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发展_第1页
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发展_第2页
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发展_第3页
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发展_第4页
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发展 关于贫困县大悟县新农村发展问题的调研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 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 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 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为 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 而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社会内部的 各种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贫困阶层与弱势人群的出现、两极 分化及其间不同程度的矛盾,不仅干扰着我国的社会稳定,也对我 国的经济发展本身构成了威胁。在这些矛盾中,无论是贫困阶层、 弱势人群还是两极分化都与广大农村地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忽视农村问题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轻视农 村问题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定义。显然,我们 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毫无疑问应包括广大的农村地区及其内、外部 的和谐。 通过资料了解到最近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 截至 2008 年底,我国有 2010 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 1636 个 县,374 个县级市,县以下有 38000 个乡镇。目前,全国尚有 590 个国家级贫困县,14.8 万个重点贫困村,按我国 2004 年颁布的人 均年收入 668 元的贫困标准,全国有 2600 多万贫困人口,其中 2300 多万属于绝对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规定的每天人均 1 美元的 贫困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将超过 1 亿。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程度高,分布集中, 有明显的地理群集性。全国 400 个最不发达县,其中有 100 个是革 命老区县,43 个是陆地边境县,262 个是少数民族县,并且绝大部 分位于中西部地区。 从这些贫困县的数目及地理分布可以看出,这些县能否稳定发 展,关系到革命老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关系到我国边境是否 稳定、各民族能否和谐共处,中西部能否协调发展,对全国和谐社 会的实现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透过农村教育问题,可以看出农村发 展滞后,增长困难,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历史问题,生态 脆弱,环境恶劣,灾害频繁,人和自然矛盾尖锐,抵御风险能力弱 的恶性循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社会 问题,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 为了更真实的了解贫困农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农民家庭费用 及相关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情况的调查,初步反映当前农民真实、具 体的生活状况及生活态度。为此选择了我湖北省大悟县的农村情况 进行调查。湖北省大悟县位于大别山区,是全国贫困县之一,也是 100 年革命老区县之一,在土地革命时这里就燃起了革命之火,建 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就在这里发生。但 3 在改革开放,沿海地区风云突变飞速发展之时,革命老区县大悟县 却因地理历史及其它原因成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 1986.0 平方千米 其中山地面积占 4/5,可用耕地面积仅占 16.1%。 在走访中,我详细了解了该县五家农户及当地部分 3 所小学、 2 所初中及 1 所高中,并在村组中随机向村民征询了对一些问题的 看法,取得了一些可信的资料和数据。 1随机问询。 在问及对农村的状况是否满意时,5.3%的人表示对农村的现状 表示很满意,有 19.7%的人对农村的现状表示较为满意,有 40.7%的 人对农村的现状表示没感觉,有 24.3%的人对农村的现状表示有些 不满意,而有 10.0%的人则表示很不满意。 在问及把农村问题主要归结于哪一方面时,有 25.3%的人认为 问题在于教师素质差,有 26.7%的人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条件差, 有 17.0%的人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家长重视不够,有 26.0%的人认为问 题主要在于学费太高,有 5.0%的人选择了其它项。 在问及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时,共有 160 人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中有 27.0%人表示低于家庭纯收入的 25%,有 37.3%的人表示占到 了家庭纯收入的 26%-50%,有 44.7%的表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的 51% 以上。而在孩子的支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 51%以上的家庭中,有 12.0%的人表示超过了 100%,也就是说,这种家庭为了支付孩子的 费用必须靠亲戚朋友资助或借债。 