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端午节“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背景材料继 4 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 据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 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省汩罗市的“汨罗 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4 部分内容组成。去年 10 月,受文化部 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目前“端午节申遗” 已进入初评阶段。据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 2006 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允许向联合国申报一个“非遗”项目,端午节在去年首 次正式成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也是我国去年唯一的世界“申遗”项目。 知识梳理 一、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 1、古代思想精髓: 儒家:a.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整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 b.孟子: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 ,反对苛政, 反对统治者“虐民” “暴民” 。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生活上主张让人民过安定生活等。 C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 道家:a.春秋晚期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 ,反对严刑峻法。b.庄子痛恨“窃钩者诛, 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现象。 墨家: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 、 “非攻” 、 “尚贤” 。 法家: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 受法的制约, “法不阿贵” 。 2、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 (1)忠于民族、国家,追求全民利益的爱国主义价值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先天下 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2)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 想人格:儒家强调人格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物质价值。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 - 2 - 志” (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 (3)提倡仁爱,强调人际和 谐:“和为贵”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兼爱” 、 “非攻”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4) 重视人伦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协调,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儒家重“信”为立身处世的基础。 传统道德提倡“仁、义、礼、智、信” “亲、慈、友、义、恭、序、信”如敬老爱幼、孝敬父 母、诚实守信等就是人伦关系传统要求。 (5)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和以事论理、以史为鉴的 道德教化方法:儒家提倡自我道德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 “知行合一” ; 唐太宗虚心纳谏。 3、儒家学说的和谐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 (1)儒学的根本智慧就在于“以人为本,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人文思想,其核心观念是仁 爱、和谐、诚信、中庸。 (2) “仁爱”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普遍的爱和民 主的精神。如黄宗羲的“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就是仁爱的延伸、民主思想 的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民工生活,关注减轻农民负担,致力于减税免税(如 2006 年 初,废除全国农业税) ,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种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3) “和谐”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的共生、共处、共容的精神。这是对人类社 会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人类永续性发展的生态需要。 (4) “诚信”体现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和守信、守礼、守法的精神,是立身、立业、 立国之本。 (5) “中庸”就是“用中”强调的是不走极端,体现了公正、务实、协调。是建立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的必由之路,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中的某些内容。 4、儒学境遇: 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主张仁政、克己复礼,不受诸侯新兴地主阶级推崇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排斥。 西汉: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朝: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引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理学 明清时期: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儒学受到批判。 19 世纪晚期: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 固势力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注意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 思想的束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 3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儒家正统地位受到猛烈冲击。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 思想的正统地位。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1、近代前期军民抵御侵略伟大壮举(邓世昌等) 。 2、五四精神:爱国、民主、进步。 3、井冈山精神:农村包围城市、联系群众。 4、长征精神:吃苦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独立自主。 5、延安精神:批评和勇于自我批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 6、抗战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团结抗战。 7、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 创业精神。 8、雷锋精神、二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青藏铁 路精神等。 三、现代中国外交汲取传统文化智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不结盟政策,和平崛起,和谐世界。 热点训练 1、汨罗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源头,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等端午习俗。 “汨罗 江畔端午习俗”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下列旅 游资源与其价值相同的是 A.西安的兵马俑和华山 B.北京故宫和八达岭长城 C.台湾日月潭和阿里山 D. 福建莆田妈祖祭典和四川都江堰放水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回答 2-4 题 2、汨罗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属幕阜山脉与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临洞庭湖华北平原的 西部边缘地区,汨罗平原位于汨罗江及其支流溪谷两侧,属于 A.海积、冲积平原 B. 湖积、河积、冲积平原 C.湖积、洪积冲积平原 D.洪积、冲 积平原 3、下列都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是 具有民族的特色一旦形成永远不变具有强大的继承性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性 A. B. C. D. - 4 - 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 插艾叶。回答 4-6 题 4、关于屈原说法正确的是: 屈原生活在当时的楚国 他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 “楚辞体” “楚辞体”是采用楚国方言写的 所主持编写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 . . . . 5、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A.九歌 B.天问 C.离骚 D.九章 6、每到端午节,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插艾叶。