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文翻译全解_第1页
201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文翻译全解_第2页
201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文翻译全解_第3页
201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文翻译全解_第4页
201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文翻译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雪详解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 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 论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类似,像)?” 译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 么呢?”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 (大致,差不多)可 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像, 比得上)柳絮因(乘,凭借 )风起(飞舞)。 ”公大笑乐。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 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就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详解 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放弃,不要) 去,去后乃(才)至。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 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 当时 )年七岁,门外戏(游戏,玩耍)。客问元方:“ 尊君(对别人父亲 的一种尊称,您父亲 )在不(通“ 否” )?” 答曰:“待君(对别人的尊称)久不 至,已去。 ” 译文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弃 )而去(离开 )。” 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 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 元方曰:“君与 家君(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 就 是)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译文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 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 友人惭,下车引(拉 )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住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 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 (时常)习( 温习复习)之,不亦 说(通 “悦”愉快)乎?有朋 (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了解)而不愠(生气) ,不 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温习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 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将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 于个人修养。 曾子曰:“吾日 (每天)三( 多次)省吾身:为(替)人谋(办事)而不忠(尽心 尽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实守信)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传”指受之于师, “习”则熟之于己,而 “忠” “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 (通“ 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 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子曰:“温故( 学过的知识) 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 以(凭借)为师矣。 ” (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 害。 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 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忍受)其忧(贫苦忧苦), 回也(仍旧)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 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 贤德啊,颜回!”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 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 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 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述而 )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 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他们)善者(长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述而)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 缺点。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舍弃)昼夜。 ”(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 停。 ” 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 夺(被夺去) 帅也,匹夫不可 夺志也。 ”(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 能被夺去。 ”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 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夏曰:“博学而 笃(坚守) 志(志向) ,切问(恳切地提问) 而近思,仁在其 中矣。 ”(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 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乎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虽有佳肴 虽(即使)有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弗食(吃),不知/ 其旨(味 美)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因此),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 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自我勉励)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曰:“学(教育)学半。”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 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 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 岁,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 多年, 僧募金重修, 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 矣。 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找到, (人们)认为它们顺 流而下了。 棹数小舟, 曳铁钯, 寻十余里无迹。 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 (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 非 一个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 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湮于沙 上, 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埋在 沙里, 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越沉越深罢了。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正确的 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盖 石 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 性坚重, 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 处 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 面迎 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 是 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冲成坑穴。越冲越深,到石头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像这 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 固颠; 样再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 然荒 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了,可以根据道理 主观臆断吗? 智 子疑邻 选自韩非子说难 智:聪明,聪慧,机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觉得聪明” 宋有富人,天 雨 (y )墙 坏 。 雨: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坏:毁坏。 其子曰:“不 筑 ,必将有盗。” 筑:修补。 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亦:也; 云:说。 暮 而 果 大 亡 其财。 暮:晚上。 而:表顺接。 果:果然。 亡:丢 失。 其家 甚 智其子, 甚:很。 而 疑 邻人 之 父 (f)。 而:却。 疑:怀疑 之:的 父:对老年 男子的尊称;老翁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被冲垮了。富人的儿子说:“要 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 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 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 刘安 编 著。 【 近 义 词 】 因 祸 得 福 、 亡 羊 补 牢 【 反 义 词 】 乐 极 生 悲 、 祸 福 相 倚 近 塞 上 之 人 有 善 术 者 , 善 术 者 : 精 通 术 数 的 人 。 善 : 精 通 , 善 于 。 术 : 术 数 。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 亡 : 逃 跑 ; 胡 : 古 代 北 方 少 数 民 族 。 人 皆 吊 之 , 吊 : 对 其 不 幸 表 示 安 慰 ; 其 父 曰 : “此 何 遽 j不 为 福 乎 ? ” 何 遽 : 怎 么 就 ; 表 示 反 问 。 遽 : 就 ; 福 : 好 事 。 居 数 月 , 其 马 将 jing胡 骏 马 而 归 。 居 : 经 过 ; 数 月 : 几 个 月 。 将 : 带 领 ; 人 皆 贺 之 , 其 父 曰 : “此 何 遽 不 能 为 祸 乎 ? ” 贺 : 表 示 祝 贺 。 家 富 良 马 , 其 子 好 骑 , 堕 而 折 其 髀 b。 富 :拥 有 许 多 。 堕 : 掉 下 来 ; 髀 : 大 腿 。 人 皆 吊 之 , 其 父 曰 :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 ” 居 一 年 , 胡 人 大 入 塞 , 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 。 引 弦 而 战 : 拿 起 弓 箭 去 打 仗 。 引 弦 : 拉 开 弓 弦 。 近 塞 之 人 , 死 者 十 九 。 十 九 : 十 分 之 九 , 意 思 是 绝 大 多 数 此 独 以 跛 之 故 , 父 子 相 保 。 以 : 由 于 ; 保 : 保 全 靠 近 长 城 一 带 居 住 的 人 中 有 一 个 精 通 道 术 的 人 , 他 们 家 的 马 无 缘 无 故 跑 到 了 胡 人 的 驻 地 。 邻 居 们 都 为 此 来 慰 问 他 。 那 个 人 说 : “这 怎 么 就 不 能 变 成 一 件 好 事 呢 ? ”过 了 几 个 月 , 那 匹 马 带 着 胡 人 的 良 马 回 来 了 。 邻 居 们 都 前 来 祝 贺 他 们 一 家 。 那 个 人 说 : “这 怎 么 就 不 能 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