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一填 (1)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 (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我们看地图时,上面是( ),下面是( ),左面是 ( ), 右面是( )。 (2) 小明家在学校的( )面,学校在小明家的( )面; 小兰家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小兰家的( )面。 小红家在学校的( )面,学校在小红家的( )面; 丁丁家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丁丁家的( )面。 你发现了什么? 考查目的:第(1)题:明白生活中的四个方向,知道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方,太阳落山的方向为西方,并根据 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以及绘制到平面图上的一般形式。 第(2)题:能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确定其他物体的方位,并知道两个物体相互的位置关系。 答案:第(1)题:东,西,北,南;西,东,南,北;北,南,西,东。 第(2)题:西,东;东,西;西南,东北;东北,西南。 我发现了:两个物体的位置相互关系是相反的,如:你在我的东面,我就在你的西面;你在我的西北面,我就 在你的东南面。 解析:第(1)题:利用生活常见的自然现象确定客观存在的方位,知道方位的确定性,并知道为了生活的方便 而统一绘图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2)题: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出另一个物体的方向,辨别八个方位,并利用两个物体的相互位置,感受 方向的相对性。 二、绘制校园示意图 步骤一: 将学生带至操场,先说说东南西北分别有哪些明显的建筑,再说一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有什么建筑, 在草稿纸上用文字记录下来。 步骤二: 回到教室,将结果用示意图绘制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 步骤三: 作品展示。选出最佳作品,说出理由。 考查目的:学生会实地辨别八个方向,了解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方向,并将各个方位的建筑正确地绘制出来。 答案:以操场为中心,确定一个方向(一般上面为北),将示意图画在相应的位置上。 解析:将生活中的方位绘制到平面的图纸上,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 确定其他方位,最后将实地观察的结果填在相对应的位置中,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说说公交汽车行走的路线 公共汽车从汽车站出发,向( )走到邮局,再向( )走到商店,再往( )走到医院,再往( )走到图书 馆,再往( )走到少年宫,再往( )走到电影院,再往( )走到学校, 最后往( )走到百货大楼。 你还能说说公共汽车返回时的行走路线吗? 考查目的:熟练掌握平面图各个方向的认定,学会以不同的建筑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建筑的位置方向。一题 多用返回路线的描述更能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一种方法。 答案:去时路线:东南、东南、东、东北、东、西南、东、西南; 返回路线:东北、西、东北、西、西南、西、西北、西北。 解析:创设公共汽车行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方向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公共汽车为中心,随着汽车位 置的不停改变而出现方位的变化,让学生灵活掌握生活中方位的正确描述。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48 是 2 的( )倍,48 是 4 的( )倍。 考查目的:考查除法的意义、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答案: 24 12 解析:求 48 是 2 的几倍其实就是求 48 里面有几个 2,可以列式 482,口算时可以采取“ 先分后合”的方法: 402=20,82=4,20+4=24;同样,求 48 是 4 的几倍,列式为 484,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25567 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考查目的:考查商的位数;位数与数位 答案:两 十 解析:判断商的位数,要先比较被除数最高位与除数的大小。5567,被除数最高位 5 除以 7 商不够 1 个百, 要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所以商是两位数,最高位在十位上。 36=28,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考查目的:考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答案: 5 173 解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小于 6,最大是 5。根据“ 商 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一 关系式,求出被除数=628+5=173。 4在除法算式 542里,当 里填( )时,商是三位数;当 里填( )时,商是两位数。 考查目的:考查商的位数 答案:答案不唯一: 1,2,3,4,5 6,7,8,9 解析:判断商的位数,先比较被除数最高位与除数的大小。要使商三位数,除数应该小于或等于被除数首位, ()里可以填 1、2 、3、4、 5;要使商两位数,除数应该大于被除数首位,( )里可以填 6、7、8、9 。 57067 的商末尾有( )个 0。 考查目的:有关 0 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答案: 2 解析:这道题比较特殊,被除数的中间有 0,首位能除尽,且被除数的末位不够商 1。计算时需注意除到哪一位, 哪一位不够商 1 要写商 0,0 起占位作用,不能丢掉。7067 商中间有 0,末位不够商 1 也要写商 0,答案是两 个 0。 6一辆汽车 5 小时行 575 千米,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数量之间关系 答案:115 解析:这道题已知行驶的时间和一共行驶的路程,要求平均每小时行的路程,要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5755。笔算时要注意确定商的首位位置,按顺序除。 7484,要使商中间有 0,且没有余数,那么里最大应填( )。 考查目的:商中间有 0 的除法 答案:2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认真审题 ,里填的数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使商中间有 0;二是商没 有余数;三是填的数是最大的。