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工艺技术_第1页
压裂工艺技术_第2页
压裂工艺技术_第3页
压裂工艺技术_第4页
压裂工艺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南油田地质特征 文南油田是一个典型的深层、高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气藏。油层埋藏深,一般在 2210间,平均埋藏深度 3100m;油层平均压力高,原始地层压力 部分油井破裂压力在50间,油藏初期产量高,地层压力下降比较快,弹性产率低;渗透率低,空气渗透率 103均空气渗透率为:25 103水井启动压力高,注水困难,储层连通程度差;断层比较发育,小断层较多,油井连通率差,断块较小,注水开发比较困难。这些地质特征决定了文南油 田有相当比例的油井,无法注水开发,只能依靠弹性能量开采,因此压裂改造在油田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相有效的进攻性措施,在措施产量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2、文南油田的压裂技术现状。 在油田开发早期的压裂工作,由于受压裂液、压裂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压裂方式比较简单,一般采用油套合注的压裂方式,压裂规模比较小,一般加砂强度小于 1m3/m,但由于是开发初期,地层能量比较充足,压裂效果比较好。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能量下降,油井含水上升,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压裂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压裂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 完善,压裂液性能越来越稳定,压裂工艺技术也能满足不同类型油井压裂的需要。 3、历年压裂效果统计 统计我厂 1990 年 油井压裂情况,可以发现, 95 年至 97年三年期间,油井水力压裂开展得较少,增油效果不尽人意。 98 至99 年主要是补孔后压裂,以及在文 88 块复杂高压低渗透区块整体压裂改造,并与廊坊分院合作,开展大高砂比大规模压裂施工,效果明显,压裂井次和增油量也显著提高,而在其他区块压裂井次和认识较少,导致 2000 年施工井次和增油量大幅度滑坡。 2001压裂效果大幅度提高,超过 98、 99 年压裂水 平,见表 8。 1990 年 份 井 次 有效井次 有效率 % 累增液量/104t 累增油量/104t 单井增油t 1990 21 10 23 1991 19 11 05 1992 21 12 709 1993 42 25 10 1994 12 12 114 1995 6 4 089 1996 6 5 04 1997 8 8 64 1998 24 22 44 1999 23 22 09 2000 11 10 76 2001 43 38 99 4、文南油田压裂技术现状 裂方式的选择。 每种压裂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对于一口压裂井来说,根据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裂方式是一项 重要的工作,只有选择恰当的压裂方式,才能发挥出井的最大潜能,达到最佳的压裂效果。一般对于新投产的油井来说,由于井况比较好,射孔井段比较单一,一般采取油套合注的压裂方式,这样可以达到较大的泵注排量,减小地面泵注压力;对于老井压裂,如果压裂目的层上部或下部有层分布,一般采取下部填砂保护,上部采取卡封分层保护上部油层;对于油井套管有问题的井一般采用卡封保护套管的压裂方式;对于压裂目的层断跨度比较大的油层,如果油层物性差异较大,一般采取投球分层压裂方式,达到不卡封分层的目的,投球方式一般有:投一压二、投一压一、投二 压二等方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比较目前常用的几种压裂方式,每种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油套合注压裂方式可以提高泵入排量,减少沿程摩阻损失,可以加大压裂规模,减少砂堵事故,但如果压裂目的层上部有油层存在就不能用这种方式,同时由于压裂时油管内流体和油套环空内流体的流速存在差别,导致压裂泵注支撑剂的最后阶段的高砂比难以保证。卡封分层压裂能达到保护上部油层和保护套管的作用,但同时,由于油管注入摩阻较大,导致井口注入压力升高,对泵注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压裂层段内不同小层段物性差异较大的油 井,投球压裂能达到分层压裂的目的,对于物性差异不太大的油井,一般很难达到分层改造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取什么样的压裂方式,要根据油井具体情况来决定,压裂方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仔细分析压裂油井的有关资料,选择出最适合压裂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才能最大的发挥压裂井的潜能,达到最大的压裂效果。 合于文南油田高温高压低渗油藏的压裂液体系 为保证压裂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尽量减少对地层的伤害,选择压裂液的主要条件是携砂性能、滤失性和对油气层的伤害性。要求压裂液耐温、抗剪切,携砂能力强,易破胶化水。 增稠剂优选: 为保 证压裂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尽量减少对地层的伤害,选择压裂液的主要条件是携砂性能、滤失性和对油气层的伤害性。要求压裂液耐温、抗剪切,携砂能力强,易破胶化水。选用 裂液,选择羟丙基胍胶作为稠化剂,试验表明,稠化剂胍胶具有低摩阻特征;合理控制压裂液粘度,在温度 133、 170切速率条件下剪切 60裂液粘度控制在 右。 