2表格数据 在当地派出所找到某村户口资料,经过整理了这样一份统计数 据(包括毕业的和在校的): 年龄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总计 0 岁-20 岁 57 45 14 3 119 21 岁-40 岁 89 29 11 7 133 41 岁-60 岁 73 4 0 0 77 61 岁以上 36 0 0 0 36 注:(1)这其中 50 岁以上村民的小文化程度,绝大部分为集体公 社时期扫盲所达到的文化程度,实际上仅限于会一些简单的算术和 认很少的字,根本未达到小学文化程度 (2)表中大学文化程度人数,实际上是通过户籍迁移间接了解 补上去的,若按当前该村户口登记及人口统计,该村无一大学生。 并且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的,在读的还是已毕业的,户籍迁出后无 一迁回。 3通过进村了解,发现其实就连九年义务也成问题,在所有的 初中文化程度中有近一半的是未完成学业而花几十元找关系办的毕 业证。当问及当前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都实行免费了,为何不读完初 中时,大部分家长都有着相当的回答:孩子成绩不好,在学校读下 去也学不了什么,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点钱盖房子结婚用。自然可 以看出对他们来说,高中、大学只是为那些家庭条件好的或成绩好 的孩子而开办的。 而表中 20 岁以下的 119 人中有近 20 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 5 岁以上的几乎有 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 不到 1000 元,除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基本所剩无几;而 21 至 40 岁 的 133 人中有超过 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 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 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 40 岁以上 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 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 陌生和充满荆棘。生活所迫,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 们都赶着出去。当问及感觉打工收入怎么时,实在、纯朴的农民说: 只要你有力,肯使力,不怕苦就能多赚钱。村里有一位身体强壮的 农民在火车站扛包卸货,因为有力一月能挣一两千块,因而也成为 其它农民的羡慕对象。 在调查中,一位农民给我们算了一个普通三口之家的农户年收 入和支出: 项目 谷物 小麦 两头猪 农副产品 一人外出打工 收入 2000 斤 800 斤 卖一只 1000 元 1000 元 7000 元 项目 化肥 种子农药 学生 各种集资 日杂 支出 300 元 150 元 300 元 100 元 300 元 而表中的 2000 斤谷物和 800 斤小麦是不能算成人民币的。除去 喂猪所需的饲料,剩下的粮食刚刚好够吃。现在来为他们算这笔帐: 1000+1000+7000=9000 元,9000-300-150-300-100-300=7850 元,人 均才 2616 元。该表中算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家庭,三口之家:在外 出打工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和一个上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农忙时 父亲回家帮忙干农活。实际上在农村因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 大部分家庭都是二个孩子或三个孩子,用钱的多了但挣钱的还是两 个人,可想压力之大;再如果孩子成绩好,要上高中考大学,对于 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然而在另几个家庭中,同样都是种田人,但家庭条件较好,从 家里的房子还有吃穿用具情况和上面的大不一样,家里盖了楼房, 自家有车,电视,冰箱都有,有一家甚至还有电脑,难到他们有着 更好的致富之路,带着疑问我走访了他们,经过了解原来这一切都 只是一个表象,他们中有的是刚结婚不久,有的则是准备结婚,可 以说大多都是为了人生大事结婚而准备。有车却很少开,因为油 太贵,有冰箱很少用,因为耗电太多,有电脑却不能上网他们笑着说 这都是撑门面的,只为找个好儿媳。其实仅举其中一例,便可看出 这些“高档”背后的辛酸。 家庭人口:两人(父亲和儿子) 家庭条件:楼房两层 200 平方米,彩色电视一台,风扇三台, 冰箱一台,煤气灶一个,摩托车一辆,笔记本电脑一台。 家庭背景:父亲 46 岁务农,母亲务农去年因病过世;大女儿 26 岁前年出嫁现已有一小孩子,二女儿 24 岁去年出嫁现也有一小 孩;儿子 25 岁现在家搞养殖,谈了朋友准备明年结婚。 家庭历史:两个女儿上了初一便因经济困难于 98 年(15 岁) 、 2000 年(15 岁)相继外出打工,儿子因成绩不好加之家庭困难也在 上了初二后于 2000 年(16 岁)外出打工,这样从 2000 年开始,经 济上五个人挣钱,这样到了 2006 年大女儿出嫁,家里开始盖房子; 7 第二年房子盖好了,又买了摩托车,电冰箱,并在这一年二女儿出 嫁,随后母亲因病逝世,今年买了电脑,儿子在家边搞装修边搞养 殖准备明年结婚,为了这些家里也负债一万多。他们做这些只为了 能娶个老婆,只想着等结婚了,就多个人赚钱,债再慢慢去还。 在农村这样情况下,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家长都 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他们都说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是砸锅卖铁, 住茅草屋也要让孩子读书上大学。但同时又让我感到担忧的是,万 一孩子成绩不好呢?岂不是为了生存,就会和后面几个家庭一样: 辍学、打工、盖房子、结婚、还债之路。正如我所担忧的,绝大数 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会心安理得的说:这就是人的命。 “孩子成绩不好,在学校读下去也学不了什么,不如早点出去 打工挣点钱盖房子结婚用。 ”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也许带给我们另 外一些思考。在国家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如此重 视教育且广大老百姓也如此重视教育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成绩不 好没必要读书”的观点。 是我们的农民愚钝不开,还是我们的农村教育的确存在问题?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对几所农村学校进行了走访。在走访了几所学校 后,我才为老乡们的无奈而感到难过。