综合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被除数首位 4 正好除尽,要使商中间 有 0,那么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必须小于 4,能填的数有 0、1、2、3;要使商没有余数,那么十位余下的数和个 位 8 合起来必须除尽,能填的数有 0 和 2;这个数最大应填 2。 二、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答案: 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步数较多,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在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题目时,学 生容易漏写商中间和末尾的 0。(1 )题错在余数 4 和除数相等,4 里面还有 1 个 4,正确商是 64。(2 )题错在 十位上还有余数 1,要和个位上的 0 合起来再除,正确商是 83 余 1。(3 )题错在商末尾的 0 丢了,余数 0 要和 十位对齐,正确商事 190。(4)题错在商中间 0 除以 2 得 0,0 起占位作用,不能漏写,正确商是 203。 三、解答 1钢笔厂生产了 7200 支钢笔,每 8 支装一盒,这些钢笔能装多少盒?再把这些钢笔装在箱子里,每箱装 9 盒, 需要多少只箱子?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72008=900 (盒) 9009=100(只) 解析:通过分析题目数量关系,可以知道,要求这些钢笔能装多少盒其实就是求 7200 里面有多少个 8,根据除 法的意义,列式为:72008,口算时,可以把 7200 看作 72 个百,除以 8 得 9 个百,也就是 900。同样要求箱 子数,就是求 900 里面有多少个 9,列式为 9009,口算得 100。 2 摆每个蝴蝶图案需要多少盆花?还剩几盆?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答案:7245=144(盆)4(盆) 解析:这道题已知花的总盆数和摆出图案的个数,求每个图案花的盆数,其实就是把 724 平均分成 5 分,求每 份数,列式为 7245。这是一道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运用,要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 习惯。 3 谁打字的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个?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答案:王阿姨:4555=91( 个) 李叔叔:2793=93(个)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较王阿姨和李叔叔打字速度的快慢,就要先 分别求出王阿姨和李叔叔每分钟打字个数,再比较。通过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巩固算法,形成技能。 4一台复印机每分钟能复印 48 张纸。要复印一份 265 页的书稿,5 分钟能印完吗? 考查目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答案:第一种方法:485250(张)250 265 答:5 分钟不能印完。 第二种方法:265550 5048 答:5 分钟不能印完。 第三种方法:485=240(张)240 265 答:5 分钟不能印完。 解析:这道题具有开放性,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问题“5 分钟能印完吗?” 知道这道题可以估算解决:一把 48 看作 50,用 505=250(张),把 48 估成 50,估大了相乘的积还不到 265,说明 5 分钟不能印完;二根据数量关系“总页数 时间=每分钟复印的页数”列出除法算式: 2655,通过判断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是 5,就可以推断出 265550,因此, 5 分钟不能印完。第三种方法是通过精确计算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星期天,王老师为幼儿园买下面玩具中的一种,用去 192 元;买下面文具中的一种,用去 144 元。王老师买 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个?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答案:皮球:1926=32(个) 文具盒:1448=18(个) 解析:这道题综合性非常强,学生一般会用逐一尝试的方法,即用 192 分别除以 9 和 6,再用 144 分别处以 8 和 5,由能否正好除尽得到整数商来判断。其实这道题可以根据已学乘除法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推理解决,发 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 144 的个位是 4,判断文具的单价不可能是 5 元,所以不需要计算 144 除以 5,可直接列 式 1448=18(个)。 第三单元 统计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某地区 5 月份和 9 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 )、( )和( )三项内容。 25 月份( )天数最少,9 月份( )天数最多。 39 月份阴天比 5 月份少( )天,5 月份晴天比 9 月份多( )天。 45 月份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下雨。 59 月份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不下雨。 考查目的:会观察复式统计表,并会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1天气,天数,月份。2 雨天,多云。32,3。431,6 。530,22。 解析:要仔细审题,读懂统计表,抓住关键词,如“最少”“ 最多”,并根据统计表计算回答。 二、选择 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1全班有( )人。 A48 B49 C50 D51 2全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A茄子 B西红柿 C青菜 D黄瓜 3喜欢吃青菜的男生比女生多( )人。 A1 B2 C3 D4 4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 )人。 A4 B3 C2 D1 5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 )人。 A6 B7 C8 D9 考查目的:对复式统计表的解读能力。 答案: 1C。 2B。3B 。 4C。5A。 