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发展_第1页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发展_第2页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发展_第3页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发展_第4页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民县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思考 作者:李再金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农业技术推广所 邮编:650400 摘要:从农业产策,富民县农业产业 30 年的发展现状,农 业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的对策思 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 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 行动纲领。出台了 中央关于“三农” 问题 的 11 个“一号文件”。 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 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要求和相当长 时间内的艰巨任务,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拉动内需,特别是 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 30 年来农业产业的发展作 农业产业的发展探讨。 1、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 2 - 富民县位于昆明市西北部,行政区划隶属昆明市,是昆 明市近效农业县,县城距昆明 23 千 米 ,土 地 总 面 积 993 平 方 公 里 ,全县总 人口 14.5 万人,其中农业 人口 12.4 万人,占 85.5%,境内山多坝少,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 87.5%, 富 民 县 气 候 温 和 ,冬 无 严 寒 ,夏 无 酷 暑 ,干 湿 分 明 ,为 典 型 的 低 纬 度 气 候 ,年平均气温 16.3,年平均无霜期 241 天,有霜日 数 47 天,年平均降雨量 846.4 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 2277.8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72%,水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具 有 得 天 独 厚 的 自 然 条 件 和 区 位 优 势 ,对 农 业 产 业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有 利 的 条 件 。 2008 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08961 万元,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增幅 15.1%,人均生产总值增幅 14.5%,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增幅 30.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6.9%、18.8%和 15.2%;三产业结构比重 为 21.5:48.5:30。农民 人均纯收入 4369 元,增幅 11.25%,其中 58.49%收入来源于 第一产业,农业产业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富民县从 1980 年开 始,先在贫困山区试行包产到户,然后逐步推开,到 1984 年 春,全县都实行了包产到户,撤销了人民公社,改设区、乡、 村建制,从而结束了“ 政社合一” ,和“三级所有,以队为基础” - 3 - 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性, 实现了生产制度的变迁,充分调动了千家万户的生产积极性, 使长期受到压抑的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随着农村 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巩固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 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持续推动农业快速、稳步发展,改革开放的 30 年,富民县农 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 1978 年相比 ,2008 年全县农 林牧渔及农村服务业总产值由 2407 万元提高到 77463 万元, 增长 32.18 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 75 元增加到 4369 元,增 长 57.3 倍,农业产业得到了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 业作用明显发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粮经种植稳步发展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作物与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以品种改良为主线,进行 了各项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持了农业的持续增长。 2008 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16700 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 积 11900 公顷,总产 57900 吨,比 1978 年的 37700 吨增 53.6%, 粮食单产由 1978 年的 3.5 吨,增加到 2008 年的 4.9 吨,增 1.4 吨/公顷,增 42.3%;人均占有粮食由 1978 年的 206 千克, 增至 2007 年的 389 千克,人均增长 182 千克;烤烟由 1978 年 的无发展到 2008 年的 1380 公顷,产值 2924 万元,已成为富 - 4 - 民县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农业粮经种植比例由 1978 年 的 54:1,发展到 2007 年的 3:1,实现了粮食、经济作物双丰 收。 1.2、蔬菜种植稳步发展 1978 年全县蔬菜种植很少,以自给自足为主,每年只有 商业部门组织蔬菜种植收购销售约 600 吨,发展至 2007 年,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 3406 公顷,总产 4973 万千克,总产值 8306 万元,其中外销蔬菜占 71.5%,产值 5936 万元。大力发 展富民特色蔬菜种植,至 2008 年发展茭瓜 310 公顷,产量 1008 万千克,产值 1442 万元,已形成了以款庄为中心的茭 瓜生产基地,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茭瓜生产集散地。 (2)山药发 展种植面积 165 公顷,总产 524 万千克,产值 723 万元。 (3) 鲜销豌豆种植 1634 公顷,总产 732 万千克,外销 690.3 万千 克,外销率 94.3%,产值 736 万元。蔬菜产业为富民农民人均 贡献收入 673 元,其中三大特色蔬菜产业为农民贡献收入人 均 213 元,占蔬菜总产值的 34.9%,占外销蔬菜的 48.9%;蔬菜 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3、花卉作为新兴产业,已开始起步发展,2008 年种植 花卉 94 公顷,产量 2784 万枝,总产值 1980 万元。 1.4、经济林果生产成效显著 富民县结合本县“山多田少 ”的土地资源特点,加大林 权 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种植,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 - 5 - 整,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至 2008 年末累计种植各种果 树 7000 公顷,总产量 2194 万千克,产值 8109 万元。特色水 果生产开发力度加大,其中(1)杨梅 1866 公顷,总产量 135 万千克,总产值 1278 万元。 (2)葡萄种植面积 528 公顷,总产 1265 万千克,总产值 1891 万元。 (3)樱桃种植面积 185 公顷, 总产 5.2 万千克,总产值 97 万元。(4)板栗种植面积 1670 公 顷,总产 229 万千克,总产值 1491 万元。(5)核桃种植面积 1133 公顷,总产 30 万千克,总产值 197 万元。(6)冬桃种植面 积 180 公顷,总产 42.2 万千克,总产值 340 万元。30 年来引 进发展的六大特色林果总产值占林果总产值的 65.3%,林果 生产把山区、半山区农民增产增收、荒山绿化有机结合在一 起,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1.5、畜牧业持续增长 2008 年全县实现畜禽存出栏:生猪存栏 123820 头,出栏 130229 头,牛存栏 23192 头,出栏 3785 头,羊存栏 52546 只, 出栏 18490 只,家禽存栏 536836 只,出栏 444785 只。猪、牛、 羊出栏率分别为 105.2%、16.3%、35.2%。2007 年猪、牛、羊 商品率大大提高。实现畜牧业总产值 27268 万元,占农业总 产值的 40.9%,为农民人均贡献收入 2209 元, 富民县畜牧业 现形成了以猪、鸡(禽蛋)为主的牧业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县 的一大支柱产业,相继被列为全省 21 个商品猪基地县、 “万头 商品猪”配套技 术综 合试验示范区之一和昆明市禽蛋生产基 - 6 - 地县,为服务昆明,富裕农村做出重要贡献。 粮食、烤烟、畜牧、蔬菜、经济林果已成为我县的五大支 柱产业,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 88%,粮食占农业总产 值比例逐年下降,2008 年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18.4%,而 1978 年主要以粮食为主,占农业总产值的 72.8%。 