增稠剂水不容物的高低,严重影响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广泛应用的一级胍胶、特技胍胶、特优级胍胶进行性能评价,特有级胍胶水不溶物最低,但价格较高,综合考虑:既减小伤害, 又经济,建议选用一级胍胶,对特殊地层选用特优级胍胶(见表 2) 交联剂优选: 通过对国内常用交联剂性能评价,交联剂 破胶化水较困难,综合考虑,选择 联剂较合适(见表 3) 常用稠化剂性能评价 表 2 名称 1%粘度 不溶物 % 残渣 % 香豆 186 级胍胶 270 级胍胶 258 优级胍胶 231 85 联剂性能评价表 表 3 名 称 交联时间 用温度 耐温性能 7000130 80100 0120 100 0120 80100 0130 100 12 70150 100 体) 69 70160 100 降滤失剂的优选: 油井压裂液降滤措施主要使用比较成熟的降滤失剂:柴油、油溶性树脂、细粉砂和粉陶等。现场主 要选用油溶性树脂和粒度为 粉陶作为降滤失剂。 破胶剂的选择 压后尽快返排,有利于降低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提高返排率,缩短关井时间,采用分段破胶、复合破胶技术,可大幅度缩短压裂液破胶时间,有利于压裂液快速破胶与返排,把压裂液伤害降到最低点。试验结果表明,压后 4 小时,压裂液粘度可降到 3.4 渣含量 354。 分段、快速破胶数据表 表 4 破胶剂 名称 破胶剂用量 % 温度 破胶时间 t 水化液粘度 L 00 6 L 00 5 L 20 4 L 20 2 L 20 1 撑剂的优选 :文南油田地层闭合压力高达 50用在支撑剂上约 40保证裂缝获得较高的的导流能力,应选用粒径规范合格、在高闭合压力下能提供高导流能力的支撑剂,对国内三个不同的烧结陶粒的物性和导流能力进行了评估(如表 5A、 B、 C),结果表明,在有效闭合压力 50, B 种陶粒的导流能力最适合文南油田的需要。 压裂支撑剂性能对比表 项 目 单 位 5108 B C 规格 : 同左 同左 筛析 % 90 10 2 积密度 g/度 度 体破 碎率 % 52 10 0 9 10 导流能力 (10Kg/ 0 154 0 119 9 5 五、压裂工艺配套技术: 1、高砂比压裂施工工艺: 通过高砂比压裂施工,可以使裂缝在垂向及水平方向上均得到最大量的填充,而且对裂缝面及支撑砂堤污染小并能有效 控制缝高的发展,在压裂设计时,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及模拟,提高了砂比,阶段最高砂比达 45%,平圴砂比提高到 30%,提高了裂缝导流能力,统计文南油田 2002 年压裂井 34 井次,平均加砂强度 m,平均砂比 其中 19 井次压裂井加砂强度大于 m,平均单井日增油 15 井次加砂强度小于 均单井日增油 日产油量大于 10t/d 的井中,有随着砂比的提高日产油量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在地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大规模压裂方式,提高砂比能够提高油井的产能。 2、快速返排 工艺: 压裂既是改善地层渗流条件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地层的一种伤害,特别是当进入地层的压裂液不能彻底破胶,快速返排时,这种伤害更大。室内实验表明:在地层温度条件下,压裂液在 4时内能完全破胶,从取样分析看, 8 小时后压裂液粘度小于 s,破胶液表面张力 此现场广泛采用 6时快速破胶技术,并在17979井上采用裂缝强制闭合技术,在前置液中加入5陶,粒径 加大破胶剂用量,采用胶囊破胶剂和过硫酸铵等破胶剂,采用分段破胶、 复合破胶技术,压后立即采用 3嘴放喷,压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9含水,目前已累计增油 2200t。 在压裂后 4时控制放喷。有利于压裂液快速破胶与返排,把压裂液伤害降到最低点。 3、分压选压技术 在同一开发层系,由于小层间的非均质性而存在高渗与低渗的差别,为了压开低渗层段,提高油层纵向改造程度,改善出油剖面,采用塑料球选择性压裂工艺。这种工艺是利用各层间破裂压力的不同,首先压开破裂压力较低的层段进行加砂,然后在顶替液中投入塑料球,将其射孔孔眼堵住,再提高压力压开破裂压力 高的层段。 5、裂缝监测:压裂施工中,当裂缝向前延伸过程中产生微震,在地面用地震仪接收地震波,利用直达波定位原理,经过计算机处理可以得出形成裂缝的方位、高度、长度、产状等数据,从而对油田开发中布新井、调整注采井网、搞清油藏的主应力方向、压裂井优化设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压裂施工前,首先在压裂井周围选择三个点,要求压裂井位于三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形之中,距离 200不等,三个分站设有三个地震仪,首先应用 位系统测出三个分站和压裂井的坐标,监测过程和压裂施工过程同步进行,通过三个分站接收到微震波 的倒时差,会形成一系列的方程组,反解这一系列的方程组,就可以确定出压裂产生的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和产状。 2002 年压裂井裂缝监测数据表 序号 井号 压裂层位 压裂井段 裂缝监测结果 东翼缝长(m) 西翼缝长(m) 裂缝方位(方位角 ) 裂缝高度 (m) 裂缝产状 1 432 下 59 直立 2 138 14 直立 3 883 中 35 直立 4 2 下 5 0. 直立 5 2692 下 2立 6 1793 中 1 立 7 333 上 7 立 8 1882 下 2立 9 723 上 10 立 10 723 上 1立 11 1793 上 9 立 12 723 上 10 直立 13 792 下 2立 14 723 上 7 立 15 883 中 1立 16 1793 上 7 8 直立 17 2693 中 17 4 直立 18 822 下 2 直立 19 333 中 10 1 2 直立 20 333 上 72 直立 21 2 下 4 1 直立 22 332 下 7 2 直立 23 2 下 8 4 直立 24 2 下 45 直立 25 883 中 9 7 直立 26 2 下 24 直立 27 1792 下 4 0 直立 28 1332 下 15 直立 29 1793 上 10 2 直立 30 883 中 9 4 7 直立 1、文南油田油层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压裂井形成的主裂缝方位与构造主断层方位一致,主裂缝方位为北北东向。 2、调整注采井网时要注意主裂缝方位 ,避免对应油井暴性水淹,注入水的主流线方向应避开主裂缝方向 3、完善注采井网布新井时,要考虑裂缝方位。 4、压裂设计中,对于有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