解析: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 三、解答 1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考查目的:将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能力。 答案: 解析:注意观察单式统计表的异同,在复式统计表中将数据填入相应位置。 2.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视力统计表。 视力 (1)两个年级视力在 5.0 及以上的共有多少人? (2)视力低于 5.0 的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五年级呢? (3)你想对视力低于 5.0 的同学说些什么? 考查目的:对复式统计表的解读能力。 答案:(1)181 ;(2)60,97;(3 )注意保护视力(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 3根据条件补充统计表。 (1)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 6 人,女生有多少人? (2)喜欢科技书的男生是女生的 2 倍,男生有多少人? (3)喜欢文艺书的女生比男生多 3 人,男生多少人? (4)喜欢故事书的男生人数是喜欢漫画书的女生人数的 2 倍,喜欢漫画书的女生有多少人? (5)完成统计表。 考查目的:根据条件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表的填写能力。 答案:(1)10;(2)8;(3)9;(4 )8;(5 )将数据填入相应空格中,具体略。 解析:第(1)和( 2)两题顺思路,直接比较后相减或相乘;第(3 )和(4)两题逆思路,需要学生逆向思考, 并注意第(4)题的比较对象。 4. 三年级一班同学 1 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你能根据下面的成绩完成统计表吗? 考查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计整理数据并将数据形成统计表的能力。 答案: 解析: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或数一数的方法统计数据。 5在班级中选三名同学,把他们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你能在同一个表中把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 考查目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统计数据的能力及制作复式统计表的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数据回答。 解析:统计相应的数据,然后绘制成统计表。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计算 21030 时,先算( )( )(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 0,所以, 21030( )。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 )位数,最少是( )位数。 3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 4与 46 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 5学校体育室新购进 25 个足球,每个足球 68 元,请根据下面的算式填空: 考查目的:通过填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与算理。 答案:121,3,63,2,6300; 2四,三; 39900,109; 42115; 55,340;20,1360;25,1700。 解析:第 1 题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第 2 题是让学生利用枚举、归纳 的方法,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取值区间;第 3 题是两道简单的乘法与加法,提醒学生要仔细审题;第 4 题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 5 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竖式计算中乘的顺序与积的书写位置以及每一部分 积所表示的意义。 二、计算 1口算。 234 2520 52200 18300 6408 1450 27090 64020 36063 240(24) 2列竖式计算。 4527 5364 8319 2735 4832 考查目的: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 口算和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答案:192,500,10400,5400,80,700,360,12800,20,30; 21215,3392,1577,945,1536。 解析:第 1 题是简单的乘法口算并穿插了一些加法、减法、除法以及简单的连除、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口算, 在练习时,要提醒学生看清题目,仔细计算。第 2 题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与 计算习惯。 三、解答 1一箱 要 45 元,王阿姨买了 14 箱,一共花了多少钱? 2实验小学开展广播操比赛,一年级同学站成 18 排,每排都是 25 人,一年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学校图书馆新购进一批图书,刚好放满 8 个书架,每个书架有 4 层,平均每层可以放 56 本书,这批图书一 共有多少本? 4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去野炊, 4 辆中巴车分别运送两次把五、六年级的 240 人送到河边,平均每辆车 每次乘坐多少人? 5一个排球 38 元,一个篮球 62 元,如果每种球各买 15 个,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考查目的: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实际问题。 答案:14514 630(元)。答:一共花了 630 元。 21825450 (人)。答:一年级学生一共有 450 人。 38456 1792 (本)。答:这批图书一共有 1792 本。 42402430 (人)或 240(24 )30 (人)。答:平均每辆车每次乘坐 30 人。 5方法一:3815 570(元),6215930(元),570 930 1500(元)。答:一共需要花 1500 元。 方法二:(38 62)15 1500(元)。答:一共需要花 1500 元。 解析:第 1、2 两题为基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 “单价 数量总价” 和“每份数份数总数”来解答;第 3 题是一个用连乘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提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分步解答或列综合算式解答。