为进一步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水平,坚持“扶优、扶大、 扶强” 的原 则,抓好 龙头企业的培养与扶持,促进龙头企业标 准化生产基地建设。2008 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7 个, 固定资产总值达 5139 万元,有生产基地 450 公顷,实现销售 收入 4235 万元,利润 550 万元,创汇 180 万美元,带动农户 5456 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 913 万元,龙头企业 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 2、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场农业、效益 农业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问 题表现在: 2.1、农业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农业规模 偏小。农业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分散式经营为主,批量小、集 中度低。 2.2、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虽然目前富民县龙 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有了一定发展,但没有摆脱“小、散、 低、弱”状 态。经营规 模小,经济实力弱, 与农民的产销联结 - 7 - 不够紧密,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 的能力。 2.3、品牌培育不够,市场竞争力弱。虽然有几个品牌产 品,但更多的只属于地方性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产业 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2.4、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足。新技术的培育和推广、更 新周期太长。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标准化技术 应用到位率低。导致他们搞农业只能粗放而不能集约经营, 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难以显现。 2.5、农产品流通领域狭小。目前我县生产的农产品,绝 大部分仅在县内及周边地区相互调剂,少数进入省内外市场, 除部分蔬菜、鲜切花外,缺乏出口创汇的强势农产品。 2.6、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够,加工水平低。农产品基本 上以初级产品的状态进入消费领域,没有加工转化增值。其 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由于相应的集贸市场、专业批 发市场和销售中介组织的缺乏,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 道不畅,使生产效益难以提高。 2.7、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3、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的思考 中央 1 号文件提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政策措施,体 现了农业生产布局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安排转到适应市场 经济的要求,能够从总体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明确了 - 8 - 政策取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无害化 的发展,已成为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我县农业产业结 构的调整也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3.1、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培育壮大主导 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特 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格局。 积极探索 农业产业模式,推进特色经济向观光休闲和特色农产品采摘 游发展,带动我县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2、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优势农产品的包装、宣传,向市场推介,提高市场知 名度。与昆明市的农业产业规划相符,争取立项支持,发展 特色农业,有选择性地发展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品种,通过合 理调整,重点发展已具有一定优势的如大树杨梅、茭瓜、山 药等产业,加快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培育优势品牌,提高市 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3.3、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 业发展后劲。提升水利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生产 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科学有效地抗灾减 灾预警机制,加强农情、灾情监测,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形成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3.4、加快市场培育,搞好信息服务。农业产业生产效益 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搞活 - 9 - 流通信息,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我县农产品交易 市场只有县城一个综合市场,并且设施老化、不配套,要进 一步强化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 改造,以我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善 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开拓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 解决 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销售不畅的问题;同时加快农村信 息化建设,及时沟通市场信息,使农民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方面,能够获得及 时、充分的数据和资料,能够以此分析和判断应该种什么、 养什么,相应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5、进一步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 业对于发展产业化经营,减少市场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引 导各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到农村发展原料基地,进一步 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通过企业与广大农户签订产销合 同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农村新型的社会化生产性服 务业,推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 度,与农民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构建 农业产业支撑机制。 3.6、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体系。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早已 - 10 - 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而是指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 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县的农业发展还没有摆脱单一的农 产品生产的观念,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流通脱节,没 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 综合效益。 3.7、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长时间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的发展以追求数量 为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 品的要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方面发展,消费者更加注重食用 品的营养性、安全性、保健性,优质农产品品质好,买价高,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农业发 展到新阶段,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出现了大综农产品、 品质差的农产品难卖的局面。因此,农业产业的发展要以发 展优质农产品为重点。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 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发展 优质、安全农产品,这是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首要目标,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