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以煤沥青为原料通过延迟焦化工艺制得的煤系针状焦产品。该标准规定了煤系针状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要求方面,涵盖了挥发分、灰分、硫含量、氮含量等化学成分指标,还包括真密度、电阻率、热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能指标。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范围在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使用需求。

试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测定上述各项指标的方法步骤,包括样品准备、仪器设备选择及操作条件设定等,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检验规则则明确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的要求。对于每批出厂的产品,必须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测;而型式检验则是在特定情况下(如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进行全面性能测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10-09 颁布
  • 2015-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_第1页
GB∕T 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_第2页
GB∕T 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7516010H 32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 Coal-basedneedlecoke2015-10-09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32158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469)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于 银 萍 彭 莉 屈 彬 于 洪 武 王 素 秋 王 磊 谢 国 威 高 原 徐 秀 丽 张 建 华 : 、 、 、 、 、 、 、 、 、 、孟庆波 孙伟 仇金辉 郑景须 赵建斌 、 、 、 、 。 GB/T321582015 煤系针状焦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系针状焦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 运输 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 、 、 、 、 。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沥青为原料 经原料预处理 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 并通过高温煅烧后制成的针 , 、 ,状焦 可用做高功率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特炭等的原料 ,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1429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1997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2001 石墨电极测定方法 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 测定方法 GB/T3074.4 (CTE)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煤中氮的测定方法 GB/T19227 粉末产品 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21354 炭素材料真密度 真气孔率测定方法 煮沸法 GB/T24203 、 焦炭电阻率测定方法 GB/T24521 炭素材料全硫含量测定方法 GB/T24526 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 YB/T5189 3 技术要求 31 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见表 . 1。 表 1 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真密度 3 /(g/cm ) 2.13 2.13 2.12 硫 质量分数 /%( ) 0.40 0.40 0.50 氮 质量分数 /%( ) 0.50 0.60 0.70 挥发分 质量分数 /%( ) 0.3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