第 4 题是 一个利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看清题目,仔细解答,分步计算与列综 合算式解答均可;第 5 题是一道利用乘加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后,再通过比较不 同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适当渗透简便计算的意识。 第五单元 面积测试题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张课桌高 6 ;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约是 50 ; 一枚 5 角硬币的面积大约是 300 ;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 40 ;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 6340 ; 一扇门的面积约是 2 。 考查目的: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答案:分米;平方分米;平方毫米;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 解析:联系生活经验,根据对长度、面积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2用 12 个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考查目的:计算拼组图形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拼组前后的图形总面积不变,即拼组后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这 12 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据此利用 1 个 小正方形的面积乘 12 即可。 3在横线上填上“”“”“”。 5 公顷 5000 平方米; 3 平方分米 3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0 公顷; 6 平方米 601 平方分米; 400 公顷 4 平方千米; 3 公顷 2 公顷 800 平方米。 考查目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解析:先把相比较的两个量的单位换算成同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答案:; 。 4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小格为 1 平方厘米) 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图的面积最大,图的面积最 小。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方格内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答案:7;6;6;。 解析:每个方格按 1 平方厘米进行计算,不到一个方格的按半个方格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再进行比较。 5一块长方形铁皮,长 13 厘米,宽 7 厘米,从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考查目的: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 a2。 答案:49。 解析:关键是确定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7 厘米,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计算 即可。 二、选择 1下列选项中( )的面积最接近 1 平方分米。 A指甲 B粉笔盒底面 C课本封面 D方凳面 考查目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建立。 答案:B。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指甲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粉笔盒底面接近 1 平方分米,课本封面和方凳面都远 超过 1 平方分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 3 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A3 B 6 C9 考查目的:正方形边长与面积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答案:C。 解析:正方形的面积 a2,设原来的边长为 a,则增加后的边长为 3a,分别代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其 面积,即可知道扩大了几倍。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 )。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不可能相等 考查目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面积及面积大小的比较。 答案:B。 解析:当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这样的长方形有多种情况,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此 时为正方形)面积最大。 4在边长为 1 厘米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 14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共有( )种不同的画法。 A1 B 2 C3 考查目的: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答案:B。 解析:根据方形的面积公式 S ab,可以得到 1414172,所以有两种不同的画法。 5图中,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 A周长、面积都相等 B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考查目的:图形的周长概念和面积概念。 答案:C。 解析:甲、乙两部分的周长均是长方形的长、宽以及中间曲线长度的和,所以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图形 的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甲、乙两部分的面积显然不相等。 三、解答 1一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 6 米,这块草坪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 答案:周长为 6424 (米),面积为 6636(平方米)。 