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工艺技术200504_第1页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200504_第2页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200504_第3页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200504_第4页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2005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大 家 好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分层注水科技攻关总体目标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下一步分层注水安排和部署 保障措施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汇 报 内 容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分层注水科技攻关总体目标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分层注水科技攻关总体目标 ( 1)技术目标 2003、 2004、 2005年分注率分别达到 39%、 44%、 50%(不包括注单层) 分注合格率达到 70%以上 形成适合油田特点的高中压、不同直径系列的分注工艺管柱和配套的工艺技术 分注管柱达到耐压 40温 135 (争取 “ 十五 ”末研制出适应 4000温 150 的长效分注管柱)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建成技术先进的井下工具实验室 培养造就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满足分注需要的队伍 ( 2)经济目标 增加有效注水,解决层间和层内矛盾 为动用 、 类油藏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分注率达到 50%(不包括注单层) 增加水驱动用储量 1600万吨左右 分层注水科技攻关总体目标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油田注水围绕 降低无效注水、调整注水结构、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减缓油田递减 开展工作 大斜度井分注管柱研究 套变井小直径分注管柱研究 4 套管注水井顶封保护技术研究 水井调驱分注一体化管柱研究 科研 文东高温、高压分注取得阶段性突破 形成 4 、 51/2 套管井的分注管柱系列配套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常规封隔器耐压差达到 38温 140 套变井小直径封隔器耐压差达到 25温 120 大斜度井分注管柱最大达到 4 套管井实现了一级两段分注 51/2 分注管柱( 114 、 112 、 110 、 105 ) 技术 参数 实现了不同井况条件下可组成:下放式、上提解封式、锚定补偿式等分注管柱,可实现油套分注,一级两段到三级四段分注需要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分注有效期: 306天 443天 下封分注总井数: 688口 734口 分注率: 53% ( 不包括单层为 43% ) 2004年新分注 171口,呈现出 “ 三个提高 ” 的趋势 对应油井 146口见效,年累增油 17902吨 增加水驱控制储量 340万吨 增加水驱动用储量 143万吨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883866789693600409202172230458514585630648584562515453274224137905 2 . 1535 2 . 85 0 . 545443 1 . 81 1 . 39 . 9142 9 . 93 5 . 13 5 . 14 1 . 44 5 . 14 6 . 95 3 . 65 9 . 16 6 . 95 6 . 16 4 . 45002004006008001000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01020304050607080分注率(%)分注井数总分注率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总数总开井数报废利用分注油套分注一级二段二级三段三级四段4 套 18M P a 18- - 25M P a 25- - 30M P a 30M P 2 55 4 0 53 7 1 1 13 13 14 22二厂 151 134 30 7 72 59 13 0 68 43 26 14三厂 181 151 16 50 71 51 9 139 33 9四厂 142 103 23 142 0 0 0 0 32 28 11 32五厂 159 126 26 0 123 25 2 9 50 46 18 12六厂 39 38 5 5 26 8 0 0 11 17 8 3合计 734 607 104 204 345 150 25 10 263 134 68 71下封分注井数(口) 下封分注总井数按注水压力等级分(口)2004 年下封分注井现状统计表单位下封分注总井数按管柱类型分(口)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2 0 0 0 2 0 0 4 年分注效果表 见 效 前 见 效 后 项目 当年新分注井数 ( 口 ) 增加水驱 动用储量 (104t) 见效油井数( 口 ) 产液( 产油 (t) 含水(% ) 产液( 产油 (t) 含水(% ) 年增油(t) 2000 233 312 1 1053 1098 1 1640 1512 87 52018 2001 227 125 4610 573 4652 868 27934 2002 148 102 2 699 366 3496 492 20605 2003 236 210 5607 662 88 5994 815 86 37621 2004 171 143 146 4283 485 88. 