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649-2018 工业用乙二醇》与《GB/T 4649-2008 工业用乙二醇》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具体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标准增加了对工业用乙二醇的定义说明,明确了其应用范围,有助于用户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标准。
其次,对于技术要求部分,《GB/T 4649-2018》修订了某些关键指标的要求值,比如提高了纯度的标准,并且新增了一些检测项目,如铁含量、氯离子等杂质的限量要求,这反映了对产品质量控制更加严格的态度。
再次,在试验方法上也有所改进,《GB/T 4649-2018》引入了更为先进或简便的操作流程,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二醇中的有机杂质,提高了测试效率及准确性。
此外,《GB/T 4649-2018》还加强了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方面的规定,确保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新版标准附录中增加了关于样品采集指导的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更详细的参考依据。这些改动旨在提升我国工业用乙二醇的整体品质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5-14 颁布
- 2018-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7108060 G 16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46492018 代替 GB/T46492008 工 业 用 乙 二 醇 Ethyleneglycolforindustrialuse2018-05-14发布 2018-1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64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 工业用乙二醇 GB/T46492008 。本标准与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GB/T46492008 , : 删除了乙二醇生产工艺的说明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1 ,2008 1 ); 删除了合格品技术要求 见表 年版的表 ( 1,2008 1); 优等品 修改为 聚酯级 一等品 修改为 工业级 见表 年版的表“ ” “ ”,“ ” “ ”( 1,2008 1); 将聚酯级和工业级产品外观要求由 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 修改为 透明液体 无机械杂质 见 “ ” “ , ”( 表 年版的表 1,2008 1); 聚酯级乙二醇含量指标由 修改为 二乙二醇含量指标由 修改 “99.8%” “99.9%”, “0.10%” 为 工业级乙二醇中二乙二醇含量由 修改为 水分含量指 “0.050%”, “0.80%” “0.600%”, 标由 修改为 见表 年版的表 “0.10%” “0.08%”( 1,2008 1); 增加了 丁二醇 丁二醇 己二醇和碳酸乙烯酯项目 指标为 报告 见表 1,2- 、1,4- 、1,2- , “ ”( 1,2008 年版的表 1); 聚酯级紫外透光率增加了 指标为 报告 见表 年版的表 250nm, “ ”( 1,2008 1); 聚酯级增加了氯离子项目和试验方法 指标为 见表 和 年 版 的 , “0.5 mg/kg”( 1 4.14,2008 5.7); 修改了酸度 铁 灰分 醛含量等项目的计量单位 由 修改为 见表 年版的 、 、 、 , “%” “mg/kg”( 1,2008 表 1); 修改了外观目视测定结果有争议时的重量法测试要求 见 年版的 ( 4.3,2008 4.1); 修改了乙二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删除了原公式 增加了 丁二醇 丁二醇 己二醇 , 1, 1,2- 、1,4- 、1,2- 和碳酸乙烯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见 年版的 ( 4.4,2008 4.2、4.10); 色度测定增加了 以 为仲裁方法 将相关内容移入附录 见 附 GB/T6324.6, GB/T3143 , A( 4.5、 录 年版的 A,2008 4.3); 密度测定增加了 的 型振动管法 删除了密度瓶法测试中温度校正的内 GB/T20132010 U , 容 以 密度瓶法为仲裁法 将相关内容移入附录 见 附 录 年 版 的 , GB/T4472 , B( 4.6、 B,2008 4.4); 沸程测定增加了符合 规定的 温度计 见 GB/T75342008 104C-75 ( 4.7); 水分测定增加了 并以该法为仲裁法 见 年版的 SH/T1055, ( 4.8,2008 4.6); 酸度测定增加了以手动法为仲裁法的规定 见 年版的 ( 4.9,2008 4.7); 修改了铁含量测定的取样量 由 修改为 见 年版的 , “80g” “70g”( 4.10,2008 4.8); 修改了灰分测定用分析天平及恒重要求 由 感量 修改为 感量 将 瓷坩埚 , “ 0.1mg” “ 0.01mg”, “ ” 修改为 铂坩埚 将相关内容移入附录 见 附录 年版的 “ ”, C( 4.11、 C,2008 4.9); 修改了型式检验的启动条件 见 年版的 ( 5.1,2008 5.1); 修改了检验结果的判定方法 由 全数值比较法 修改为 修约值比较法 见 , “ ” “ ”( 5.3); 删除 安全 一章 相关内容列入资料性附录 见附录 年版的第 章 “ ” , 。( E,2008 7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 GB/T46492018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会 归口 (SAC/TC63/SC4)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 : 、 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丹化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 、 、 、 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金 瑞 崔 广 洪 于 洪 洸 王 川 姜 连 成 彭 振 磊 成 红 赵 亮 丁 大 喜 戴 玉 娣 : 、 、 、 、 、 、 、 、 、 、 梁鹏 刘忠发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46491993、GB/T46492008。 GB/T46492018 工 业 用 乙 二 醇 警示本标准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生产者必须向用户说明产品的危险性 使用中的安 。 , 全和防护措施 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 , , 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乙二醇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标签和随行文件 包装 运输和 、 、 、 、 、 、 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生产聚酯 醇酸树脂的单体 以及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 抗冻剂 增塑剂 溶 、 , 、 、 、 剂等用途的乙二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液体石油化工产品密度测定法 GB/T20132010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3049 1,10-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单位 铂 钴色号 GB/T3143 (Hazen - )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3723 化工产品密度 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44722011 、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 费休法 通用方法 GB/T6283 ( )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 部分 液体色度的测定 三刺激值比色法 GB/T6324.6 6 :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8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2 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 GB/T7531 工业用挥发性有机液体 沸程的测定 GB/T75342004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2008 铝制铁道罐车 GB/T10479 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 部分 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 GB/T14571.1 1 : 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 部分 纯度和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14571.2 2 : 工业用乙二醇中醛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GB/T 9973-2025炭素材料透气度试验方法
- GB/T 14071-2025林木品种审定规范
- 应急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课件
- 新解读《DL-T 790.461-2010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第4-6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 网络层 无连接协议》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电工考前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执业药师常考点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花岗石合同(标准版)
- 物业开发合同(标准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学习笔记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董事会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上锁挂牌管理培训课件
- 节能减排培训课件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以人为本的医院护理服务体系构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