训练 1、 金色花的作者是_(国家)作家、诗人_(姓名) ,他 曾在 1913年获_奖。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 C赞美孩子的可爱。 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4、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请用文 中的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 _ _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