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_2_第1页
2014年春季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_2_第2页
2014年春季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_2_第3页
2014年春季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_2_第4页
2014年春季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春季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 (2014 年 2 月修订) 目 录 1、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2、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备案登记表 3、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 4、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含地震应急疏散线路示意图) 5、德化八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6、德化八中地震演练须知(班主任教育材料) 德化八中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 预案名称 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 演练方案名称 德化八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制定单位名称 德化县第八中学 报备单位名称 德化县第八中学 联系电话 23522684 报送人 罗福昌 联系电话报备单位通信地址 德化县浔中镇东头 59 号 邮政编码 362500 报备单位说明: 1、2014 年 2 月修订; 2、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 3、批准实施时间:2014 年 5 月 1 日。 报备单位:(公章) 2014 年 2 月 25 日 备案单位审查意见: 备案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备案时间 备案号 备案单位登记人 联系电话 备注:1、报备单位说明应注明本预案是初始编制还是修订;编制或修订的主要理由和主要 内容;批准实施时间及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2、本登记表一式三份,由报备单位与备案单位分别存档。 3、地震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方案二者同时报备,缺一不可。 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 学校(盖章):德化第八中学 2014 年 2 月 25 日 学校情况 教职员工 202 人,学生 2240 人,寄宿生 437 人,年段 5 个,各年段班级数:高一 8 个 班,高二 8 个班,高三年 15 个班,初二年 6 个班、初一年 8 个班。 应急机构 职务 姓 名 工作部门、职务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组 长 黄春生 德化八中校长 23529685常务副组 长 李克胜 德化八中副书记副组长 李火星 德化八中副校长副组长 陈启良 德化八中副校长副组长 林维海 德化八中校长助理副组长 孙义贞 德化八中学安保处主任领导小组 副组长 罗福昌 德化八中保卫股长办公室 组 长 连荣弼 德化八中办公室主任 23522684副组长 陈章其 德化八中办公室干事 23522684组长 曾志洪 德化八中教务处主任副组长 黄大治 德化八中生管组长副组长 涂跃辉 德化八中总务处副主任成员 李秀志 德化八中高一年段长成员 陈炳炎 德化八中高二年段长成员 郭卫民 德化八中高三年段长成员 陈建江 德化八中初一年段长成员 林德明 德化八中初二年段长应急疏散组 (注明各年段 长) 成员 徐征飞 德化八中教科室主任组长 林修读 德化八中学生处主任抢险救灾组 副组长 苏贤贵 德化八中体育组组长组长 黄子悦 德化八中学生处副主任医疗救护组 校医 许志宏 德化八中校医组长 李克胜 德化八中副书记安全保卫组 副组长 罗福昌 德化八中保卫股长 23529349备 注 校长(签名): 填表人(签名):罗福昌 德化八中地震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保证学校在地震灾害应急工作中高效、有序的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 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及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对法 、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 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各应急组立即自动按照本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 “一 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在突发性事件的危急时刻,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特别是共产党员、中青年老师和学 生干部要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宗旨。在教学计划及日常工作中,学校 要对教育教职员工和学生安排地震科普及应急安全知识的教育,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和可能发生的灾害 事故,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在地震灾害发生时,领导小组成员要立即集中到指定地点,听从领导小 组的统一调配和指挥。本应急预案由学校灾害领导小组制定,并分发到每一个成员,每学期(年)组织温 习与演习。预案的实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在地震发生后,由于相互推委、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不应有的人 身或财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负责本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由校长担任(组长出现缺位,按以下副组长顺序补位) ,副组长由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担任。校办公室主 任、团委书记或副书记、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安保处主任、校医、各年段段长为领导 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 (一)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及职责: 组长(应急总指挥):黄春生(校长)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 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常务副组长(现场指挥):李克胜(副书记) 主要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 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 通报总指挥部;负责组织校办公室准备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应急工作总结;组织召开校抗震 救灾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负责各小组之间和后勤保障(包括紧急用车、物资、设备)的协调工作。 