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也 知道没有知识就如同没有手脚,他们也大多吃过没有知识的亏,因 而他们也迫切的想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多学知识但农村的教育现 状让他们往往抱着希望来却带着失望去。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的的确问题多多。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三 个方面。 第一、教师结构失调,质量严重滑坡。目前,湖北省城乡差距 不断扩大。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条件也比城 市差,因此,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武汉等大城市,致使农 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直接导致农村 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比重较大,正 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种现象在村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民办教师、带课教师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 相应的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 ,所传授 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因 为如此,才会有 25.3%的村民把本地农村问题归结于教师素质差。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读书改变命运是绝大多数的学 生学习的动力,为了光宗耀祖,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脱离农村, 脱离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生活。正是这种把读书作为敲门砖思 想,导致在学校教育中,只注重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读书只有考上 大学而且只有是名牌大学才有用。从农村教育的思想现状看,仍然 没有摆脱“教育工具论”的制约。 第三、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26.7%的村民认为农村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条件差。的确,从整体上看, 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 语音教室等先进的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场所。有的学校虽然有了,但它们的作用却很难发挥出来。 9 图书馆的图书几乎是摆设,难得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设备简陋,几 乎不能做实验。 通过上面的可以看出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得到实现。在学校他们只有死读书、 读死书,为了每次的那个分数而失去了大量的娱乐活动时间。前国 家教委领导在“全国贫困县教育工作研讨班”指出:“一些初中毕 业生连果树剪枝都不能理解,这难道不值得认真反思一下农村教育 吗?”他说:“从宏观上看农村教育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 “教育结构不合理” , “对职业技术教育注意不够” ;二是“在办学方 向上,还没育真正转到为当地建设服务,为当地培养人才的方向上 来”:三是“教育体制是适应产品经济的要求,很多专业教育都只 面向全民所有制” 。因此带来教育的社会功能没能充分显示出来的 “严重后果” 。 “在农村,上学就是为了升学的观念” , “大批从学校 里毕业的学生回到农村后,由于受到上学只是为了升学离开农村的 思想影响,不关心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且也缺乏一些必要的生产技 能,因此,素质比较低” 。甚至更多的学生在考上大学毕业后根本就 不回来。针对这些问题,农村教育真正转到主要为当地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的轨道上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 “农村教育要为当地培养 人才”成为一种目标导向指挥着农村教育。改变上学就是为了升学 的观念,知识改变命运,但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学校教 育的成败,不能仅仅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育不应机械化、经济 化。当前机械化在九义务教育中较为突出,国家给钱、老师教书、 学生读书。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教书只是尽义务,学生 读书同样也是尽义务;而经济化在高中却较普遍,为了扩大生源, 很多高中学校的管理者抓住学生及家长“读书为升学的思想”故意 夸大或过重宣传学校的升学率,有的学校高三复读班都占了一大半, 甚至听说有个学校连续好几年考上重点的都是复读生,21 世纪的 “孔乙己”比比皆是。另外有所高中为吸引高三复读生,直接标出 “考上二本一的来复读学费全免,每月提供 600 元的伙食费;二本 二的学费全免,每月提出 500 元伙食费,三本一的学费全免,每月 提供 300 元伙食费;三本二的学费全免 50%,每月提供 200 元伙食 费,”高考升学率提高了,学校便加大宣传,扩大生源,得到 更多的是校方经济利益,而成绩不好但要上高中的学生无疑是这次 “经济游戏”中就是永远的输家。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四方面 的因素造成当今学校的升学率成为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标准。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农民花血汗钱培养的高材生及有用人才大 都外流,教育在农村只是农村人进城的一个工具,农村教育在为城 市输送大量的知识性人才时,农村却没有因教育而得以旧貌换新颜。 所有的这些只因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整体素质,就农村教 育而言,教育质量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兴办农村教育事业的质量, 它以农村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与农村经济、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