7 4977 6 0 5 8 17902 合计 1015 895 156080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下一步分层注水安排和部署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下一步分层注水安排和部署 在注水大调查的基础上,以降低无效注水、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为中心,加强分层注水工作,加强工艺技术配套,提高分注率和分注层段合格率,提高分层注水效果 分层注水目标 新下封分注 160口井, 总下封分注井数达到 780口以上 分注层段合格率 73%,总分注率达到 53%以上(不包括单层为 48%) 分注层段有效期达到 450天以上 增加水驱动用储量 160万吨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三项推广、六项研究、一项配套、区块技术集成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下一步分层注水安排和部署 三项推广: 推广应用斜井、套变井等特殊井分注工艺技术 在濮城油田和胡状油田 20口井斜 55 的井上推广应用,耐压差 35温 130 ,有效期 1年以上斜井分注管柱 在濮城油田、卫城等油田推广应用 20口井外径 110 、 105 压差 30温 130 、有效期 1年以上的套变井分注管柱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推广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在文明寨、濮城等层间启动压力差值相对较小的油藏,且具有良好的井况条件井上,开展细分注水 40口,做好两级三段以上分注工艺实施 注水层 注水层 注水层 偏 1 水力锚 12封 1 偏 2 12封 2 偏 3 低伤害 卡瓦 球座 图 1 外 径 112内通径 50 耐 温 130 耐压差 35层注水重点工作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推广分层启动压力测试工艺 在层间启动压力差值 8广分层启动压力测试管柱 20口,开展分层启动压力资料测试,为分层治理和技术集成提供决策依据 封隔器无洗井通道,承压指标高 满足四级以上的多级分测要求 耐 温 130 耐压差 35 +筛 +堵 油层 1 油层 2 油层 3 控制阀 闭式锚 制阀 封球座 图 2 水力卡瓦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六项研究: 开展超深井分注技术研究 有 350口 3300需研究和配套适合超深井的高温、高压、高性能胶筒;适合深井条件下的新型的投捞调配方式;研究管柱锚定技术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开展投捞式恒流配水器及长效水嘴研究 开展结构优化,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材质,延长大压差的抗冲蚀寿命;建立标定流程,制作偏心、同心配水器不同结构的水嘴图版;开展新型堵塞器的研制;研制高性能、长寿命恒流弹簧配水器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4 顶封保护封隔器结构设计 超弹性胶筒肩部保护垫研究 设计 4配 4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注水井分层测试研究 开展大斜度注水井分层测试工艺研究,井下测试仪器及测试配套工具研制, 测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完善高压注水分层测试技术,井口密封装置耐压 70作压力 40 储仪耐压 80料符合率 95%,满足高压分层测试和调配要求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开展分注井管柱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开发研究 开发分注井管柱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提高分析管柱设计研究水平 开展分柱管柱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价 在分层吸水测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嘴设计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开展影响分注有效期因素调查及提高分注有效期技术研究 从油层、井筒、地面工艺流程、管理等各方面分析研究造成分注有效期短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一项配套: 配套完善井下工具实验室 方案要求建成技术先进的井下工具实验室,目前已经初步具备, 2005年需要设计并配置封隔器试验台、油浸井试验架等大型设备,并配套钻、磨、铣的试验条件,开展封隔器全性能检测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内径 16024 1 2 4 / 8 6 . 5 m 1 2 4 / 118算机监控加热控制柜加热管线试压管线油 浸 实 验 系 统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区块技术集成 通过调、堵、分、改技术集成,降低层间启动压差,提高分注效果,达到改善剖面,提高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目的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明一西块: 开展改善层间矛盾为主的治理 通过分层注水 8井次,调驱 12井次,堵水 12井次,分层酸化 4井次等,增加水驱动用储量 104t,104t,减缓自然递减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区块技术集成 分层注水重点工作 文 79断块区南部: 开展动用二类层技术集成治理 文 79断块区南部油藏存在:一类层水淹严重 , 二类层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 , 主力层见水快 , 水驱动用状况差的矛盾 。 开展以水井分注为核心的技术集成手段解决层间矛盾 , 提高二类层动用程度 。 水井分注 7井次 , 增注 3井次;油井改层 6井次 , 挤堵 2井次 , 实现区块增油量 3800t, 增加水驱控制储量 21万吨 , 自然递减由 降到 25%以下目标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保 障 措 施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保 障 措 施 成立分注工作保障组织机构 利用注水大调查,做好分注工艺适应性调查工作 落实 井下工具管理规定 ,制订新的注水技术管理规定 加强分注新技术推广、交流与技术储备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水井状况复杂,套损严重、适合分注的井数越来越少 目前,有事故水井 676口,占水井总数的 必须经过修复措施才能分注,严重制约了下一步分注,需要向水井大修措施倾斜 目前,隔层小于 35口,井口压力大于 3828口,注水均匀的 146口,合计 319口。这些井目前暂不需分注,占水井总数的 目前不能和不需分注井达到了水井总数的 下一步需要分注的相当有限,只能在新转注井和套变不严重的注水井中进行筛选!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还需继续攻关配套 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尚需在提高有效期上进行配套; 深井的多级多段投捞调配需进行技术攻关 延长大斜度井分注有效期需进行技术攻关 解决套变井分注管柱耐压低,平均有效期较短等问题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需要资金倾斜,支持水井分注工作开展 水井分注工序较多,作业周期长,费用高。一般新分注一口水井费用在 24万元左右。由于受资金影响,多采用修旧油管进行分注,造成分注有效期短,效果差 由于分注井作业时间长,从生产上安排分注工作较少,多将作业队伍安排在油井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