答:这块草坪的周长是 24 米,面积是 36 平方米。 解析: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 C4 a,面积公式为 S a2,其中 a 为正方形的边长,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 50 米,洒水的宽度是 8 米。洒水车行驶 8 分钟,洒过水的地面是多少平方米? 考查目的: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答案:508840083200(平方米)。 答:洒过水的地面是 3200 平方米。 解析:要求洒过水的地面有多少平方米,就要知道洒过水的地面的长度和宽度,宽度已知,只要求出长度即可。 3一块正方形的菜地,有一面靠墙,用长 36 米的篱笆正好把这块地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 考查目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问题的灵活应用。 答案:36312 (米),1212144(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144 平方米。 解析: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理解“36 米就是这个正方形 3 条边长的和”,据此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 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 4一块长方形的萝卜地,长 5 米,宽 2 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萝卜 150 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多少千克? 考查目的: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和除法平均分的意义。 答案:150(52)1501015(千克)。 答: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 15 千克。 解析: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块地的面积,再用收的萝卜的质量除以这块地的面积。 第六单元 年月日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一年有个月,大月是月,大月有天;小月是月,小月有天;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考查目的:掌握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及相应的天数。 答案:12,1、3、5、7、8、10、12,31,4、6、9、11,30,2。 解析:将大月与小月对比着记忆,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明白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2一月大约有周,一周有天,一天有小时。 考查目的:理解月、周、时、日之间的关系。 答案:4,7,24。 解析:月、周、时、日都是时间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3平年有天,闰年有天。1984 年是年,1834 年是年,2000 年是年,1800 年是年。 考查目的:知道平年、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平年、闰年。 答案:365,366,闰,平,闰,平。 解析:不仅要知道平年与闰年的特点,还要知道它们是如何判断的,特别是对整百年份的判断,一定要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42012 年小明 12 岁了,可他只过了 3 个生日,小明是年月日出生的。 考查目的:闰年二月的特殊性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答案:2000,2,29。 解析:闰年的 2 月 29 日是特殊的一天,4 年才出现一次,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5填表,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考查目的:通过对小明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练习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明确这两种表示方法的相同点与 不同点。 答案:上午 730,900;中午 1200,1400;下午 500,2100。 解析: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使两者的区别更加清晰:12 时计时法在时刻前面都必须加上时段说明,而 24 时计时法只需通过对时刻的改变就能体现。学生比较容易混淆 的是上午的时刻表示,如:“上午 900”是 12 时计时法,“900”则是 24 时计时法,但它们表示的都是同 一时间。 二、选择 12012 年的上半年一共有( )天。 A0 天 B181 天 C182 天 考查目的:闰年、平年的判断,以及不同年份每月的天数。 答案:C。 解析:知道半年有 6 个月,在计算 2 月的天数时一定要考虑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同一年中连续的两个大月是( )月。 A1,2 B12 ,1 C7,8 考查目的:知道对大月的判断,了解一年中大小月的排列情况。 答案:C。 解析:同一年中只有 7 月与 8 月是连续的大月,12 月与 1 月虽然是连续的两个大月,但不在同一年内。 3某年的 3 月有 5 个星期日,则这个月的 1 日不可能是( )。 A星期二 B星期六 C星期日 考查目的:使学生了解星期在一个月中的排列规律。 答案:A。 解析:一般一个月有 4 个整星期,就有 4 个星期日,3 月会多出 3 天,如果有 5 个周日,多出的一个周日必定 在多出的这 3 天里。 4下面表示经过时间的句子是( )。 A早上 7 时起床 B一节课 40 分钟 C现在是 200 考查目的:区分时刻与时间段的表达方式。 答案:B。 解析:时刻是一个时间点,而经过时间是一个时间段。 三、解答 1小刚下午 240 去踢球,踢了 2 小时 10 分,他是几点结束的? 考查目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答案:2402 小时 10 分450。答:他是 450 结束的。 解析: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如下示意图来理 解这三者的含义并体现其关系。 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指的是一个时刻,可以用点表示;而经过时间则是一个时间段,可以用线段表示。 2新华书店从上午 800 到晚上 900 营业,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长? 考查目的:计算跨上午和下午两段的时间段。 答案:方法一:(用 12 时计时法计算)从上午 800 到中午 1200 ,中间有 4 小时;从中午 1200 到晚上 900,中间有 9 小时。