副组长:李火星(副校长) 陈启良(副校长) 林维海(校长助理) 孙义贞(安保处主任) 罗福昌 (保卫股长)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抢险搜救等自救互救工作。 成员: 连荣弼(办公室主任) 林修读(学生处主任) 曾志洪(教务处主任) 章学城(总务处主任) 徐征飞(教科室主任) 黄子悦(学生处副主任) 郭卫民(高三年段长) 陈炳炎(高二年段长) 李秀志(高一年段长) 陈建江(初一年段长) 林德明(初二年段长) 许志宏(校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 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 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 案的实施; 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 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6、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组长:连荣弼(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陈章其(办公室干事) 成员:办公室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5、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6、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曾志洪(教务处主任) 副组长:黄子悦(寄宿生管理负责人) 、涂跃辉(餐厅负责人) 成 员: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年段长、寄宿生管理员 应急疏散组职责: 1、以谁上课(生管值班、餐厅值班)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 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3、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林修读(学生处主任) 成 员:学 生 处 工 作 人 员 、 体 育 教 师 为 骨 干 、 临 时 抽 调 其 他 中 青 年 教 师 参 与 。 抢险救灾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五)医疗救护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李秀志(团委书记) 成 员:校 医 、 心 理 、 生 物 、 音 乐 、 美 术 教 师 医疗救护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六)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李克胜(副书记) 副组长:孙义贞(安保处主任) 、罗福昌(保卫股长) 成 员:保卫干部、政治历史教师、临 时 抽 调 其 他 中 青 年 教 师 参 与 。 安全保卫组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 坏 ;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七)后勤保障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林维海(校长助理) 副组长:章学城(总务处主任) 成 员:总务处工作人员、食堂人员、地理教师、驾驶员。 抢险救灾组职责: 1、妥善安置生活必须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2、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 3、向紧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提供救援工具、设备和各种物资。 四、震前应急准备 震前应急准备是指学校平时做好防震减灾准备工作。 1提前计划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指挥部设在保卫股,严重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指挥部设在保卫股或操场,固定联系电话(23522684、23529349) ; 2由指挥部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应急演 练; 3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要求数量、明确到人;校团委经常组 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4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各疏散路线、疏散后待定位置、场地环境平面图等要让全校师生了然 于胸,并在校办公室备案; 5抢险救灾组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险等事件要有预见并经常开展训练;负责 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7如果出现地震谣传,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平时开展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震减灾 常识及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安定。 五、临震应急行动 学校接到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校区即进入临震应急期,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迅 速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各工作组职责,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学习和熟悉地震应 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广泛开展防震应急知识的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保障抢险救灾设备、物资, 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安全隐患。 ) 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需做好以下工作: 1召开校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报告防震减灾措施; 3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组长宣布有关抗震救灾方面的规定; 4掌握学校及周边地区地震动态,并随时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掌握的各类震情、灾情信息(校办 公室为灾情速报小组) ;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 散时间及范围; 6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7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校区秩序; 8督促对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做好防范工作,对易燃易暴物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采 取紧急或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9关闭、封堵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六、震后应急行动 无论是否有预报或警报,在本区域范围或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即刻转为抗震救灾指 挥部,组织实施学校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全校师生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1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指挥各部门按职责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及时组织救援队伍的任务,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4建立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受伤师生; 5及时上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接受上级的有关部门的指导; 6必要时请求援助。