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友谊县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友谊县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友谊县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友谊县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友谊县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黑龙江省友谊县 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注:卷面分值 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 (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 B C D 2、下列各项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 百,郁郁登郡门。 ”这里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 情的品格。 B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 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C 氓以抒情为主,但女主人公在回忆中的感情变化不时打断叙事,加入一些感慨和议论,如后 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 D 短歌行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 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 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西晋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 B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十天干 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一周共得六十个干支,如甲子、乙丑、丙寅等,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 C苏轼,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诗、词、文俱著名。诗与著名诗人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 ;词 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 。 D王安石,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4、下列各局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的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 人。 - 2 - 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西方发起的多轮制裁导致俄罗斯货币贬值,与此同时,国际油价大幅下 跌更令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不少网民指出,在北京德内大街塌陷事故发生前,有关部门曾多次执法,但只督促不查办,这就 为类似“挖坑代表”的人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我家附近新开了一间连锁超市,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 迎。 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元旦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 即兴创作,一展风采。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整改报告,被舆论视为对当前中国体坛乱象和顽疾的一次全息扫描,而其中 关于中国体育改革路径的表述也让外界耳目一新。 A. B. C.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 ,它可以 使我们固本壮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 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 赖症” ,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 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的深山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这座古寺修建于南北朝宋元嘉年 间,距今约 1500 年,它原名“佛会寺” ,明朝时,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 。历经 1000 多年的 风风雨雨,_,使得寺庙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A古寺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浑身氤满岁月沧桑 B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墙院青苔丛生,再加上环境幽暗、周围古木参天 C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周围古木参天,再加上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 D古寺墙院青苔丛生、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 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共 19 分) 赤壁赋 苏轼 - 3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 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 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倚歌而和之 倚:依,按着。 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坐:斜着身子坐。 C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一会儿,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然。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既望: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既农历每月十六日。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 “宿” 。 C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苏子:即本文作者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本文后两段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而言,作者往往借客人 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且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 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 C本文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的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 - 4 - 轼并没有一直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 业的豪情。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 分)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1-12 题。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5 分) 12、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3(1) 归园田居(其一) 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 _ , _。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教导我们 “道不同,不相为谋” 。 (3) 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4) 短歌行中用“朝露”来做比喻,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14 分) 14、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季羡林 季羡林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是名副其实的称号。不过,我想说,他还是中国知 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的脊梁”。 像季羡林这样六岁以前还在地里拾麦穗,割草喂牛,与文字无缘的人,日后能成为学术大师的, 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寥若晨星的。例如,比季羡林大三十岁的鲁迅先生,虽然幼年时家道中落, - 5 - “从小康而坠入困顿”,却仍然能够在“三味书屋”中得到寿镜吾老先生的开蒙教育;比如比季羡 林大一岁的钱钟书先生,出身于无锡有名的书香世家,四岁识字,五岁入私塾读毛诗,每天上 学都有家中人接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季羡林的“蒙学”却等于零。像季羡林这样家庭出身的 人,若无特殊的机遇和过人的聪明与勤奋,要想日后在中国学坛独树一帜,并且成为世界知名学者, 几乎是不可能的。季羡林常说:“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这完全是他发自肺腑 的实话。 高中三年级,虽然已经没有经学课程,国文课也以白话为主,但是季羡林没有放松对中国古籍 的钻研。他阅读的范围仍然很广。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煜、陆游、姜夔等诗人、 词人的作品,他读了很多。这对他以后的研究和写作,无不影响深远。 1930 年夏天,季羡林随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班毕业的八十多位“举子”, “联合”进京赶考。 他只报了北大、清华两所大学。他说:“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上千,从小学一直到最高学位; 但我的考试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当然不是运气好,而是有实力与自信。但是作为一名高 中毕业生,非北大、清华不上,这多少有点狂妄。由此也可看出,青年季羡林的心气有多高。 季羡林留德十年,时间是够长的,但是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 更不用说是欧洲其他国家了。没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时间,或者说,还有比 旅游更让他感兴趣的事。在他看来,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远甚于去高山滨海 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他 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从 1992 年到 2002 年的十年,是季羡淋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功成名就,誉满天下。 如果用百米赛跑来比喻季羡林一生的学术历程的话,那么,可以说六十七岁以前,由于客观环 境的限制和干扰,只跑了二三十米。而在最后的七八十米中,从 1992 年至 2002 年的十年,则是他 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他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在这最后十年中,他完 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火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和中国佛教史鬼 兹与焉耆的佛教。 他预言:“21 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在世界上首领风骚。”他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从 不悲观。他对人和万物充满爱心,这种爱心发自内心深处,却包容整个世界和宇宙。 不知道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伟大来自平凡。”季羡林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修饰,所以才 会令人感到他的伟大。他这种平凡的伟大,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就是一个“真”字。“怀真情,讲 实话”,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人,都是这样的。 - 6 - 在这两年中,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 风光。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 20 世纪。20 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 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 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充满着失望、迷罔、混乱 与幻想。同时,也充满着希望、激情、梦想与信心。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作者认为季羡林是“中国的脊梁”,是只因为他为发扬和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B. 最后一段表明季先生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巨变,同时这一巨变也影响和成就了先生的辉 煌。 C.季羡林当年只报了北大、清华两所大学,这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但从中也可看出季羡林多少有 点狂妄。 D.文中指出“成大事者,皆有癖”,季羡林的癖好就是指他潜心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以及碑铭。 (2)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到鲁迅和钱钟书,有什么用意?(4 分) (3)结合文本,概括季羡林终成国学大师的原因。(6 分) 四、作文:(50 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50 分)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 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 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 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 7 - 开学考答案 2.27、 1、A 2、C 3、A 4、D 5、A 6、D 7、B 8、D 9、D 10、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作为陪伴,以麋鹿作为朋友, (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 举起酒杯相互敬酒。 【 “渔樵”1 分, “侣”1 分, “友”1 分,大意 2 分。 】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归属,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应该索取。 【“且夫”1 分, “苟”1 分, “主”1 分,大意 2 分。 】 11、伤春之情。词人“病起”发现春色已匆匆逝去,无法挽留,只能用“几行清泪”来表达对春 天逝去的伤感(2 分;其中“情感”1 分, “分析”1 分) 。 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 。词人由“卷残红”想到故国的覆亡如同这春 色一样逝去难留,不觉悲从中来,泪水潸然;楚宫吴苑曾经芳草丰茸,百花盛开,游蜂盘绕,但昔 日春景来年只能在画屏中相见,更添故国之思和思而不得见的酸楚(或“词人想到楚宫吴苑长满丰 茸的芳草,百花盛开,游蜂盘绕,而来年又会见到这画屏般秀丽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灭亡,故国 不在,只能独自伤心” )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