这说明 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传统习俗对人们 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 B C D 汨罗成为我国少有的列入火炬传递城市的县级市之一,正是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端 午、龙舟文化打动了奥组委官员。回答 7-8 题 7、在各地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许多人纷纷参与。这种奥运精神的传播过程属于: A.传染扩散 B.刺激扩散 C.等级扩散 D.文化传承 8、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9、端午节首次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为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从消费 的目的看,这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是家庭生活消费中的 A.生产资料消费 B.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的消费 2008 年 5 月 26 日,台湾 5 家航空公司今公布端午节两岸包机航班表。回答 10-11 题 10、端午节使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感情得到了交汇融合。这体现了民族具有 共同的宗教信仰 共同的地域 共同的经济生活 共同的心理素质 A B C D 11、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等端午习俗从汨罗江两岸发源并至今沿袭到台湾。这一事实不 能表明的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B.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 5 - 12、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 1416 世纪以来,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神 学的束缚,倡导尊重个人首创精神,全面发挥个人潜能,把理性主义推崇为人的思想和行动 的基础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从资产阶级变革的现实出发建立了开明专制制度和民主 政体,为近代科学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是西方世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 材料二:而 1718 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明代万历和清代嘉庆年间,虽然也经历了“康乾盛世” 但由于这种没有先进文化指导无源之水的“盛世”尤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特别是此后的 百余年间,清王朝仍以尊孔读经的儒家顽固派为支柱,实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妄自尊大, 以天国自居,并且盲目遵循祖宗家法不可违的遗训,醉生梦死,麻木不仁导致殖民主义的侵 略,中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把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被西方世界凌辱的境地。 材料三: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 (2)从文化生活角度你能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从历史学角度谈谈你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态度。 (4)从政治常识角度结合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对外文化交 流? 14、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 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 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 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 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 6 -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 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 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 “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 “历 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 “虽冒毁圣非法 之名,亦所不恤矣” 。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其实, “东亚现代 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 东亚各国都和 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 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材料五 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 心得狂销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 大、清华等高校开设“国学班” ,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 儿童读经这一切似乎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不久前,有“十博士”联名倡导抵制圣诞节,说是要“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 又有清华特聘教授在网上倡议中国应恢复“黄帝纪年” ,以此“恢复和保留自己的传统 文化” 。 人民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于 儒家思想的态度以及有何局限? (3)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简述材料五所述“传统文化正在回归”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举例说明作为传统文化 主流的儒家思想对今天生活有何借鉴意义,并谈谈你如何看待这股社会热潮。 15、昔日的革命热土,如今的旅游胜地。2005 年 2 月,国家正式颁布实施2004-2010 年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纲要 提出要培育形成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使其成为主题鲜明的革命旅游胜地。请将下列主 题形象的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位置。 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 7 - 参考答案: 1、D2、B3、C4、A5、C6、B7、A8、C9、C10、B11、A12、A 13、(1)社会存在决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材料一说明了先进的思想 运动促进文化的发展。“资产阶级变革建立了开明专制制度和民主政体,为近代科学发展立 下了不朽功勋。”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材料二说明落后的社会制 度和思想运动对文化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制度和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 度。 (4)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 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各项国家职能。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是其履行国家职能的体现。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在工作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14、(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 的生计。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说明维新派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维新 派不敢和封建势力划清界限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理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 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 (3)文明有传播及相互借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黄冈市晋梅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主题中秋节活动营销策划方案
- 乡卫生院工作方案
- 兴国县旅游试题及答案
- 3招增强孩子的社交信心
- 2026届湖北省黄冈市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永昌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隐性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延禧攻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UL1439标准中文版-2018设备边缘锋利度测试UL中文版标准
- 2024-2025学年上海行知中学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2024.10)(含答案)
- DB52-T1631-2021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规程
- 客服外包合同范例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数学能力试题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2024年安陆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 卫生法规-卫生法律法规概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律制度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