所以 4913(小时)。答:一天的营业时间是 13 小时。 方法二:(用 24 时计时法计算)晚上 90021 00,2100800 13(小时)。答:一天的营业时间是 13 小时。 解析:时间跨度较大,可以使用两种列式方法进行解答:使用 12 时计时法分段计算或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进行 计算。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还可以在钟面上直接数出来。 32015 年的 2 月 5 日是星期四,小红 3 月 13 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考查目的:判断 2 月的天数,并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若干天后是星期几。 答案:28513 36(天),367 5(周)1(天),星期四1星期五。答:这一天是星期五。 解析:因为一周为 7 天,让学生明白每过 7 天就又回到相同的星期几,余下的天数往后数即可。 4李叔叔开车 900 从甲地出发, 1400 到达乙地,平均每小时行程 80 千米,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 考查目的: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答案:14009005(小时),805 400(千米)。答: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 400 千米。 解析:利用“路程速度 时间”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而开车经过的时间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间接信息求出。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知识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看图把黑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写法。 答案: ,0.6。 解析:先数出一共有多少块,黑色有几块,再求出黑色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而后用小数表示。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写作。 考查目的:小数的写法。 答案:8844.43 米。 解析:注意小数部分四三的写法。 3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考查目的:小数的写法及小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0.3 元0.5 元,1.7 元2.1 元。 解析:先用小数表示每组的钱数,再进行比较。 4减数和差都是 6.4,被减数是。 考查目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答案:12.8。 解析:减数差6.4,被减数减数差,所以 6.46.412.8。 二、选择 13.45 读作( ) 。 A三点四十五 B三点四五 考查目的:小数读法。 答案:B。 解析: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是几就读几。 2下面的小数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 。 A80.6 B2.60 C3.05 考查目的:小数读法。 答案:A。 解析:注意整数部分 0 的读法。 3小芳高 1.4 米,爸爸高 18 分米,爸爸比小芳高( )米。 A16.6 B0.4 考查目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答案:B。 解析:先化成统一的长度单位再进行比较。18 分米1.8 米,1.81.40.4(米) 。 45 厘米化为分米,与 0.7 分米比较大小,即 5 厘米( )0.7 分米。 A B C 考查目的:小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B。 解析:化成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比较。5 厘米0.5 分米,0.50.7,所以 5 厘米0.7 分米。 三、解答 1一本故事书 5.2 元,一本科技书 15.3 元,买这两本书要花多少钱? 考查目的:利用一位小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5.2 15.3 20.5(元) 。答:买这两本书要花 20.5 元。 解析:把两种书的价格加起来就是要花的钱。 2体育课上 50 米测试,小华跑了 8.1 秒,小明比小华快 0.2 秒,小明跑了多少秒? 考查目的:利用一位小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8.1 0.27.9(秒) 。答:小明跑了 7.9 秒。 解析:小明比小华快 0.18 秒,说明小明比小华用的时间少,先求出小明跑 50 米用的时间,再与小华比较。 3一根绳子长 7.6 米,另一根绳子比它短 0.3 米,两根绳子一共有几米? 考查目的: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7.6 7.60.314.9(米) 。答:两根绳子一共有 14.9 米。 解析:先求出另一根绳子的长度,再求两个绳子一共长多少米。 4一桶油连桶的质量是 12.5 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的质量是 7 千克,这桶油原来的质量是多少?桶重多 少千克? 考查目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答案:12.574.5(千克) ,4.54.5 9 (千克) ,12.593.5(千克) 。答:这桶油原来重 9 千克,桶重 3.5 千克。 解析:先求出半桶油的质量,再求一桶油的质量,最后求桶的质量。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测试题及讲评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用 0、2、5、8 四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最小的两 位数是( ),最大 的两位数是( )。 考查目的:通过组两位数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排列组合问题与分类计数的基本方法。 答案:9;20;85。 解析:让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找到符合要求的两位数。注意数字 0 不能出现在最高位。 2老师在黑板上出了 5 道不同的计算题,让小明任意计算其中的 4 题,小刚一共有( )不同的选法。 考查目的:通过填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分类计数的基本方法。 答案:5。 解析:让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找到符合要求的方法,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5 题中任选 4 题, 其实就是有 1 题不做,所以共有 5 种选法。 