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钟声或呼喊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躲避 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第一时间请护门人员保住门的开启,用手或身体按住门,直到室内 所有人员都走后,护门人员方可离开。护门人员:前门:第三组第一桌左侧的同学;后门:第一组最后一 桌左侧的同学。 (1)上课(自修)时间: 在教室内的学生,应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坐下或蹲下的方式,尽量蜷曲 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躲到桌边或墙角,不要躲在桌子下,而要以比桌高度更低的姿势,以保护身体,避 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 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卧倒、坐下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 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2)下课时间: 在走廊的同学,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 在窗口边。 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 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时间: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大家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 餐厅中央。 (4)就寝时间: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是十一点之后,宿舍楼此时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 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床铺下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 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到地面震动 1 分钟后,再有秩序的快速沿楼梯疏散到避震场所。 2、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3、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 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 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二)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段所处位置,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值班副校长负责) 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后,再次听到拉响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或呼喊声)时,各班应马上按照学校预先 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可头顶书包、课本,顺手带走饮用水等)。 2、撤离顺序及路线: 上课(自修)时间: 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避震:腾龙楼一 至五楼同时进行,二楼至五楼按附近的紧急疏散线路图示疏散。 B、综合楼一至六楼同时进行,二至四层中间楼梯旁边各两间教室及五、六层所有人员走中间楼梯;二 至四层靠西侧教室、功能室走西楼梯;二至四层东侧教室、功能室及横楼走东楼梯。 C、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方案一(详见附图 1-1):1、2 组纵队走后门(西边门),沿楼梯扶手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 奔避险场所;3、4 组纵队走前门(东边门),沿墙壁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奔避险场所; 方案二(详见附图 1-2):教室 5 桌后同学走后门(西边门),沿楼梯扶手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 直奔避险场所;教室 1-4 桌走前门(东边门),沿墙壁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奔避险场所; 就餐时间: 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按离出口“由近(离应急出口)及远”原则撤离, 即按座位自左到右、自前到后撤离到操场中央;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就寝时间: A、学生公寓楼二至六层同时进行,各层生管值班人员立即组织学生撤退,除四层外各层的 01 室至 10 室走西楼梯;各层的 11 室至 21 室走东楼梯,四层女生宿舍 401 室至 414 室走西楼梯,四层男生宿舍 415 室至 421 室走东楼梯,撤到操场上。 B、教师宿舍楼:二至四层同时进行,家属有序撤到操场上,教师立即到学生公寓协助值班人员疏散学 生到操场上。 3、注意事项: (1)先低层后高层,各班级排成两列纵队,分东西两路。撤离时楼层内有多班级的,每班出门后只能合 并为一路纵队按训练时指定的楼道撤离,每楼道只能视宽窄以 2 至 3 路撤离。 (2)各班级应指定座位离前后门最近的学生为第一开门人,同时指定替补人。 (3)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班的科任教师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的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5)各层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具体安排为:各楼层最靠近楼梯的第一间教室当班老师,负责所在楼层 与下一个楼层楼梯中间转台位置指挥;第二间教室当班老师,负责所在楼层楼梯口指挥。当班主任、年段 长、其他在校老师赶到现场后,当班科任教师应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好学生,撤离到安全地 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亡情况,并报告给段长,段长统计 后报告给校长。 (6)学生公寓楼梯口要有生管老师指挥,具体安排:苏美英老师负责指挥东梯,陈碧珍老师负责指挥西 梯;黄大治、陈志高、曾德福、卢文杰、黄允钻、林梅珠要负责所有寄宿生宿舍检查一遍,检查是否有被 困学生,所有内宿老师要及时协助生管老师做好紧急撤离指导任务,到达安全地带后,以宿舍为单位,各 宿舍舍长向各楼层生管老师报告人员到位情况,再由生管老师向生管组长报告,统计后再由生管组长报告 给校长。 (7)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8)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学生要遵守领会纪律,配合有关老师进行点名、自救互救工作,不擅自 行动。 (10)只能打开前(或后)门一门的情况下,则按先中间后两侧,由前及后(或由后及前)的原则撤离, 切不可拥挤争抢。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组织师生进行震后的自救互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 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七、安全防护及救援行动 应急疏散组:具体制定师生疏散的方式、程序、行动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 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抢险救灾小组:协调组织师生员工开展震后前期校区内被埋人员的搜救抢救工作,进行自救互救;出 现重大灾情时,请求上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校区搜救支援;对震后遭遇破坏的供排水、电、气、校 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 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医疗救护小组:协助上级卫生医疗防疫部门开展校区疾病预防控制和水源监督、食品卫生监测工作; 抢救被压埋人员,协调医药管理部门迅速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安全保卫小组:保卫股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八、奖励和处罚: (一)奖励 为保证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破坏性地震 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学校或报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1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和抢救人员有功的; 2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3有其它特殊贡献的。 (二)处罚 在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的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者 依律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违法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服从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2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和物资的; 3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和玩忽职守的; 4在临震应急或震后应急期哄抢公私财物的; 5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6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7散发谣言,扰乱秩序,影响地震应急工作的; 8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 九、附则 (一)本预案从 2014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二)本预案由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负责解释。 附:疏散线路图:(下面各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疏散方向) 附 1: 教室疏散线路图示 1-1 1-2 附 2:安全区域场地安排示意图(箭头表示排队方向) 注:疏散 到操场后, 按平时集 会位置站 位,如附 2 图。 附 3:紧急疏散线路图示-综合楼 西楼梯 中楼梯 东楼梯 六层六层 功能教室 功能教室 六层 五层五层 图书馆 办公室 五层 四层 四层 四层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三层 三层 三层K 三 5 K 三 6 K 三 13 K 三 15 K 三 14 二层 二层 二层C 一、 二晚修 室 一层 一层 一层多媒体教室一 多媒体教室 二 中厅 化学实验室 操 场 (西)操 场(东) K 三(1)-K 三(15) K 二(1)-K 二(8)K 一(1)-K 一(8)C 二(1)C 二(6)C 一(1)-C 一(六) 附 4:紧急疏散线路图示-教师宿舍楼(数字为房号、层数) 4 层楼梯401406 407413 3 层楼梯301306 307313 2 层楼梯 201206 207213 1 层楼梯保管室 保管室仓库 操 场 附 5:紧急疏散线路图示-教学楼(数字为房号、层数) 西梯 6 东梯 6601 602 603 604 西梯 5 东梯 5501 502 503 504 西梯 4 东梯 4401 402 403 404 西梯 3 东梯 3301 302 303 304 西梯 2 东梯 2201 202 203 204 西梯 1 东梯 1101 102 103 104 西宣传栏 附 6:紧急疏散线路图示-学生公寓楼(数字为房号、层数) 操 场 西楼梯 6 东楼梯 6601604 605610 611617 618621 西楼梯 5 东楼梯 5501504 505510 511517 518521 西楼梯 4 东楼梯 4401404 405414 415417 418421 西楼梯 3 东楼梯 3301304 305310 311317 318321 西楼梯 2 东楼梯 2201204 205210 211217 218221 西楼梯 1 东楼梯 1厨房 出口 食堂 餐 厅 食堂 小卖部 出口 附 7:紧急疏散线路图示-腾龙楼 楼 梯 楼 梯 高三 (10 ) 高三 (9 ) 高三 (8 ) 高 三 年 段 室 高三 (7 ) 高三 (4 ) 高三 (3 ) 高三 (2) 高三 (1) 卫 生 间 楼 梯 楼 梯 高二 (6) 高二 (5 ) 高二 (4 ) 高 二 年 段 室 高二 (3 ) 高二 (2 ) 高二 (1 ) 高三 (12 ) 高三 (11 ) 卫 生 间 操 场 楼 梯 楼 梯 高一 (6) 高一 (5 ) 高一 (4 ) 高 二 年 段 室 高一 (3 ) 高一 (2 ) 高一 (1 ) 高二 (8) 高二 (7) 卫 生 间 楼 梯 楼 梯 初二 (6) 初二 (5 ) 初二 (4 ) 初 二 年 段 室 初二 (3 ) 初二 (2 ) 初二 (1 ) 高一 (8) 高一 (7) 卫 生 间 楼 梯 楼 梯 初一 (8) 初一 (7 ) 初一 (6 ) 初 一 年 段 室 初一 (5 ) 初一 (4 ) 初一 (3 ) 初一 (2) 初一 (1) 卫 生 间 操 场 德化八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科目:紧急撤离 预期目标:设计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难场所,明确指导人员定点位置。检验紧急撤离路线设计的合理性、 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师生紧急撤离时的组织纪律性、时间性,提高学生防震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 能力。 二、演练时间:X 年 X 月 X 日(星期 X)X:XX-X:XX。 三、参加人员:所有在校师生。 四、准备工作 1、在 X 月 X 日班会课,班主任应向学生讲解地震逃生技巧、逃生演练顺序及要求,确保传达到每个学生。 2、演练前做好本校人员安排和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告之每一个工作人员。 