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人 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一个具体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建设依托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 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文化对社会 的影响可谓潜移默化,而中医药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的先进文化。 其实中医药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 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 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 物。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距今已有 3500 年以上的发展历史,是 在充分汲取了我国汉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鲜族等各少 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及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 学体系,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传统医学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 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中医和中药是传统医药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和弘扬 中医药就必须首先对中医药有一个正确、客观、全面、系统的理解与认识。经 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证明,中医药学不仅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 出过重大贡献,而且在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阴阳互 动的平衡观、脏腑经络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以人为本的生命观、三 因治宜的辩证观对疾病的预防控制上,还是在人类生育、健康、衰老、疾病、 死亡等生命现象全过程的科学认识方面,尤其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 类生存寿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对目前现代医学病因不清、疗效不佳的各 种疑难杂症及高死亡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肾病综合症、慢性 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SARS) 、禽流 感,甚至对 21 世纪有黑死病 之称的高致命性传染病如艾滋病等,都显示出了中 医药独特疗效和显著优势。对于患有现代社会文明病及占世界城市人口 70%80%的亚健康人群,传统医药学及中医养生学在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尤其是在对于 13 亿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优 势。 总体而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 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 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总结和凝练出一个社会大众都认可的中医药文化 核心价值观,及时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的现实需要,优 势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提振中医药工作者精气神的不竭 源泉。 中医药的文化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 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概括。 黄帝内经 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 。肖纲劝医论写道:“天地之中, 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唐代孙思邈在干金要方中强调“人命至 重,有贵干金” 。 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 、 “志存救济” ,对任何一个病 人都要一视同仁,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处处为病人着想。对“有疾厄来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娃,怨亲善友,华夷智愚” ,都要把他们看作是自己 的亲人;对治疗中的风险, “不得赡前顾后,自虑吉凶” ,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 对病人的痛苦, “若己之心,深心凄枪” ,不避“昼夜寒暑,饮渴疲劳,一心赴 救” ;对“有患疮痰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 ,要不嫌脏臭。他说: “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之,则为含灵巨贼。 ”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正是 对儒家的“恻隐之心” 、道家的“无欲无求” 、墨家的“兼爱” 、佛家的“慈悲” 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社会,中医药文化的“仁和精诚”理念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示出了内在的统一性。 中医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观念中医文化崇尚自 然,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颇具典型,该观点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整 体,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 素问宝 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 ” 4 就是提示人们养生应追求自然,遵循顺应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反对任何违反 自然规律的做法。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将引导人们更加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从而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保护自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天人合一”整体观贯穿于 整个中医文化体系,并以此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医文化认为,人是天地宇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中医文化所倡导的“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有利于和谐 社会的构建 ,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发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前提与必要保障。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言:“一个社会的健全的伦 理道德准则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黏合剂。 ” 5 中医文化不仅是 中华医药的宝库,也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所积极倡导的 “悬壶济世”的社会担当、 “大医精诚”的职业操守、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都有利于我们构建一个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社会担当精 神。 一个拥有强烈社会担当精神的民族是有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曾经创造 过无比辉煌的成就,是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分不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社会担当精神的弘扬尤为重要。其一,从医 药行业来讲,弘扬社会担当精神,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在当前的医疗改革方 案中,体制的转换势在必行,但一种高尚精神的支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 为好的体制的实行还得依赖拥有崇高精神的人去执行;其二,从社会整体来讲, 社会担当精神的弘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医文化所蕴含的“治未病、已病防变 、辨证”的医疗观有利于医疗改革的顺 利进行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的医疗体制的转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 而陷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困境:医疗的成本日益高昂,老百姓的医疗成为难题。 随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益强烈,积极探索新的医疗体系方案已迫在 眉睫。它需要全社会群力群策,更需要我们从祖国的传统医疗文化中寻找资源。 中医文化在构建新的医疗体系中将大有作为。 “治未病 ” 的保健观有利于减少医疗开支。 “治未病”是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内 容之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揭示了中医药 文化中的已病则治,不如预防而无病的观念。据此中医文化提出了积极“养生” 的概念:如嘘吸阴阳,调摄精神,和喜怒,适寒温,节阴阳,安居处,清静调 适,恬淡无为,不以物累形,使邪僻不生,则健康无病。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 所有的大病重病者都是因为医疗的不及时和单纯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误治所导致的。因此,改变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疾病治疗观,对于新的医疗 体系的构建是关键之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童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同样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产房护理试题及答案
- 安全驾驶与驾驶技能培训课件
- 急救竞赛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期末解剖试题及答案
- 1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海外华人心系祖国课件
-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学
-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笔试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安全风险识别培训班总结课件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设备安装、维修、调试、验收管理制度
- 医院副主任护师职称竞聘报告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2030AI辅助药物研发创新趋势分析与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附答案)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融资专员考试题含答案
- 企业诉讼案件管理办法
- 成都数字化档案管理办法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 中控室的操作与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