3左下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大三角形,图中一共有( )个三角形;右下图是一个由若干个完 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图中一共有( )个正方形。 考查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分类计数的方法。 答案:13;30。 解析:利用分类计数的方法求解,分别计数后再相加。三角形的个数=小三角形的个数+中三角形的个数+大三角 形的个数=9+3+1=13(个);正方形的个数=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的个数+边长为 2 的小正方形个数+边长为 3 的 小正方形个数+边长为 4 的正方形个数=16+9+4+1=30(个)。 4三(3)班有孙志明、朱亮、唐强、沙启刚四位同学参加 4100 米接力赛,沙启刚的冲刺能力最强,李老师 已经把他定在第四棒,那么这次接力赛一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 考查目的:通过练习巩固寻找排列的方法。 答案:6。 解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排列组合的现象,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意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 用数字来代替人名来解决,进一步渗透符号化思想。根据题意可知,沙启刚同学的位置已经固定,只需要写出 其他三位同学的不同排列情况即可。 二、选择 1学校体育室里有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四种球,体育课代表到体育室里借两种球,有( )种不同的 借法。 A3 B4 C5 D 6 考查目的:让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找到符合要求的组合方法。 答案:D。 解析:利用组合的知识,可以得到以下 6 种借法:篮球和排球,篮球和羽毛球,篮球和足球,排球和羽毛球, 排球和足球,羽毛球和足球。 2今天春游,小红的妈妈给小红准备了 3 件不同的上衣,4 条不同的裤子,让小红自己搭配着穿,小红有( )种不同的穿法。(每次上衣与裤子只能各穿一件) A12 B10 C7 D8 考查目的:让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A。 解析:每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可以有 4 种组合方法;一共有 3 件上衣,所以,总的搭配穿法有 34=12(种) 。 3用 4、5、7 三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用 7、3、0、4 四个数字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 A4.57 ,396 B8.75,126 C7.45,743 D7.54,439 考查目的:让学生利用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和最优化方法来找到符合要求的数。 答案:D。 解析: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不重不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数,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应有 的错误。如:在做第一个空时,要注意方法的优化,不必把所有的两位小数都找出来,可以让学生从题目要求 出发,最大的两位小数,个位上一定是 7,十分位与百分位肯定是 5 和 4,只有这样才能是最大;在做第二个 空时,学生有可能很快找到最大的三位数是 743,同时也很有可能就顺势得出最小的三位数是 347 等。 4在 1100 这一百个数中,数字 1 出现了( )次。 A10 B11 C21 D2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利用有序思考与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C。 解析:让学生通过分类计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以下三种情况来思考:一是数字“1”在个 位上出现了有 10 次,分别是: 1,11,21 ,31,41,51,61 ,71,81,91 ;二是数字“1” 在十位上出现了 10 次,分别是:10,11 ,12,13,14,15 ,16,17,18 ,19 ;三是数字“1” 在百位上出现了 1 次,即:100。 三、解答 1小军:我妈妈的手机号码后四位是由 2、3、5、7 四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妈妈:这个四位数是一个双数。 请你想一想:小军妈妈手机号码的后四位可能会是哪些四位数?请将这些四位数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出来。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运用排列的知识与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组数问题的能力。 答案:357237525372 5732 73527532。 解析:这道题是有关排列知识与有序思考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根据关键信息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 能力。由 2、3、5、7 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是一个双数,所以这个四位数的末尾数字只能是双数 2。要写出所 有可能的四位数,也就是写出由 3、5 、7 三个数字在千位、百位、十位上的不同排列情况。最后再按照题目要 求把这些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公路工程申请报告
- 2026年虚拟现实教育软件公司合规检查管理制度
- 银行秋招笔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考干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环卫装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保险行业保研面试技巧培训
- 健身俱乐部工作计划与会员管理方案
- 冶炼工艺技术员新员工培训计划
- SEO搜索引擎优化实战技巧培训课程
- 5S现场管理推行计划书模板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案例研究
- 护理部教学工作总结
- 材料的安全保管措施
- 家庭教育与职场技能的双赢之路
- 精装修装饰工程投标书
- 高铁站旅客滞留管理应急预案
- 藏族简介课件
- 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