五、注意事项 1、所有工作人员务必保持镇静有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3、学生疏散过程禁止推挤踩踏,以防发生意外。 4、所有人员应认真学习防震避险知识,严肃认真、高质有序地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六、演练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演练指挥机构: 指 挥 长:黄春生(校长) 副指挥长:李克胜(副书记) 陈启良(副校长) 李火星(副校长) 林维海(校长助理) 成 员:孙义贞(安保处主任) 罗福昌(保卫股股长) 连荣弼(办公室主任) 林修读(学生处主任) 曾志洪(教务处主任) 章学城(总务处主任) 徐征飞(教科室主任) 李秀志(团委书记) 郭卫民(高三年段长) 陈炳炎(高二年段长) 李秀志(高一年段长) 陈建江(初一年段长) 林德明(初二年段长) 许志宏(校医) 下设专门工作小组: 1、行政秘书组: (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 组长:连荣弼(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陈章其(办公室干事) 成员:(办公室人员)谢清英、林慧超、李晓珊、郑芝华、吴小玲、林让堑、陈章其。 工作职责: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所在县、 乡镇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2、避险撤离组: (教务处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主要由上课教师、教务处工作人员、寄宿生管理人员组成) 组 长:曾志洪(教务处主任) 副组长:黄子悦(寄宿生管理负责人) 、涂跃辉(餐厅负责人) 成 员:曾宪东、许今篪、林文良、郑宇冰、林振铭、吴圣貌、彭建农、黄大治、黄允钻、卢文杰、曾 德福、苏美英、陈碧珍、陈志高、当班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年段长。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 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 教务处人员、各年段长、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以及寄宿生管理人员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 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 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 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 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 即报告,并视情况改变撤离路线。 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3、紧急救援组: (学生处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以学生处工作人员、校医、心理教师和体育教师为骨干,临时抽调其他中青年 教师参与) 组 长:林修读(学生处主任) 成 员:连永琳、郑经家、陈清煌、刘荣誉、苏贤贵、郑德建、 李实盼、方兹德、方德志、凌素棉、临 时 抽 调 其 他 中 青 年 教 师 参 与 。 工作职责: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 供电等设施;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4、医疗救护组: 组 长:李秀志(团委书记) 成 员:许志宏(校 医 ) 、 心 理 、 生 物 、 音 乐 、 美 术 教 师 工作职责: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5、安全保卫组: 组 长:李克胜(副书记) 副组长:罗福昌(保卫股长) 成 员:保卫干部、政治历史教师、临 时 抽 调 其 他 中 青 年 教 师 参 与 。 工作职责: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 人为破坏 ;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等抢救工作。 6、后勤保障组: (总务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和食堂工作人员等组成) 组 长:章学城(总务处主任) 成 员:涂跃辉、苏林有、李文建、杨丽琼、王世泽、梁珠良、地理教师、驾驶员。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7、疏散总结组: 组长:李克胜(副书记) 成员:罗福昌(保卫股长 工作职责:主要研究学习演练方案,负责观察疏散演练情况,当场总结评议疏散演练情况,批评不足之处, 指出改进方法。 七、演练撤离路线方案 (1)腾龙楼教室:由任课教师(班主任)负责组织、指导实施。教学楼有关教室疏散路线具体安排如下: 见腾龙楼疏散示意图。 疏散路线:直接从教室有秩序且迅速疏散至篮球场 (2)综合楼: 五、六、七层疏散路线:从综合楼 中间 楼梯 有秩序且迅速疏散至操场 二、三、四层疏散路线: 靠西边 2 间教室:从综合楼 西边 楼梯 有秩序且迅速疏散至操场。 中间楼梯靠左 2 间教室和靠右 3 间教室:从综合楼 中间 楼梯 有秩序且迅速疏散至篮球场。 靠东边 2 间教室及横楼:从综合楼 东边楼梯有秩序且迅速疏散至篮球场。 (3)教室内疏散办法: 护门人员:前门:第三组第一桌左侧的同学;后门:第一组最后一桌左侧的同学。在第一时间护门人员应保 住门的开启,用手或身体按住门,直到室内所有人员都走后,护门人员方可离开。 楼梯的东边教室:1、2 组纵队走后门(西边门),沿楼梯扶手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奔避险场所; 3、4 组纵队走前门(东边门),沿墙壁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奔避险场所。 楼梯的西边教室:1、2 组纵队走后门(西边门),沿墙壁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奔避险场所;3、4 组纵队走前门(东边门),沿楼梯扶手下楼梯(纵队不能分散),直奔避险场所。 班主任在班级指挥,待学生全部离开教室后跟在学生后面,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 当班任课教师:在各楼层最靠近楼梯的第一间教室当班老师负责所在楼层与下一个楼层楼梯中间转台位置指 挥;第二间教室当班老师负责所在楼层楼梯口指挥,待学生全部离开后跟在学生后面,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 (4)教师定点责任人 层次 腾龙楼西边楼梯 腾龙楼东边楼梯 5 层楼梯口 K 三 7 当班教师 K 三 2 当班教师 4-5 层转台 K 三 8 当班教师 K 三 1 当班教师 4 层楼梯口 K 二 3 当班教师 K 三 12 当班教师 3-4 层转台 K 二 4 当班教师 K 三 11 当班教师 3 层楼梯口 K 一 3 当班教师 K 二 8 当班教师 2-3 层转台 K 一 4 当班教师 K 二 7 当班教师 2 层楼梯口 C 二 3 当班教师 K 一 8 当班教师 1-2 层转台 C 二 4 当班教师 K 一 7 当班教师 1 层楼梯口 初一 6 当班教师 初一 1 当班教师 层次 综合楼西梯 综合楼中梯 综合楼东梯 3 层楼梯口 K 三 6 当班教师 K 三 15 当班教师 K 三 14 当班教师 2-3 层转 台 K 三 5 当班教师 K 三 13 当班教师 K 三 14 当班教师 12 层转 台 K 三 5 当班教师 K 三 13 当班教师 K 三 14 当班教师 1 层楼梯口 值日保卫 1 值日行政 值日保卫 2 (5)指挥学生在操场站位及维持秩序责任人员:林修读 (6)广播室操作员及敲钟负责人员:孙义贞、刘荣誉。 (7)照相:王德杰(综合楼操场) 、连荣弼(腾龙楼-操场) 八、演练行动方案 1、9:00 全体工作人员到一楼会议室集中,指挥部布置注意事项。 2、9:10 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